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3: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紀幃翔
研究生(外文):Chi,WEI-HSIANG
論文名稱:用陰柔與陽剛導演人生-從 Goffman的劇場理論探討陰柔特質男同志 在校園遭受性霸凌之空間、權力與性別展演
論文名稱(外文):Guide the Life by Using Feminity and Masculinity.Utilizing Goffman’s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Dramaturgic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Feminine Gay Campus’s Space,Power and Performance of the Gender Who were Been Sexually Bullied .
指導教授:王雅玄王雅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YA-SHUIANG
口試委員:張淑媚林郡雯
口試委員(外文):CHANG,SHU-MEILIN,CHUN WEN
口試日期:2021-01-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陰柔氣質男同志性霸凌劇場理論空間權力性別展演
外文關鍵詞:FeminityGayDramaturgicSpacePowerPerformance of the GenderSexually Bullie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6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 要
本研究透過五位男同志的生命歷程與敘述,探究在遭受性霸凌時他們所處的空間、權力。同時解構陽剛的校園空間。希望透過他們的經驗批判既有的空間、制度。並期望可建構出「友善校園空間環境」。本研究以高夫曼的「劇場理論」理論基礎,並從受霸凌學生之觀點,檢視校園空間、制度的建置與性別意識。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中的半結構式訪談與生命史訪談進行資料的蒐集,共訪問了五位曾在就學階段曾因自身性別氣質、性傾向、性別認同慘遭霸凌的陰柔特質男同志,歸納出以下的三點結論:
1. 「陽剛權力」與「陽剛制度」交互影響,構築出「男同志完全敵意空間」導致陰柔特質男同志在校園中遭受霸凌。
2. 「男同志完全敵意空間」的形成,與制度的建構息息相關「校園環境建構」、「霸凌通報制度的失能」、「教師缺乏性平意識」、「導師的態度」。皆會影響男同志在校園中的空間與權力。
3. 校園權力、空間的形成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研究參與者的行為轉變。陽剛空間的型塑壓迫了多元性別的展演。陰柔特質男同志為了符應此環境與空間做出了些許改變,積極加入陽剛陣營又或者無能為力逃離空間。

Abstract
This thesis explore five gays person who were been sexually bullied when they are still a student, their school space and the power by their life course. Hope to built the “friendly campus for gender diversity” by their experiences to criticize the existing space and system. This research base on Goffman’s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Dramaturgic. Examine the campus space,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gender awareness by the gay student’s view who were been sexually bullied .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this research adopt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collect data.And interview five feminine gay who has experience being sexually bullied by
gender temperament, sexual orientation, gender identity of their own,when they were in element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or high school stage. 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found three results of the study:

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sculine Power" and "Masculine System"will built "Absolute Hostility Space" that cause the feminine gay beening sexually bullied .
2. The formation of "Absolute Hostility Space"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 Campus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e inability of the bullying notification system","teachers lack sexual awareness","tutor's attitude",will influence the space and power of gay men on campus.
3. The formation of campus power and space will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The shaping of the masculine space oppresses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ple genders. Feminine Gay has to change to fit this masculine space or escape powerless from space.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陰柔特質與霸凌 19
第二節 陰柔特質男同志之空間與權力 26
第三節 高夫曼的劇場理論 32
第四節、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研究架構 46
第二節、研究參與者 47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5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8
第六節 資料檢核與研究倫理 66
第七節 研究實施程序 67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9
第一節、烙印靈魂的痛楚,我的生命故事,我的缺頁青春 69
第二節、空間決定權力,陽剛的校園構築陽剛的權力 95
第三節、因應空間、因應權力,我的改變、我的表演 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結論 13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5


中文部分

A. G. Johnson.(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9)。
Clatterbaugh K.(2003)。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劉建台、林宗德譯)。台北:女書文化。(原著出版於1997)。
Erving Goffman(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徐江敏、李姚軍譯)。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59)。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2004)。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卯靜儒譯)。。高雄:麗文(原著出版年:2003)。
Hite, S.(1995) 。海蒂報告:親密關係(林瑞庭、譚智華譯)。臺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76)。
Jane Mills(1997)。女話(李金梅、林秀娟、賴美忍譯)。台北市:書泉。(原著出版年:1989)。
Schütze, F.(2001)。生命傳記研究與敘述訪談(倪鳴香譯)。課堂講義。(原著出版年:1983)。
中廣新聞網(2020,9月8 日)。贈書《國王與國王》挨批鼓勵同性婚 教長:助孩子理解差異。中廣新聞網。2020 年 9 月 8 日,取自 https://www.bcc.com.tw/newsView.4500220
今日新聞(2011,11月07日)。祈禱不再有校園性別霸凌楊同學紀念影片動容。今日新聞。2011年11月07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1/11/07/459350
公視新聞網(2011,9月23日)。「飽受霸凌嘲弄 美14歲同志生自盡」。公視新聞網。2011年09月23日,取自: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
王右君(2009)。重訪網路上的身份展演:以同志論壇MOTSS為分析對象。新聞學研究,99,47-77。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
王雅玄、蔣淑如(2017)。書寫歷史—教科書中性別化國族主義的批判分析。教科書研究,10 (1),105-139。
王曉磊(2003)。兩性機會平等廁所建築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台北市。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王儷靜(2010)。Fag意識形態:男同志學生的校園經驗。載於楊幸真主編,《青少年的性:西方研究與在地觀點》(頁151-172)。臺北市:巨流。高雄。
卡維波(1998)。什麼是酷兒?。載於何春甤主編,《性/別研究》第三、四期合刊(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頁 32-46)。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2012,4月17日)。 性平課綱延宕多時同志處境調查近六成遭他傷。台灣性別人權協會。2012年4月17日,取自: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9293
白先勇(1992)。孽子。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石明謹(2016,11月),〈另立專法是比反同更可怕的歧視〉,鳴人堂,2016年11月,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496/2133203。
任懷鳴(1996)。教師是教改的成功關鍵。取自融合中小學田寮實驗班創校紀念,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alexrhm/6307427。
江佩璇(2007)。中等教育社會科教科書中同性戀議題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自由時報(2013,3月6日)。「校園多元性/別態度調查」/59%台師大生曾被同儕揶揄性別。自由時報。2013年3月06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59175
何春蕤(1998)。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元尊文化。
余德慧(1992)。中國人心底的故事。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愛情觀:情感與擇偶》(頁1-14)。台北:張老師。
吳幸真(2003)。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政杰、南玉芬(2014)。陰柔同志遭受霸凌經驗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214-226。
吳銘祥(2007)。當孩子遇上霸凌。師友,479,45-49。
李亨山(2018,1月19日)。反不適齡性平教材入校園,幸福盟提公投。中央通訊社。2018 年 11 月 19 日,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1310072-1.aspx
李淑菁(2010)。校園霸凌、性霸凌與性騷擾之概念釐清與討論。社區發展季刊,130,120-129。
兒福聯盟(2004)。2004國小兒童霸凌現象調查報告。2004年8月24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2
兒福聯盟(2012)。什麼是性霸凌。2012年9月18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24
卓紋君(2000)。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上)。諮商與輔導,174,25-29。
周百營(2010)。校園空間:落實人權教育的思維。學校行政,70,36-50。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林志成、盧文平(2019)。Lefebvre空間生產論析述暨其在校園空間治理之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119,141-175。
林欣憶(2003)。女同志在原生家庭中的性慾認同空間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林裕峰(2019) ,高夫曼戲劇理論下之社區活動參與─ 以台中市舊正社區太極拳班為例。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9(1),001-036。
洪淑慧(2012)。嘉義縣國小教師來生信念與生命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台北。
孫雪萌、謝傳崇(2018)。偏鄉校長角色扮演的個案研究:以Goffman劇場理論為導向。學校行政雙月刊,114,63-80。
徐仲賢(2009),高中初任教師的形象管理-以Goffman戲劇論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殷寶寧(2008)。大學校園中的性別與空間課題:從校園空間視角切入的一些思 考。取自 http://www.ym.edu.tw/scc/sex/20080312.doc
紐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臺北市:五圖書公司。
婚姻平權大平台(2019)。期待同婚法案合憲且平等,建立和諧尊重的多元社會。2019年02月20日,取自https://equallove.tw/articles/201
張盈堃(2001)。在教育場域中實踐基進民主--以同志教師身份認同與抗拒實踐為例。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1(2), 131-169。
張啟泰(2012)。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生命意義感與旁觀者的霸凌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榮顯(2008)。玩耍?霸凌?國小高年級男童性霸凌者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
強淑敏(1999)。我們是同性戀教師(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教育部(2012)。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畢恆達(2009)。無性別偏見的校園空間手冊。台灣:教育部。
曹士華(2002),一所原住民小學空間/權力的個案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市:張老師。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作訪。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市:心靈工作訪。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符文霖(2011)。另立專法是比反同更可怕的歧視。校園雜誌,35。
許殷宏(1997)。高夫曼戲劇理論在學校教育上的蘊義。教育研究集刊,39,149-148
郭倩妏(2007)。家庭如何影響女同志認同發展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5,56-64。
郭麗安(2002)。「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陳向明(2009)。教師如何做值得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琇芳(2007)。卡通「火影忍者」:男童的陽剛氣質建構與性騷擾防治教育(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縣:空中大學。
陳逸駿(2013)。從男同志學生的霸凌生命經驗省思多元性別友善校園(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勤惠(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大學,屏東縣。
曾莉婷、吳璧如(2014)。校園霸凌防制中被忽略的一環:霸凌旁觀者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92,122-142。
游美惠(2006)。反霸凌與性別平等教育。台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季刊,23,3。
游美惠(2007,10月)。攸關陽剛與陰柔:《性別與教育》期刊論文的熱門議題探討。論文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性別主辦之「研究新趨勢與熱門議題。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研討會,高雄市。
游美惠(2013a)。多元性別特質與校園中的性/別霸凌事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3),48-55。
游美惠(2013b)。性霸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2-98。
湯志民(2000)。體檢校園空間元素。人本教育札記,135,140-144。
辜贈憓(2017),補救教學學生課室互動行為之個案研究-E.Goffman 戲劇理論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小芳(2014)。從Goffman戲劇論印象管理框架探討校長領導:以一位高中女校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黃中興(2001),學校中的日常生活-舞台、劇本與角色(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韋銓(2018,1 月31日)。「同志教育影響孩童身心」幸福盟提適齡性平教育公投。新頭殼。2018 年 1 月 31 日,取自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8-01-31/112599
楊幸真(2007),校園生活中的身體經驗與性別實作:一個民族誌的探究。女學學誌, 24,101-131。
葉靜怡(2011)。誰在學男人?:陽剛女性的陽剛展演與生存策略。文化研究月報 。123期。3-24。
達努巴克(2006)。擁抱玫瑰少年。載於蘇芊玲、蕭昭君主編。擁抱玫瑰少年(頁94 -101)。臺北:女書文化。
滕春興(1971)。家庭及學校對於人格發展的影響。師友月刊,44:5-8。
鄧煌發,2007,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等暴行事件之防治。中等教育,58(5),8-29。
鄭為元(1992)。日常生活戲劇觀的評論家-高夫曼。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臺北:正中書局。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内生活。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立中(2008)。社會學經典讀本(上冊)。北京:北京大學。
賽明成、陳建維(2010) 。紮根理論與質性研究:調和觀點。問題與研究,49(1),1-28。
魏伟(2007)。城裡的「飄飄」:成都本地同性戀身份的的形成和變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魏慧美、陳翊偉、吳和堂(2013),國小導師與家長互動方式之研究─Goffman的戲劇理論取向。高雄師大學報,34,57-81。
蘇永明(2008)。空間安排所產生的權力關係及對教育現象的解釋。中正教育研究,6(2),19-40。
蘋果即時(2015,4月24日)。輔大講義歧視同性戀學生:等同霸凌。蘋果即時2015年04月24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
顧敏耀(2011),開闢同志空間的運動基地—創業初期的晶晶書庫研究(1999-2002),藝見學刊,2期,71-93頁。




外文部分

Atlas, R. S., & Pepler, D. J.(1998). Observations of bullying in the classroom. The Journal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2, 86−99.
Bem, S. L.(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2), 155-162.
Bem, S. L.(1977). On the u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5, 196-205.
Bem, S. L., & Lenney, E.(1976). Sex typing and the avoidance of cross-sex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3, 48-54.
Beynon, J.(2002). Masculinity and culture. Buckingham and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Cass, V.(1979):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of Homosexuality, 4, 219-235.
Clatterbaugh, K.(1997).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masculinity: Men, women,and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Connell, R. W. (1996). “Teaching the boys: New research on masculinity,and gender strategies for schools.”Teachers College Record
Connell, R. W.(1995). Masculinitie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Dezin,N.k.(1989).Interpretive Biography. Routledge Pubication.
Duncan, N.(1999). Sexual Bullying: Gender Conflict and Pupil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s.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Elamé, E.(2013). Discriminatory bullying: A new intercultural challenge. Milan, Italia: Springer-Verlag.
Erikson, E. H.(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Foucault, M.(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Tavistock.
Foucault, Michel,(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Goffman,E.(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Hermanns, H.(1984). Interview narratives. In D. Lenzen, Enzyklopädie Erziehungswissenschaft: Methoden der Erziehungs- und Bildungsforschung, 421-426.
Larkin, J.(1997). Sexual Harassment: High School Girls Speak Out. Toronto: Second Story Press.
Larsson, A.(2003). Practice and theo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perspectives in strategic planning: Some experience from Sweden. Retrieved June 20, 2009, From http://www.5th feminist.lu.se/filer/ paper_583.pdf
Lefbvre, H.(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Lefebvre Henri(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n Smith. Oxford:Basil Blackwell.
Macklem G. L.(2003). Bullying and Teasing: Socual Power in Children’s Groups.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
Messner, M.(1997). Politics of masculinities: Men in movements. CA: Sage &Thousand Oaks.
Meyer, E. J.(2009). Gender, Bullying, and Harassment: strategies to end sexism andhomophobia in schools.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Neil Duncan.(1999) . Sexual Bullying: Gender Conflict and Pupil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s Paperback. Sage Pubication.
Olweus, D.(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UK; Cambridge,MA: Blackwell.
Rigby, K.(1996). Bullying in school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Schütze, F.(1983). Biographieforschung und narratives Interview, Biographic research and narratives interview. Neue Praxis, 3, 283-293.
Smith G. W.(2005). The Ideology of “fag”:the school experience of gay students. InM. Fine, & L. Weis (Ed.), Beyond Slienced Voices: 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United State Schools,.95-116.
Smith, P. K., & Sharp, S.(1994). School bullying: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Smith, P.(2000). Bullying: Don't Suffer in Silence – An Antibullying Pack for Schools.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United Kingdom.
Stein, N.(2003). Bullying or sexual harassment? The missing discourse of rights in an era of zero tolerance. University of Arizona Law Review, 45(3),783-799.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6012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