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丁鈺珊(2013)。大學生家庭價值觀、人際依附風格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內政部(2020年01月20日)。110年全國孝行獎選拔開始!請踴躍推薦孝行楷模。台北:內政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10&s=212242
王如意(2019)。大學生之親職化、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健康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王幸芙(2020)。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王姿云(2017)。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愛情關係受傷害情感與其調節策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王紹穎(2007)。自我感、復原力與創傷後症狀之關聯性研究:以燒傷病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 (1997)。人際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親密能力之評量。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4(2),63-78。
包康寧(2011)。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古苑詩(2015)。大學僑生社會支持、親職化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石芳萌(2007)。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朱佩文(2013)。大學生單一/多重戀情者的依附風格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朱玲慧(2011)。大學生自尊、同儕關係對復原力與幸福感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江志正(2008)。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3),173-196。
池妮聲(2011)。大學生依附風格及其知覺的社會支持對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行政院(2020年09月02日)。家庭組織型態(單人、夫妻、單親、核心、祖孫、三代、其他)。台北:行政院。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iGJRpsNX45yniGDj%2Bw1ueQ%3D%3D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吳子萸(2014)。海事水產科系大學生復原力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吳旻諭(2020)。網路社群媒體成癮與個人特質、生活滿意度的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台中。吳彥箴(2018)。社會工作者眼中親職化兒少圖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吳珮瑜(2011)。大學生創造性傾向、希望感與挫折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吳端靜(2012)。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李元親(2015)。從客體理論觀點看親職化個案參與藝術治療的歷程經驗解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李汶軒(2013)。家庭照顧者親職化經驗、照顧負荷與健康狀態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李晉源(2014)。大學生的人際依附風格、愛情信念與關係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阮璟雅(2020)。大學生依附風格、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林育陞(2018)。憂鬱症患者心理危機痊癒歷程個案研究-復原力觀點。危機管理學刊,15(1),67-78。
林芳儀(2019)。大學生情緒困擾與因應方式之關係:以復原力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林俐伶、林秋菊(2019)。在逆境中堅強-運用復原力概念於照顧者負荷。護理雜誌,66(3),100-105。
林暐云(2018)。遠距離戀愛進行式:成人依附風格、愛情維持行為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林慧玲(2017)。弱勢家庭親職化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花宇甯(2018)。具親職化經驗諮商心理師在諮商關係中反移情的覺察與因應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邱佩瑜(2017)科技大學學生投入社團與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及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洪浚韋(2018)。幼兒保育系學生實習工作壓力與挫折復原力之影響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科技部(2019)。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台北:科技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ethics-p.moe.edu.tw/static/ethics/u30/p03.html
范孜筠(2012)。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孫頌賢、修慧蘭(2007)。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聯。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31-51。
翁靖惠、陳玟伶(2020)。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聯。護理雜誌,67(1),113-119。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8)。【2018無窮世代】家扶首次公佈弱勢兒少十年生活趨勢調查報告。台中: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檢索日期:
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tfcfrg.ccf.org.tw/?action=reply_text&class_id=4&did=2700&order_by=5&page_totle=10&page=1
國科會(2015)。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detail?l=ch&article_uid=cc4d3853-ef32-4d39-89d8-27bb752e247d&menu_id=9aa56881-8df0-4eb6-a5a7-32a2f72826ff
康韶珊(2012)。華人文化對親職化兒童自尊形塑之影響。輔導與諮商,316,41-44。
張妙嬋(2019)。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張沛綺(2013)。大學生親職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張晨光、劉經偉(2020)。親職化中的子女主體性:來自於「孝道」研究的啟示。輔導與諮商學報,42(2),63-82。
張萬烽(2020)。保護因子對於不同復原力類型學習障礙學生之影響。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5(1),65-96。
張緡鏐、蘇映伊、王聖基(2018)。台灣貧困家庭親職化兒童的生活樣貌與需求。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8(2),43-86。
教育部統計處(2016)。教育程度標準分類第5次修正版 (105年1月)。台北:教育部統計處。檢索日期:2021年04月13日。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A2790260857AA541
教育部統計處(2021)。主要統計表-歷年。台北:教育部統計處。檢索日期:2021年03月15日。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s=D04C74553DB60CAD
莊清如(2015)。亞斯伯格症大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莊惠馨(2020)。大學生具親職化經驗、知覺父母親密關係對愛情觀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許燦祥(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郭興偉(2014)。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失戀調適之相關: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台中。陳李綢(2012)。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多元生理回饋。教育心理學報,44(1),159-184。
陳怡睿(2019)。大學生拒絕敏感度對困擾揭露之影響:以親職化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陳治緯(2017)。高中職學生依附關係、社會支持與憂鬱傾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陳亭潔(2011)。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品質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陳莉婷(2020)。大學生依附風格、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陳新豐(2015)。量化資料分析:SPSS與EXCEL。台北:五南圖書。
陳慧珊、吳麗娟(2013)。大學生親職化現象、個體化程度與身心健康指標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5(1),103-120。
陳箴懌(2019)。大學生不同依附關係型態與智慧型手機成癮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市某國立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曾于庭(2016)。國小教師成人依附風格、獨處能力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曾文志(2007)。大一學生歷經創傷事件與復原力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2),317-334。
曾昤媜(2015)。一位實習心理師以四步模式在醫院進行家庭諮商之歷程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曾筱恬(2011)。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大學生的憂鬱行為表現(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游逸惠(2017)。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回覆預期與情緒反應之相關研究-以LINE已讀不回情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黃姵甄(2020)。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分手後的復原成長情形:以多重戀情或一般戀情為調節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台中。黃愉庭(2020)。探討大學生知覺之社會支持與其復原力的關聯-感恩特質與自我效能的調節作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黃瓈箴(2012)。大學生成人依附風格、自尊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葉豫璇(2019)。國中生知覺導師幽默風格對生活滿意度之影響─分別以青少年復原力、師生互動關係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4),491-518。
詹毓玫(2013)。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態度與約會暴力 接受度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熊瑞梅、蘇碩斌(2011)。《台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草案。臺灣社會學會通訊,72,6-12。
劉宸言(2014)。大學生親職化、成人依附風格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劉晏廷(2013)。大學生生活壓力、網路社群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劉豈陌(2019)。大學生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憂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蔡玉婷(2016)。團隊建構對團隊凝聚力與復原力之研究 -以金門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金門。蔡甫昌、莊宇真(2018)。研究不當行為之定義、規範與預防。台灣醫學,22(5),515-529。
衛生福利部(2020年03月09日)。1.1.5 中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台北:衛生福利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2-13783-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20年03月09日)。2.5.10 特殊境遇家庭概況。台北:衛生福利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85-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20年03月09日)。2.5.12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服務。台北:衛生福利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87-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20年03月19日)。1.1.1 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台北:衛生福利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2-13779-113.html
盧綵蓉(2011)。正向心理團體對挫折大學生正向情緒及挫折復原力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戴禎儀(2011)。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以台灣北部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謝喆瑋(2009)。大學生知覺父母衝突之程度、情緒安全感受與親職化的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鍾偉元(2016)。不倒的力量—復原力對身心障礙者家長壓力調適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簡匯育(2011)。高中職生親職化量表編製與其復原力、身心健康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羅尉瑜(2018)。大學生人格特質、依附風格與分手調適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蘇國智(2015)。花蓮地區大學生復原力、憂鬱傾向 與生活壓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外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Bolton, K. W., Hall, J. C., Blundo, R., & Lehmann, P. (2017). The role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e theory in solution-focused practice. Journal of Systemic Therapies, 36(3), 1-15.
Boszormenyi-Nagy, I., & Spark, G. M. (1973). Invisible loyalities: Reciprocity in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 Hagerstown, MD: Haper & Row.
Bourassa, K. (2010). Compulsive caregiving: Emotional parentification in childhood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S.A.
Bowlby(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2, 664-678.
Dvorsky, M. R., & Langberg, J. M. (2016). A review of factors that promote resilience in youth with ADHD and ADHD symptoms.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9(4), 368-391.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W. W. Norton.
Freud, S. (1905).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Retrieved from:http://www.sigmundfreud.net/three-essays-on-the-theory-of-sexuality-pdf-ebook.jsp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Martinussen, M., Aslaksen, P. M., & Flaten, M. A. (2006).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1, 213-219.
Goldenberg, I., Stanton, M., & Goldenber, H.(2019)。家族治療概觀(二版)(杜淑芬、葉安華、鄧志平、王櫻芬、吳婷盈譯)。台北:雙葉。(原著出版於2016)。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2006).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Harlow, H. F., & Zimmerman, R. R. (1959). Affectional response in the infant monkey: Orphaned baby monkeys develop a strong and persistent attachment to inanimate surrogate mothers. Science, 130(3373), 421-432. doi:10.1126/science.130.3373.421
Hooper, L. M., Marotta, S. A., & Lanthier, R. P. (2008). Predictors of growth and distress following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 retrospective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17(5), 693-705.
Jurkovic, G. J. (1997). Lost childhoods: The plight of the parentified child. New York, NY: Brunner/Mazel.
Karpel, M. (1976). Individuation: From fusion to dialogue. Family Process, 15(1), 65-82.
Kerr, M. E., & Bowen, M. (1988). Family evaluation: An approach based on Bowen theo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Minuchin, S., Montalvo, B., Guerney, B. G., Rosman, B., & Schumer, F. (1967). Families of the slums. New York: Basic Books.
Patricia K. K. (2014). Implications of Parent-Child Boundary Dissolution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Who Is the Parent and Who Is the Child?"(2nd ed.). Binghamton, NY : Haworth Maltreatment & Trauma Press.
Patterson, J. L., & Kelleher, P. (2005). Resilient school leaders: Strategies for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chieve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ars, R. R. (1963). Dependency motivation (Vol. 11). Oxford, England: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Wells, M., & Jones, R. (2000).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nd shame-prone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8(1), 19-27.
Werner, E. E., & Smith, R. S. (1982). Vulnerable but invincibl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silient children and youth. New York, NY: McGraw-Hill.
Werner, E. E. (1995).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Current Direction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