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宗斌(1999)。訓練方式、電腦自我效能及學習型態對學習績效的影響-網頁設計實地研究。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家通(1995)。教育導論。台南:麗文。
王誼綸(2019)。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業界專家協同教學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碩士論文。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 :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余舜基(2016)。國小教育機構學習態度、網路學習社群對數學科學習成效模式之建構與驗證。教育學報,第44卷第2期,81-99。
李建霖(2010)。學習滿意度之定義及相關理論研究。屏東教大體育,第13期,101-107
吳枚瑛、陳香廷、魯盈讌、洪瑞兒(2018)。探討高雄市青少年自覺健康、身體意象及幸福感之關係。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63卷第1期,33-67。
吳淑甄(2016)。澎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吳清山(2011)。非學校型態實驗教禸的新紀元。師友月刊,第531期,53-57。
吳朝森、陳盈吉、陳明宏(2017)。休閒運動課程涉入、學習成效及工作效能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第12卷第2期,87 -96。
吳鴻松(2009)。科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建霖(2008)。學習滿意度之定義及相關理論研究。屏東教大體育,第13期,101-107。
周虹君(2003)。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林志哲(2015)。「心理幸福感量表」之中文化驗證。測驗學刊,第62卷第4期,261 - 277。
林麗玲(2006)。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林正偉(2019)。雲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參與英文補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彩岫、李彥儀、林妤蓁(2018)。實驗教育文獻反映的歷史脈絡。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7卷第1期,37-52
林淑惠、黃韞臻(2008)。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第30卷第2期,83-104。
林新發(2018)。提高教師專業素養促進教育實驗創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7卷第1期,128-134。
金音如(2010)。諮商師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柳孟瑾(2009)。動機調整方案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效果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8期。
張沛綺(2013)。大學生親職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張芳全(2017)。幸福感與學習成就之跨國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13卷第3期,31-66。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2 版)。台北市,東華書局。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實驗教育(2019)。教育實驗簡報。https://www.k12ea.gov.tw/files/common_unit_id/d8533636-0498-4fd6-b456-2bcda3a8b4d9/pic/108%E5%AF%A6%E9%A9%97%E6%95%99%E8%82%B2%E7%B0%A1%E5%A0%B1.pdf ,搜尋日期:109年10月15日。
郭美貝(2012)。美容系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嘉義某技術學院為例。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騏龍(2001) 。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曾煥琦(2004)。南部地區國中學生對生涯發展教育課學習態度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姮棻(2018)。實驗教育的挑戰因應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7卷第1期,68-71。
黃春太(2010)。臺灣南部地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黃繼仁(2018)。特色課程就是實驗教育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7卷第6期,56-62。
溫明麗(2018)。實驗教育真能引領教育走出新篇章。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7卷第1期,18-24。
葉炳煙(2012)。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第16期,285-293。
詹志禹(2019)。臺灣實驗教育師資培育的困境與希望。中等教育,第70卷第1期,8-16。
詹欽惠(2012)。國小學童校外教學認知、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以老樹根觀光工廠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師院在職進修碩士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海鵬(2002)。臺南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素倫、林清文(2007)。國中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第29卷第1期,1-24。
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蕭克昌(2011)。國小陶藝校本課程發展與學童學習成效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錢玉玲(2010)。國中班級氣氛、學習滿意度、導師領導行為與班級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羅譽鑫(2019)。境外專班在職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8卷第10期,192-209。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https://doi.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0033-2909.95.3.542.
Peterson, R. A. (1994). A meta-analysis of Cronbach's coefficient alpha.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1(2), 381-391
Stipek, D. (1995) .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6(1), 209-23
Tough, A. (1982). Some major reasons for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3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