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00: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駱郁婷
研究生(外文):Yu-Ting Lo
論文名稱:超現實表現手法結合角色設計應用於插畫創作-以人格疾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urreal Expression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Character Design for Illustration Creation - Taking Personality Disorders A case Stud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指導教授:陳維翰陳維翰引用關係陳聖智陳聖智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i-Han ChenSheng-Jr Chen
口試委員:邱宗成朱文浩賴毅
口試委員(外文):Tsung-Chen ChiuWu-Haw JueYi L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變態心理學人格疾患超現實主義角色設計符號學
外文關鍵詞:abnorm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disordersurrealismcharacter designsemio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The latest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at one out of every 25 people exhibits sociopathy, constituting 1%–4%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 which exceeds the proportions of people with anorexia and autism (Thomas, 2015). Although congenital factors are one of its crucial indicators, sociopathy is primarily caused by personal growth backgrounds. Today, personality disorder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ociety and requires utmost attention . This study will investigate the subconscious and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bnormal psychology. After literature review, these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classified using 4 categories: story scenarios, character modeling, color images, and symbol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is study, the ideation process and structure of relevance will then be identified.
Images will be analyzed from a semiotic perspective. Character modeling will be employed in the storytelling process. Surrealism will be applied in illustrating a world of contrasts, differences, and fantasy, which conveys characters to the audience effectively and invokes resonance in the audience. We will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opathy feared and avoided by the publ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People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 have lived in the world with the disorder for a long term without being aware of it. We will encourage people to reflec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isorder through the metaphors in illustrations to reduce their prejudice and disgust against people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
摘要…… I
目次…… 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II
第一章 前言 1
1.1 創作背景與動機 1
1.2 創作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2.1心理動力論 3
2.1.1人格結構與發展 3
2.2 變態心理學 4
2.3人格疾患 5
2.4 超現實主義 17
2.4.1超現實起源與定義 17
2.4.2超現實繪畫精神 17
2.4.3超現實創作手法 18
2.5插畫創作 24
2.5.1 插畫的定義 24
2.5.2 插畫表現形式與分類 25
2.5.3 連環畫 26
2.6角色設計 27
2.6.1角色設計重要性 27
2.6.2角色設計原則 27
2.6.3角色內在構成 27
2.6.4角色外在構成 28
第三章 創作方法與架構 32
3.1文獻回顧 32
3.2符號學 32
3.3創作範圍與架構 33
第四章 創作執行 35
4.1創作說明 35
4.2創作發想流程架構 36
第五章 創作呈現 93
5.1系列一 妄想型人格 95
5.2系列二 分裂型人格 100
5.3系列三 分裂病型人格 105
5.4系列四 戲劇型人格 110
5.5系列五 自戀型人格 115
5.6系列六 邊緣型人格 120
5.7系列七 反社會型人格 125
5.8系列八 迴避型人格 129
5.9系列九 依賴型人格 133
5.10系列十 強迫型人格 136
第六章 創作成果展示 140
第七章 結論 145
參考文獻 148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ntion。DSM-IV。p.629。
David J. Robinson(2003)。失序的人格-人格疾患的評估與治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4。
E.Jerry Phares(1997)。林淑梨、王若蘭譯。人格心理學。心理出版社。頁90。
Jack Tresidder(2009)。符號全書:解讀1001種圖文象徵。春光出版。
James N. Butcher, Susan Mineka, Jill M,Hooley(2008)。游恆山譯。變態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307。
John Canemaker (2010). Two Guys Named Joe: Master Animation Storytellers Joe Grant & Joe Ranft, Disney Editions.
Lankoski, P., Heliö, S., and Ekman, I. (2003), Characters in Computer Games: Toward Understanding Interpretation and Design. IN: M. Copier & J. Raessens (Eds.) Level Up: Digital Games Conference (CD ROM). Utrecht: University of Utrecht.
Links,P.S (1996).Clinic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severe personalty disorders.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M.E.Thomas (2015)。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善於操控人心、剝削弱點的天才。智富出版有限公司。頁13;324。
MIKE CHINN(2002)。張晴雯譯。圖像小說的編寫與繪製—連環圖畫創意製作新知。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27。
Miranda Bruce-Mitford and Philip Wilksinson(2009)。譯李時芬、林淑媚。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祕密。時報出版。
Nancy Beiman(2011)。志應、王鑒譯。準備分鏡圖-動畫編劇與角色設定。臺北:六和出版。(原著出版:2007)
Philip G. Zimbardo, Richard J. Gerrig(1999)。 游恆山, 李素卿譯。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頁657。
Ronald(2004)。林美吟、施顯烇譯。變態心理學。心理出版社。頁77;79。
Sarane Alexandrian(1980)。超現實主義的藝術。李長俊譯。大陸書局。頁120。
Sigmund Freud(2006),汪鳳炎、郭本禹譯。精神分析引論。漢藝有限公司。
Timothy W. Costello and Joseph T. Costello(1995)。變態心理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3-6;167;169。
TEDxTalks.(2018, November 13)死刑辯護教我的事情 | Confessions of a death row lawyer | 黃致豪 Leon Huang | TEDxTaipei [Video file].Retrieved by https://youtu.be/cLRQ5jdayXI
人格障礙(1994)。預覽日期:2019年4月15日。資料來源: http://www3.ha.org.hk/cph/imh/mhi/article_02_04_chi.asp
山中俊夫、譯黃書倩(2002)。色彩學的基礎。六合出版社。頁156。
王世德(1987)。美學辭典。木鐸出版社。
王美緒(2010)。圖解心理學。華威國際。頁113。
王韋堯、郭梓杞(2017)。動畫角色設計模組與性格辨識。工業設計136期。頁52。
何政廣、張光琪(2003)。馬格利特。藝術家出版社。頁12。
李明明(1989)。馬格利特式幽默的剖析。藝術學報第3期。頁168-183。
Lizard,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quick-catch.com/services/lizard-removal-control-trapping/
無頭騎士,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gnn.gamer.com.tw/3/128083.html
和服,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jpninfo.com/tw/81698
騎士,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Knight
蜜蜂的飛行,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ss.net.tw/paint-165_33-1887.html
內戰的預感,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ss.net.tw/paint-165_33-1896.html
球體的卡拉蒂,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ss.net.tw/paint-165_33-9305.html
光之帝國,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ss.net.tw/paint-165_83-4542.html
個人價值觀,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ss.net.tw/paint-165_83-4563.html
治療師,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ss.net.tw/paint-165_83-4579.html
庇里牛斯山的城堡,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ss.net.tw/paint-165_83-4584.html
亞當島的女士們,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ss.net.tw/paint-165_83-4604.html
周文修、黃志權(2013)。動數位遊戲怪獸角色造形設計方法。設計學研究第16       卷第1期。頁66。
周文鵬(2008)。論漫畫的定位與定義。問學集第十四期。頁139。
周衡儀、吳佩芬(2015)。動畫電影中女性英雄之角色性格與造型探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藝術論文集刊第25期。頁78。
怪獸電力公司,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health/daily/article/20051016/5311399
林文昌(1994)。色彩計劃。藝術圖書公司。頁82。
林欣怡(譯)(20111)。迪士尼的劇本魔法(原作者:Jason Surrell)。臺北:稻田出版社。(原著出版:2004)。
林俊良(2005)。基礎設計。藝風堂出版社。頁46-47。
林彥呈、楊銘琦(2014)。3D 電腦動畫電影角色之設計評價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藝術論文集刊第25期94,10(1)。頁103-131。
林書堯(1993)。色彩學。台北市,三民。
原著不詳(1984)。超現實的美術設計。陳淑娥編。五洲出版社。
徐素霞(1998)。圖畫語言與純藝術之創作探討。《美育月刊》,第91期。頁11-20。
真珠美人魚,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inuyashaos.blogspot.com/2018/04/blog-post.html
真珠美人魚,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s://www.plurk.com/p/jvfw1o
陳伯拯(2005)。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彥彰(2010)。線條情緒在簡約風格之繪本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班碩士論文。頁22-25。
曾長生(2000)。超現實主義藝術。藝術家出版社。頁16。
黃國榮(1996)。超現實主義理論與表現手法在平面廣告上應用之研究。臺灣工業技術學院碩士文。頁87-88。
葉重新(2012)。變態心理學。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頁242-253。
詹楊彬著(1994),插畫新技。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劉平君(2002)。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試析台灣漫畫文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劉其偉(2006)。現代繪畫基本理論。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84-88。
劉振源(1998)。超現實畫派。藝術圖書。頁17。
鄭建華(2003)。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究第3期。頁132-139。
鄭國裕、林磐聳(1991)。色彩計畫,台北市,藝風堂。
鄭國裕、林磐聳(2002)。色彩計劃。藝風堂出版社。頁15;頁65。
盧清泉(2013)。奇幻世界中的動畫角色設計動畫創作《屠龍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動畫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市:五南出版。
賴瓊琦(2001)。設計的色彩心理—色彩的意象與色彩文化。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252。
隨岩(2016)。他這樣倒底多變態?-不可思議的變態心理學。本事出版,頁99;102;112;119;124。
謝省民、陳俊宏(2001)。超現實風格設計繪畫創作教學之課程研究。設計研究第1期。頁90-91。
轆轤首,閱覽日期:2019年4月13,資料來源:http://badringo.pixnet.net/blog/post/31414932-%E8%A5%BF%E7%82%AF%E5%AD%90---%E3%80%8A%E5%A8%9A%E7%9A%84%E4%B8%80%E7%94%9F%E3%80%8B
蘇文清、嚴偵、李傳房(2007)。符號學與認知心理學基礎理論於視覺設計之運用研究-以“標誌設計”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卷1期(2007/06/01)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全文開放日期20250201,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