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籍
[1]Edward Adamson (1984)。Art as healing。Boston, Mass. ; London : Coventure。
[2]許家綾(譯)(2006)。青少年藝術治療(原作者:Bruce L. Moon)。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3]丁凡(譯)(2011)。以畫為鏡—存在藝術治療(原作者:Bruce L. Moon)。臺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朱惠瓊(譯)(2018)。藝術治療:自我工作手冊(原作者:Cathy A. Malchiodi)。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5]周怡君、林純如、王秀絨、蔡汶芳、許純瑋、陸雅青(譯)(2017)。藝術治療手冊(原作者:Caroline Case、Tessa Dalley)。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6]江學瀅(譯)(2004)。兒童藝術治療(原作者:Edith Kramer)。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7]陳鳴(譯)(1995)。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Tessa Dalley et al.)。臺北市:遠流。
[8]楊韶鋼、高申春(譯)(2006)。超越快樂原則(原作者:Sigmund Freud)。臺北市:胡桃木文化。
[9]楊添圍、周仁宇(譯)(2013)。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N. Gregory Hamilton, M.D)。臺北市:心靈工坊。
[10]許邏灣(譯)(1999)。藝術治療(原作者:Shaun McNiff)。臺北市:新路。
[11]吳明富(譯)(2006)。藝術治療研究法:以藝術為基礎的研究法(原作者:Shaun McNiff)。臺北市:五南文化。
[12]江孟蓉(譯)(1998)。彩繪心靈—從內在影像創作中了解自己(原作者:Pat B. Allen)。臺北市:生命潛能。
[13]江孟蓉(譯)(1998)。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原作者:Pat B. Allen)。臺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4]許玉芳(譯)(2010)。表達性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Paolo J. Knill, Ellen G. Levine, Stephen K. Levin)。臺北市:五南文化。
[15]王文秀、田秀蘭等人著 (1997)。兒童輔導原理。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6]吳明富、黃傳永(2013)。藝樹園丁。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p.250-269。
[17]范瓊方 (1996)。幼兒繪畫心理分析與輔導。臺北 :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二、期刊
[1]Bessel A.van der Kolk (1989)。The Compulsion to Repeat the Trauma Re-enactment, Revictimization, and Masochism。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Volume 12, Number 2, Pages 389-411。
[2]Brad Bowins (2010)。REPETITIVE MALADAPTIVE BEHAVIOR: BEYOND REPETITION COMPULS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70, 282– 298。
[3]Mark Holowchak;Michael Lavin(2015)。 BEYOND THE DEATH DRIVE: The Future of “Repetition” and “Compulsion to Repeat” in Psychopat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5, Vol. 32, No. 4, 645–668
[4]Michael S. Levy(2000)。A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repetition compulsion。Psychiatry; Spring 2000; 63, 1; Research Library pg. 45
[5]Holmes.Paul(2015)。The Inner World Outside: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Psychodrama。Routledge。
[6]Joan Ashworth;Helen Mason (2010)。Animation in Therapy: The innovative uses of haptic animation in clinical and community therapeutic practice.
[7]莫淑蘭、郭育誠、邱泰源、蔡兆動、陳慶餘、姚建安(2008)。藝術治療:透過視覺心象的療法。台灣醫學,12(2),200-208。
[8]楊淑貞(2010)。創傷復原與療癒歷程之探索:以表達性藝術治療爲例。台灣藝術治療學刊,2(1),73-85。
三、論文
[1]陳玉萍(2010)。找.我--以自身創傷經驗衍生之視覺創作。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吳政安(2011)。我的傷口先於我-以自畫像記錄失落的陰翳之間衍生動態影像創作。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謝育倫(2013)。午後的約繪:以美術館教育資源結合藝術治療團體介入乳癌病患的經驗初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4]陳志勳(2017)。樹縛–從膠帶藝術創作研究探索自我黑暗面。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5]蘇彙(2017)。藝術治療團體對青少年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6]王蓉瑄(2018)。實習藝術治療師在醫院執行開放畫室運用水墨媒材進行回應性創作作為自我關照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四、網路資料
[1]Emma Seppälä(2016, Feb 2). Re: A Stanford psychologist explains why spacing out and goofing off is so good for you [Newsgroup].Retrieved from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inspired-life/wp/2016/02/02/a-stanford-psychologist-explains-why-spacing-out-and-goofing-off-is-so-good-for-you/ (2020/02/20)
[2]Megan Wycklendt(2015, Mar 18). Re: Six reasons you’d be happier if you stopped saying “busy”[Newsgroup].Retrieved from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inspired-life/wp/2015/03/17/six-reasons-why-you-shouldnt-use-the-b-word-so-much/ (2020/02/20)
[3]Adolf Wölfli Stiftung(2020, Sep 4). AdolfWölfli [Web blog messag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dolfwoelfli.ch/ (2020/09/04)
[4]雜識匯(2017, Nov 14)。他叫阿道夫:一個精神病藝術家【新聞群組】。取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v2a833q.html (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