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文部分
王乃袖(2018)。國小學校組織文化與發展教師專業社群之關係-以新北市三鶯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慧婷(2011)。公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及優質化執行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江文吉(2012)。校長靈性領導、教師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勁甫(2003)。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勁甫(2008)。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吳勁甫(2012)。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關係:競值架構的觀點。αβγ量化研究學刊,4(1),69-97。
吳勁甫(2018)校長正向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後設分析。教育科學期刊,17(2),1-31。
吳清山(200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5a)。學校創新經營方案之建構。中等教育,56,1-27。
吳清山(2005b)。學校效能研究的價值。教育研究集刊,51(2),133-139。
吳清山(2013)。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231,125-126。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高家斌(2009)。臺灣近二十年學校效能研究論文取向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88,5-23。
吳慧君(2011)。屏東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學校組織文化的知覺與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呂紹弘(2020)。國民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李天霽(2015)。臺北市高級中學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李正國(1990)。學校建築與美育。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當前學校建築基本問題專題研究(頁121-130)。臺北市,臺灣書店。
李怡樺(2018)。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李冠霖(2010)。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李皇興(2013)。苗栗縣國民中學校長權力運用策略與學校組織文化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李慶裕(2012)。國民中學空間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沈志勳(2011)。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沈秀春(2011)。私立技專校院董事會運作功能、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2019)。2019台灣兒少表意行為及經驗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67/1569
林明地、陳威良(2010)。國小校長道德領導對學校組織文化學生學表現之影響。教育學刊,35,129-165。
林俊傑(2010)。國民中學校長多元型模領導、教師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進山(2019)。校長空間領導對空間規劃與美學情境之實務探究。中等教育,70(2),66-75。
林蕙薌(2012)。國小教師正向心理特質與學校組織文化及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靜詩(2017)。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邱金連(2013)。校長均衡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相關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邱侶文(2015)。國民中學校長變革領導角色、校長策略領導能力、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邱憲義(2018)。高中教師教學風格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中介變項、學校組織文化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邵冰瑩(2017)。雲嘉地區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家長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倪紹紋(2018)。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行政人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孫秀燕(2011)。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教師知覺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孫俊傑、龔心怡(2010)。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敎師情緒勞務、敎師自我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報,18,29-62。
徐淑芬(2015)。屏東縣國小教師知覺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徐超聖(1986)。學校建築與美育。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學校規劃專題研究(頁173-195)。臺北市,臺灣書店。
秦夢群(2013)。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第三版)。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7)。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第三版)。臺北市:五南。
翁令曄(2019)。臺北市國民中學智慧走察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張文祺(2011)。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張巧函(2014)。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室走察實施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張本文(2015)。國小校長服務領導、教師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張伯瑲(2012)。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張奕華、蔡瑞倫(2010)。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5,33-53。
張慶勳(2000)。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張慶勳(2001)。學習型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學校行政,14,29-41。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臺灣‧好美,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0/2073/e221c236-b969-470f-9cc2-ecb30bc9fb47.pdf
教育部(2018)。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美感即生活從幼扎根․跨域創新․國際連結。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7844/61296/e0a9702c-1f05-44ec-9207-f9abf1504abc.pdf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0)。美學。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LSZ9wf&o=e0&sec=sec1&op=v&view=0-1
莊明達(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許婉玉(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郭千慧(2015)。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覺知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陳木金(1999)。從學校組織文化塑造談如何增進學校領導效能。學校行政雙月刊,3,14-29。
陳志揚(2016)。高雄市中等學校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奎熹(1995)。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教育研究集刊,36,53、55-81。
陳炫佑(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陳淑惠(2014)。臺南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教師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陳儀玫(2014)。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陳慧君(2014)。國小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曾若玫、范熾文(2019)。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教師學術樂觀為中介。學校行政,121,33-52。
曾雅慧(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游博順(2016)。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家長式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團體動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敎育研究,174,18-38 。
湯志民(2011)。學校空間領導指標建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09,70。
湯志民(2012)。臺北市和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空間領導方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期刊,35(1),1-28。
湯志民(2013a)。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13b)。空間領導:原則與理論基礎。敎育行政研究,3(2),1-30。
湯志民(2014)。校園規劃新論。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19)。教育設施影響教育公平。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的展望:人才培育與永續發展(頁171-202)。臺北市:學富文化。
湯志民、呂思杰、楊茵茵(2019)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育設施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107-2410-H-004 -152 -SS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湯志民、施佩吟、魏琦(2013)。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1-2410-H-004-13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湯志民、劉侑承、劉冠廷、曾雅慧(2010)。臺北縣市國民中小學學校創新經營-空間領導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8-2410-H-004-01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湯志民、簡宜珍、陳詩媛(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102-2410-H-004 -180 -SS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黃世孟、曾漢珍(1990)。臺灣地區學校建築研究之回顧與分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當前學校建築基本問題專題研究(頁19-54)。臺北市:臺灣書店。
黃巧慧(2009)。生命需要一種美─淺談生活美學。終身學習網通訊,46,2-7。
黃彥超(2013)。一所國立高中的校長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87,1-29。
黃庭鈺(2020)。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學生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黃國庭(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黃敏榮(2013)。高級中等學校分布式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黃耀榮(1990)。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計畫及設計問題之調查研究。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編輯委員會。
楊明原、楊慶麟(2020)。國民中學校長火線領導、資訊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資訊文化為中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葉晴惠(2020)。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文化和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嘉義市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董原利(2011)。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趙廣林(2011)。國民小學分享領導、教師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劉侑承(2014)。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劉倩懿(2011)。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劉穎玟(2012)。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蔡宗湶(2016)。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校長空間領導與行政人員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蔡保田(1984)。學校建築的理論與實際研究。臺北縣:陳玉芳文化。
蔡政道(2010)。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蔡進雄(2000)。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女玲(2012)。空間領導在本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鄭文淵(2014)。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鄭彩鳳(1996)。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蕭淳元(2013)。家長式領導與差序式領導對學校效能之影響-以調節焦點與學校組織文化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戴雅綾(2018)。高雄市國小校長家長式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戴雅綾(2018)。高雄市國小校長家長式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謝佳蓉(2011)。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功能、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謝金城(2018)。成就人、旺學校的實踐智慧。載於林文律主編,學校經營的實踐智慧(頁127-146)。臺北:學富文化。
謝傳崇、陳愛玲(2015)。國民小學校長學術樂觀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8,1-22。
謝瑋綸(2014)。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鐘巧如(2015)。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社群運作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貳 外文部分
Anderson, G.L., & Grinberg, J. (199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s a disciplinary practice: Appropriating Foucault’s view of power, discourse, and metho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4(3), 329-353.
APPA (2020). APPA’s Purpos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ppa.org/appas-purpose/
Bauscher, R., & Poe, E. M. (2018).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modernization, and management (5th e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Bendikson, L. I. (2012). Principal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Teaching & Learning Research Initiative, 1, 2-8.
Bush, T., & Glover, D. (2003). School leadership: Concepts and evidence. Oxford,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Byrne, B. M. (1994).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EQS and EQS/Windows. Thousand Oaks, CA: Sage.
Daniëls, E., Hondeghem, A., & Dochy F. (2019). A review on leadership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7, 110-125.
Devos, G., & Bouckenooghe, D. (2009).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principals' conceptions about their role as school leaders. Leadership and Policy in Schools, 8(2), 173-196.
Dös, I., & Savas, A. (2015).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their roles in the context of effective schools.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177/2158244014567400.
Erichsen, K., & Reynolds, J. (2020). Public school accountability, workplace culture, and teacher moral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85, 1-15.
EU. (2018). EU Support to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ec.europa.eu/neighbourhood-enlargement/sites/near/files/annexes/ipa_2018_041246.09_eu_support_to_education.pdf
Grissom, J., & Loeb, S. (2011). Triangulating principal effectivenes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8(5), 1091-1123.
Grissom, J., Loeb, S., & Master, B. (2013).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time use for school leaders: Longitudinal evidence from observations of principal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42(8), 433-444.
Hallinger, P., & Heck, R. (2011).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studying school leadership effects as a reciprocal process. School Effectiveness & School Improvement, 22(2), 149-173.
Hitt, D., & Tucker, P. (2016). Systematic review of key leader practices found to influence student achievement: A unified framework.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6(2), 531-569.
Hoy, W. K., & Miskel, C. G. (2012).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and practice (9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Hu, L. T., & Bentler, P. M.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6(1), 1-55.
Huber, S.G., & Muijs, D. (2010). School leadership-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Springer.
Kara, A., & Zellmer-Bruhn, M. (2011).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he underlying ideologies in the success of globally distributed teams. In N. Ashkanasy, C. Wilderom, & M. Peterson (Eds.), Th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climate (2nd ed.)(pp. 538-560). Los Angeles, CA: Sage.
Kondakci, Y., & Sivri, H. (2014).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of high-performing Turkish elementary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52(2), 254-272.
Kruger, M. (2009). The big five of school leadership competences in The Netherlands.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9(2), 109-127.
Land, D. (2002). Local school boards under review: Their role and effectiveness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2(2), 229-278.
Leithwood, K., & Jantzi, D. (2005). A review of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research 1996-2005. Leadership and Policy in Schools, 4(3), 177-199.
Liang, J. G., & Sandmann, L. R. (2015). Leadership for community engagement—A distributive leadership perspectiv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Outreach and Engagement, 19(1), 35-64.
Ling, Y. L. (2016). Teachers' mora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secondary schools of Sibu, Sarawak. Journal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ociety, 1(2), 52-57.
MacCallum, R. C., & Hong, S. (1997). Power analysi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ing using GFI and AGFI.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32, 193-210.
Malone, B., & Caddell, T. (2000). A crisis in leadership: Where are tomorrow's principals? The Clearing House, 73(3), 162-164.
May, H., Huff, J., & Goldring, E. (2012).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incipals' activities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23(4), 417-439.
McCormack-Larkin, M., & Kritek, W. (1983). Milwaukee’s project RIS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0, 16-21.
Mitchell, C., & Sackney, L. (2016). School improvement in high-capacity school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living systems ontology.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 4, 853-868.
Murphy, J., & Torre, D. (2015). Vision: Essential scaffolding.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 43, 177-197.
Newell, R. J., & Van-Ryzin, M. J. (2007). Growing hope as a determinant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Phi Delta Kappan, 88(6), 465-471.
Parylo, O., & Zepeda, S. (2014). Describing and ‘effective’ principal: Perceptions of the central office leaders.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34(5), 518-537.
Pashiardis, P. (1998). Resear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prim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Cypru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26(2), 117-130.
Quinn, R. E. (1988). Beyond rational management: Mastering the paradoxes and competing demands of high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Reynolds, D. (1985). Study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Lewes: Falmer Press.
Ross, J., & Gray, P. (2006).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al values: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ollective teacher efficacy.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7(2), 179-199.
Sahenk, S. (2010).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dmast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n effective school.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2), 298-304.
Sammons, P. (1999). School effectiveness: Coming of ag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isse, The Netherlands: Swets & Zeitlinger B.V.
Schein, E. H. (1985a).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chein, E. H. (1985b). How culture form, develops, and chang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chein, E. H. (2004).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3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oen, L. T., & Teddie, C. (2008). A new model of school culture: A response to a call for conceptual clarity. Philadelphia, PA: Taylor and Francis, Ltd.
Sergiovanni, T. J., & Starratt, R. J. (1998). Supervision: A redefinition. Boston: McGraw-Hill.
Supovitz, J., Sirinides, P., & May, H. (2010). How principals and peers influ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6(1), 31-56.
Taylor, A., & Enggass, K. (2009). Linking architecture and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sig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Albuquerque, MN: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UNESCO (2015). Education 2030: Incheon declaration and framework for action.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4/002456/245656E.pdf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4). Dear colleague letter: resource comparabi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2.ed.gov/about/offices/list/ocr/letters/colleague-resourcecomp-201410.pdf
van der Werf, G. (1997). Differences in school and i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high-, average- and low-effective schools.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8(4), 43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