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行政院:內政部。
卞金峰(2019年1月16日)。不耐幼兒哭鬧 研究:小爸媽較易釀兒虐憾事。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
王文科、王智弘(2020)。教育研究法(19版)。五南。
王秀美、曾儀芳(2012)。一個家暴受虐兒的家庭特質。嘉南學報(人文類),38,608-628。
江宛霖(2011)。台灣兒童虐待住院流行病學分析,1996-2007(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江建勳(2012)。創傷之源起:透視兒童虐待與精神疾病之問題。台灣商務印書館。
江家蓁(2019年4月11日)。停止虐兒悲歌 盼各國正視兒保法。世新大學小世界周報。http://shuj.shu.edu.tw。
吳東彥(2013年1月6日)。「不服管教」的孩子。痞客邦。https://winnipanpan.pixnet.net/blog/post/215689346
吳芷螢(2016)。受虐與非受虐兒童就醫行為差異及危險因子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吳重禮、李伊婷、孫煒(2012)。政治因素對於法院審理之影響分析——以台灣選舉誹謗司法案件為例。台灣民主季刊,9(1),1-40。
宋宥賢(2019)。給孩子一個長大的機會——兒童虐待相關概念、困境與建議。新社會政策,63,69-79。
李昀澔(2014)。照顧者疏忽、施暴 每週1兒童死。台灣醒報。https://anntw.com/articles/20141210-F2hp
李恩沛(2019)。認識兒童虐待的類型後遺症。長庚醫訊,39(4),14-16。
李瑞金(1999)。老人虐待指標之研究。內政部社會司。
杜戎玨、李俊秀、薛又仁、邱婷芳、季麟揚、郭麗琳、李光申、黃勝堅(2017)。高風險家庭與兒童虐待通報之醫護人員觀點。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61(11),38-43。
沈瓊桃(2006)。婚暴併兒虐發生率之初探-以南投縣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4),331-363。
沈瓊桃(2018)。處罰父母、拯救小孩?臺灣強制性親職教育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民國 108年 04月 24日)。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01
兒童性侵害防治-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網(2005)。兒童性侵害定義及內容。http://childsafe.isu.edu.tw/a/a1-03.asp。
林安儒(2019年1月16日)。為何會有父母忍心虐待年幼子女?衛福部深入研究,發現「這種人」最易釀兒虐憾事。中央社。https://www.storm.mg/lifestyle/832451
林志儒(2011)。國小教師對學生輔導管教辦法態度與班級經營成效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林育陞(2018)。兒童虐待與同理心發展之探討。諮商與輔導,395,19-26。
林佩儀(2004)。兒童虐待成因探討。諮商與輔導,220,2-9。
林明禛(2019)。探討重複開案受虐兒童家庭特質及社工處遇。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6,33-56。
林家興、王麗雯(2003)。諮商與心理治療進階:心理分析取向的實務指南。心理。
林惠娟(2015)。兒童虐待與防治。華都文化。
紀琍琍、紀櫻珍、吳振龍(2007)。兒童虐待及防治。北市醫學雜誌,4(7),531-540。
孫國丁(2005)。目睹家暴兒童之治療計劃及心得。臺灣兒童牙醫學雜誌,5(1),26-30。
家庭暴力防治法(民國 104 年 02 月 04 日)。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71。
徐鳳蘭、鄭秀瑮(2017)。一位遭受家庭暴力女性之急診護理經驗。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3(4),55-62。
張心怡、馮瑞鶯、黃美智(2019)。兒童虐待之研究倫理議題。護理雜誌,66(5),72-79。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中華民國教育部。http://dict.revised.moe.edu.tw。
郭靜晃(2016)。兒童健康與安全。揚智。
陳宜、葉莉莉、馮瑞鶯(2009)。兒童虐待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6(4),71-76。
陳美燕、駱明潔、安奇、陳淑貞、馬藹屏、馮瑜婷(2018)。幼兒健康與安全。群英。
陳嘉容、陳宜、張心怡、馮瑞鶯(2019)。非施暴照顧者面對家內兒童遭受身體虐待之行動抉擇歷程。護理雜誌,66(4),40-48。
游婷雅(譯)(2009)。兒童發展——以生物、心理與社會架構探討兒童的發展(原作者:Robert V. Kail & John Cavanaugh)。新加坡聖智學習。(原著出板年:2007)
黃惠玲、郭明珠、王文秀(1994)。兒童虐待——如何發現與輔導「兒童虐待」家庭。心理。
黃翠紋、林淑君(2014)。不同類型家庭暴力事件成因及特性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2(10),91-130。
詹韻儒(2019年6月26日)。兒虐案件頻傳 每10分鐘就有1起虐童案。世新大學小世界周報。http://shuj.shu.edu.tw。
鄔佩麗(2009年5月11日)。兒童虐待的預防與處理之道。https://www.moj.gov.tw/cp-1033-45913-7fb10-001.html。
輔導的結果評估:以兒虐再通報率為指標。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2(1), 97-133。
劉紋伶(2019年1月21日)。為什麼兒虐會發生?從個人、家庭、社區到政策法律層面,檢視兒少受虐因素。公益交流站。https://npost.tw/archives/49898。
劉焜輝(2019)。未成熟的父母-兒童虐待問題的根源。諮商與輔導,402,1-1。
蔡百祥(2019年1月26日)。一個月至少500個受虐兒童...若未介入,成年後仍心靈受創。雲論。|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365788#ixzz68BYrHehC。
蔡依庭、萬年生(2018年5月24日)。虐童案例不只肉圓爸和17歲小媽媽! 3分鐘看台灣兒虐問題有多嚴重?今周刊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
蔡啟源(2015)。兒童〈性侵害〉:類型劃分與服務訓練。社區發展季刊,151,316-327。
鄭郁蓁(2018年7月26日)。兒童性虐年近2千件 高達3成5反覆受虐。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726002170-260405?chdtv。
鄭瑞隆(2006)。兒童虐待與少年偏差:問題與防治。心理。
黎樂山、程景琳、簡淑真(2008)。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0(2),283-302。
賴若函(2019年2月20日)。高風險兒少 重大施虐過半是25歲小爸媽。今周刊。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1959年11月20日)。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資訊網。https://crc.sfaa.gov.tw。
簡浩正(2019年6月18日)。兒虐通報意識強 衛福部:通報增兩成,但受虐人數減少。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878464。
顏靜怡(1999)。兒童福利概要。考用。
龔家琳、趙善如(2016)。少年受虐事件的揭露:從兒童虐待走到少年虐待。台大社會工作學刊,33,1-41。
二、英文部分
Aniol, K., Mullins, L. L., Page, M. C., Boyd, M. L., Chaney, J. M. (2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pite care and child abuse potential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A preliminary report.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Physical Disabilities.,16(3),273-285.
DePlanfilis, D., & Zuravin, S. J. (2002). The effect of services on the recurrence of child maltreatment. Child Abuse & Neglect, 26, 187- 205.
MacLeod, J. and G. Nelson (2000). ‘Programs for the Promotion of Family Wellness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ild Maltreatment’.Child Abuse & Neglec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24(9),1127-1149.
Porcerelli, J. H., Jones, J. R., Klamo, R., & Heeney, R. (2017). Childhood abuse in adults in primary care: Empirical finding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in Medicine, 52(3), 265–276.
Tellegen, A., Watson, D., & Clark, L. A. (198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PANAS
sca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6), 1063-1070.
Woolfson, L., & Grant, E. (2006).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and parental stress in parents of pre-school and olde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32(2), 17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