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0 20: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康倫維
研究生(外文):KANG, LING-WEI
論文名稱: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霸凌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and Network Bullying
指導教授:施靜慧施靜慧引用關係賴建文賴建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IH, CHING-HUILAI, JIAN-WEN
口試委員:施靜慧賴建文施孟林
口試委員(外文):SHIH, CHING-HUILAI, JIAN-WENSHIH, MENG-LIN
口試日期:2020-06-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4
中文關鍵詞:人際關係網路成癮網路霸凌
外文關鍵詞: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Internet addictioncyberbully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生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霸凌之關係,其次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學生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霸凌的差異情形;並探討高中學生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霸凌三者的相關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的方式,以新北市錦和高中304位男、女學生為母群體作為研究對象,將所蒐集的資料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歸納如下:
一、本研究結果個人背景變項中,其中性別、年齡、學習表現、家長態度與網路成癮關係呈不顯著。
二、本研究結果個人背景變項中,其中性別、年齡、學習表現、家長態度與網路霸凌關係呈不顯著。
三、真實/網路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呈正向顯著關係,即真實人際關係、網路人際關係越好,網路成癮機率越高。
四、網路成癮與網路霸凌呈正向顯著關係,意即當高中學生的網路成癮情況愈嚴重,則網路霸凌愈高
五、從研究結果得知,真實人際關係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均呈正向顯著關係。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論提供幾點建議,建議學校、老師、家長,重視學生人際關係,設計創新課程,有效降低學生因過度使用網路致癮狀況,期能減少網路霸凌行為,並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研究變項提出未來研究的建議。

The study aimed to deal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 Different backgrounds are utilized as variables to analyze the subjec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 among which their correlations are further discussed. A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data. 304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Jinghe Senior High School, New Taipei C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performed; the data analysis methods employed were T-test,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findings have been analyzed and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
1.First, of the variables concerning personal backgrounds, there showed little significance between gender, age, academic achievements, parent attitude and Internet addition.
2.Besides, little is observ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ge, academic achievements, parent attitude, and cyberbullying.
3.Thirdly, real-life/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ignificantly demonstrates positive effects on Internet addiction, i.e., one with better interpersonal skills is more likely to have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4.Fourthly, positive rel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observed between Internet addition and cyberbullying.
5.In other words, the more frequently the senior high students are found to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the more occurrences of their being cyberbullied are discerned.
From the above findings, real-life and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re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cyberbullying. The researcher thus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He proposed that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parents put more emphasis on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novative curriculum concerning such subject should be designed to help reduce students’ overuse of the Internet and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s of cyberbullying are expected to diminish with the change of the curriculum as well. The researcher finally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on subjects, research method, and variables for further study.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錄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網路成癮的定義與相關研究9
第二節 網路成癮的成因13
第三節 人際關係定義與相關研究17
第四節 網路霸凌定義與相關研究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25
第二節 研究假設26
第三節 變數之操作性定義與衡量28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討論35
第一節 學生背景變項分析35
第二節 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霸凌信效度的分析40
第三節 皮爾森之相關分析50
第四節 個人背景變項、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霸凌迴歸分析59
第五節 分析與比較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3
第一節 結論73
第二節 建議75
參考文獻81
中文部分81
外文部分85
附錄88

表2-1 網路成癮定義11
表2-2 網路霸凌定義19
表2-2 網路霸凌定義(續)20
表4-1 受測高中生性別分析統計表36
表4-2 受測高中生年齡分析統計表37
表4-3 受測高中生學習表現分析統計表38
表4-4 受測高中生父母態度分析統計表39
表4-5 人際關係信度分析之統計資料41
表4-6 人際關係之KMO與Bartlett檢定41
表4-7 人際關係描述性之統計資料42
表4-8 網路成癮量表各組信度及效度之分析統計資料43
表4-9 受測對象網路成癮之得分分佈44
表4-10 網路成癮構面之分析45
表4-11 網路成癮量表之描述性分析45
表4-11 網路成癮量表之描述性分析(續)46
表4-12 網路霸凌行為信度分析統計資料47
表4-13 網路霸凌行為KMO與Bartlett檢定48
表4-14 網路霸凌行為描述性統計資料49
表4-15 個人背景、人際關係、網路成癮皮爾森相關分析51
表4-16 個人背景變項與網路成癮各構面皮爾森相關分析52
表4-17 個人背景變項與網路霸凌行為皮爾森相關分析54
表4-18 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皮爾森相關分析55
表4-19 網路成癮與網路霸凌皮爾森相關分析57
表4-20 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皮爾森相關分析58
表4-21 性別對網路成癮之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59
表4-22 年齡對網路成癮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0
表4-23 家長態度對網路成癮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0
表4-24 學業成就對網路成癮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1
表4-25 性別對網路霸凌之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61
表4-26 年齡對網路霸凌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2
表4-27 家長態度對網路霸凌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3
表4-28 學業表現對網路霸凌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63
表4-29 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迴歸分析64
表4-30 網路成癮對網路霸凌之線性迴歸分析66
表4-31 網路成癮對網路霸凌各構面之線性迴歸分析66
表4-32 人際關係對網路霸凌之線性迴歸分析68
表4-33 人際關係對網路霸凌各構面之線性迴歸分析68
表4-34 研究假設結論彙整表71
表4-34 研究假設結論彙整表(續)72

圖 3-1 研究架構圖25
圖 4-1 受測高中生性別分佈餅圖36
圖 4-2 受測高中生年級分佈餅圖37
圖 4-3 受測高中生學習表現分佈餅圖38
圖 4-4 受測高中生父母態度分佈餅圖39






一、中文部分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做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5,47-198。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
王舒薇(2003),台北縣某國中學生網路交友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王智弘(2008),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輔導季刊,44(1),1-12。
王文玲(2010),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王文玲(2010),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白育甄(2004),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影響-網路遊戲成癮個案之分析,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佩縈(2009),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沉迷現象對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和課業學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李曉君(2006),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P.53。
邱智強(2001),網路成癮:一種新的文明病。
邱孟緘(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行為及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班,嘉義縣。
林唯斯(1998) ,國中生網路成癮、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瑞芳附近地 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旻沛(2003),大專校院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
郭秋水(2018),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研究-以新店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班,台中市。
吳明燁 (1999),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青少年初期同儕團體的形成與影響,東吳社會學報,8,P.1-33。
吳之凡(2018) ,新北市高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手機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班,台中市。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周蕙茹(2010),資訊教育與資訊融入教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4。
周倩(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二;網 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教育傳播觀點研究。
周榮、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 1997 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新北市。
胡玲玲譯(2001) ,網路讓現代人更疏離?!電腦家庭,68,60-62。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財團法人資訊中心。
陳柔羽(2018),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關聯性:情緒調節與社會訊息處理偏誤之角色探討, 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哲龍(2018),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研究-以錦和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班,新北市。
陳皎眉 (1993),如何作自已的公關?談人際關係。與年輕談心;青年人的自我追尋。臺北,遠流。97-118。
陳貞蓉(1994),國中資優班學生家庭環境、親子關係與其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陳增穎 (2000) ,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P.27-30。
陳淑惠(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2/2):臺灣大學生網路沈迷傾向的性別差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9-2511-S-002-010-N),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陳淑惠(2002),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需求與適應觀點研究(二):網路沈迷學生之心理治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0-2520-S-002-001),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 卷,頁 279-294。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縣。
時蓉華 (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黃瑞琴 (1994),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際,彰中學報,20,125-133。
黃煜峰、雷靂(199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黃佳寧(2007),大學生合作性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傾向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台大社會學刊,28,117-154。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正川(2019),網路霸凌行為與學習成就、人際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私立康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班,新北市。
楊國樞(1999),中國人之性格知覺向度的系統性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未發表之論文。
壽旭霞 (2001)。面對網路交友熱輔導人員應有的準備。學生輔導,74, 68-81。
張智雄(2015),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及社會支持研究,國立屏東大學資訊學院數位學習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班碩士論文,屏東。
張春興(編)(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必弘(2012),網路使用行為、自尊、依附風格與網路成癮關係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屏東縣。
游森期(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盧怡任(2007),網路成癮的成因與諮商-阿德勒學派的觀點,台灣心理諮商通訊。
劉永元 (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文尚(2004),國小學童網路成癮及網路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南市。
魏翊雄. (2012),青少年網路霸凌行為及影響因子調查研究.
魏宗樞(2018),情緒管理、親子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研究-以錦和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班,高雄市。
鍾佩育(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8(2)9-44。
戴秀津 (2004),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相關因素及其身心健康響影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二、外文部分
Adams, G .R ., Gullott a, T .P ., & Ad ams-Mar kst rom, C .(1994) . Adolescent lifee xper- iences (3 d e d) .Pacific Grove CA: Brook s/ Cole .
Armstrong, L., Phillips, J.G. & Saling, L.L.(2000).Potential determinantsof heavier internet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53,537-550
Bowlby, J.(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2nded.). New York: Basic Books.
Bámaca, M. Y., Umaña-Taylor, A. J., Shin, N., & Alfaro, E. C. (2005). Latino
adolescents’perception of parenting behaviors and self-esteem: Examining the role of neighborhood risk. Family Relations, 54(5), 621-632
Cobb,S.(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ooley, C. H. (1902).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NY:Scribner.
Cattell, R. B. (1985).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World Book.
Cattell, R. B. (1943). Th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Basic Trait Resolved intoCluster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476-506.
Davis,R,A(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7(2),p189
Erikson, E. H. (1963).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Y: Norton
Eysenck, H. J. (1970). Biological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In L.A. Pervin (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 244-276). New York: Guilford
Feingold, A. (1994)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A met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16 (3), 429-456.
Goldberg,I.(1996).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Retrieved November 24,2004 from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Griffiths, M.(1998).Internet Addication:Dose it really exit? In J.Gackenbach(ed.),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Inter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NY:Academic Press.
Grohol, J.M.(1999)Too much time online: Internet addiction or health social interactions?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5),395-401.
Gutman, L. M., McLoyd, V. C., & Tokoyawa, T. (2005). Financial strain, neighborhood stress,
parenting behaviors,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Urban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5(4), 425-449.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Kohn, M. L. (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values. Homewood, IL: Dorsey Press.
Kraut, R, M., Lundmark, V., Kiesler, S., Mukopadhyay, T., & Scherlis, W. (1998).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9): 1017-1031.
Liebert, R. M., & Liebert, L. L. (1998). Liberty & Spiegler’s 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 CA:Brooks/Cole.
Maslow, A.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 Van Nostrand - Reinhold. McKenna, K.& Bargh, J. (1999).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interaction on the internet : A conceptual framework. Mcdia-Psychology, 1(3): 249-269. Norman,W.T.(1963).Toward an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6,574-583.
McLoughlin, C., Meyricke, R., and Burgess, J. Bullies in Cyberspace: How Rural and Regional Australian Youth Perceive the Problem of Cyberbullying and Its Impact. Lyons,J., Choi, J. Y., and Mcphan, D., (Ed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Innovation in Rural Education Improving Equity in Rural Education (178-186). SiMERR National Centre,Australia, 2009.
Pervin, L. A. & John, O. P. (1997).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 (7th ed.). New York:John Wiley. 79
R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Schutz, W. C. (1960).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Holt Suler, J. (1996).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at the “Palace”. Avaliable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eatlife.html.
Suler, J. (2000).Ident Management in cyberspace. Avaliable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identiy management.html.
Walther,J. B. (1996).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1),3-43.
Walther,J. B.,Slovacek, C.,Tidwell, L. (2001). 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Willard, N. Cyberbullying and Cyberthreats: Responding to Challenge of Online Social Aggression, Threats, and Distress, Research Press, Champaign Illinois, 2007.
Photographic imagines in long-tern and short-ter computer-mediated commuinic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8,105-134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Survey. Retrieved May 5, 2006, from
http://www.pitt.edu/~ksy/survey.html
Young, K. S. (1997). What is internet addictive. Retrieved May 5, 2006, from
http://www.netaddiction.com/whatis.html
Young, K. S. (1998) . What is Internet Addiction? Retrieved May 9, 2006, from
http://netaddiction.com/ whatis.html
Young, K. S. & Rod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addiction.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1), 25-2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5062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