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統計處(2019)。《107年統計年報電子書》。取自https://www.moi.gov.tw/cl.aspx?n=4406。
王昭霞(2010)。女性自我的覺醒•裂變•重生-王昭霞創作論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王素淳(2014)。一位國民小學男性教師性別角色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王大維,李盈瑩,呂鳳鑾,林聿庭,盧雅蘋(2018)。離婚單親父親的父職實踐經驗:四位中年男性的敘說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2,57-81。
方云萱(2016)。一間廚房、兩代女人:電視食品廣告再現的家庭女性代間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行政院109年出版的《性別圖像》。取自https://gec.ey.gov.tw/Page/8996A23EDB9871BE。
何淑禎(2002)。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已婚國小女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何庭芳,陳國彥,黎進三(2013)。國民小學已婚女教師家務分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南部某縣市為例。人文社會電子學報,9,1-16。
宋青純(2020)。中高齡受暴婦女的就業經驗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宋瑋芸(2020)。國小女教師教職與母職角色期望之探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吳佩蒨(2006)。職業婦女角色覺知與衝突。諮商與輔導。252,33-38。
吳慧靖(2009)。工作、經濟獨立、婚姻女性就業與離婚風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吳珮瑀,吳佳慧,蕭高明(2013)。博士媽媽向前走-女性多重角色與進修博士的困境與進路。應用心理研究,57,31-75。
吳幸嬬(2017)。穿越黑洞:一位離婚單親女性生命歷程的轉變契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李青芬(2014)。原生家庭資源挹注、家庭權力與婚姻滿意度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岱霖(2019)。公務體系性別平等教育現況。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8,43-46。
李惠茹,唐文慧(2004)。性別的多數、權力的少數-以台南市國中女教師的職業選擇與晉遷為例。師大學報,1,29-52。
李淑伶(2011)。展現「陽剛」?: 國小男性教師職場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曉蓉(2014)。男性的優勢?-小學職場的男性教師與其角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9,111-117。
李曉蓉(2016)。女性是受保護者?小學職場的性別與權力。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6,62-67。
周慧(2009)。家庭圍迫中的女性困境―以巴金的《家》和《寒夜》為例。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5, 29-32。
林曉鈴(2014)。不同世代國小女教師性別養成經驗與性別意識內涵狀態之質性研究-以四位國小女教師為例。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報,23,61-102。
邱珍琬(2017)。母女對話:代間女性對於身為女性與對婚姻的觀點。婦研縱橫,106,60-73。
施能傑(2016)。政府部門女性公務人員的代表性分析。臺灣政治學刊,1,169-227。
柯伯昇,游美惠(2008)。國小校長職位晉遷的事件史分析:性別和家庭照顧責任的探討。臺灣社會學刊,40,45-88。
洪櫻溶(2005)。男性性別角色態度與擇偶偏好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未婚男性為對象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洪麗卿(2015)。一位國小女性教師開展性別意識之敘事探究。臺北市立大學學報,1,51-72。
洪櫻芬(2018)。談女性的職場處境。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2,79 – 82。
唐文慧(2011)。為何職業婦女決定離職?結構限制下的母職認同與實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5,201-265。
唐櫟雅(2019)。關係中自立?受暴婦女脫離親密關係暴力後自主生活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孫丕信(2008)。國民中學男教師生涯發展中的性別情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徐榮政(2016)。當代臺灣職業婦女在家務責任及勞動分工的困境與後果分析-以內政部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執勤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張倫琪(2005)。離婚女性個體化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張乃心(2014)。玻璃天花板現象對女性主管公務員影響之研究-以新竹縣政府為例。明新學報,40(2),95-112
張聖傑(2018)。男性國中輔導教師男性氣概建構之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梁竹記(2003)。中年離婚男性生活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莊碧蓮(2016)。 離婚女性破框而出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許敏如(2006)。後現代家庭的家務分工─以台北市雙薪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許瑛玿,許鶯珠(2007)。媳婦在喪奔禮俗中的角色與心路歷程-從臺灣本土的儀式出發。生死學研究,5,P99-161。
陳怡錚(2000)。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思穎(2008)。已婚國中女教師親職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陳清芳(2007)。父權文化下的女性困境-《已故上校的女兒》中象徵性意象的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84-87。
陳昭如(2010)。婚姻作爲法律上的異性戀父權與特權。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7,113-199。
陳靜儀(2011)。離婚男性單親之求助與受助經驗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市。游美惠(2018)。性別刻板印象與性暴力。婦研縱橫,10,6-9。
黃麗莉(2008)單身熟男擇偶條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黃瓊誼(2008)。從男女平等原則論我國裁判離婚制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管理學院,臺北市。黃士嘉(2011)。台語俗諺對擇偶歷程之描繪及其現代意義。庶民文化研究,4,1-46。
黃惠敏,黃德祥(2012)。國中小女性教師工作與家庭衝突之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23-33。
黃映雯(2020)。探討離婚之因素-以臺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楊連謙(2002)。家庭權力關係。諮商與輔導,204,26-32。
楊婉瑩,林珮婷(2011)。當「男女有別」變成「男女不平等」-性別角色認知與政治效能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9,121-172。
楊連謙、董秀珠(2013)。收入對婚姻權力及婚姻暴力的影響。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5,121-146。
楊雅甯(2014)。離婚非「水盡山窮」--以四位國小女性教師的故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楊克隆(2018)。臺南州歌謠的女性生活圖像:以1931年〈臺灣新民報〉著錄歌謠為例。修平學報,36,101-126。
楊明月(2020)。永不凋謝的花朵:衝突婚姻中的女性 為何不離婚?—以復原力觀點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廖婉喻(2008)。臺灣家事調解員的性別意識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廖心宜(2013)。高雄市政府高階公務人員對玻璃天花板效應及成因之認知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劉禹婕(2008)。離開抑或留下-女性離婚抉擇歷程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劉宏恩(2012)。臺灣離婚調解制度的演變—兼論家事事件法關於調解程式的若干疑問。臺灣法學雜誌,202,35-46。
劉書毓(2014)。校園中的剩女?勝女?……非婚國中女教師的性別處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蔣駿(2016)。家事離婚事件中法官之性別意識研究。慈濟科技大學學報,3,217-256。
鄧郁璇(2013)。已婚國小女教師的性別平等意識與婚姻生活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羅培毓(2003)。從法律的觀點論臺灣女性離婚決定之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羅椉尹(2016)。高職兼任行政主管之女性教師多重角色分析之研究─以大臺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金英朱(2018)。媳婦的辭職信(劉小妮譯)。采實文化。(原著出版於2018)。
趙南柱(2019)。她的名字是(張琪惠譯)。遠流。(原著出版於2019)。
Hochschild,A. (2017)。第二輪班(張正霖,譯)。群學。(原著出版年1989)。
Lieblich,A.,Tuval-Mashiach,R.& Zilber,T. (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吳芝儀譯)。濤石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年)
Riessman,C.K. (2017). 敘說分析 (王勇智,鄧明宇譯)。五南。(原著出版於2003年)。
Gannerud,E.(2001).A Gender Perspective on the Work and Lives of Wome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5, 55-70.
Leopold,T.(2018).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Consequences of Divorce: A Study of Multiple Outcomes. Demography,55,769-797.
Mahapatra,M.(2018).Teaching Career for Women: Decoding Work-Family Conflict.Review of Management,8,41-48.
Mirzaie,R.(2016).Divorce Mediation for Women: An Examination of Feminist Critiques.Dispute Resolution Journal,71,161-170.
Yang,L.L.(2008).The life stories of motherhood among divorced women in Taiwa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6(3), 22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