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0: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戴光宇
研究生(外文):Tai, Kuang-Yu
論文名稱:現代國語一字多音音證及分類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Phonetic Evidence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ntemporary Mandarin Polyphonic Characters
指導教授:葉鍵得葉鍵得引用關係
口試日期:2020-07-09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5
中文關鍵詞:多音字多音字系統分類法增音辨義約定習讀聲調不同區分詞義
外文關鍵詞:polyphonic characters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of Chinese polyphonic charactersadd pronunciation to distinguish word meaningagreed misreadingdifferent tones distinguish mean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5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文以《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初稿》、《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及《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三者之交集篩選出852個多音字,然後分析每字所有分音的中古音到國語演變情形及各分音代表的詞義。為瞭解為何一字除一音外還有其他分音,故每字擇定一「常用音」做為比較基準,觀察除「常用音」外的其他分音所呈現之作用,再將各分音依其作用歸入本研究提出之「多音字系統分類法」。
從歷史角度分析並觀察這些增分音的特性,得出如下結果:(1)不論是上古到中古,或中古到近現代時期,皆以「僅聲調不同」為多音字增分音最多的使用方式;(2)以「語音」為區別增分音作用中,「約定習讀」分類項由上古到現代有上升趨勢,顯示社會「約定俗成」的語音現象有漸增情形;(3)「通假義音」分類項,由上古到現代為下降趨勢,顯示「通假字」因教育文化發展,不再隨意使用;(4)以「語法」為區別增分音作用者,以「名詞轉動詞」及「動詞轉名詞」數量最多,且使用「僅聲調不同」方式為主;(5)上古流傳至今仍為常用字者近百分之七十左右,顯示多音字在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再就本研究「多音字系統分類法」呈現情形來看,結果如下:(1)作用區別以「詞義」之不同為最多,約占百分之八十七,「語音」與「語法」區別則二者相當,皆約占百分之六左右;(2)「約定習讀」分類之數量為「語音」區別作用中占最多數,「假借義音」分類之數量為「詞義」區別作用中占最多數,「動詞轉詞性」為「語法」區別作用中占最多數;(3)「特定名稱」之數量為「假借義音」中之最多數,「聲符相代」之數量為「通假義音」中之最多數,「動詞用為名詞」之數量為「動詞轉詞性」中之最多數。
依研究結果,建議如下:(1)設置多音字專屬學習網站,使多音字的學習得以普及化、資訊化,更易推動語文教育、統一讀音標準;(2)分級製定多音字,讓學習分層、循序漸進於各教育階段,以收漸進且實用功效;(3)研究發現「僅聲調不同」為多音字增分音最多使用方式,故學習多音字可先從此處著手;(4)「特定名稱」類別之多音字為數不少,修訂時可考慮刪修合併有關此類增分音;(5)本研究因僅篩選《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初稿》所有多音字及《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和《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交集之部分多音字,日後可朝更加全面性、廣泛性的多音字材料研究,以求完善;(6)製訂一部連續性、完整性的多音字各時代歷史研究著作。
The study selects 852 Chinese polyphonic characters from "The Preliminary Draft of Amended Table of Mandarin Characters with Variant Pronunciations", "The Revised Chinese Dictionary", and "The Amended Table of Mandarin Characters with Variant Pronunciations". We analyze the other pronunciations and meanings of each character to understand why one character is polyphonic. The other pronunciations of one polyphonic character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of Chinese polyphonic characters except the frequently pronunciation.
Analyzing and observing these polyphonic characters from ancient times to modern times, we get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only different tones were used as the most common method to distinguish meaning; (2) there is a trend of increasing the pronunciation of polyphonic characters due to the reason of agreed misreading; (3)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are no longer used arbitrarily,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4) in the case of increasing pronunciation recognition grammar, the number of converting nouns to verbs and converting verbs to nouns are the largest; (5) up to now, 70% of these polyphonic characters are commonly used, indicating their importance.
From the result of classification, we can find that: (1) in the classification, the number of adding phonetic differences are the most, about 87%; (2) the number of agreed misreading are the most in phonetic category, the number of phonetic loans are the most in semantic category, and the number of verb conversion parts of speech are the most in grammatical category; (3) the number of limited names are the most in phonetic loan, the number of replacement of sound symbol are the most in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and the number of verbs converted into nouns are the most in verb to parts of speech.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1) set up Chinese polyphonic characters website to promote Chinese education; (2) polyphonic character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t different levels so as to make learning step by step at all stages of education; (3) learning polyphonic characters, we should start with the distinction of "only different tones"; (4) in the revision of polyphonic characters, we may be considered to delete or merge the limited names to reduce them; (5) collect comprehensive and extensive polyphonic character materials for further research; (6) to work out a continuous and complete historical research of polyphonic characters in different tim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多音字釋義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
第二章 多音現象研究之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民國(A.D.1912)以前一字多音現象之概況 16
第二節 民國(A.D.1912)以後多音字之研究 46
第三章 多音字的分類研究 53
第一節 各家多音字分類法 53
第二節 多音字系統分類法 67
第四章 分音為演化保留存音者釋例 73
第一節 正變音 75
第二節 讀書音 80
第三節 口語音 85
第四節 約定習讀 93
第五章 分音為別音分化意義者釋例 107
第一節 本義音 108
第二節 引申義音 216
第三節 假借義音 329
第四節 通假義音 465
第六章 分音為增音辨別詞性者釋例 565
第一節 名詞轉詞性 566
第二節 動詞轉詞性 576
第三節 形容詞轉詞性 588
第四節 同詞性用意略分 591
第七章 多音字資料分析與討論 595
第一節 上古到中古時期多音字增分音分析 595
第二節 中古到近現代時期多音字增分音分析 610
第三節 現代化多音字音義分類分析 622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76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6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70

參考文獻 773

附錄一:多音字總表 795

附錄二:釋例索引 909
一、古代文獻(依時代排序)
﹝周﹞管仲撰、黎翔鳳校注、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6月。
﹝周﹞李耳撰(舊題)、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年11月。
﹝周﹞左丘明撰(舊題)、徐元誥著、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6月。
﹝周﹞左丘明撰、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3月。
﹝周﹞墨翟撰、吳毓江校注、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2月。
﹝周﹞列禦寇撰、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3月。
﹝周﹞孫臏原著、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整理:《孫臏兵法》,收入於《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
﹝周﹞莊周原著、﹝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1月。
﹝周﹞莊周撰、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最新修訂重排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2月。
﹝周﹞荀況撰、﹝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年9月。
﹝周﹞呂不韋等原著、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3月。
﹝周﹞韓非撰、﹝清﹞王先慎集解、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2003年4月。
﹝周﹞尉繚:《尉繚子》,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韓嬰撰、﹝清﹞周廷宷校注:《韓詩外傳(附補逸、校注拾遺)》(畿輔叢書本),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18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7月。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63年6月。
﹝漢﹞戴德撰、﹝清﹞王聘珍解詁、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3月。
﹝漢﹞劉向輯錄:《楚辭》,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58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漢﹞劉向輯錄、諸祖耿編撰:《戰國策集注匯考(增補本)》,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
﹝漢﹞揚雄撰、﹝晉﹞范望注:《太玄經》,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0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漢﹞揚雄撰、﹝晉﹞郭璞注、﹝清﹞錢繹箋疏:《輶軒使者絶代語釋別國方言箋疏》,收入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93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漢﹞揚雄撰、汪榮寶義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3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64年11月。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訂:《說文解字》(清‧陳昌治刻本),北京市:中華書局,1978年3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李添富總校訂:《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16年10月。
﹝漢﹞劉熙:《釋名》(叢書集成初編影印小學彙函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市:中華書局,1964年10月。
﹝晉﹞葛洪:《西京雜紀》,收入於《筆記小說大觀》第28編第1冊,臺北市:新興書局,1979年7月。
﹝晉﹞陶潛撰、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73年8月。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等整理:《世說新語箋疏》,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南朝‧宋﹞沈約:《宋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
﹝南朝‧梁﹞顧野王撰、﹝唐﹞孫強增訂、﹝宋﹞陳彭年重修:《大廣益會玉篇》(小學彙函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1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南朝‧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清﹞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玉臺新詠箋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11月。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74年6月。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8月。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10月。
﹝隋﹞巢元方:《巢氏諸病源候總論》,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3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唐﹞陸德明撰、﹝清﹞盧文弨校:《抱經堂本經典釋文》,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2月。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72年3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82年10月。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市: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唐﹞盧照鄰著、李雲逸校注:《盧照鄰集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唐﹞王維撰、﹝清﹞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6月。
﹝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7月。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唐﹞陸羽:《茶經》,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47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 年6月。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唐﹞林寶撰、岑仲勉校記:《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94年5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唐﹞韓愈撰、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8月。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2年8月。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53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通釋》(清‧道光年間刊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19 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商務印書館影宋刻本),北京市:中華書局,1995年10月。
﹝宋﹞陳彭年等重修、余廼永校:《新校互註宋本廣韻》,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7月。
﹝宋﹞陳彭年等重修、趙少咸疏證:《廣韻疏證》,成都市:巴蜀書社,2010年4月。
﹝宋﹞陳彭年等重修、蔡夢麒校釋:《廣韻校釋》,長沙市:岳麓書社,2007年6月。
﹝宋﹞陳彭年等重修、李添富主編:《新校宋本廣韻》,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10月。
﹝宋﹞丁度等編:《宋刻集韻》,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5月。
﹝宋﹞丁度等編:《集韻》,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6年6月。
﹝宋﹞丁度等編:《集韻》(民國‧聚珍仿宋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59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宋﹞丁度等編:《集韻》(述古堂影宋鈔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7月。
﹝宋﹞賈昌朝:《羣經音辨》(四部叢刊續編本),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4年6月。
﹝宋﹞歐陽修、﹝宋﹞宋祁:《新唐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75年2月。
﹝宋﹞沈括著、胡道靜校證:《夢溪筆談校證》,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2年2月。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宋﹞秦觀:《淮海長短句》(影印清‧鈔本),收入於《宋集珍本叢刊第27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4年6月。
﹝宋﹞黃朝英:《靖康湘素雜記》,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毛晃增註、﹝宋﹞毛居正重增:《增修互註禮部韻略》,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37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陸游著、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
﹝宋﹞朱熹集傳:《詩集傳》(四部叢刊三編本),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6年6月
﹝宋﹞羅願:《爾雅翼》(學津本),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37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宋﹞張淏:《雲谷雜記》,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12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宋﹞朱輔:《溪蠻叢笑》,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1986年3月。
﹝金﹞韓孝彥、﹝金﹞韓道昭撰、﹝明﹞釋文儒等刪補:《成化丁亥重刊改併五音類聚四聲篇海》(影印北大圖書館藏明成化刻本),收入於《續修四庫全書》第229 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金﹞韓道昭:《五音集韻》(影印四庫全書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59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金﹞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廂記》,(明‧萬曆間張羽雄飛鈔本)。
﹝金﹞元好問:《遺山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宋﹞章樵編:《古文苑》,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2年,《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杭州蔣氏藏明成化壬寅刊本》。
﹝宋﹞戴侗:《六書故》(影印四庫全書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13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元﹞黃公紹原編、﹝元﹞熊忠舉要:《古今韻會舉要》(四庫全書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61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明‧正統辛酉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61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四部叢刊初編本影印江南圖書館藏舊鈔本),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2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市:中華書局,1977年11月。
﹝元﹞劉鑑:《經史正音切韻指南》(碧琳琅館叢書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61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元﹞康進之:《梁山泊李逵負荊》,收入於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第3卷,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2月。
﹝元﹞張國賓:《相國寺公孫合汗衫》,收入於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第4卷,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2月。
﹝元﹞伊世珍:《瑯嬛記》,收入於《筆記小說大觀》第9編第5冊,臺北市:新興書局,1975年11月。
﹝明﹞施耐庵集撰、﹝明﹞羅貫中纂修:《李卓吾批評忠義水滸傳》(古本小說集成本),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
﹝明﹞宋濂撰、﹝明﹞屠龍訂正:《篇海類篇》(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收入於《續修四庫全書》第230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明﹞劉基:《誠意伯文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樂韶鳳等編:《洪武正韻》(影印四庫全書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61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明﹞釋真空:《篇韻貫珠集》,日本京都大學近衛文庫藏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序刻本。
﹝明﹞沈庠修、﹝明﹞趙瓚纂:《弘治貴州圖經新志》,收入於黃家服、段志洪主編:《中國地方志集成‧貴州府縣志輯》第1冊,成都市:巴蜀書社,2006年4月。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7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凌迪知:《萬姓統譜》,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56、957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明﹞張位:《發音錄》(青照堂叢書本),收入於《叢書集成續編》第74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香港:廣智書局,1935年。
﹝明﹞梅膺祚:《字彙》(明‧萬曆四十三年刊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5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明﹞汪砢玉:《珊瑚網》,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明﹞張自烈:《正字通》(清‧康熙清畏堂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3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清﹞顧炎武:《音論》,收入於《叢書集成三編》第27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3月。
﹝清﹞吳任臣:《字彙補》(清‧康熙五年彙賢齋刊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6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清﹞張玉書、﹝清﹞陳廷敬等撰:《康熙字典》(影印同文書局版),臺北縣:泉源出版社,1990年1月。
﹝清﹞彭定求等編:《御定全唐詩》,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3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第560冊,上海市:中華書局,1934年10月。
﹝清﹞顧嗣立編:《元詩選初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6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金鉷等監修:《廣西通志》,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67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清﹞吳玉搢:《別雅》,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
﹝清﹞盧文弨:《鍾山札記》,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13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收入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151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桂馥:《說文解字義證》(清‧同治湖北崇文書局刊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27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收入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74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周濟:《晉略》(清‧光緒味雋齋本),收入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2輯第20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清﹞王筠:《說文解字句讀》(清‧同治四年安邱王氏刊本),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32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影印臨嘯閣藏版),武漢市: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6月。
﹝清﹞吳式芬:《攈古錄金文》,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11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清‧桂林初刊本),收入於收入於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36冊,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清﹞俞樾等:《古書疑義舉例等七種》,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年9月。
﹝清﹞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13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清﹞劉鴞:《原本精校無漏增批加注老殘遊記》,上海市:百新公司,1916年8月。
佚名、﹝晉﹞郭璞註、﹝明﹞范欽訂:《穆天子傳》(天一閣刊本),收入於《四部叢刊初編》
佚名:《黃帝素問靈樞經》,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44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佚名、﹝晉﹞郭璞傳:《山海經》,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90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第5、6、10冊,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費振剛等校注:《全漢賦校注》,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黃懷信等編著:《論語彙校集釋》,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
《毛詩正義》、《周易正義》、《尚書正義》、《周禮注疏》、《儀禮注疏》、《禮記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春秋公羊傳注疏》、《論語注疏》、《孟子注疏》、《爾雅注疏》等採《十三經注疏本》: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二、現代文獻(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專書
﹝日﹞高田忠周:《古籀篇》,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32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美﹞李珍華、周長楫:《漢字古今音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11月。
中國大辭典編纂處:《國語辭典》,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48年4月。
中國大辭典編纂處:《增訂注解國音常用字彙》,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49年8月。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22、69冊,北京市:科學出版社,1990年3月。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4月。
方師鐸:《方師鐸文史叢稿—專論下篇》,臺北市:大立出版社,1985年,11月。
方師鐸:《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臺北市:國語日報社,1965年3月。
王力:《漢語史稿》增訂本,臺北市:泰順書局,1970年10月。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王力:《漢語詩律學》,收入於《王力文集》第14卷,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
王力主編:《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 年11月。
王天昌:《漢語語音學研究》,臺北市:國語日報社,1974年4月。
王文耀:《簡明金文詞典》,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
王志成:《多音字分讀研究—以讀音語音為中心》,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5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第7卷,收入於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8卷,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王寧主編:《漢字學概要》,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93年4月。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收入於《甲骨文獻集成》第9冊,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江藍生、曹廣順:《唐五代語言詞典》,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余冠英:《詩經選》,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10月。
吳其昌:《殷虛書契解詁》,收入於《甲骨文獻集成》第8冊,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呂叔湘:《語言和文字》,收入於《呂叔湘全集》第6卷,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10月。
李孝定:《金文詁林讀後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6月。
李宗焜:《甲骨文字編》,北京市:中華書局,2012年3月。
李炳傑:《破音字探源》,臺北市:文豪出版社,1983年3月。
李國英:《說文類釋》,臺北市:書銘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3月。
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7月。
沈建民:《《經典釋文》音切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6月。
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北京市:語文出版社,2010年4月。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周祖謨:《文字音韻訓詁論集》,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周祖謨:《問學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3月。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市:藝文印書館,2002年10月。
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收入於《屈萬里全集》第6冊,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7月。
林尹:《文字學概說》,臺北市:正中書局,1989年3月。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
林尹著、林炯陽注釋:《中國聲韻學通論》,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8月。
林連通、鄭張尚芳總編:《漢字字音演變大字典》,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
林義光:《文源》,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17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武沐:《匈奴史研究》,北京市:民族出版社,2005年3月。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10月。
竺家寧:《聲韻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10月。
姜亮夫:《瀛涯敦煌韵輯》,收入於《姜亮夫全集》第9冊,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約齋:《字源》,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5年11月。
胡楚生:《訓詁學大綱》,臺北市:蘭臺書局,1972年11月。
唐作藩:《上古音手冊》,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第三版)》,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唐蘭:《殷虛文字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5月。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市: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年9月。
徐世榮:《古漢語反訓集釋》,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
徐誥主編:《中華大字典》,上海市:中華書局,1915年12月。
殷寄明:《說文解字精讀》,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袁家驊等:《漢語方言概要》第2版,北京市: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6月。
馬敘倫:《莊子義證》,上海市:上海書店,1996年12月,影印自1930年9月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叢書第五編》。
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上海市:上海書店,1985年4月。
高文達主編:《新編聯綿詞典》,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高樹藩編纂、王修明校正:《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增訂本)》,臺北市:正中書局,1984 年1月。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市:三民書局,1976年1月。
商承祚著、商志????校訂:《甲骨文字研究》,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國音學》,臺北市:正中書局,1986年7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國音學》,新北市:正中書局,2012年5月,新修訂第8版)。
國語日報出版部編譯組主編:《國語日報外來語詞典》,臺北市:國語日報社,1986年10月。
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上海市:上海書店,1984年6月。
張正男:《國音及說話》,臺北市:三民書局,2004年8月。
張正男:《實用華語語音學》,臺北市:新學林出版公司,2009年9月。
張書岩等編著:《簡化字溯源》,北京市:語文出版社,1997年11月。
張錦郎:《中文參考用書指引》,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12月。
教育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臺北市:正中書局,1988年9月,臺4版。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重編國語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12月。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臺北市:教育部,1999年3月。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國語注音符號手冊》,臺北市:教育部,2000年11月。
教育部讀音統一會編:《教育部公布校改國音字典》,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26年2月。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漢字形義分析字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章季濤:《怎樣學習說文解字》,臺北市:群玉堂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10月。
符定一:《聯綿字典》,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1月。
莊穆主編:《詩經綜合辭典》,呼和浩特市:遠方出版社,1999年12月。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0月。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9月。
許寶華、﹝日﹞宮田一郎主編:《漢語方言大詞典》,北京市:中華書局,1999年4月。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收入於《甲骨文獻集成》第8冊,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
陳剛:《北京方言詞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5年9月。
陳新雄:《中原音韻概要》,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83年3月。
陳新雄等編:《語言學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1989年10月。
陳新雄:《聲韻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9月。
陳會兵:《古書中詞語的特殊讀音研究》,成都市:巴蜀書社,2008年5月。
陳夢家:《中國文字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7月。
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
曾棗莊等主編:《全宋文》,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馮其庸、鄭安生纂著:《通假字彙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黃侃:《黃侃論學雜著》,北京市:中華書局,1964年,9月。
黃侃述、黃焯編:《文字聲韻訓詁筆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
楊耐思:《中原音韻音系》,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10月。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7月。
萬獻初:《經典釋文音切類目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收入於《甲骨文獻集成》第7冊,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
葛本儀主編:《語言學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10月。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10月。
董蓮池:《說文部首形義新證》,北京市:作家出版社,2007年5月。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8月。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7月。
鄒曉麗:《基礎漢字形義釋源—《說文》部首今讀本義(修訂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8月。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武漢市: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成都市: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4月。
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國音標準彙編》,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89年7月,臺41版。
語言學名詞審定委員會:《語言學名詞》,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11年5月。
趙振鐸:《中國語言學史》,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齊鐵恨:《破音字講義》,臺北市:橋梁出版社,1963年4月。
齊鐵恨:《同義異讀單字研究》,臺北市:復興書局,1974年4月。
劉正埮等編:《漢語外來詞詞典》,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1984年12月。
劉復、李家瑞主編:《宋元以來俗字譜》,北平市: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之三,1930年2月。
劉開田、陳靖:《甲骨文形義集釋》,武漢市:武漢出版社,2007年8月。
劉葉秋:《中國字典史略》,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5月。
潘重規、陳紹棠:《中國聲韻學》,臺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8月。
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臺北市:錦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8月。
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臺北市:錦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8月。
編輯部:《最新增訂本辭海》,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9年9月。
蔡夢麒:《說文解字字音注釋研究》,濟南市:齊魯書社,2007年6月。
蔣風主編:《新編文史地辭典》,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
蔣彰明:《古漢語異讀字》,蘭州市:甘肅教育出版社,1986年11月。
鄭天挺等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音序本)》,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8月。
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4年。
錢玄同:《文字學音篇》,收入於《錢玄同文集(第五卷)學術四種》,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戴光宇:《常用破音字手冊》,桃園市:自行出版,2013年12月。
戴均良等主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7月。
戴家祥主編:《金文大字典》,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5年1月。
薛鳳生:《國語音系解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
謝雲飛:《中國文字學通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0月。
謝雲飛:《語音學大綱》,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1月。
鍾明立:《漢字例外音變研究》,廣州市: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收入於《甲骨文獻集成》第7 冊,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年7 月。
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臺北市:里仁書局,1982年8月。
竇學田:《中華古今姓氏大辭典》,北京市: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二)學位論文
﹝日﹞川口榮一:《破音字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70年。
何佳儒:《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讀音適用性與現況之研究,臺中市: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李冉冉:《《現代漢語詞典》多音字研究》,濟南市: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6月。
杜季芳:《《群經音辨》研究》,濟南市: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5月。
林義翔:《廣韻多音字新探》,彰化縣: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6月。
金周生:《廣韻一字多音現象初探》,臺北縣:輔仁大學碩士論文,1979年5月。
孫強:《現代漢語多音字研究》,成都市: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陳子翔:《國語一字多音政策形成、執行與成效之研究》,臺中市:逢甲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7月。
曾若涵:《《集韻》與宋代韻書關係研究》,高雄市:中山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1月。
劉春麗:《漢語多音字研究》,哈爾濱市: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錢威榜:《國小學童對一字多音的認知與學習狀況之研究》,花蓮縣花蓮市: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6月。

(三)期刊、單篇論文等
王士元著,石鋒、廖榮蓉譯:〈競爭性演變是殘留的原因〉,收入於《王士元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2年3月。
王志成:〈透視字、辭典音讀的戰國時代〉,《國文天地》,第7卷,第7期,1991年12月。
王俊霞、劉云漢:〈多音字讀音情況的調查與思考〉,《漢語學報》,2007年第1期(總17期)。
王輝:〈秦器銘文叢考(續)〉,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29 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田耕漁:〈說文解字字音標注例解〉,《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第32卷,第3期,2012年5月。
白玉崢:〈契文舉例校讀十五〉,收入於《中國文字第52 冊》)(合訂本),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編印,1964年9月。
伍仕謙:〈甲骨文考釋六則〉,收入於《甲骨文獻集成》第13冊,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朱力:〈現代漢語常用字中多音字的成因及讀音數量考察〉,《文學界(理論版)》,2012年12期。
余永梁:〈殷虛文字續考〉,《國學論叢》第1卷第4期,北京市:清華學校研究院,1928年10月。
吳傑儒:〈異音別義之源起及其流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7號,1983年6月。
呂冀平、陳欣向:〈古籍中的破音異讀問題〉,《中國語文》,1964年10月,第5期。
宋鐵全:〈說文二義并訓類例析論〉,《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1 月,第1期。
周有光:〈現代漢字中的多音字問題〉,收入於《漢字和文化問題》,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周怡:〈賈昌朝其人及《群經音辨》成書情況〉,《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第2期。
周法高:〈中國語法札記〉,《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本1冊,1953年6月。
周祖謨:〈四聲別義釋例〉,收入於《問學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3月。
季永興:〈古漢語動靜字考察〉,《廣西梧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7卷第1期,2001年2月。
季旭昇:〈《詩經》「彼其之子」古義新證〉,《詩經古義新證》,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3月。
季旭昇:〈歧音異義字舉例及練習〉,收入於吳金娥等著:《國音及語言運用》,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8月。
季素彩、張德繼:〈漢語多音字的成因〉,《漢字文化》,2000年,第3期。
竺家寧:〈論殊聲別義〉,《淡江學報》,第27期,1989年2月。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墻盤銘文解釋〉,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28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唐蘭:〈王命傳考〉,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29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徐中舒:〈四川彭縣濛陽鎮出土的殷代二觶〉,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28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崔黎:〈漢語合音現象簡論〉,《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張冰:〈《經典釋文》語音研究述評〉,《長江學術》,2013年,第2期。
張淑萍:〈顎化作用在國語中的例外演變〉,《興大人文學報》第44期,2010年6月。
張渭毅:〈論反切起源問題〉,《菏澤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2008年1月。
張渭毅:〈論《集韻》流布久不顯於世的原因〉,《中國典籍與文化》,2017年第4期(總103期)。
張德繼、孫宏宇:〈現代漢語多音字的規範問題〉,《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2年1月。
梅廣:〈文字表達與破音字問題〉,《中國語文》,第51卷第3期,1982年9月。
陳世輝:〈師同鼎銘文考釋〉,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28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陳昭容:〈秦「書同文字」新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3分,1997年9月。
陳新雄:〈如何從國語的讀音辨識廣韻的聲韻調〉,收入於《鍥不舍齋論學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8月。
陳新雄:〈《廣韻》二百零六韻擬音之我見〉,《語言研究》1994年,第2期(總第27期)。
陳夢家:〈禺邗王壺考釋〉,收入於《金文文獻集成》第29 冊,北京市:線裝書局,2005年7月。
陸錫興:〈宋體字產生及其在文字史上的意義〉,《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3期,2007年5月。
單周堯:〈讀王筠《說文釋例‧同部重文篇》札記〉,收入於《古文字研究》第17輯,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6月。
馮玉濤:〈說文解字讀若作用類考〉,《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總第70期),1996年。
黃慶萱:〈漢語中屈折現象初探〉,《華文世界》,1987年5月。
楊杰宏:〈「麼些」考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第40卷(總第208期)。
楊華:〈多音誤讀與語用頻率的關係〉,《語言文字應用》,2003年5月,第2期。
楊樹達:〈釋說〉,收入於《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增訂本)》,北京市:科學出版社,1955年10月。
葉鍵得:〈陳伯元先生《廣韻》學之成就與貢獻〉,《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1期,2011年1月。
葉鍵得:〈《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與語文教學綜合研究〉,《北市大語文學報》第9期,2012年12月。
葉鍵得:〈古音與通假字〉,收入於陳新雄教授八秩誕辰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陳新雄教授八秩誕辰紀念論文集》,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6月。
裘錫圭:〈甲骨卜辭中所見的「田」「牧」「衛」等職官的研究--兼論「侯」「甸」「男」「衛」等幾種諸侯的起源〉,收入於宋鎮豪等編:《甲骨文獻集成第24冊》,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趙賢德、萬瑩:〈關於破讀音問題的思考〉,《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8期。
潘悟雲:〈溫、處方言和閩語〉,收入於梅祖麟等:《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
戴光宇:〈巾箱本與澤存堂本《廣韻》俗字比較--兼論與現今常用字關係〉,《北市大語文學報》,第13期,2015年6月。
戴光宇:〈從殷商文字看「無聲字多音說」形聲例證〉,收入於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二屆麗澤全國中文研究生學術論文集》,2015年12月。
戴君仁:〈釋夏、釋桀、釋己〉,收入於《中國文字(合訂本)》第13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編印,1964年9月。
戴俊芬:〈由一字多音現象看華語教材之編寫〉,《應華學報》第14期,2013年12月。
鍾明立:〈近百年來漢語又讀字讀音的演變〉,《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第1期。

(四)網路資源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網站 http://dict.revised.moe.edu.tw,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
《國語小辭典》,網址 http://dict.mini.moe.edu.tw,2008年2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二版。
《國語辭典簡編本》,網址 http://dict.concised.moe.edu.tw,2014年12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二版試用版。
余心樂:〈《植物名實圖考》中所載「諸葛菜」名實探討〉,余心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2d0fe0101al75.html,2019年9月16日擷取。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網路版,網址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2017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十三版(正式六版)。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網址https://depart.moe.edu.tw/ED2400。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