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
BIOS 編輯部(2017年4月26日)。〈讀中文系的人(二):因為厭世,所以慈悲─專訪「厭世哲學家」〉。《美麗佳人》。取自http://www.biosmonthly.com/weekly_news_topic/8790
Rachel(2016年2月5日)。〈憤怒就是愛啊,敲出傷心大拍子!專訪草東沒有派對〉《女人迷》。取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9806
Stacy Li (2017年4月26日)。〈【專訪】台灣插畫家「消極男子」:我的人生目標,是尋找人生目標〉《橙新聞》。取自http://www.orangenews.hk/lifestyle/system/2016/09/20/010041842.shtml
UC大數據(2017年6月20日)。〈UC大數據“喪”文化報告:幽默是堅強最大的智慧〉。《新浪香港》。取自https://sina.com.hk/news/article/20170620/0/5/2/UC%E5%A4%A7%E6%95%B8%E6%93%9A%E5%96%AA%E6%96%87%E5%8C%96%E5%A0%B1%E5%91%8A-%E5%B9%BD%E9%BB%98%E6%98%AF%E5%A0%85%E5%BC%B7%E6%9C%80%E5%A4%A7%E7%9A%84%E6%99%BA%E6%85%A7-7578458.html
Zoe Zoe(2017年7月13日)。靠北經濟?! 淺談這世代的厭世文化(二)〉。《社群氣象台》。取自https://www.womstation.com/p/6060
三浦展著,吳忠恩譯(2006)。《下流社會:新社會階級的出現 》。台北:高寶國際。
元浦說文(2018年2月4日)。〈青年亞文化喪風潮研究丨"佛"系青年上熱搜是喪文化被誤讀的典型嗎〉。《壹讀》。取自https://read01.com/zh-tw/oLJn2Gz.html#.XDWbfM8zbOT
木槿(2017年9月5日)。〈英媒從「喪文化」砍衰中國年輕人卻被現實打臉〉。《歐洲時報》。取自http://www.oushinet.com/china/chinanews/20170905/271526.html
王之杰(2017年7月16日)。〈8 個中年大叔,靠老雜誌靈魂網路暴紅〉。《科技報導》。取自http://technews.tw/2017/07/16/yitiao-video/
呂藂乂(2018)。《屬於80年代的小確幸》。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邱子珉(2016)。《解構幸福: 從「小確幸」現象看台灣八〇後世代的失權》。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市:亞太圖書。(原書 Roger D. Wimmer, Joseph R. Dominick. etc. [1994]. 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李鑫(2015年12月2日)。〈為愛,欲說還休:草東沒有派對〉。《吹音樂》。取自http://bit.ly/2F2lYOo
吳承紘(2017)。《厭世代》。台北:月熊出版。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和張烽益(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灣勞工陣線出版
林新輝(2014年3月5日)。〈接班人主導議題 朱郝強 拚小確幸〉。《聯合報》,A3. 版。取自 http://ezproxy.lib.nctu.edu.tw:2719/library/
林哲寬(2018)。《社群媒體魅力何在?探討社群媒體涉入的動機與個人幸福感》。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書 Earl Babbie [2012].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th ed. America: Cengage Learning.)
卓匠影視娛樂館 (2018年11月19日)。〈《大象席地而坐》絕望是年輕人無法擺脫的喪文化〉《每日頭條》。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a4zylax.html
孟慶川(2018年11月23日)。〈「喪文化」只是人生的小插曲〉。《每日頭條》。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6zg94xp.html
馬欣(2016年3月20日)。〈從「草東沒有派對」的崛起,看世代脫鉤〉。《娛樂重擊》。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23505
馬世芳(2016年5月)。〈「魯蛇世代」的虛無與憤怒──我聽「草東沒有派對」〉。《小日子》。取自 http://bit.ly/2IaDMZy
唐雅君、鄭麗瑩,2013。〈美國「60後」嬉皮士文化與中國「90後」非主流文化的異同比較研究〉。《青年探索》,第一八四期。
陳之昊(2013)。《社群網站時代的次文化社群:台灣獨立音樂圈的社會與文化資本》。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向名(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陳冠亨(2017年12月27日)。〈從厭世代、悶世代到崩世代,2017年我們聽的歌〉。《新活水雜誌》。取自 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2017-better-reasons
陳永峰(2014年3月3日)。〈時論—小確幸:後現代集體想像〉。《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3000375-260109
陳建守(2018年2月23日)。〈青年們請安心「厭世」!因為百年前的厭世其實很正面〉。《從台灣思考歷史的書寫》。取自http://bit.ly/2Ra1uru
張釗維(1992)。《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臺灣現代民歌發展史: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理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鄒家華(2015)。《影音科技影響下之流行音樂文化轉型:五月天的流行音樂生產與消費之文化迴路分析》。靜宜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憶南 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Bennett, A. (2001). 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
孫志熙(2017年3月22日)。〈當「厭世」成為生活主旋律。2017金穗影展〉。取自
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8680
辜子桓(2015)。《獨立音樂社群的DIY實踐—以「巨獸搖滾音樂祭」為例》。國立中 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郁齡、曾傑與呂岱芸(2016年3月3日)。〈哭啊!喊啊!叫你媽媽帶你去看草東啊—專訪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科技報導》。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7935
黃郁棋(2012年10月25日)。〈黑框星巴克就是「小確幸」?台灣文青的黃金十年〉。《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fashion.ettoday.net/news/118089
葉穎樂(2018年8月)。〈流行音樂退位!獨立音樂才是真正主流?〉。《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fashion/article.html?article_id=45340
劉揚銘(2016年12月14日)。〈檢討魯蛇前,請先搞懂魯蛇文化好嗎?〉。《鳴人堂》。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72/2168017
劉玉蘋(2012年4月26日)。〈追隨與追溯 時代的流行〉。《喀報》。取自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4364?issueID=169
鄭凱同(2005)。《主流與獨立的再思考:文化價值、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的思辨與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蔡岳儒(2006)。《台灣搖滾樂的在地實踐與文化認同》。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駱亭伶(2018年4月)。〈【消極男子】厭世的活著 是一種消極也積極的生活之道〉。《小日子》。取自http://www.oneday.com.tw/%E6%B6%88%E6%A5%B5%E7%94%B7%E5%AD%90%E5%8E%AD%E4%B8%96%E7%9A%84%E6%B4%BB%E8%91%97%E6%98%AF%E4%B8%80%E7%A8%AE%E6%B6%88%E6%A5%B5%E4%B9%9F%E7%A9%8D%E6%A5%B5%E7%9A%84%E7%94%9F%E6%B4%BB/
編輯部(2017年7月12日)。〈催生玖壹壹、勸世宗親會和草東沒有派對—數位音樂引爆音樂人的獨立時代〉。《蘋果日報》。取自ttps://tw.lifestyle.appledaily.com/daily/20170712/37712486/
編輯部(2017年6月30日)。〈唱出一種90後的喪:草東沒有派對〉《每日頭條》。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8m8j6z4.html
顏理謙(2016年9月15日)。〈催生玖壹壹、勸世宗親會和草東沒有派對—數位音樂引爆音樂人的獨立時代〉。《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0976/digital-musice-explosion
顏理謙(2016年9月18日)。〈網路上的音樂創作,重點在本身的特色—草東沒有派對〉。《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0943/internet-music
羅元祺(2018年4月14日)。〈地獄朝鮮「全拋世代」(二):受夠把過去價值觀掛嘴邊的「幹話世代」〉。《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3220
藍書平(2011)。IPOD世代。天下雜誌,第四六六期。
蕭子揚、常進鋒與孫健(2017)。從「廢柴」到「葛優躺」:社會心理學視野下的網絡青年「喪文化」研究。青少年學刊,第一一九期。
二、英文:
Brown, A. R. (2003). Heavy metal and subcultural theory: a paradigmatic case of neglect?. In. Muggleton, D., & Weinzierl, R. (Eds.), 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 (pp. 352-371). London, UK: Bloomsbury Academic.
Bennett, A. (2001). Plug in and play! UK Indie guitar culture. Oxford, UK: Berg.
Bannister, M. (2006). White boys, white noise: Masculinities and 1980s indie guitar rock (pp.
57-66). Surrey, UK: Ashgate Publishing.
Breen, Marcus(1993). ‘Making Music Local’. In Tony Bennet, Simon Frith, Lawrence Grossber, John Shepherd and Graeme Turner(eds). Rock and Popular Music. London: Routledge.
Rogers (2008). ‘You've got to go to gigs to get gigs': Indie musicians, eclecticism and the. Brisbane scene’,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Vol. 22 No. 5, pp. 639-649.
Hodkinson, P. (2003). Net. Goth: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Sub) Cultural Boundaries. In. Muggleton, D., & Weinzierl, R. (Eds.) 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 (pp. 285-298).
Kahn, R., & Kellner, D. (2003). Internet subcultures and oppositional politics. In Muggleton, D., &. Weinzierl, R. (Eds.) 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 (pp. 299-313). London, UK: Bloomsbury Academic.
Lamberton, C., & Stephen, A. T. (2016). A thematic exploration of digital, social media, and. mobile marketing: research evolution from 2000 to 2015 and an agenda for future inquiry. Journal of Marketing, 80(6), 146-172.
Thornton, S. (1996). Club cultures: Music, media, and subcultural capital. Middletown,CT: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Venessa Chen, Franklin and Marshell College (2018). What American Students Can Learn From Chinese Sang Culture. Studybreak ,https://studybreaks.com/thoughts/sang-culture-chinese-millenials-americans-can-learn/
Walser, R. (1993). Forging Masculinity: Heavy-Metal Sounds and Images of Gender. In Frith, S., Goodwin, A., Grossberg, L. (Eds.) Sound and Vision: The Music Video Reader (pp. 153-180) . New York: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