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e, Peter (2017). "Heterophony."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12945 (Accessed 2017-7-14).
Gillies, Malcolm (2017)."Bartók, Béla."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0686 (Accessed 2017-7-14).
Hsu, Tsang-Houei, et al. (2016). “Taiwa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9502 (Accessed 2017-7-14).
Kostka, Stefan (2012).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of Post-Tonal Music. Boston: Pearson.
〈國家文藝獎〉(2016)。《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國家文藝獎&oldid=40353968(上網日期:2017-7-14)。
王桂升(2012)。《秩序中的自由-巴托克弦樂四重奏創作技法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呂翊廷(2014)。《臺灣當代安魂曲初探-以柯芳隆的〈二二八安魂曲〉與賴德和的〈安魂曲—祭九二一臺灣世紀末大地震為對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呂鈺秀(2003)。《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妏瑄(2016)《賴德和作品〈楚漢〉之琵琶素材分析與詮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林亮吟(2013)。《賴德和打擊樂作品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懷民、賴德和(2008)。〈花開時節 他們吟歌起舞〉。《PAR 表演藝術雜誌》,189期,頁90-94。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9)。《音樂無界限.交織生命樂章的作曲家 : 賴德和》。周璟筠文字編輯。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官網(2016)。〈第十四屆藝術家介紹〉http://www.ncafroc.org.tw/award-artist.aspx?id=1272(上網日期:2017-7-14)。
張己任(譯)(1998)。《和聲與聲部導進》第二版(原作者:Aldwell, Edward & Schachter, Carl)。臺北。小雅音樂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9)。
莊效文(2011)。《新視野的浮現: 半世紀以來臺灣音樂創作的論述》。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博士論文。連憲升等撰(2006)。《臺灣作曲家簡介手冊》。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陳欣婕(2012)《從賴德和〈鄉音I-北管戲曲的聯想〉、〈鄉音II-南管音樂的聯想〉、〈野臺高歌〉探討傳統音樂時間觀於當代音樂創作之運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學士班音樂理論組,學士論文。
陳俊甫(2006)《當代音樂中鑼鼓聲響元素之應用:以賴德和的音樂創作〈年節組曲〉(1979年鋼琴版/1995管弦樂版為例)》。國立臺北藝術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學士論文。
陳郁秀策劃(2008)。〈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臺北:遠流。
傅顯恆(2007)。《賴德和的豎笛與鋼琴奏鳴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游昌發(1992)。《曲式學入門》。臺北:藝友出版社。
劉岠渭、張清治與賴德和(1989)。《音樂與人生》。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潘皇龍(譯)(1978)。《音樂的結構與風格》。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盧佳培(2002)。《賴德和:舞劇〈紅樓夢〉音樂創作探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蕭慶瑜(2003)。《梅湘〈二十個對聖嬰耶穌的注視〉之研究》。臺北:四章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賴德和(1971)。《閒情二章》。新北市:屹齋。
賴德和(1973)。〈論樂残箋之一:書被催成墨未濃〉。《音樂與音響》,第二期,頁18-21。
賴德和(1973)。〈論樂残箋之二:路遠不須愁日募眾裏尋他千百度〉。《音樂與音響》,第三期,頁26-29。
賴德和(1973)。〈論樂残箋之三:莊生曉夢迷蝴蝶〉。《音樂與音響》,第四期,頁62-65。
賴德和(1973)。〈論樂残箋之五:一種東風兩樣心〉。《音樂與音響》,第七期,頁38-41。
賴德和(1973)。〈論樂残箋之四:眾裏尋他千百度〉。《音樂與音響》,第五期,頁36-39。
賴德和(1976年12月13日)。〈中國當代音樂在哪裡〉。《中國時報》,第十二版。
賴德和(1977)。《〈悼念〉-弦樂四重奏(悼恩師史惟亮教授)》。臺北:中國音樂書房。
賴德和(1982)。《1980》。臺北:屹齋。
賴德和(1982)。《年節組曲-給峯兒的十二歲生日禮物》。新北市:屹齋。
賴德和(1984)。《奉獻三重奏》。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賴德和(1985)。《〈抒情一章〉-木管五重奏》。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賴德和(1988)。《來自內心的聲音》。臺北:一流傳播公司製作。
賴德和(1993)。《〈莫春三月〉-歲次癸酉為管弦樂團而做》。未出版。
賴德和(1994)。〈年節組曲〉。《風起》。鋼琴:鐘子明。臺北:綠洲傳播。
賴德和(1994)。《〈我的故鄉美麗島〉-大提琴協奏曲》。未出版。
賴德和(1994)。《辛未深秋》。未出版。
賴德和(1995)。《〈星星,花〉-豎琴獨奏曲》。未出版。
賴德和(1995)。《年節組曲》。未出版。
賴德和(1998)。《鄉音IV》。未出版。
賴德和(1999)。〈我的音樂歷程〉。《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八十七學年度音樂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16。
賴德和(2002)。《賴德和音樂創作報告》。臺北:上聿文化事業。
賴德和(2005年3月22日)。〈懷抱希望敢於做夢的年代-寫在《紅樓夢》封箱演出之前〉。《聯合報》,聯合副刊。
賴德和(2007)。〈星星,花〉。《臺灣當代作曲家:獨奏與獨唱作品集》。鋼琴:鐘子明。臺北:臺灣作曲家協會。
賴德和(2007)。《[4-2-1]變奏》。未出版。
賴德和(2008)。《平劇鑼鼓影響現代樂曲創作之研究》增訂版。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賴德和(2009)。〈鄉音IV〉。《樂典》。簡文彬指揮國家交響樂團CD。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賴德和(2011)。〈路上〉。《當代風華》。女高音:康美鳳。臺北:十方樂集。
賴德和(2011)。《〈春水〉-鋼琴三重奏》。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賴德和(2011)。《〈悲歌〉-為中提琴與鋼琴》。宜蘭縣: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賴德和(2013)。〈4-2-1變奏長笛四重奏〉。《風起》。長笛/短笛:許佑佳、長笛:黃貞瑛/張翠琳、中音長笛:林薏蕙。臺北:上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賴德和(2013)。〈悲歌〉。《臺灣音樂憶像-聽見.風景》。趙怡雯中提琴、葉青青鋼琴。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賴德和(2013)。《鄉音V》。未出版。
謝昀倫(2011)。《Jonathan Kramer 的音樂時間理論於賴德和與楊聰賢作品分析之運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簡巧珍(2012)。《二十世紀六〇年代以來台灣新音樂發展之軌跡》。臺北: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
顏綠芬、徐玫玲編撰(2006)《台灣的音樂》。臺北縣 : 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顔佩如(2009)《論賴德和的音樂藝術 :民族主義、創作理念和現代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羅忠鎔(譯)(2013)。《無調性音樂的結構》(原作者:Allen Forte)。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