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
Alexander Osterwalder、Yves Pigneur。(2012)。「獲利時代」。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Evonne Tsai。(2019)。7-Eleven和達美樂為什麼要合作?
Ian Liu。(2018)。「首間超商咖啡館!全家Let’s Café咖啡旗艦店亮相台北仁愛圓環 摩登空間搭專利級新拿鐵」。Lavie 風格美食。
Ian Liu。(2018)。「7-11全新「Big7」亮相台北公館!結合精品咖啡館「!+? CAFE RESERVE」、書店六型態複合超商」。Lavie 創益產業。
SILVIA SUN。(2019)。小7開賣現烤披薩!全新開幕「7-ELEVEN X達美樂複合店」,六種口味披薩現做現烤、3分鐘火熱上桌。VOGUE。
工作方法論。(2015)。「 SWOT分析法四種不同類型的組合之:優勢——機會(SO)組合」。壹讀 取自https://read01.com/zh-tw/24an33.html#.XxJS9FUzaM8。
三民輔考。(2017)。「連鎖經營管理上的3S原則」。取自
https://www.3people.com.tw/%E7%9F%A5%E8%AD%98/%E9%80%A3%E9%8E%96%E7%B6%93%E7%87%9F%E7%AE%A1%E7%90%86%E4%B8%8A%E7%9A%843S%E5%8E%9F%E5%89%87/%E5%B0%B1%E6%A5%AD%E8%80%83%E8%A9%A6-%E6%A1%83%E5%9C%92%E5%A4%A7%E7%9C%BE%E6%8D%B7%E9%81%8B%E5%85%AC%E5%8F%B8/225eaa3e-49b5-441e-9daa-5e11453ef1bb。
全家企業官網。(2020)。取自(https://www.family.com.tw/Web_EnterPrise/page/index.aspx?aspxerrorpath=/enterprise/about_outline_04.aspx) 。
統一超商企業情報。(2020)
(https://www.7-11.com.tw/company/history.asp) 。
陳勉予。(2015)。「以深度訪談法探討消費者對掛耳式咖啡機之產品Cara。(2015)。「台灣超商龍頭爭霸戰:全家、7-11、萊爾富」。預見雜誌。
工商時報。(2019)。2019台灣50產業地圖-便利商店業。
王莞甯。(2019)。「白金市場見統一超、全家和全聯龍爭虎鬥 誰能勝出?」鉅亨網。
中山大學醫療雲團隊報告。(2012)。「商業模式建構與評估」。國立中山大學。
中央社。(2019)。「台灣每平方公里0.31家超商 密度次於韓國」。聯合報。
李佩燕。(2014)。「服務創新、服務價值、企業形象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7-11便利商店為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
何光華。(2015)。「服務創新與企業社會責任對衝動性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彰化全家便利商店為例」。明道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何秀玲。(2020)。「超商推優惠 搶口罩取貨商機」。經濟日報。
柯信毅。(2017)。「商業模式畫布結合TRIZ發明原則產生創新商業模式之研究-以校園書店為例」。東海大學企管系高階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吳同凰。(2019)。「7-11與Pokémon GO合作!門市化身道館、補給站,能讓抓寶的人潮變錢潮?」。經理人。
巫其倫。(2019)。「搶攻黑金商機!咖啡豆進口量10年增2.1倍 今年可望再創新高」。自由時報財經政策。
周添城。(2017)。「連鎖加盟經營管理 概論與案例討論 第四版」。普林斯頓。P25-30。
邱繼智,(2015)。「連鎖企業管理理論、實務與案例 三版」。華立圖書 p87-89。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
方肇鋐、林震沿、林雅惠。(2012)。「大陸台商選擇連鎖店經營型態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 國際學報 第十五卷二期。P7-8。
林子鈞。(2018)。「全家科技概念店」最詳盡解釋,每一個小革新都不放過的開箱文。科技報橘。
洪友芳。(2020)。「安永鮮物攜手7-ELEVEN 虛實整合搶攻冷凍生鮮商機」。自由時報證券產業。
張家嘯。(2019)。「台鐵車站超商招標案 全家擊敗7-11拿下32店」。卡優新聞網。
陳憲志。(1993)。「影響連鎖體系經營策略選擇因素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蕙芬。(2012)。服務創新四構面之探索:實務與歷程觀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創新與評鑑研究所。P3設計認知與忠誠度」。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畢斯尼斯。(2020)。「國營事業搶分系列 【企業管理(含概要)】」。鼎文圖書。P15-17
游松治。(2017)。「什麼是服務業創新研發補助(SIIR)?」。管理知識中心。
黃K力。(2018)。「【廣告觀察】從廣告看新零售時代:7–11無人店v.s.全家科技店」。
曾雅涓。(2018)。「以服務創新進化觀點探討埔里鎮立圖書館服務創新個案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程倚華。(2019)。「超商「超市化」!全家開設百坪店面,3合1機能新店型圖什麼?」。數位時代
程倚華。(2019)。「超商大戰!7-11狂推10種複合店,「Big7」店型最吸金」。數位時代
程倚華。(2019)。「小七搶搭「X的力量」!半夜也能預約福特賞車,5,500門市支援」。數位時代。
程倚華。(2019)。「超商開賣現烤披薩!7-11聯手達美樂搶攻80億元市場大餅」。數位時代。
程倚華。(2019)。「全家Fami錢包上線一週,綁定數破10萬!「零錢殺手」的產品定位奏效嗎?」。數位時代。
程倚華。(2019)。「免綁信用卡!全家App開放現金儲值,連中獎發票也能存」。數位時代。
程倚華。(2020)。「緊抓口罩客,四大超商耍心機!口罩2.0取貨點,為何引來全聯、美廉社覬覦」。數位時代。
業光堯。(2004)。「運用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評選連鎖加盟總部之研究─以咖啡連鎖加盟為例」。世新大學訊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
楊振甫、黃則佳。(2013)。「服務創新缺乏什麼?」。今周刊 名人專欄。
楊雅民。(2016)。「10年間零到百億 CITY CAFÉ創品牌傳奇」。自由財經。
楊雅民。(2019)。「搶愛美商機小7結合K Seren美妝複合店插旗南台灣」。自由時報財經政策。
葉小華。(2013)。「服務創新、品牌形象、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地區便利商店為例」。遠東科技大學 創新與創業管理系所 碩士論文。葉日銘。(2019)。「旅行社服務創新、關係品質對旅客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 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p12-14。
經濟部商業司。(2017)。「促進台灣商業服務業模式創新之國際連結」。經濟部商業司。P9。
廖千瑩。(2016)。「超商來客數 1年29億人次」。自由時報財經政策。
廖柏森。(2013)。「教學研究方法:訪談法(Interview)」。
樓永堅。(2015)。「分享經濟顛覆傳統商業模式」。今周刊。名人專欄 946期。
潘品潔。(2015)。「覺旅咖啡兩家分店商業模式之比較 ─商業模式畫布觀點」。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P9-10。蕭富峰、李田(2009)。「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談創新實務與策略」。臉譜出版 (原著作出版1985年 作者PeterF.Drucker )。
賴冠宏。(2011)。「連鎖便利商店產業的管理控制系統之探索性研究-以高雄地區的統一超商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P5-11。鍾憲瑞。(2012)。「商業模式:創新與管理」。前程文化。
鄭閔聲。(2019)。「暖心公僕創新魂」。今周刊 最新觀點 1186期。
鐘永達。(2003)。「經營者選擇加入連鎖加盟系統之動機研究-以咖啡連鎖加盟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
蘇淑華。(2002)。「連鎖加盟之起源與未來發展趨勢之分析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P.22-27。蘇君薇。(2019)。「台灣便利商店全球最多?答案其實是亞洲這一國」。今周刊。
蘇文彬。(2019)。「全家科技二號店亮相! 自助結帳、5G、智販機登場」。iThome。
二、英文
Applegate, L. M. (2000), E-Business Models: Making Sense of the Internet Business Landscape, Dickson, G. & DeSanctis, G. (e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Enterprise, New Models for Managers. Englewoood, NJ: Prentice-Hall, 49-101.
Amit,R.&Zott,C.(2001),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2(6),493-520.
Betz,F.(1987).Managing Trchnology-Competing through New Ventures.Innovation,and Corporate Research, Prentice Hall.
Carman, J. M., & Kenneth, P. (1973). Market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7th ed.). Chicago: Richard D. Irwin, 200-206.
Chesbrough,H. &Rosebioom,R.S.(2002).The role the business modle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xerox co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Industrail and Corporate Change,11(3),529-555.
Casadesus-Masanell,R.,Ricart,J.E.(2010).From Strategy to Business Models and onto Tactics〔J〕.Long Range Planning,43(2-3),195-215
Den Hertog, P. (2000).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s co-producers of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4(4), pp. 491-528.
Gallouj,F.(2002).Innovation in service and the attendant old and new myths.Journal of Socio-Economic,31,137-154
Gambardella,A.&McGahan,A.M.(2010).Business-model Innonation: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Industry for Structure.Long Range Planning,43(2-3),262-271.
Hill & Jones (2004).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6e.).: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Kotler,P.(1997).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9 th ed.).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
Lebher, M. G.(1963,July 23).The new concepts of retailing.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6(8), 19-36.
Magretta,J.(2002).Why Business Model Matter.Harverd Business Review,80(5),86-93.
Morris,M.,Schindehutte,M &Allen,J.(2005).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le:Toward perspec perspectiv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58(6),726-735.
Mark W. Johnson (2010) , “Seizing the White Spa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for Growth and Renewal” , Harvard Business Press
Navi Radjou.(2015).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in the face of extreme limits.T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RZ6OrSvvI)
Timmers, P. (1998).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Electronic Markets, 8(2), 3-8.
Tidd, J. and F. Hull.(2003). Servic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and Market Imperatives. London: Imperial College Press.
Teece,D.J.(2010).Business Modle,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Long Range Planning,43(2-3),172-194.
Vang, J., & Zellner, C. (2005). Introduction: Innovation in services.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12(2), 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