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主編(2010)。高齡志工與社區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素芬(2008)安寧療護家屬心理調適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王詠翔(2016)。醫院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投入、工作滿足與持續服務之關係探討-以高雄地區醫療機構為例。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成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團隊(2016)。安寧住院療護。2019年12月15日取自https://nckuhcancercenter.hosp.ncku.edu.tw/Download/StandartDocuments/Download_In_20160322.pdf
何怡儒(2001)。癌患家屬照顧經驗中壓力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哲緯(2016)。志願服務獎勵政策、服務動機與留任的關係—以台北一社區醫院志工隊為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呂建蒼(2015)。中高齡志工參與社區照顧動機與學習需求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李淑卿 (2013)。慈濟居家關懷與長期照顧訪視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李瑞全(2016)。利他主義之意義與根源。宏誓雙月刊,140,15-19。
阮雋絜(2010)。大學新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學習歷程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周瑛琪、顏如妙(譯)(2018)。員工訓練與發展。(原作者 Raymond A.Noe);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孟穎(1997)。德蕾莎修女傳。台南市:靝巨書局。
房思平(1999)。什麼是「服務—學習」。美國教育新知選輯,3,16-18。
林玲儀(2010)。從 U 型理論觀點探討成人靈性學習歷程之研究。暨南大學終身學習與人資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林珊如、卓宜青、劉旨峰、袁賢銘(2000):網路化學習歷程與同儕互評系統之建構經驗。資訊與教育,80 ,1-64。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的志工及管理者。臺北市:五南。
林綺雲(2018)。失落、悲傷與悲傷輔導。載於周慧琍(主編),臨終與生死關懷(30-47頁)。臺北市:華杏。
邱鈺雯(2018)。臨終生理的變化與需求。載於周慧琍(主編),臨終與生死關懷(30-47頁)。臺北市:華杏。
林綺雲(2018)。照顧者的壓力與調適。載於周慧琍(主編),臨終與生死關懷(300-316頁)。臺北市:華杏。
邱瀅儒(2016)。高齡科技志工之服務學習與生命意義之探究—以樂齡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紀潔芳、鄭瑋宜、鄭睿宜、曾懷荻(2015)。生命教育你我他。台北市:佛教蓮花基金會。
胡憶蓓(2002)。服務學習型態的課程設計。2020年7月16日取自靜宜大學http://www.pu.edu.tw/~pu0450/5/5-1.htm
高醫安寧團隊(2018)。生命起飛前與你相伴。臺北市:布克文化。
唐蓓玲(2015)和氣大愛中高齡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翁育慈(2013)。從安寧療護家屬成為安寧志工的歷程及其生命意義感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翁崇堯(2019)。中高齡志工參與長照機構服務學習成效之研究-以高雄市腳丫家族老人關懷慈善會為例。中正大學高齡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高采萍(2008)。安寧病房志工的宗教信仰在臨終陪伴的實驗價值。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張正浩(2017)。中高齡志工參與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嘉義市東區樂齡學習中心志工為例。中正大學高齡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張孟琦(2017)。最後一哩路,你有不受苦的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照護身心靈的需求。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刋,35,87-120。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舜欽(2018)。安寧緩和醫師對於死亡準備的經驗與看法初探。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張嘉群(2017)。濱華獨中生命關懷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張德聰、林振春、王淑俐、周麗端、唐先梅(2013)。銀髮族生活規劃。新北市:空大。
教育部服務學習網—教育部大專院校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參考手冊。2019年12月5日取自http://webc1.must.edu.tw/jtmust042/attachments/article/223/h12.pdf
許宏明(2018)。志工參與社會服務動機之探討-以高雄榮民總醫院志工隊為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許禮安(2018)。末期病人的心理反應與靈性陪伴。載於周慧琍(主編),安寧緩和療護(152-192頁)。臺北市:華杏。
許禮安(2018)。安寧療護概論。載於周慧琍(主編),安寧緩和療護(1-17頁)。臺北市:華杏。
陳時彥(2007)。安寧病房志工在臨終陪病的倫理與語言技能。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陳雯美(2017)。探討喪親佛教助念團志工之利他角色轉變經驗。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蕙琦(2018)安寧緩和醫療護理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麗霞(2003)。臨終關懷志工生命經驗之探討。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陸金竹(2002)。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服務動機及其服務現況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程紋貞(2015)安寧病房護理人員困境與轉化學習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馮日安(2004)。安寧療護中的靈性照顧—安寧志工的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黃玉(2001)。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具體實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20-42。
黃玉(2008)。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洪葉文化。
黃明月(1999)。服務性學習與婦女教育。成人教育雙月刊,52,31-38。
黃宣毓(2016)。嘉義縣社區心理衛生志工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靖淇(2007)護理人員照顧臨終病人的蛻變歷程。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靖雅 (2012)。志工參與對公部門行政績效影響之研究-以臺南市政府勞工局為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楊佩薰(2014)。安寧病房對癌末病人症狀控制與家屬照護負荷之影響。元智大學管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溫辰豪(2012)。保險業實務社群輔助組織學習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葉重新(2014)。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劉易齋、鄭志明、孫長祥、孫安迪、楊荊生(2008)。生命教育。新北市:空大。
劉淑玲(2006)。安寧護理人員之靈性照護經驗-以南部某醫院安寧病房為例。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劉清虔(2018)。臨終的靈性需求。載於周慧琍(主編),臨終與生死關懷(71-86頁)。臺北市:華杏。
劉曉恬(2014)。家屬照顧者運用安寧療護經驗探討。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劉瓊文(2016)。中高齡志工參與服務學習經驗之探究—以嘉義市樂齡學習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蔡佩真(2018)。臨終心理與社會需求。載於周慧琍(主編),臨終與生死關懷(51-61頁)。臺北市:華杏。
蔡旻真(2010)。永不止助!五位老人醫院志工之生命故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蔡培村、武文瑛(2008)。生命教育探索與修鍊。高雄市:麗文文化。
蔡惠芬(2014)。高齡者參與服務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研究-以某樂齡學習示範中心高齡志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2019)。安寧緩和醫療相關法規。2019年5月16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20066。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8)。志願服務統計。2018年12月5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2979-113.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9)。臺灣死因統計。2019年5月10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np-1776-113.html。
謝千如(2011)。安寧志工臨床陪伴角色與關懷倫理之探討─以宜蘭地區之醫療院所為例。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鍾莉娜(2002)臨終照顧之親屬對臨終照顧事件的感受與死亡教育課程需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魏惠娟(2018)。臺灣樂齡學習。台北:五南。
蘇瑞琴(譯)(1998)。志工領導。(原作者Emily Kittle Morrison)台北市:稻田出版。
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88). Organizational Application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3(2), 275-302.
Bounous,R.M.(Ed.)(1997).New directions:Teaching and research.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Briscoe, B. J., Evans, P. D., Pellilo, E., & Sinha, S. K. (1996). Scratching maps for polymers. Wear, 200(1-2), 137-147.
Cross, K. P. (1981).Adult as learners: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omez,B.(1999).Service-learning:Every child a citizen.Issue paper.Denver: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
Gray, M. J., Ondaatje, E. H., & Zakaras, L. (1999). Combining Service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Learn and Serve America, Higher Education. Summary Report. RAND, Distribution Services, 1700 Main Street, PO Box 2138, Santa Monica, CA 90407-2138.
Hamilton,S.F.& Hamilton,M.A.(1997).When Is Learning Work-Based? Phi Delta Kappan,78(9),676-681.
Kendall, G., Hrycaiko, D.,Martin, G.,Kendall, T.(1990).The effects of an imagery rehearsal, relaxation, and self talk package on basketball game performance.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2,157-166.
Knowles, M. S. (1975) Self-directed Learning : 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 New York: Cambridge Book Company.
Kolcaba, K., & DiMarco, M. A. (2005). Comfor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ediatric nursing.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 31(3), 187-194.
Maslow, A. H.(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 Y. : Harper & Row.
Pintrich, P., & Schunk, D. (1996). The role of expectancy and self-efficacy beliefs.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 applications, 3.
Richardson, L., St. Pierre, E. A. (2005).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Denzin, N. K., Lincoln, Y. 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pp. 959-978). Thousand Oaks, CA: SAGE.
Sigmon, R. (1996).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service-learning. In R. Sigmon and others, The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 Washington, D. C.: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