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2: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夢珊
研究生(外文):Moon-shine Lin
論文名稱:一位女性空服員成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歷程之自我敘說
論文名稱(外文):Journey on Becoming a Mental Health Worker—A Self-narrative of a Female Flight Attendant
指導教授:楊明磊楊明磊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ing-Lei Yang
口試委員:張義雄藍挹丰
口試委員(外文):I-Hsiung ChangYu-Feng Lan
口試日期:2020-01-0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8
中文關鍵詞:空服員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工作者自我敘說
外文關鍵詞:flight attendantmental healthmental health workerself-narrativ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目錄
致謝 II
目錄 V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為什麼想寫自己 3
第三節 位移過程的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空服員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心理健康相關研究與發展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我的矛盾:寫在研究方法之前 17
第二節、關於實證與建構之間 18
第三節、用詮釋學方法來迂迴的說自己 20
第四節、研究者如何成為研究工具 27
第四章 移位的起點:被我終結的空服生涯 31
第一節 先前理解﹕我與31個我的初相遇 31
第二節 組織風暴前的山雨欲來 64
第三節 我進了淡江教心所 65
第四節 不再是空服員了,我以為我沒有不捨 66
第五節 從空到萬有 69
第六節 自我接納的開始 74
第五章 我的原生家庭 78
第一節 母親的「聲量」與我的自我調適 78
第二節 關於媽媽﹕我的兩個領悟 80
第三節 母親的表演與表達 81
第四節 母親給我的職前(值錢)訓練 82
第五節 除了「離開」,是否還有別的可能? 84
第六節 轉化的開始﹕千年木與對母親的發現 88
第六章 教育現場:我的內在裂變與混亂 90
第一節 國中班導師—性別意識啟蒙者 90
第二節 與大學生說生涯﹕娓娓道來之化隱為顯 92
第三節 長輩級同儕G事件﹕FB貼文 96
第四節 同儕學習﹕May與她帶來的觸動 105
第五節 退選必修課「研究方法」 110
第六節 退選選修課心情之獨白旁白與表白 112
第七章 回家 132
第一節 爸爸出現了﹕一次偶然的回觀與觸動 132
第二節 一個Tomboy女孩與爸爸的暗房 137
第三節 自我敘說論文作為中介﹕重新認識爸爸 140
第四節 跑錯地方還是跑對地方 144
第八章 自我生成與自我接納 150
第一節 我的粉彩心情與「金門迷宮師」 150
第二節 我的日記本﹕離自己最近的支持系統 155
第三節 我的打油詩﹕二元性的自我接納 157
第四節 「復仇者聯盟」臨時成軍﹕幽默感生成 183
第五節 一生懸命之獨處、旅行與回家 187
第九章 與典範再連結 193
後記 致明磊禪師 204
附錄 高跟鞋之迷思與反思 210
參考文獻 217


表次
表2-1 促進心理健康的各面向 EMPOWER 12
表3-1 詮釋學研究方法的三大概念與基礎論述 26
表3-2 詮釋學的詮釋運作三步驟 27
參考文獻
中華心理健康協會(2017,n.d)。心理健康3.0:邁向心理健康促進融入政策新紀元﹝網路文章﹞。取自http://www.mhat.org.tw/node/715
中華百科全書(1983,n.d.)。心理衛生運動﹝網路文章﹞。取自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627
朱逸桂(2014)。空服員情緒勞務對工作倦怠的影響:兼論熱情的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朱儀羚等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台北:濤石。
沈清松(1993)。詮釋學方法評介。國立政治大學通訊社,1,5-17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 ,16,20-69
高毓婉(2017)。影響國際航線女性空服員轉職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陳嘉珍(2012,Oct 23)。身體意識的智慧。取自〔網路文章 〕http://jane.seth101.com/chatter/%E8%BA%AB%E9%AB%94%E6%84%8F%E8%AD%98%E7%9A%84%E6%99%BA%E6%85%A7/
張芸愷(2006)。國際航線女性空服員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楊明磊 (2001)。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明磊(2013)。你期望從敘說研究中看到什麼?說服還是感動?。應用心理研究,57,7-8
楊明磊(2017)。杨明磊博士北京身心疗愈工作坊﹝網路文章﹞。取自http://www.xiusida.com/yangminglei007.htm
劉美珠、林大豐(2001)。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劉國彬、楊德友譯(2014)。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台北:張老師文化。
賴維淑(2002)。晚期癌症病患對臨終事件之感想與身心、社會及靈性之需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市。
聯合報(2017)。好少!衛福部心理衛生預算每人平均22.1元(網路文章)。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412504
鍾灼輝(2011)。生命迴旋潛行生死2322天。台北:商周。
蘇宏義(2017)。空服員的服務管理。新北:揚智文化。
Debbie Shapiro. (2011).身心調癒地圖(邱溫譯)。台北:生命潛能文化。
Ken Dychtwald.(2009).身心合一:探索肢體心靈的奧妙互動(邱溫譯)。台北:生命潛能文化。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2017,Aug 29). What is mental health?﹝web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entalhealth.gov/basics/what-is-mental-health/index.html/2017/08/the-last-pos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7,Aug).Mental health: a state of well-being﹝web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features/factfiles/mental_health/en/2017/08/the-last-post.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