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台灣原住民史—鄒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1)。
王嵩山,《聚落經濟、國家政策與歷史:一個台灣中部原住民族的例子》,(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3)。
依憂樹‧博伊哲努(浦忠勇),《台灣鄒族生活智慧》,(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7)。
高夫曼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1992)。
浦忠成,《神話樹與其他——鄒族土地與文化的故事》,(作者自行出版,2019)。
黃有志,《社會變遷與傳統禮俗》,(台北:幼獅,1991)。
黃煌雄、黃勤鎮,《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台北:遠流,2004)。
厄夫‧錢伯斯,《觀光人類學》,(台北:游擊文化,2019)。
Chris Barker著;羅世宏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2004)。
Cannadine, Cohn, Hobsbawm, Morgan, Ranger, Trevor-Roper著(1983),陳思仁、潘宗億、洪靜宜、蕭道中、徐文路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出版,2002)。
John Urry著,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2007)。
Pasu’e poiconx(浦忠成),《神話樹與其他—鄒族土地與文化的故事》(花蓮:浦忠成、原民會、國藝會補助出版,2019)。
二、西文專書
Zeithaml, V. A., ‘How Consumer Evaluation Processes Differ Between Goods and Services’, in Marketing of Services, J. Donnelly and W. George eds.,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81), 186-190.
Grove, Fisk, & Bitner(1992)Dramatizing the service experience: A managerial approach, advance in Services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1, 91-121.
Grove, Fisk,(1983). The dramaturgy of services exchang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services marketing.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Services Marketing.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hicago, IL, 45-49.
Goffman, E.(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
Guiry, Michael (1992), ‘Consumer and Employee Roles in Service Encounter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 19, 666-672
Goodwin, Cathy (1996), “Moving the Drama into the Factory: the Contribution of Metaphors to Service Research”,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0, 1996, No.9, 13-36.
Grove, Stephen J., Raymond P. Fisk, and Michael J. Dorsch (1998), “Assessing the Theatrical Components of the Service Encounter: A Cluster Analysis Examination”,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vol. 18, 116-134
三、期刊論文
王嵩山,〈阿里山鄒族的「舊文化」與「新傳統」〉,《民俗曲藝》148期,頁131~165,(2005.06)。
王嵩山,〈宗教儀式的傳統意義與本土抗爭:阿里山鄒族戰祭 Mayasvi 的持續及其復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 期,頁 1~27,(1978)。
林開世,〈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考古人類學刊》84期,頁77-110(2006.06)。
李美芬,謝宗恒,王俞淵,顏宏旭,〈鄒族部落意象轉變歷程之探討—已阿里山達邦地區為例〉,《造園景觀學報》19卷4期,頁29~51,(2013.12)。
李美芬,謝宗恒,王俞淵,李彥希,〈從真實性與觀光吸引力觀點探討阿里山達邦鄒族部落觀光發展及文化保存〉,《戶外遊憩研究》28卷3期,頁1~35,(2015.09)。
原住民族文獻編輯部,〈久美部落檔案〉,《原住民族文獻》13期,(2014年4月5日)。
紀駿傑,〈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的觀光〉,《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產業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1998)。
浦忠成,〈新儀式的建構:由鄒族「生命豆祭」及「祭祖大典」形成的觀察〉,《嘉義研究》22期(2019.09)。
浦忠成,〈鄒族tfuya大社yono聖樹遭置鹽枯死事件〉,《原住民族文獻》38期(2019.06)。
浦忠勇,〈鄒族當代戰祭的意義與詮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10卷,(2011.12)。
陳瑤玲,〈傳統的創造:以阿里山生命豆季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第8卷第1期(2015.07)。
四、學位論文
王柏昌,〈「部落觀光」的危機與轉機-以阿里山鄉里佳社區之觀光發展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2008)。吳壁君,〈以劇場理論探討客家餐廳的創意經營策略與文化體驗設計〉(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
邵碩方,〈獵首、儀式與族群關係:以阿里山鄒族mayasvi為例〉(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洪昇平,〈文化資產保存的社會文化意義討論-以阿里山鄒族特富野社男子會所為例〉(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2008)。侯宜凱,〈原住民族地區觀光與地方發展之研究-以鄒族來吉部落為例〉(嘉義:嘉義大學史地系碩專班碩士論文,2008)。浦忠勇,〈變遷與復振——阿里山鄒族的儀式現象〉(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浦忠勇,〈鄒族揉合認同—以當代祭儀、節慶、生命禮俗為一說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生農學院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論文,2011)。
莊素娟,〈鄒族居民對觀光發展之研究—以阿里山鄉達邦村為例〉(台中: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8)。莊志成,〈阿里山鄒族達邦社傳統祭儀mayasvi之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凌儀玲,〈服務接觸中認知腳本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1999)。蔡君漢,〈劇場理論應用於觀光服務規劃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7)。鄭宇倫,〈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文化體驗設計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五、研討會論文
浦忠勇,〈從鄒族戰祭意義與詮釋看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行動〉,「看得見的文化傳承-保存無形文化資產研討會」(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2012)。
浦忠勇,〈儀式‧部落觀光‧新認同-論阿里山鄒族〈生命豆祭〉〉,「第三屆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思想、理論與政策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06)。
六、網路資源
OTOP城鄉特色網:https://www.otop.tw/otop/about_otop,(閱自2020年4月28日)。
黃昭博,〈2019山美寶島鯝魚節體驗部落之美〉,
《台灣好報》,2019年11月16日, https://tw.news.yahoo.com/2019%E5%B1%B1%E7%BE%8E%E5%AF%B6%E5%B3%B6%E9%AF%9D%E9%AD%9A%E7%AF%80%E9%AB%94%E9%A9%97%E9%83%A8%E8%90%BD%E4%B9%8B%E7%BE%8E-111420905.html(閱自:2020年5月22日)。
原住民族委員會官網: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5CB34240F988D677(閱自2020年5月31日。)
林瑋豐,〈部落觀光元年?原民青年揪團「觀光」觀光局〉,風傳媒,2004年7月3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33071,閱自2020年6月8日。)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臉書,2004年7月3日。(https://www.facebook.com/IndigenousYouthFront/posts/884111894950483/,閱自2020年6月8日。)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原教觀測站:原住民與全國教育會議〉,《台灣立報》,2010.03.23,(http://www.tipp.org.tw/news_article.asp?F_ID=18068&PageSize=15&Page=1875&startTime=&endTime=&FT_No=&NSubject_No=&SelectSubject=&Subject_No=&SubSubject_No=&TA_No=&Orderby=&KeyWords=&Order=&IsSelect=,閱自2020年5月27日。)
羅傳樵,〈數位部落 鄒族(一)Cou∕Tsou〉,國立台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http://www.cis.ntu.edu.tw/blog/2014/04/02/dt-cou/,閱自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