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籍文獻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16。
二、專書
(一)中、日文
八木春生,《雲岡石窟文樣論》,東京:法藏館,2000。
大村西崖,《支那美術史.雕塑篇》,東京 : 佛書刊行會,1920再版。
大同市博物館編,《博古鉤沉:大同市博物館學術文集(上、下)》,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6。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雲岡石窟》,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50-1956)。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譯,《雲岡石窟第一期1-7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譯,《雲岡石窟第二期8-16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慶陽北石窟文物保管所編,《隴東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河西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炳靈寺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田邊勝美、前田耕作等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5中央アジア》,東京:小學館,2000。
石松日奈子著,筱原典生譯,《北魏佛教造像史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吉村怜著,卞立強、趙瓊譯,《天人誕生圖研究》,北京:中國文聯,2002。
艾蜜莉.柯爾主編,陳鐫等譯,《世界建築經典圖鑑》,台北:臉譜文化,2012二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鞏縣石窟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李崇峰著,《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以塔廟窟為中心》,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1。
李沛捷,《北魏關中佛、道造像及其信仰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何恩之、魏正中著,王倩譯,《龜茲尋幽:考古重建與視覺再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松原三郎,《中國佛教彫刻史論》,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
岡田健、曾布川寬編輯,《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3三國南北朝》,東京:小學館,2000。
東京文化財研究所文化遺產國際協力センター編集,《バーミヤーン仏教石窟の建築構造およびその意匠と技法》,東京都:明石書店,2011。
庫車縣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庫木吐喇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編著,《中國石窟.天水麥積山》,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殷光明,《北涼石塔研究》,新竹: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1999。
宮治昭、肥塚隆主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3印度I》,東京:小學館,2000。
孫紀元編,《中國石窟雕塑全集.第二卷甘肅》,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00。
栗田功,《改訂增補版ガンダーラ美術I:仏伝》,東京:二玄社,2003。
栗田功,《改訂增補版ガンダーラ美術II:仏陀の世界》,東京:二玄社,2003。
常盤大定、關野貞,《支那文化史蹟解說第一卷》,東京:法藏館,1941。
宿白,《中國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國際文化財保存修復協力センター編集,《バーミヤーン仏教壁畫の編年——放射性碳素による年代測定》,東京:明石書店,2006。
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雲岡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一》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彭明浩,《雲岡石窟的營造工程》,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塚本善隆,《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東京:清水弘文堂,1937。
塚本善隆著,林保堯、顏娟英譯,《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5初版三刷。
塚本善隆著、林保堯譯,《魏書釋老志研究》,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8初版二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拜城縣克孜爾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學考古系編,《中國石窟.克孜爾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拜城縣克孜爾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學考古系編,《中國石窟.克孜爾石窟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關野貞、常盤大定,《支那佛教史蹟》,東京 : 佛教史蹟研究會,1925。
寧夏固原博物館編著,《固原北魏墓漆棺畫》,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
龍門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學考古系編,《中國石窟.龍門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謝振發,《雲岡第七、八雙窟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二)西文
Behrendt, Kurt A., The Buddhist Architecture of Gandhara, Netherlands: Leiden, 2003.
Behl, Benoy K., The Ajanta Caves Ancient Paintings of Buddhist India, UK: Thames & Hudson Ltd, 2005.
Chavanes, E., Mission Archéologiques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 1909.
Chavanes, E., Mission Archéologiques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Tome I Deuxième Partie La Sculpture Bouddhique,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 1915.
Compareti, Matteo, Annali Di Ca’ Foscari ,Padova: Studio Editoriale Gordini, 2008.
Harle, J. C., Gupta Sculptures,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6.
Huu Phuoc Le, Buddhist Architecture, Huu Phuoc Le: Grafikol, 2010.
Ingholt, Harald, Gandhāran Art in Pakista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57.
三、論文
(一)中、日文
P. 貝納爾吉著、楊富學譯,〈阿旃陀.巴米揚.吐魯番與敦煌間的文化聯繫〉,《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頁69-79。
王恒,〈從犍陀羅到雲岡——對雲岡石窟雕刻藝術表現中有關片斷的討論〉,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360-373。
王恒,〈雲岡洞窟明窗窟門體系調查〉,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525-540。
王元林,〈北魏中小型造像石塔的形制與內容——以甘肅庄浪出土的卜氏石塔為中心〉,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547-573。
王征,〈巴米揚和龜茲佛教藝術比較研究〉,《西域研究》,2009年第4期,頁74-81。
王友奎,〈雲岡曇曜五窟圖像組合分析〉,《藝術史研究》,第18輯(2016年12月),頁225-268。
古正美,〈再談宿白的涼州模式〉,收於敦煌石窟國際討論會編輯,《敦煌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編)》(遼寧: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頁85-116。
田邊勝見,〈犍陀羅佛和菩薩像起源于伊朗〉,《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頁101-110。
石松日奈子,〈雲岡石窟の皇帝大仏——鮮卑王から中華皇帝へ〉,《國華》,第1451號(2016年9月),頁19-31。
伊東忠太,〈北清建築調查報告〉,原載《建築雜誌》,第189號(1902年9月),收入《伊東忠太著作集三.東洋建築的研究(上)》(東京:原書房,1980),頁327-334。
伊東忠太,〈支那山西雲岡の石窟寺〉,《國華》,第197號(1906年10月),頁431-435。
伊東忠太,〈支那山西雲岡の石窟寺〉,《國華》,第198號(1906年11月),頁483-494。
吉村怜、石原金洋、吉成壽男、高橋浩,〈曇曜五窟營造工事の檢討〉,《國華》,第1155號(1992年2月),頁7-23。
吉村怜,〈曇曜五窟造營次第〉,《佛教藝術》,第212期(1994年1月),頁11-36。
佐藤智水,〈雲岡佛教の性格 ——北魏國家佛教成立の一考察〉,《東洋學報》,第59卷第1-2期(1977年10月),頁27-66。
李雪芹,〈雲岡石窟新編號的說明〉,《中國石窟.雲岡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頁215-218。
李玉珉,〈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十六國和北魏時期〉,《故宮學術季刊》,第11卷第4期(1994年6月),頁1-80。
李玉珉,〈山東早期的佛教造像考——劉宋至北魏時期〉,《故宮學術季刊》,第21卷第3期(2004年3月),頁1-79。
李玉珉,〈金塔寺石窟考〉,《故宮學術季刊》,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33-66+200。
李治國、劉建軍,〈北魏平城鹿野苑石窟調查記〉,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50-156。
李治國、劉建軍,〈雲岡石窟雕刻藝術〉,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63-190。
李立芬,〈雲岡飛天雕刻的類型及其特徵〉,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231-238。
李裕群,〈山西高平大佛山摩崖造像考——「雲岡模式」南傳的重要例證〉,《文物》,2015年第3期,頁81-93。
吳仁華,〈雲岡石窟中紋飾之探討——以蓮花紋、火焰紋、龕柱裝飾紋為例〉,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686-702。
杭侃,〈雲岡第20窟西壁坍塌的時間與曇曜五窟最初的布局設計〉,《文物》,1994年第10期,頁56-63。
杭侃,〈雲岡石窟的開鑿工程〉,《中國文化遺產》,2007年第5期,頁44-49。
金申,〈流散海外的北魏早期石佛造像〉,《佛教美術叢考》(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頁8-14。
金申,〈雲岡石窟的佛像樣式給與單尊佛像的影響〉,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198-209。
岡村秀典,〈雲岡石窟における大型窟の編年〉,《國華》,第1451號(2016年9月),頁31-46。
胡文和,〈雲岡石窟某些題材內容和造型風格的源流探索〉,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210-230。
桑山正進著,王鉞譯,〈巴米揚大佛與中印交通路線的變遷〉,《敦煌學輯刊》,1991年第1期,頁83-93。
宮治昭,〈佛像の起源に關する近年の研究狀況について〉,《大和文華》,第98卷(1997年),頁1-18。
梁思成、林徽音、劉敦楨,〈雲岡石窟所表現的北魏建築〉,《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4卷第3期(1933),後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1-39。
張寶璽,〈甘肅涇川王母宮石窟調查報告〉,《考古》,1984年第7期,頁622-626。
張華,〈雲岡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徵與佈局〉,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209-213。
張暢耕、員海瑞、辛長青,〈雲岡石窟研究三種〉,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77-187。
宿白,〈凉州石窟遺跡和「凉州模式」〉,《考古學報》,1986年第4期,頁435-446。
宿白,〈平城實力的集聚和「雲岡模式」的形成與發展〉,收於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編,《中國石窟——雲岡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頁176-197。
陳垣,〈記大同武州山石窟寺〉,《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7。
陳曉露,〈大佛像源流芻議〉,《敦煌研究》,2012年第3期,頁15-22+128-130。
陸屹峰、員海瑞,〈雲岡石窟開創問題新探〉,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251-254。
陸屹峰,〈雲岡「曇曜五窟」帝王新說〉,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344-351。
梁銀景,〈平城地區北魏小石窟群的分期與雲岡之關係〉,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57-75。
曾布川寬,〈雲岡石窟再考〉,《東方學報(京都)》,第83卷(2008年9月),頁1-156。
塚本善隆,〈雲岡石窟の佛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54年第4期,頁1-12。
解廷琦,〈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頁29-35+99。
趙昆雨,〈雲岡北魏伎樂雕刻探微〉,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41-143。
趙聲良,〈敦煌石窟北朝菩薩的頭冠〉,《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頁8-17。
暨遠志,〈涇州地區北朝石窟分期試論〉,《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6期,頁36-45。
樋口隆康、劉永增,〈從巴米揚到敦煌〉,收入敦煌研究院編,《1987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編》(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頁117-122。
鄧健吾,〈麥積山石窟的研究及早期石窟的兩三個問題〉,收於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編著,《中國石窟.天水麥積山》(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頁219-229。
樊錦詩、馬世長、關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收於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一》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頁179-180。
謝建明、宮治昭,〈佛像的起源和秣菟羅造像〉,《東南文化》,1992年第5期,頁128-132。
閻文儒,〈雲岡石窟的開創和題材的分析〉,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雲岡百年論文選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頁162-176。
盧秀文,〈雲岡石窟背光〉,收於雲岡石窟研究院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675-685。
關野貞,〈印度における佛教美術に就て〉,《支那の建築と藝術》(東京:岩波書店,1938),頁781-782。
魏文斌,〈炳靈寺第169窟的年代再認識〉,收於敦煌研究院編,《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卷》(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3),頁386-405。
(二)西文
Huntington, John C., “The 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of the Tan Yao caves at Yungang,” Orient Art v.32 (Summer 1986), pp.142-160.
Soper, A. C., “Imperial cave-chapel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donors, beneficiaries, dates,” Artibus Asiae, vol. 28 no. 4 (1966), pp.24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