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15: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培蘭
研究生(外文):LEE,PEI-LAN
論文名稱:社群媒體喪文化意識對 台灣獨立音樂發展之影響研究 ─ 以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興起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sang culture conscious on Taiwan indie music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No Party For Cao Dong”
指導教授:單文婷單文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AN, WEN-TING
口試委員:江亦瑄莊伯仲
口試委員(外文):CHIANG, YI-HSUANCHUANG, PO-CHUNG
口試日期:2019-06-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廣播電視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6
中文關鍵詞:喪文化厭世代獨立音樂次文化傳播社群媒體
外文關鍵詞:Sang cultureGeneration of wearinessIndependent musicSubcultureSocial medi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7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喪文化、厭世代等詞語在社群媒體中被大量使用,成為青少年口中不可缺少的關鍵字,負能量取代心靈雞湯成為當代顯學,喪文化風潮反映在圖文創作、電影、短視頻及音樂上,2017年金曲獎草東沒有派對獲得最佳樂團獎,草東沒有派對代表了「悶世代」的爆發,獨立樂團受到了廣大的關注,也帶出喪文化影響獨立音樂的發展的現況。本研究使用深度訪談法,並以「草東沒有派對」興起為主要個案,探討喪文化意識如何藉由社群媒體加快催生獨立音樂以及影響流行音樂市場。訪談結果與文獻探討分析,喪文化與獨立音樂的交互發展,使獨立音樂的聽眾逐漸擴大,獨立與主流音樂的界線愈趨模糊,也影響音樂祭與大小展演空間數量遞增,大眾願意現場接觸獨立音樂,促使音樂市場更加活絡。社群媒體的協助下,獨立樂團的發展比過往更多元,可自行開立工作室獨立發展,並且充分利用社群媒體接觸樂迷,打破舊有的唱片宣傳觀念。另外在數位軟體發展迅速與裝置硬體成熟的時代,新穎的科技與多元的社群媒體成為喪文化與獨立音樂發展的推手,樂迷利用社群媒體跨區域及快速便利的特性,創立音樂同好會相互交流,也讓更多獨立樂團比過往容易被看見。厭世代對於經濟發展與社會議題擁有很高的關心度,如對社會的不滿、經濟萎縮與個人薪資的停滯,導致喪文化與獨立音樂成為青年族群尋求自我認同與情緒抒發的管道,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治癒與動力。
“Sang culture” and “Generation of wearines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ocial media today, they become indispensable keywords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Negative energy becomes mainstream instead of soul soother, this phenomenon reflects in art, movies, films, and music. Taiwan pop music has deep effects on the Asia music market for decades. In 2017, No Party For Cao Dong won the best band prize in Golden Music Award. The band represents “Generation of weariness”, the influence of sang culture on independent music is self-evident. Du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stagnant salary, the young generation started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ffairs actively. The instability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s cause the young generation to seek sang culture as a way of bringing out their self-identification and sentiment expressions. Generation of weariness spread sang culture rapidly through social media, make sang culture become mainstream even it’s a subculture at the very beginning.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discuss how people choose independent music to express their self-identity through social media and gain motivations from it. The case based on the band “No Party For Cao Dong”, describes how the sang culture makes independent music grow and change the music market tremendousl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全球喪文化發展 8
一、 喪文化定義8
二、 各國喪文化異同介紹 10
三、 台灣喪文化的發展與特色 16
第二節 社群媒體對喪文化的推波助瀾 18
一、 社群媒體傳播特性 18
二、 社群媒體與次文化傳播 19
三、 喪文化在台灣社群媒體上創作發展的個案討論 20
第三節 流行音樂產業發展 23
一、 流行音樂產業的運作方式 23
二、 獨立音樂定義 25
三、 獨立音樂如何影響主流音樂 26
四、 台灣獨立音樂發展 28
五、 獨立音樂的商業運作 30
第三章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一、 台灣獨立樂團 —「草東沒有派對」研究對象介紹 33
二、 草東沒有派對的代表性 34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4
一、 訪談對象的選取方式 35
二、 受訪者資料 37
三、 研究問題與訪談大綱 37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41
第一節 台灣獨立樂團發展與變化分析 41
一、 獨立樂團歌詞的直言實踐 41
二、 展演廳增加與唱片銷售模式改變 43
三、 獨立音樂人成立工作室保有高度創作自由 45
四、 樂迷透過現場展演增加對獨立音樂的黏著度 46
第二節 獨立音樂與喪文化在社群媒體的發展 49
一、 揭露對未來發展的徬徨與無力感 49
二、 厭世網紅受眾與喪文化樂迷的差異 50
三、 社群媒體的發展影響讓獨立音樂能見度更高 52
四、 樂迷藉由社群媒體交換深度訊息 53
第三節 喪文化與社群媒體如何催生草東沒有派對的崛起 55
一、 追求音樂「真實」性,利用社群媒體發聲 55
二、 草東沒有派對的成功影響更多獨立樂團 57
三、 厭世代用歌詞透過社群媒體抒發理念 5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60
第一節 研究發現 60
一、 喪文化帶來情感的抒發與能量 60
二、 獨立廠牌發展與商業體系共存 61
三、 喪文化與獨立樂團仰賴社群媒體發展 62
四、 音樂文化市場走向分眾且多元 62
五、 經濟停滯與政局動盪加速喪文化發展 6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64
文獻參考 65
附錄 訪談內容 70
一、中文:
BIOS 編輯部(2017年4月26日)。〈讀中文系的人(二):因為厭世,所以慈悲─專訪「厭世哲學家」〉。《美麗佳人》。取自http://www.biosmonthly.com/weekly_news_topic/8790
Rachel(2016年2月5日)。〈憤怒就是愛啊,敲出傷心大拍子!專訪草東沒有派對〉《女人迷》。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9806
Stacy Li (2017年4月26日)。〈【專訪】台灣插畫家「消極男子」:我的人生目標,是尋找人生目標〉《橙新聞》。取自http://www.orangenews.hk/lifestyle/system/2016/09/20/010041842.shtml
UC大數據(2017年6月20日)。〈UC大數據“喪”文化報告:幽默是堅強最大的智慧〉。《新浪香港》。取自https://sina.com.hk/news/article/20170620/0/5/2/UC%E5%A4%A7%E6%95%B8%E6%93%9A%E5%96%AA%E6%96%87%E5%8C%96%E5%A0%B1%E5%91%8A-%E5%B9%BD%E9%BB%98%E6%98%AF%E5%A0%85%E5%BC%B7%E6%9C%80%E5%A4%A7%E7%9A%84%E6%99%BA%E6%85%A7-7578458.html
Zoe Zoe(2017年7月13日)。靠北經濟?! 淺談這世代的厭世文化(二)〉。《社群氣象台》。取自https://www.womstation.com/p/6060
三浦展著,吳忠恩譯(2006)。《下流社會:新社會階級的出現 》。台北:高寶國際。
元浦說文(2018年2月4日)。〈青年亞文化喪風潮研究丨"佛"系青年上熱搜是喪文化被誤讀的典型嗎〉。《壹讀》。取自https://read01.com/zh-tw/oLJn2Gz.html#.XDWbfM8zbOT
木槿(2017年9月5日)。〈英媒從「喪文化」砍衰中國年輕人卻被現實打臉〉。《歐洲時報》。取自http://www.oushinet.com/china/chinanews/20170905/271526.html
王之杰(2017年7月16日)。〈8 個中年大叔,靠老雜誌靈魂網路暴紅〉。《科技報導》。取自http://technews.tw/2017/07/16/yitiao-video/
呂藂乂(2018)。《屬於80年代的小確幸》。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子珉(2016)。《解構幸福: 從「小確幸」現象看台灣八〇後世代的失權》。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市:亞太圖書。(原書 Roger D. Wimmer, Joseph R. Dominick. etc. [1994]. 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李鑫(2015年12月2日)。〈為愛,欲說還休:草東沒有派對〉。《吹音樂》。取自http://bit.ly/2F2lYOo
吳承紘(2017)。《厭世代》。台北:月熊出版。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和張烽益(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灣勞工陣線出版
林新輝(2014年3月5日)。〈接班人主導議題 朱郝強 拚小確幸〉。《聯合報》,A3. 版。取自 http://ezproxy.lib.nctu.edu.tw:2719/library/
林哲寬(2018)。《社群媒體魅力何在?探討社群媒體涉入的動機與個人幸福感》。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書 Earl Babbie [2012].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th ed. America: Cengage Learning.)
卓匠影視娛樂館 (2018年11月19日)。〈《大象席地而坐》絕望是年輕人無法擺脫的喪文化〉《每日頭條》。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a4zylax.html
孟慶川(2018年11月23日)。〈「喪文化」只是人生的小插曲〉。《每日頭條》。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6zg94xp.html
馬欣(2016年3月20日)。〈從「草東沒有派對」的崛起,看世代脫鉤〉。《娛樂重擊》。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23505
馬世芳(2016年5月)。〈「魯蛇世代」的虛無與憤怒──我聽「草東沒有派對」〉。《小日子》。取自 http://bit.ly/2IaDMZy
唐雅君、鄭麗瑩,2013。〈美國「60後」嬉皮士文化與中國「90後」非主流文化的異同比較研究〉。《青年探索》,第一八四期。
陳之昊(2013)。《社群網站時代的次文化社群:台灣獨立音樂圈的社會與文化資本》。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名(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陳冠亨(2017年12月27日)。〈從厭世代、悶世代到崩世代,2017年我們聽的歌〉。《新活水雜誌》。取自 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2017-better-reasons
陳永峰(2014年3月3日)。〈時論—小確幸:後現代集體想像〉。《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3000375-260109
陳建守(2018年2月23日)。〈青年們請安心「厭世」!因為百年前的厭世其實很正面〉。《從台灣思考歷史的書寫》。取自http://bit.ly/2Ra1uru
張釗維(1992)。《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臺灣現代民歌發展史: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理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家華(2015)。《影音科技影響下之流行音樂文化轉型:五月天的流行音樂生產與消費之文化迴路分析》。靜宜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憶南 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Bennett, A. (2001). 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
孫志熙(2017年3月22日)。〈當「厭世」成為生活主旋律。2017金穗影展〉。取自
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8680
辜子桓(2015)。《獨立音樂社群的DIY實踐—以「巨獸搖滾音樂祭」為例》。國立中 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郁齡、曾傑與呂岱芸(2016年3月3日)。〈哭啊!喊啊!叫你媽媽帶你去看草東啊—專訪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科技報導》。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7935
黃郁棋(2012年10月25日)。〈黑框星巴克就是「小確幸」?台灣文青的黃金十年〉。《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fashion.ettoday.net/news/118089
葉穎樂(2018年8月)。〈流行音樂退位!獨立音樂才是真正主流?〉。《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fashion/article.html?article_id=45340
劉揚銘(2016年12月14日)。〈檢討魯蛇前,請先搞懂魯蛇文化好嗎?〉。《鳴人堂》。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72/2168017
劉玉蘋(2012年4月26日)。〈追隨與追溯 時代的流行〉。《喀報》。取自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4364?issueID=169
鄭凱同(2005)。《主流與獨立的再思考:文化價值、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的思辨與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蔡岳儒(2006)。《台灣搖滾樂的在地實踐與文化認同》。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亭伶(2018年4月)。〈【消極男子】厭世的活著 是一種消極也積極的生活之道〉。《小日子》。取自http://www.oneday.com.tw/%E6%B6%88%E6%A5%B5%E7%94%B7%E5%AD%90%E5%8E%AD%E4%B8%96%E7%9A%84%E6%B4%BB%E8%91%97%E6%98%AF%E4%B8%80%E7%A8%AE%E6%B6%88%E6%A5%B5%E4%B9%9F%E7%A9%8D%E6%A5%B5%E7%9A%84%E7%94%9F%E6%B4%BB/
編輯部(2017年7月12日)。〈催生玖壹壹、勸世宗親會和草東沒有派對—數位音樂引爆音樂人的獨立時代〉。《蘋果日報》。取自ttps://tw.lifestyle.appledaily.com/daily/20170712/37712486/
編輯部(2017年6月30日)。〈唱出一種90後的喪:草東沒有派對〉《每日頭條》。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8m8j6z4.html
顏理謙(2016年9月15日)。〈催生玖壹壹、勸世宗親會和草東沒有派對—數位音樂引爆音樂人的獨立時代〉。《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0976/digital-musice-explosion
顏理謙(2016年9月18日)。〈網路上的音樂創作,重點在本身的特色—草東沒有派對〉。《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0943/internet-music
羅元祺(2018年4月14日)。〈地獄朝鮮「全拋世代」(二):受夠把過去價值觀掛嘴邊的「幹話世代」〉。《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3220
藍書平(2011)。IPOD世代。天下雜誌,第四六六期。
蕭子揚、常進鋒與孫健(2017)。從「廢柴」到「葛優躺」:社會心理學視野下的網絡青年「喪文化」研究。青少年學刊,第一一九期。


二、英文:
Brown, A. R. (2003). Heavy metal and subcultural theory: a paradigmatic case of neglect?. In. Muggleton, D., & Weinzierl, R. (Eds.), 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 (pp. 352-371). London, UK: Bloomsbury Academic.
Bennett, A. (2001). Plug in and play! UK Indie guitar culture. Oxford, UK: Berg.
Bannister, M. (2006). White boys, white noise: Masculinities and 1980s indie guitar rock (pp.
57-66). Surrey, UK: Ashgate Publishing.
Breen, Marcus(1993). ‘Making Music Local’. In Tony Bennet, Simon Frith, Lawrence Grossber, John Shepherd and Graeme Turner(eds). Rock and Popular Music. London: Routledge.
Rogers (2008). ‘You've got to go to gigs to get gigs': Indie musicians, eclecticism and the. Brisbane scene’,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Vol. 22 No. 5, pp. 639-649.
Hodkinson, P. (2003). Net. Goth: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Sub) Cultural Boundaries. In. Muggleton, D., & Weinzierl, R. (Eds.) 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 (pp. 285-298).
Kahn, R., & Kellner, D. (2003). Internet subcultures and oppositional politics. In Muggleton, D., &. Weinzierl, R. (Eds.) 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 (pp. 299-313). London, UK: Bloomsbury Academic.
Lamberton, C., & Stephen, A. T. (2016). A thematic exploration of digital, social media, and. mobile marketing: research evolution from 2000 to 2015 and an agenda for future inquiry. Journal of Marketing, 80(6), 146-172.
Thornton, S. (1996). Club cultures: Music, media, and subcultural capital. Middletown,CT: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Venessa Chen, Franklin and Marshell College (2018). What American Students Can Learn From Chinese Sang Culture. Studybreak ,https://studybreaks.com/thoughts/sang-culture-chinese-millenials-americans-can-learn/
Walser, R. (1993). Forging Masculinity: Heavy-Metal Sounds and Images of Gender. In Frith, S., Goodwin, A., Grossberg, L. (Eds.) Sound and Vision: The Music Video Reader (pp. 153-180) . New York: Routledge.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4102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