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4: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加欣
研究生(外文):CHIA-HSING Chang
論文名稱:曇曜五窟石窟形制與造像風格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Five Caves of Tan-Yao : Focus on Cave Structure and Sculpture Style
指導教授:李玉珉李玉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Min Lee
口試委員:林保堯黃蘭翔
口試委員(外文):Pao-Yao LinLan-Shiang Huang
口試日期:2020-07-0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史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4
中文關鍵詞:雲岡石窟曇曜五窟北魏石窟形制佛教造像
外文關鍵詞:Yun Kang CavesFive Caves of Tan YaoNorthern WeiCave StructureBuddhist Sculpture Style
DOI:10.6342/NTU202002946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雲岡石窟位於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十六公里武州山的南麓,舊稱武州山石窟、靈巖寺石窟,是《魏書.釋老志》中明文記載開鑿年代與原因的皇家石窟。而曇曜五窟是雲岡石窟首先開鑿的五個大型石窟,也是文成帝復興佛教的一項重要工程。曇曜五窟位於雲岡石窟群的西端東側,由西到東分別為第20、19、18、17、16窟,石窟方位皆坐北朝南。除第20窟前壁已崩毀外,整體在石窟外觀具有一致性,且石窟內部皆塑一尊高達十餘米的大像。雲岡石窟的考古報告或是專題研究上皆有豐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針對曇曜五窟的討論筆者認為猶嫌不足。曇曜五窟不論在石窟形制或尊像風格上皆與第二期石窟有顯著差異,這些特色的來源為何?以及五窟在石窟形制與造像風格表現上究竟是否有一致性?將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本論文對於五窟的石窟形制以及五窟的造像詳加分析,筆者以為曇曜五窟與北魏歷史發展關係密切,其風格表現透過吸收涼州、河北以及西域等地的特色,以及可能參考遠至印度的石窟元素,並加以轉化,形成了曇曜五窟自身一致且獨特的風格和特色。雖然五窟的造像集結了來自不同區域的表現風格,但這些特質在曇曜五窟的造像上融合一體,並無拼湊的違和感。然而其風格縱使獨特,綜觀北魏470至490年的佛教建設,在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上,皆很難看見承襲自曇曜五窟的風格表現,因而說明,雲岡第一期的造像對其他地區並未產生太大的影響,也就是說雲岡第一期窟對於北魏中期的佛教藝術影響有限。無論如何,在石窟形制與造像風格上,毫無疑問可見曇曜五窟的獨特性和原創性,並可將其特徵歸納為「第一期雲岡元素」。
Yun-Kang Caves are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side of Wuzhou Mountain, 16 kilometers west of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It was formerly known as Wuzhou Mountain Caves (武州山石窟) or so called Lingyan Temple Caves (靈岩寺石窟). It was found in Wei Shu Shi Lao Zhi (魏書釋老志) that clearly recorded the time and reason of the excavation of these royal grottoes. The Five Caves of Tan-Yao were the first five large-scale caves excavated in Yun-Kang Caves, and it was such an important project done soon after Emperor Wencheng (文成帝) revived Buddhism. These five caves are loca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west end of the Yun-Kang Caves. From west to east, they are the 20th, 19th, 18th, 17th, and 16th caves. Except for the collapse of the front wall of Cave 20,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cave is consistent, and inside the cave all has a large statue of more than ten meters high. Rich research results has been made in the archaeological report or on specific issue of Yun-Kang Caves. Howev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discussion on the Five Caves of Tan-Yao is still insufficien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orm of the caves and the style of statues between Five Caves of Tan-Yao and the second period of Yun-Kang Caves. Therefore what are the origins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Could it be possible that Five Caves of Tan-Yao has the consistency on style? These are the main focus of this article.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ave structures and styles of sculptures in the Five Caves of Tan-Yao thoroughl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five cav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ts style was expressed by absor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angzhou, Hebei,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may refer to as far as some of the elements in Indian grottoes. All of the above have been transformed by its own to form the consistent and uniqu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Caves of Tan Yao. Although the statues of the Tan-Yao caves combined several styl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well integrated, as shown on the statues of the five caves. Despite the fact that it has unique style , look through the Buddhist constructions over 470 to 490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t is difficult to see the style of the five caves been presented or recreated. It sure means that the first period of Yun-Kang Caves had limited impact on Buddhist art in the mid-Northern Wei Dynasty. In any cas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uniqueness and originality of the Five Caves of Tan Yao can be seen in the form of grottoes and style of the sculpture. Thus, thes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ummarized and known as "the first period of Yun-Kang elements."
口試委員審定書……………………………………………………………………….........I
致謝辭………………………………………………………………………………….........II
摘要……………………………………………………………………………………........III
ABSTRACT….………………………………………………………………………..……IV
緒論…………………………………………………………………………………….........1
研究動機……………………………………………………………………………….........1
研究回顧……………………………………………………………………………….........2
研究主旨……………………………………………………………………………….......15
第一章 曇曜五窟年代與原始設計……………………………………………….....17
第一節 曇曜五窟的開鑿年代與歷史背景…………………………………….............17
第二節 曇曜五窟的內容與原始設計………………………………………….............22
小結…………………………………………………………………………………….......50
第二章 曇曜五窟的石窟形制………………………………………………............52
第一節 曇曜五窟石窟形制特色………………………………………………….........52
第二節 石窟形制來源…………………………………………………………….........53
第三節 曇曜五窟窟形之影響…………………………………………………….........60
小結…………………………………………………………………………………….......63
第三章 曇曜五窟的造像風格研究……………………………………………….....66
第一節 曇曜五窟的造像特色…………………………………………………….........66
第二節 造像風格來源…………………………………………………………….........71
第三節 曇曜五窟造像之影響為何?………………………………………….............84
小結…………………………………………………………………………………….......95
結論…………………………………………………………………………………….......98
參考書目…….……………………………………………………………………….......101
圖版出處…….……………………………………………………………………….......107
參考圖版…….……………………………………………………………………….......129
參考表格…….……………………………………………………………………….......228
一、史籍文獻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16。

二、專書

(一)中、日文

八木春生,《雲岡石窟文樣論》,東京:法藏館,2000。
大村西崖,《支那美術史.雕塑篇》,東京 : 佛書刊行會,1920再版。
大同市博物館編,《博古鉤沉:大同市博物館學術文集(上、下)》,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6。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雲岡石窟》,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50-1956)。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譯,《雲岡石窟第一期1-7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譯,《雲岡石窟第二期8-16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慶陽北石窟文物保管所編,《隴東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河西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炳靈寺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田邊勝美、前田耕作等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5中央アジア》,東京:小學館,2000。
石松日奈子著,筱原典生譯,《北魏佛教造像史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吉村怜著,卞立強、趙瓊譯,《天人誕生圖研究》,北京:中國文聯,2002。
艾蜜莉.柯爾主編,陳鐫等譯,《世界建築經典圖鑑》,台北:臉譜文化,2012二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鞏縣石窟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李崇峰著,《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以塔廟窟為中心》,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1。
李沛捷,《北魏關中佛、道造像及其信仰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何恩之、魏正中著,王倩譯,《龜茲尋幽:考古重建與視覺再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松原三郎,《中國佛教彫刻史論》,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
岡田健、曾布川寬編輯,《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3三國南北朝》,東京:小學館,2000。
東京文化財研究所文化遺產國際協力センター編集,《バーミヤーン仏教石窟の建築構造およびその意匠と技法》,東京都:明石書店,2011。
庫車縣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庫木吐喇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編著,《中國石窟.天水麥積山》,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殷光明,《北涼石塔研究》,新竹: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1999。
宮治昭、肥塚隆主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3印度I》,東京:小學館,2000。
孫紀元編,《中國石窟雕塑全集.第二卷甘肅》,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00。
栗田功,《改訂增補版ガンダーラ美術I:仏伝》,東京:二玄社,2003。
栗田功,《改訂增補版ガンダーラ美術II:仏陀の世界》,東京:二玄社,2003。
常盤大定、關野貞,《支那文化史蹟解說第一卷》,東京:法藏館,1941。
宿白,《中國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國際文化財保存修復協力センター編集,《バーミヤーン仏教壁畫の編年——放射性碳素による年代測定》,東京:明石書店,2006。
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雲岡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一》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彭明浩,《雲岡石窟的營造工程》,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塚本善隆,《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東京:清水弘文堂,1937。
塚本善隆著,林保堯、顏娟英譯,《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5初版三刷。
塚本善隆著、林保堯譯,《魏書釋老志研究》,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8初版二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拜城縣克孜爾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學考古系編,《中國石窟.克孜爾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拜城縣克孜爾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學考古系編,《中國石窟.克孜爾石窟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關野貞、常盤大定,《支那佛教史蹟》,東京 : 佛教史蹟研究會,1925。
寧夏固原博物館編著,《固原北魏墓漆棺畫》,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
龍門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學考古系編,《中國石窟.龍門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謝振發,《雲岡第七、八雙窟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二)西文

Behrendt, Kurt A., The Buddhist Architecture of Gandhara, Netherlands: Leiden, 2003.
Behl, Benoy K., The Ajanta Caves Ancient Paintings of Buddhist India, UK: Thames & Hudson Ltd, 2005.
Chavanes, E., Mission Archéologiques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 1909.
Chavanes, E., Mission Archéologiques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Tome I Deuxième Partie La Sculpture Bouddhique,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 1915.
Compareti, Matteo, Annali Di Ca’ Foscari ,Padova: Studio Editoriale Gordini, 2008.
Harle, J. C., Gupta Sculptures,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6.
Huu Phuoc Le, Buddhist Architecture, Huu Phuoc Le: Grafikol, 2010.
Ingholt, Harald, Gandhāran Art in Pakista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57.

三、論文

(一)中、日文

P. 貝納爾吉著、楊富學譯,〈阿旃陀.巴米揚.吐魯番與敦煌間的文化聯繫〉,《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頁69-79。
王恒,〈從犍陀羅到雲岡——對雲岡石窟雕刻藝術表現中有關片斷的討論〉,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360-373。
王恒,〈雲岡洞窟明窗窟門體系調查〉,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525-540。
王元林,〈北魏中小型造像石塔的形制與內容——以甘肅庄浪出土的卜氏石塔為中心〉,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547-573。
王征,〈巴米揚和龜茲佛教藝術比較研究〉,《西域研究》,2009年第4期,頁74-81。
王友奎,〈雲岡曇曜五窟圖像組合分析〉,《藝術史研究》,第18輯(2016年12月),頁225-268。
古正美,〈再談宿白的涼州模式〉,收於敦煌石窟國際討論會編輯,《敦煌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編)》(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頁85-116。
田邊勝見,〈犍陀羅佛和菩薩像起源于伊朗〉,《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頁101-110。
石松日奈子,〈雲岡石窟の皇帝大仏——鮮卑王から中華皇帝へ〉,《國華》,第1451號(2016年9月),頁19-31。
伊東忠太,〈北清建築調查報告〉,原載《建築雜誌》,第189號(1902年9月),收入《伊東忠太著作集三.東洋建築的研究(上)》(東京:原書房,1980),頁327-334。
伊東忠太,〈支那山西雲岡の石窟寺〉,《國華》,第197號(1906年10月),頁431-435。
伊東忠太,〈支那山西雲岡の石窟寺〉,《國華》,第198號(1906年11月),頁483-494。
吉村怜、石原金洋、吉成壽男、高橋浩,〈曇曜五窟營造工事の檢討〉,《國華》,第1155號(1992年2月),頁7-23。
吉村怜,〈曇曜五窟造營次第〉,《佛教藝術》,第212期(1994年1月),頁11-36。
佐藤智水,〈雲岡佛教の性格 ——北魏國家佛教成立の一考察〉,《東洋學報》,第59卷第1-2期(1977年10月),頁27-66。
李雪芹,〈雲岡石窟新編號的說明〉,《中國石窟.雲岡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頁215-218。
李玉珉,〈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十六國和北魏時期〉,《故宮學術季刊》,第11卷第4期(1994年6月),頁1-80。
李玉珉,〈山東早期的佛教造像考——劉宋至北魏時期〉,《故宮學術季刊》,第21卷第3期(2004年3月),頁1-79。
李玉珉,〈金塔寺石窟考〉,《故宮學術季刊》,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33-66+200。
李治國、劉建軍,〈北魏平城鹿野苑石窟調查記〉,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50-156。
李治國、劉建軍,〈雲岡石窟雕刻藝術〉,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63-190。
李立芬,〈雲岡飛天雕刻的類型及其特徵〉,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231-238。
李裕群,〈山西高平大佛山摩崖造像考——「雲岡模式」南傳的重要例證〉,《文物》,2015年第3期,頁81-93。
吳仁華,〈雲岡石窟中紋飾之探討——以蓮花紋、火焰紋、龕柱裝飾紋為例〉,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686-702。
杭侃,〈雲岡第20窟西壁坍塌的時間與曇曜五窟最初的布局設計〉,《文物》,1994年第10期,頁56-63。
杭侃,〈雲岡石窟的開鑿工程〉,《中國文化遺產》,2007年第5期,頁44-49。
金申,〈流散海外的北魏早期石佛造像〉,《佛教美術叢考》(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頁8-14。
金申,〈雲岡石窟的佛像樣式給與單尊佛像的影響〉,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198-209。
岡村秀典,〈雲岡石窟における大型窟の編年〉,《國華》,第1451號(2016年9月),頁31-46。
胡文和,〈雲岡石窟某些題材內容和造型風格的源流探索〉,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210-230。
桑山正進著,王鉞譯,〈巴米揚大佛與中印交通路線的變遷〉,《敦煌學輯刊》,1991年第1期,頁83-93。
宮治昭,〈佛像の起源に關する近年の研究狀況について〉,《大和文華》,第98卷(1997年),頁1-18。
梁思成、林徽音、劉敦楨,〈雲岡石窟所表現的北魏建築〉,《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4卷第3期(1933),後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1-39。
張寶璽,〈甘肅涇川王母宮石窟調查報告〉,《考古》,1984年第7期,頁622-626。
張華,〈雲岡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徵與佈局〉,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209-213。
張暢耕、員海瑞、辛長青,〈雲岡石窟研究三種〉,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77-187。
宿白,〈凉州石窟遺跡和「凉州模式」〉,《考古學報》,1986年第4期,頁435-446。
宿白,〈平城實力的集聚和「雲岡模式」的形成與發展〉,收於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雲岡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頁176-197。
陳垣,〈記大同武州山石窟寺〉,《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7。
陳曉露,〈大佛像源流芻議〉,《敦煌研究》,2012年第3期,頁15-22+128-130。
陸屹峰、員海瑞,〈雲岡石窟開創問題新探〉,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251-254。
陸屹峰,〈雲岡「曇曜五窟」帝王新說〉,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344-351。
梁銀景,〈平城地區北魏小石窟群的分期與雲岡之關係〉,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57-75。
曾布川寬,〈雲岡石窟再考〉,《東方學報(京都)》,第83卷(2008年9月),頁1-156。
塚本善隆,〈雲岡石窟の佛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54年第4期,頁1-12。
解廷琦,〈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頁29-35+99。
趙昆雨,〈雲岡北魏伎樂雕刻探微〉,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41-143。
趙聲良,〈敦煌石窟北朝菩薩的頭冠〉,《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頁8-17。
暨遠志,〈涇州地區北朝石窟分期試論〉,《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6期,頁36-45。
樋口隆康、劉永增,〈從巴米揚到敦煌〉,收入敦煌研究院編,《1987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編》(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頁117-122。
鄧健吾,〈麥積山石窟的研究及早期石窟的兩三個問題〉,收於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編著,《中國石窟.天水麥積山》(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頁219-229。
樊錦詩、馬世長、關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收於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一》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頁179-180。
謝建明、宮治昭,〈佛像的起源和秣菟羅造像〉,《東南文化》,1992年第5期,頁128-132。
閻文儒,〈雲岡石窟的開創和題材的分析〉,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62-176。
盧秀文,〈雲岡石窟背光〉,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675-685。
關野貞,〈印度における佛教美術に就て〉,《支那の建築と藝術》(東京:岩波書店,1938),頁781-782。
魏文斌,〈炳靈寺第169窟的年代再認識〉,收於敦煌研究院編,《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卷》(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3),頁386-405。

(二)西文

Huntington, John C., “The 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of the Tan Yao caves at Yungang,” Orient Art v.32 (Summer 1986), pp.142-160.
Soper, A. C., “Imperial cave-chapel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donors, beneficiaries, dates,” Artibus Asiae, vol. 28 no. 4 (1966), pp.241-27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