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1、毛治文與卓世昇(2011),盈餘管理與企業價值–聯立方程模型之應用。
2、毛新述與戴德明(2009),會計制度改革,盈餘穩健性與盈餘管理,會計研究,
第12卷,第38至46頁。
3、江淑玲與林麗容(2007),我國中小企業盈餘管理行為之探索性研究–德爾菲法之應用,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57卷,第79至109頁。
4、任春艷(2012),從企業投資效率看盈餘管理的經濟後果,財經研究,第38卷,第61至70頁。
5、李啟華與郭翠菱(2014),獎酬契約與盈餘管理,輔仁管理評論,第21卷。
6、李啟華、楊炎杰與鄭國枝(2016),營運資金管理與裁決性應計數之估計,臺大管理論叢,第24卷,第63至92頁。
7、李增福、鄭友環與連玉君(2011),股權再融資、盈餘管理與上市公司業績滑坡–基於應計項目操控與真實活動操控方式下的研究,中國管理科學,第19卷,第49至56頁。
8、李樑堅、張志雄與高嘉駿(2016),兩岸公司盈餘管理,內部人持股與公司股價之關聯性研究,兩岸金融季刊,第4卷、第53至82頁。.
9、呂瑞中(2011),銀行監理與借款公司之盈餘管理,國立中興大學財務金融系所碩士論文,台中市。10、沈維民與林子琦(2004),企業經營策略目標與間接盈餘管理之關係。
11、林玟君、廖彩伶與翁恰如(2012),宣告銀行貸款公司的盈餘管理、產品市埸競爭性與長期績效,管理學報,第29卷,第81至101頁。
12、林財印與盧秀菊(2016),公司盈餘管理的文化,華人經濟研究,第14卷,第1至23頁
13、林育秀與張詩婷(2014),管理者過度自信與盈餘管理,商管科技季刊,第15卷、第499至521頁。
14、周夏飛與周强龍(2014),產品市場勢力、行業競爭與公司盈餘管理,Doctoraldissertation。
15、范經華、張雅曼與劉啟亮(2013),内部控制、審計師行業專長、應計與真實盈餘管理,會計研究,第4卷、第81至88頁。
16、范宏書,林彥廷與陳慶隆(2015),實質盈餘管理對會計資訊價值攸關性之影響。
17、梁峻嘉(2012),財務危機公司之盈餘管理研究-真實盈餘管理與人為盈餘管理,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18、曹崇延與王阿静(2013),企業銀行借款融資中的盈餘管理研究,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
19、曹嘉玲.(2015),真實盈餘管理和會計盈餘管理之關聯性及其市場反應:併論財務預測制度和投資人精明程度之影響,中山管理評論,第23卷,第955至1014頁。
20、陳樹(2002),我國企業盈餘操縱問題之誘因、影響與因應對策,當代會計,第三卷第二期,第231至242頁。
21、張森河、黃劭彥、王登仕與康照宗(2016),產業競爭與盈餘管理,管理與系統,第23卷第一期,第107至135頁。
22、張文瀞、周玲臺與林修葳(2003),內部人持股連續變動公司之盈餘管理行為特性。
23、張安瑀(2017),台灣地區銀行議價能力與盈餘管理之關係,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雲林縣。24、張榮武與劉文秀(2008),管理者過度自信與盈餘管理的實證研究,財經理論與實踐,第29卷第1期,第72至77頁。
25、張曉東(2008),政治成本、盈餘管理及其經濟後果,中國工業經濟,第8卷,第109至119頁。
26、張瑞當、方俊儒與曾玉琦(2007),核心代理問題與盈餘管理:董事會結構與外部監督機制之探討,管理學報,第 24卷第1期,第17至39頁。
27、許永聲與劉政淮(2005),盈餘的資訊品質對盈餘管理行為的影響,管理與系統,第12期第1卷,第1至22頁。
28、黃寶玉、倪衍森與柯沂均(2013),台灣電子業公司治理與盈餘管理對公司績效之影響。
29、黃德舜、李怡潁與劉振家(2009),績效、審計品質與盈餘管理之關係–以財團法人醫院為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
30、黃虹嘉與封德台(2007),盈餘管理對企業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Doctoraldissertation,大葉大學會計資訊學系碩士班。
31、黃嘉英(2020),公司治理對盈餘管理之影響,靜宜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32、黃愛玲(2020),總經理與獨立董事之社會連結對盈餘管理的影響,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33、程小可、鄭立東與姚立杰(2013),内部控制能否抑制真實活動盈餘管理?兼與應計盈餘管理之比較,中國軟科學,第3卷,第120至131頁。
34、廖理與許艷(2005),不同盈餘管理手段對於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研究,系统工程理論與實踐,第25卷第8期,第24至31頁。
35、廖庭逸(2020),董事會連結與關係人交易之盈餘管理行為的感染效果,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36、蔡春、李明與和輝(2013),约束條件、IPO盈餘管理方式與公司業績–基於應計盈餘管理與真實盈餘管理的研究,會計研究,第10卷第1期,第5頁。
37、謝當敏(2018),應計基礎盈餘管理、實質盈餘管理與關鍵查核事項,輔仁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38、羅陽春(2000),我國上市公司董監改選前盈餘管理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39、蘇冬蔚與林大龐(2010).股權激勵,盈餘管理與公司治理,經濟研究,第11期,第88至100頁。
40、蕭信義(2002),業績衰退公司盈餘管理之研究–以上市公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英文文獻
1、Alareeni and Aljuaidi (2014), The modified jones and yoon models in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in Palestine Exchange (PE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Applied Studies, 9(4), 1472.
2、Ahn and Choi (2009), The role of bank monitoring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Evidence from borrowers’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3(2), 425-434.
3、Dichev and Skinner (2002), Large–sample evidence on the debt covenant hypothe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0(4), 1091-1123.
4、Dechow, Sloan and Sweeney (1995),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view, 193-225.
5、Fung and Goodwin (2013), Short-term debt maturity, monitoring and accruals-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9(1), 67-82.
6、Gupta, Khurana and Pereira (2008), Legal inforcement, short maturity debt, and the incentive to manage earnings.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51(4), 619-639.
7、Gomariz and Ballesta (2014),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debt maturity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40, 494-506.
8、Healy and Wahlen (1999),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Accounting horizons, 13(4), 365-383.
9、Jones (1991),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9(2), 193-228.
10、Kothari, Leone and Wasley (2005), Performance matched discretionary accrual measur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9(1), 163-197.
11、Roychowdhury (2006),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2(3), 335-370.
12、Schipper (1989),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horizons, 3(4), 91.
13、Watts and Zimmerman (1978), 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review, 112-134.
14、Wang and Lin (2013), Debt financing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An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40(7–8), 84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