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A. G. Johnson.(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9)。
Clatterbaugh K.(2003)。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劉建台、林宗德譯)。台北:女書文化。(原著出版於1997)。
Erving Goffman(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徐江敏、李姚軍譯)。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59)。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2004)。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卯靜儒譯)。。高雄:麗文(原著出版年:2003)。
Hite, S.(1995) 。海蒂報告:親密關係(林瑞庭、譚智華譯)。臺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76)。
Jane Mills(1997)。女話(李金梅、林秀娟、賴美忍譯)。台北市:書泉。(原著出版年:1989)。
Schütze, F.(2001)。生命傳記研究與敘述訪談(倪鳴香譯)。課堂講義。(原著出版年:1983)。
中廣新聞網(2020,9月8 日)。贈書《國王與國王》挨批鼓勵同性婚 教長:助孩子理解差異。中廣新聞網。2020 年 9 月 8 日,取自 https://www.bcc.com.tw/newsView.4500220
今日新聞(2011,11月07日)。祈禱不再有校園性別霸凌楊同學紀念影片動容。今日新聞。2011年11月07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1/11/07/459350
公視新聞網(2011,9月23日)。「飽受霸凌嘲弄 美14歲同志生自盡」。公視新聞網。2011年09月23日,取自: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
王右君(2009)。重訪網路上的身份展演:以同志論壇MOTSS為分析對象。新聞學研究,99,47-77。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王雅玄、蔣淑如(2017)。書寫歷史—教科書中性別化國族主義的批判分析。教科書研究,10 (1),105-139。
王曉磊(2003)。兩性機會平等廁所建築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台北市。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王儷靜(2010)。Fag意識形態:男同志學生的校園經驗。載於楊幸真主編,《青少年的性:西方研究與在地觀點》(頁151-172)。臺北市:巨流。高雄。
卡維波(1998)。什麼是酷兒?。載於何春甤主編,《性/別研究》第三、四期合刊(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頁 32-46)。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2012,4月17日)。 性平課綱延宕多時同志處境調查近六成遭他傷。台灣性別人權協會。2012年4月17日,取自: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9293
白先勇(1992)。孽子。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石明謹(2016,11月),〈另立專法是比反同更可怕的歧視〉,鳴人堂,2016年11月,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496/2133203。
任懷鳴(1996)。教師是教改的成功關鍵。取自融合中小學田寮實驗班創校紀念,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alexrhm/6307427。
江佩璇(2007)。中等教育社會科教科書中同性戀議題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自由時報(2013,3月6日)。「校園多元性/別態度調查」/59%台師大生曾被同儕揶揄性別。自由時報。2013年3月06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59175
何春蕤(1998)。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元尊文化。
余德慧(1992)。中國人心底的故事。載於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愛情觀:情感與擇偶》(頁1-14)。台北:張老師。
吳幸真(2003)。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政杰、南玉芬(2014)。陰柔同志遭受霸凌經驗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214-226。
吳銘祥(2007)。當孩子遇上霸凌。師友,479,45-49。
李亨山(2018,1月19日)。反不適齡性平教材入校園,幸福盟提公投。中央通訊社。2018 年 11 月 19 日,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1310072-1.aspx
李淑菁(2010)。校園霸凌、性霸凌與性騷擾之概念釐清與討論。社區發展季刊,130,120-129。
兒福聯盟(2004)。2004國小兒童霸凌現象調查報告。2004年8月24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9/232
兒福聯盟(2012)。什麼是性霸凌。2012年9月18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24
卓紋君(2000)。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上)。諮商與輔導,174,25-29。
周百營(2010)。校園空間:落實人權教育的思維。學校行政,70,36-50。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林志成、盧文平(2019)。Lefebvre空間生產論析述暨其在校園空間治理之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119,141-175。
林欣憶(2003)。女同志在原生家庭中的性慾認同空間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林裕峰(2019) ,高夫曼戲劇理論下之社區活動參與─ 以台中市舊正社區太極拳班為例。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9(1),001-036。
洪淑慧(2012)。嘉義縣國小教師來生信念與生命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台北。
孫雪萌、謝傳崇(2018)。偏鄉校長角色扮演的個案研究:以Goffman劇場理論為導向。學校行政雙月刊,114,63-80。
徐仲賢(2009),高中初任教師的形象管理-以Goffman戲劇論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殷寶寧(2008)。大學校園中的性別與空間課題:從校園空間視角切入的一些思 考。取自 http://www.ym.edu.tw/scc/sex/20080312.doc
紐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臺北市:五圖書公司。
婚姻平權大平台(2019)。期待同婚法案合憲且平等,建立和諧尊重的多元社會。2019年02月20日,取自https://equallove.tw/articles/201
張盈堃(2001)。在教育場域中實踐基進民主--以同志教師身份認同與抗拒實踐為例。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1(2), 131-169。
張啟泰(2012)。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生命意義感與旁觀者的霸凌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張榮顯(2008)。玩耍?霸凌?國小高年級男童性霸凌者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強淑敏(1999)。我們是同性戀教師(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教育部(2012)。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畢恆達(2009)。無性別偏見的校園空間手冊。台灣:教育部。
曹士華(2002),一所原住民小學空間/權力的個案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市:張老師。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作訪。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市:心靈工作訪。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符文霖(2011)。另立專法是比反同更可怕的歧視。校園雜誌,35。
許殷宏(1997)。高夫曼戲劇理論在學校教育上的蘊義。教育研究集刊,39,149-148
郭倩妏(2007)。家庭如何影響女同志認同發展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5,56-64。
郭麗安(2002)。「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陳向明(2009)。教師如何做值得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琇芳(2007)。卡通「火影忍者」:男童的陽剛氣質建構與性騷擾防治教育(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縣:空中大學。
陳逸駿(2013)。從男同志學生的霸凌生命經驗省思多元性別友善校園(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勤惠(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大學,屏東縣。曾莉婷、吳璧如(2014)。校園霸凌防制中被忽略的一環:霸凌旁觀者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92,122-142。
游美惠(2006)。反霸凌與性別平等教育。台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季刊,23,3。
游美惠(2007,10月)。攸關陽剛與陰柔:《性別與教育》期刊論文的熱門議題探討。論文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性別主辦之「研究新趨勢與熱門議題。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研討會,高雄市。
游美惠(2013a)。多元性別特質與校園中的性/別霸凌事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3),48-55。
游美惠(2013b)。性霸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2-98。
湯志民(2000)。體檢校園空間元素。人本教育札記,135,140-144。
辜贈憓(2017),補救教學學生課室互動行為之個案研究-E.Goffman 戲劇理論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黃小芳(2014)。從Goffman戲劇論印象管理框架探討校長領導:以一位高中女校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黃中興(2001),學校中的日常生活-舞台、劇本與角色(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黃韋銓(2018,1 月31日)。「同志教育影響孩童身心」幸福盟提適齡性平教育公投。新頭殼。2018 年 1 月 31 日,取自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8-01-31/112599
楊幸真(2007),校園生活中的身體經驗與性別實作:一個民族誌的探究。女學學誌, 24,101-131。
葉靜怡(2011)。誰在學男人?:陽剛女性的陽剛展演與生存策略。文化研究月報 。123期。3-24。
達努巴克(2006)。擁抱玫瑰少年。載於蘇芊玲、蕭昭君主編。擁抱玫瑰少年(頁94 -101)。臺北:女書文化。
滕春興(1971)。家庭及學校對於人格發展的影響。師友月刊,44:5-8。
鄧煌發,2007,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等暴行事件之防治。中等教育,58(5),8-29。
鄭為元(1992)。日常生活戲劇觀的評論家-高夫曼。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臺北:正中書局。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内生活。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立中(2008)。社會學經典讀本(上冊)。北京:北京大學。
賽明成、陳建維(2010) 。紮根理論與質性研究:調和觀點。問題與研究,49(1),1-28。
魏伟(2007)。城裡的「飄飄」:成都本地同性戀身份的的形成和變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
魏慧美、陳翊偉、吳和堂(2013),國小導師與家長互動方式之研究─Goffman的戲劇理論取向。高雄師大學報,34,57-81。
蘇永明(2008)。空間安排所產生的權力關係及對教育現象的解釋。中正教育研究,6(2),19-40。
蘋果即時(2015,4月24日)。輔大講義歧視同性戀學生:等同霸凌。蘋果即時2015年04月24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
顧敏耀(2011),開闢同志空間的運動基地—創業初期的晶晶書庫研究(1999-2002),藝見學刊,2期,71-93頁。
外文部分
Atlas, R. S., & Pepler, D. J.(1998). Observations of bullying in the classroom. The Journal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2, 86−99.
Bem, S. L.(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2), 155-162.
Bem, S. L.(1977). On the u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5, 196-205.
Bem, S. L., & Lenney, E.(1976). Sex typing and the avoidance of cross-sex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3, 48-54.
Beynon, J.(2002). Masculinity and culture. Buckingham and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Cass, V.(1979):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of Homosexuality, 4, 219-235.
Clatterbaugh, K.(1997).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masculinity: Men, women,and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Connell, R. W. (1996). “Teaching the boys: New research on masculinity,and gender strategies for schools.”Teachers College Record
Connell, R. W.(1995). Masculinitie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Dezin,N.k.(1989).Interpretive Biography. Routledge Pubication.
Duncan, N.(1999). Sexual Bullying: Gender Conflict and Pupil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s.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Elamé, E.(2013). Discriminatory bullying: A new intercultural challenge. Milan, Italia: Springer-Verlag.
Erikson, E. H.(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Foucault, M.(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Tavistock.
Foucault, Michel,(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Goffman,E.(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Hermanns, H.(1984). Interview narratives. In D. Lenzen, Enzyklopädie Erziehungswissenschaft: Methoden der Erziehungs- und Bildungsforschung, 421-426.
Larkin, J.(1997). Sexual Harassment: High School Girls Speak Out. Toronto: Second Story Press.
Larsson, A.(2003). Practice and theo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perspectives in strategic planning: Some experience from Sweden. Retrieved June 20, 2009, From http://www.5th feminist.lu.se/filer/ paper_583.pdf
Lefbvre, H.(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Lefebvre Henri(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n Smith. Oxford:Basil Blackwell.
Macklem G. L.(2003). Bullying and Teasing: Socual Power in Children’s Groups.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
Messner, M.(1997). Politics of masculinities: Men in movements. CA: Sage &Thousand Oaks.
Meyer, E. J.(2009). Gender, Bullying, and Harassment: strategies to end sexism andhomophobia in schools.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Neil Duncan.(1999) . Sexual Bullying: Gender Conflict and Pupil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s Paperback. Sage Pubication.
Olweus, D.(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UK; Cambridge,MA: Blackwell.
Rigby, K.(1996). Bullying in school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Schütze, F.(1983). Biographieforschung und narratives Interview, Biographic research and narratives interview. Neue Praxis, 3, 283-293.
Smith G. W.(2005). The Ideology of “fag”:the school experience of gay students. InM. Fine, & L. Weis (Ed.), Beyond Slienced Voices: 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United State Schools,.95-116.
Smith, P. K., & Sharp, S.(1994). School bullying: Insights and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Smith, P.(2000). Bullying: Don't Suffer in Silence – An Antibullying Pack for Schools.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United Kingdom.
Stein, N.(2003). Bullying or sexual harassment? The missing discourse of rights in an era of zero tolerance. University of Arizona Law Review, 45(3),78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