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省(1996)。《教育委員會月報》,1996年1月號。
李方琪(2002)。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進修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基彰(2002)。高雄縣教師進修中心組織運作與展望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吳忠吉(2001)。知識經濟下的人力資源政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4(2),49-54。
吳祉龍(2001)。企業營業人員訓練活動之規劃及其成效評估~以X公司為例分析。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7nw5b。吳啟瑜(2002)。教師教育訓練時數與其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某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吳清基,1990,在職進修是教師的權利也是義務,進修資訊,50,1-3。
吳清山,2001,知識經濟時代的教師多元進修,教師天地,115,4-13。
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術專刊,夏季號,29-53。
吳瓊治(2002)。知識獲取、知識整合與教育訓練關聯性之研究-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之個案分析。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4vjy4。李佩玲(2006)。人才教育訓練反應層次評估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be975。林尚平、湯大緯(2005)。群體組織公民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關係。T&D飛訊,32,1-19。
洪榮昭(2002)。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台北:五南。
胡雯雯(2002)。臺、日、英、德企業教育訓練制度與組織績效關係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sw9zv2。徐正芳(2003)。體驗式教學之訓練評估-以F公司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
莊懷義、謝文全、吳清基、陳伯璋編著(民77)。教育問題研究。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錦郎、陳嘉琳(2006)。大學生購買名牌商品之整合行為模式研究,國科會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案成果報告(編號:NSC95-2815-C-244-004-H),未出版。
林錦郎,林昌敬(2013)。消費者購買電子書行為意向之研究,第七屆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高苑科技大學。
洪勝男(2013)。澎湖縣國小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困境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s3mtp。柴田義松(1997)。〈日本學校教育的光明面與黑暗面〉,載錄在課程與教學學會等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台北:師大苑。
康自立(1998)。中國式領導模式之建構及在技職教育之應用研究(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516-5-018-003),未出版。
張松山,林錦郎,張可立(2014)。從網站服務品質觀點探討電子資源使用行為意圖,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第六期,77-88。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陳秀琪(2012)。宜蘭縣國小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ue84u。彭烜柳(2001)。我國縣市教師研習中心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56nms。楊思偉(民88)。《中日學校經營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2)。台灣地區成人教育的現況與發展趨勢,成人教育,7,4-12。
謝千婷(2005)。創業者與傳統業者在行銷策略上之差異分析-以餐飲業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nrdd6。謝臥龍(1997)。優良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14-28。
雷國鼎(1990)。各國教育制度,台北:三民書局。
羅凱揚、蘇宇暉、鍾皓軒(2019)。行銷資料科學。碁峯資訊,台北市,出版。
Agarwal, Sanjeev and Sridhar N. Ramaswami. “Choice of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Impact of Ownership, Lo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Facto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3 (Spring 1992): 1-27.
Ajzen, I﹐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 A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 (Eds.)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behavior, Heidelberg: Springer, pp.11-39.
Ajzen, I. and Fishbein, M., 1980.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Behavior, New York: Prentice-Hall.
Cheon, J., Lee, S., Crooks, S. M. and Song, J.,2012. An investig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readiness in19.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planned behavior, Computers & Education, 59(3),1054-1064.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319-340.
Fishbein, M. and Ajzen, I., 1975. Belief,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MA: Addison-Wesley.
Lee, Ming-Chi, 2010. 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ward e-learning: An extension of the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Computers & Education, 54(2), 506-516.
Sung-Shan Chang, Shi-Jer Lou, Shuenn-RenCheng, Chin-Lang Lin, 2015. Exploration of usage behavioral model construction for university library electronic resources, The Electronic Library, 33(2), 292-307.
Taylor & Todd (1995). An Integrated Model of Waste Management Behavior: A Test of Household Recycling and Compostin Intention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September),603 30.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incoln,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