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李明聰(2009),物理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廖美蘭主編(2014),在現代性的廢墟上。臺北:世安文教基金會。
陳丹燕(2014),我的旅行哲學。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
葉渭渠(2012),日本文化史。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朱光潛(1994),談美,2003。台中:晟星出版社。
黃文叡(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台北:藝術家。
賴明珠等編(1988),達達的世界;台北:市立美術館。
姜麗華(2016),時延影像。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阿瑟·丹托(2007)。美的濫用。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3頁。
中村元監修「比較思想事典」、東京書籍、200年、513頁。
中文翻譯書目
王向遠譯(2019)。大西克禮 著。侘寂。臺北:不二家-木馬文化。
王向遠譯(2019)。大西克禮 著。物哀。臺北:不二家-木馬文化。
蔡美淑(2011)。李歐納.科仁 著。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臺北:Editions du Flaneur行人出版社。
張君懿譯(2016)。Francois Julien 著。論「時間」:生活哲學的要素。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龔卓軍譯(2003)。 加斯東.巴謝拉 著。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廖慧淑譯(2009)。森山大道 著。犬的記憶。臺北:商周出版。
許綺玲譯(1998)。華特‧ 班雅明。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台灣攝影。
期刊、論文
Jean-Pierre Richard。文學批評。100-101期,頁777。
溫政傑(2010)。凝視街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趙永惠(2010)。違建身體。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網路資料
台中玉市場攝影資料。資料來源取自: https://blog.xuite.net/t6865858/twblog/1633。
Talya Baharal(2009)。《Residue#16》胸針。《Residue#19》胸針。資料來源取自:
http://www.talyabaharal.com/talya_baharal/urban_landscape。
Kirsty Sumerling。《Framed Fragments Neckpiece》項鍊。《Framed Patina Ring》胸針。《Painted Decay #2》。資料來源取自:http://www.dazzle-exhibitions.co.uk/Designers/KirstySumerling.aspx。
Talya Baharal(2005)。《Urban Landscape #14》。《Urban Landscape #14》項鍊細節圖。資料來源取自:
http://www.talyabaharal.com/talya_baharal/urban_landscape。
Anya Gallaccio,《preserve‘beauty’》
資料來源:https://www.tate.org.uk/art/artworks/gallaccio-preserve-beauty-t1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