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5 04: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婕瑀
研究生(外文):LIN, JE-YU
論文名稱:「臺灣傳統刺繡工藝延伸應用研究」 -以「老技藝、新思維」實驗創作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Extended Application of Taiwan's Traditional Embroidery Technology" -Take "old skills, new thinking" experimental creatio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邱國峻邱國峻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QIU, GUO-JUN
口試委員:黃志偉華建強
口試委員(外文):HUANG, CHIH-WEIHUA, CHIEN-CHIANG
口試日期:2021-07-1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崑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代替論文:作品連同書面報告(藝術類)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9
中文關鍵詞:傳統刺繡工藝時尚林玉泉
外文關鍵詞:TradionalEmbrodiryCraftFashionLin Yu-qu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5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研究生自幼受到父親林玉泉致力於傳統刺繡之耳濡目染,一路跟隨父親從起初的家庭代工廠【芳苑繡莊】至設立店面後的【府城光彩繡莊】,後期以第二代接班人為職志進行傳統刺繡之研究與跨領域合作、推廣。在10多年的過程中,透過不斷的嘗試與實驗、創作、研究、整理,著手將原本單一化的傳統刺繡模組,新手法融合古典吉祥圖案,並以複合技法或及異材質交疊使用,也進而與諸多領域設計師及藝術家進行跨領域合作,讓傳統技藝融入新思維展現在時裝、攝影展覽、多樣化商品之中,爲在地的傳統刺繡作品搭建了新的鷹架 ,讓作品在國際平台上綻放豐富的台灣生命力與文化力。
The author has been influenced by her father Lin Yuquan’s dedication to traditional embroidery since she was a child, then followed her father from the original family factory [Fangyuan Embroidery] to [Fucheng Guangcai Embroider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ore. Later, the author who took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successors as her job ambition. Conduct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embroidery and multiple cooperation and promotion. In the course of more than a decade, through continuous attempts and experimental creation, research and collation, we started to combine and change the auspicious patterns of the original singular traditional embroidery modules, and use them with composite techniques or overlapping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hen they have been used in many fields. Designers and artists cooperate across fields, allowing traditional skills to use different thinking in fashion, photography exhibitions, and multi-talking merchandise, building a new international platform for local traditional embroidery works, and letting the works bloom with Taiwan’s vitality and cultural power.
目 錄 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iv
一、緒論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背景 2
1.3研究目標 3
1.4研究預期成果 6
二、文獻探討 8
2.1台灣宗教與歷史發展 8
2.2台灣刺繡發展回顧 10
2.3中國名繡到台灣刺繡之風格與發展 12
2.4傳統刺繡市場轉化探討 13
2.5馬斯洛需求理論 16
三、創作方法 19
3.1創作理念 19
3.2 傳統刺繡過程 21
3.2.1 一形 21
3.2.2 二體 22
3.2.3 三顏色 23
3.3研究生研究實驗著力點 24
3.4圖騰分析 27
四、作品分析 34
4-1 研究生林婕瑀創作 34
4.1.1創作列表分析 34
4.2 跨領域合作範例 48
4.2.1時尚八仙彩-周裕穎 48
4.2.2蟠龍降臨-鄭百成 50
4.2.3「搖擺‧時尚」王彥熙 51
4.2.4童年記憶陳蕾伊 52
4.2.5家將-邱國峻 53
五、檢討與總結 54
5.1研究成果與貢獻 54
5.2研究建議 55
5.3研究總結 56
參考文獻 57
書籍 57
學位論文 58
期刊、雜誌 58
網路媒體資料 59

















表目錄
表 1內政部宗教輔導科各宗教教務概況進行調查結果 8
表 2創作列表分析 20
表 3圖45.46對照表 49
圖目錄
圖 1台南市政府帶領來自馬紹爾共和國、義大利、印度、墨西哥、土耳其、印尼、波蘭、日本等國的駐臺使節,體驗傳統刺繡。 1
圖 2林玉泉先生授課現場紀錄 1
圖 3早期的府城光彩繡莊舊址 2
圖 4 1998年的時候,林玉泉老師參加第一屆府城傳統民間工藝比賽,獲得第三名 3
圖 5民國70年左右作品記錄照 4
圖 6將立體繡的圖像簡化為意象結合帆布成為書包 4
圖 7傳統刺繡摩登高跟鞋 5
圖 8周裕穎將故宮文物【玉人與熊】以立體刺繡結合時裝 7
圖 9遶境廟會常看到的刺繡用品,左為涼傘,右為頭旗 9
圖 10遶境神轎 11
圖 11帥旗 13
圖 12民國70~80年代的圖騰及色彩較為簡約 15
圖 13府城光彩繡莊客製桌裙 17
圖 14傳統匠師的構圖通常依據過往經驗而成,利用畫筆在底部上輕巧描繪出線條之後,使用工筆及廣告顏料描繪出草稿線條,此步驟為「形」之確立 21
圖 15將棉花鋪底,並依照立體效果調整棉花角度與厚度,此為「體」確立,又名為浮高繡製作 22
圖 16使用蒼線進行繡製工作,此階段為「色」。近年來府城繡莊所使用的顏色有金色、銀色、桃粉紅色、綠色、藍色以及黑色 23
圖 17拼布包結合試做 25
圖 18開發束口袋銷售 25
圖 19開發潛水布nuprin系列電腦包 26
圖 20早期的八仙彩以滿繡為繡製手法 27
圖 21將吉祥圖騰擷取創作新組合的八仙彩,視覺上不以滿繡為主,留給底布較多空白,兩側的花瓶加上富貴花圖像,取名諧音【富貴平安】 27
圖 22(桌裙案例一)傳統桌裙作法,一樣以滿繡為概念,在形體上的材質上會將兔毛視為必要的材質之一。近年來因為保存考量、環境與動保議題,研究生逐漸以人工合成材質及刺繡進行動物毛髮之替代 28
圖 23(桌裙案例二)研究生將現今桌裙的使用從宗教領域延伸到日常家居裝飾之使用,構圖跳脫古典多以滿繡為主的手法,故事也能依照業主需求漸漸從宗教議題跳脫,強調客製化與作品和觀者對話的空間 28
圖 24(桌裙案例三)綜合傳統雙龍搶珠與客製化的吉祥圖騰四君子「梅、蘭、竹、菊」之組合 29
圖 25傳統神明衣,在不同位階、頭銜之神明有固定的色彩與物件表現 29
圖 26有別於傳統神明衣的樣式,現今則開發客製化神明衣,依照業主需求調整配色與構圖。本神明衣為「宮廷典雅風格」之客製化作品 30
圖 27過往單色縫製的金銀蔥線(上圖)於今時加入漸層色蒼線,光澤的特色讓繡品產生漸層, 此技術亦開始應用於現代神明衣縫製 30
圖 28早期涼傘的製作 31
圖 29藝術家邱國峻《神遊之境》的涼傘創作 31
圖 30【芳苑繡莊】早期的神將代工作品 32
圖 31【府城光彩繡莊】為宗教儀式的乩身需求的龍袍作品 32
圖 32四個角落的蝙蝠取義為賜福,是擷取傳統圖紋中的常見元素之一 33
圖 33繡品與壓克力 34
圖 34綠繡眼 36
圖 35華麗的公雞 37
圖 36雙喜米篩 38
圖 37台灣黑熊 39
圖 38鳳凰于歸 40
圖 39與中國廈門蔡美月婚紗公司合作嫁衣系列 41
圖 40仿大型繡架樣式 42
圖 41花朵繡片 43
圖 42地方文化刺繡元素組合 44
圖 43再生刺繡苔癬-1 45
圖 44再生刺繡苔癬-2 46
圖 45大人物攝影展作品 49
圖 46傳統八仙彩樣式 49
圖 47參與南非同志遊行作品 50
圖 48傳統龍騰樣貌 50
圖 49搖擺‧時尚 51
圖 50童年記憶-1 52
圖 51童年記憶-2 52
圖 52邱國峻《家將》系列作品 53
圖 53邱國峻《家將》系列作品 53




書籍
[1]川春由仁夜(2009)‧時尚學‧台北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李玉芳、李雨來(2017)中國傳世名繡品實錄研究‧中國上海:上海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
[3]王瀞苡(2000)‧女紅: 臺灣民間刺繡‧台灣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4]原研哉(2013)‧慾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台灣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5]羅蘭·巴特(2019)‧神話學・台灣台北:麥田出版。
[6] 104年工藝產業暨消費行為調查計畫。
[7]刺繡中的女子:現代空間意識的誕生by家西文化。
[8]中國傳世名繡品實錄研究 李雨來、李玉芳2017 東華大學出版社。
[9]台灣工藝 顏水龍著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出版。
[10]中國符號學 周慶華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1]中國藝術史 薄松年主編 聯經充版社。
[12]時尚學 川村由仁夜著 陳逸如譯 立緒文化。
[13]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著 台灣光明書店。
[14]教育的欲望 原研哉著 李柏黎譯 雄獅美術。
[15]一本書讀懂中國傳統文化 劉元 著 海鴿文化。

學位論文
[1]方玉芬(2007)・傳統民俗刺繡風格演變之研究-以台南地區廟宇刺繡文物群為例・學術論文。
[2]陳冠葳(2020)‧台灣綵繡於肖像臉譜造型之創作研究-以美國職籃NBA明星球員肖像為例‧學術論文,P22-23。
[3]實踐大學 李俊毅 碩士論文。
[4]南華大學 方玉芬 碩士論文。
[5]大葉大學 卓家語 碩士論文。
[6]國立臺南大學 張淑君 碩士論文。
[7]中華大學 林柔妤 碩士論文。
[8]國立臺灣大學 吳漢中 碩士論文。
[9]國立師範大學 張育甄 碩士論文。
[10]中國文化大學 黃金環 碩士論文。
期刊、雜誌
[1]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2] 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 鄭淑珺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5期
[3]臺南學電子報第179期{學術文摘}臺南地區的刺繡技藝。
[4]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帝景文化專輯,鄭道聰『大臺南的西城故事』P.107-112。
[5]張珣‧2009 國科會成立宗教學門芻議:宗教研究與台灣當前社會〉,發表於國科會宗教研究 研討會,台北市國科會大樓:行政院國科會。
網路媒體資料
[1]維基百科:台灣宗教?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906
[2]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5%AE%97%E6%95%99
[3]http://nknu.pbworks.com/w/page/3168303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