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千倖(201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推廣政策之敘說研究。 教育實踐與研究,23(1),31-56。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 80,23-31。
王曉璿(1999)。 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18-24。
朱延平(1999)。 多媒體在教育上的運用 。教育資料與研究,3,7-24。
何榮桂(200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策略。資訊與教育,88,1-2。
李宗芹(2002)。非常愛跳舞:創造性舞蹈的心體驗 。臺北市:心靈工坊。
李斐琳(2008)。肢體律動在音樂即興創作教學之應用與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汪寶明(2004) 。資訊科技融入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 課程成效之研究 ,37(1), 36-56。
沈中偉、黃國禎(2012)。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珮瑜、連采宜(201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契機及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13-16。
吳怡瑢(2019)。創造性舞蹈師資培育理論與實務 。臺北市:三民書局。
吳望如(2002)。資訊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初探。北縣教育,41,55-60。
吳望如(2019)。閱讀融入藝術與人文教學之理論與實際行動 。公共圖書館研究,9,162-174。
吳詩琦(2011)。國小舞蹈班學生在即興創作課程中創造力表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所。
林怡棻(2018)。從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探討舞蹈藝才班現代舞教學新可能。藝術教育研究,36,45-71。
邱羨嘉(2010)。資訊科技融入藝文領域教學與教師創新教學表現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碩士。苗桂蓉(2009)。國小舞蹈班學生即興創作心流經驗之研究。臺北巿立體育學院, 舞蹈碩士班。溫明正(2000)。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50,54-61。
范斯淳、游光昭(2016) 。科技教育融入Stem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61(2),153-183。
翁語萱(2017)。國中表演藝術舞蹈教科書之內容分析。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張中煖(2007)。創造性舞蹈寶典:打通九年一貫舞蹈教學之經脈。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2-9。
張德銳(2014)。教學行動研究:實用手冊與理論介紹 。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曉葉、楊麗娟、呂澄、孫蕾、鄭則凌(2018) 動畫短片創作Animated short film 。臺北市:拓克。
張曉葉、鄭夢帥、曹蕾、朱雲飛、卓婧(2018) 定格動畫Stop-motion Animation (第二版)。臺北市:拓克。
莊詒婷(2013)。創造性舞蹈融入國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舞蹈碩士班。陳攸婷、林文保(2014)。 淺談資訊融入教學 淺談資訊融入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52-53。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取自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 校藝術領域(草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2016-2020 資訊教育總藍圖。臺北市:教育部。取自 http://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46563/65ebb64a-683c-4f7a-bcf0 -325113ddb436.pdf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發布版。臺北。教育部。
郭彥汝(2017)。國中表演藝術教師教學知識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陳慧珊(2019)。表演藝術之翻轉學習:從跨領域趨向談起。藝術學報,15(2),1-25。
葛品宏(2003)。成為e世代教師-資訊融入教學運用之策略。師友月刊,429,32-35。
彭惠梓(2018)。劇場遊戲運用於國中表演藝術課程對學習氣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黃薇芬(2006)。資訊科技情境化在音感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 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楊評媛(2018)。即興創作課程融入互動式虛擬實境提升學生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舞蹈學系, 碩士。楊憶暉(譯)(2015)。這樣學動畫(Andrew Selby)。臺北市:積木文化。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廖靖潔(2017)。創造性舞蹈課程對學生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國中表演藝術課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表演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魯皓文(2018)。提昇國小四年級學生人際關係之創造性舞蹈課程設計與實施。臺北市立大學, 舞蹈學系, 碩士。鄭麗雅(2014)。 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應用 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48-51。
賴怡玲(2018)。國小高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研究-以逐格動畫課程規劃為例。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簡瑞榮(2003)。電腦在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教學的應用。教師之友,44(3), 25-32。
鐘樹椽、王俊良(2006)。資訊科技應用在表演藝術教學之探討。國際藝術教育學刊,4(1),64-92。
西文部分
Broadbent, J. (2004). Embodying the abstract: Enhancing children's spirituality through creative d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 9(1), 0-104.
Dexter,S.L., Anderson,R.E., & Becker,H.J. (1999). Teachers' views of computer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3), 221-239.
Lai Keun, L., & Hunt, P. (2006). Creative dance: Singapore children's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responses. Research in Dance Education, 7(1), 35-65.
Lepczyk, B. (2009). Technology facilitat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reative dance. JOPERD: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80(6), 4-8.
Mays, D. (2000). Creative DANCE. Primary Educator, 6(2), 15.
Moran, K. M. (2001). Digital dances enhance kids' creativity. Dance Magazine, 75(7), 30.
Vandarakis-Fenning, C. (1994). Teaching creative dance. JOPERD: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5(5),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