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9: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俐伶
研究生(外文):Liu, Li-Ling
論文名稱:大學生親職化、依附風格與復原力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Parentification, Attachment Style and Resil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指導教授:張高賓張高賓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Kao-P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5
中文關鍵詞:大學生親職化依附風格復原力
外文關鍵詞:college studentsparentificationattachment styleresili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66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親職化、依附風格與復原力之現況,瞭解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家庭型態)之大學生在親職化、依附風格與復原力的差異,同時分析大學生在親職化、依附風格與復原力之間的關聯性,以及親職化與依附風格對復原力之預測力。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並隨機抽樣方式蒐集資料,並使用「親職化量表」、「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和「青少年復原力量表」為研究工具;共蒐集423份有效樣本資料,運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以及多元逐步回歸等方式進行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親職化程度中等偏低,復原力程度中等偏高,依附風格則以排除依附傾向最高。
二、不同出生序及家庭社經地位之大學生其親職化有顯著差異。
三、大學生親職化與、依附風格與復原力之間呈顯著相關。
四、大學生親職化與依附風格對復原力具顯著預測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歸納結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及輔導諮商相關實務工作做為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entification, attachment style and resilience. The samples are comprised of 423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simple random sampling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earch tool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Parentification Scale”, “Attachment styles Questionnaire”, and “Inventory of Adolescent Resilience”.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 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at middle to low level of parentification, at middle to high level of resilience, and higher tendency towards dismissing attachment.
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rentifi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birth order and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3.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arentification, attachment style and resilience.
4.Parentification and attachment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significant and predictable effect on resilience.
At last,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counseling work and future studies were give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謝誌 ………………………………………………………………… iii
目次 ………………………………………………………………… vi
表次 ………………………………………………………………… vii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親職化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 11
第二節 依附風格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20
第二節 復原力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1
第五節 研究程序 ………………………………………………… 4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 49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 5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親職化差異情形 ………………… 5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依附風格差異情形 ……………… 68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復原力差異情形 ………………… 76
第五節 大學生親職化、依附風格與復原力之相關分析 ……… 86
第六節 大學生親職化、依附風格對復原力之預測力分析 …… 9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0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0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113
外文部分 ………………………………………………………… 121
附錄
附錄一 大學生家庭經驗、互動模式與困境因應問卷 ………… 125
附錄二 「親職化量表」授權同意書…………………………… 133
附錄三 「人際依附風格量表」授權同意書…………………… 134
附錄四 「青少年復原力量表」授權同意書…………………… 135
中文部分
丁鈺珊(2013)。大學生家庭價值觀、人際依附風格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內政部(2020年01月20日)。110年全國孝行獎選拔開始!請踴躍推薦孝行楷模。台北:內政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10&s=212242
王如意(2019)。大學生之親職化、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健康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王幸芙(2020)。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王姿云(2017)。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愛情關係受傷害情感與其調節策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
王紹穎(2007)。自我感、復原力與創傷後症狀之關聯性研究:以燒傷病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 (1997)。人際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親密能力之評量。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4(2),63-78。
包康寧(2011)。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古苑詩(2015)。大學僑生社會支持、親職化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石芳萌(2007)。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朱佩文(2013)。大學生單一/多重戀情者的依附風格與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朱玲慧(2011)。大學生自尊、同儕關係對復原力與幸福感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江志正(2008)。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3),173-196。
池妮聲(2011)。大學生依附風格及其知覺的社會支持對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行政院(2020年09月02日)。家庭組織型態(單人、夫妻、單親、核心、祖孫、三代、其他)。台北:行政院。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iGJRpsNX45yniGDj%2Bw1ueQ%3D%3D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吳子萸(2014)。海事水產科系大學生復原力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
吳旻諭(2020)。網路社群媒體成癮與個人特質、生活滿意度的關係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台中。
吳彥箴(2018)。社會工作者眼中親職化兒少圖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吳珮瑜(2011)。大學生創造性傾向、希望感與挫折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吳端靜(2012)。女大學生親職化、關係性自我與愛情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李元親(2015)。從客體理論觀點看親職化個案參與藝術治療的歷程經驗解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
李汶軒(2013)。家庭照顧者親職化經驗、照顧負荷與健康狀態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
李晉源(2014)。大學生的人際依附風格、愛情信念與關係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阮璟雅(2020)。大學生依附風格、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林育陞(2018)。憂鬱症患者心理危機痊癒歷程個案研究-復原力觀點。危機管理學刊,15(1),67-78。
林芳儀(2019)。大學生情緒困擾與因應方式之關係:以復原力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
林俐伶、林秋菊(2019)。在逆境中堅強-運用復原力概念於照顧者負荷。護理雜誌,66(3),100-105。
林暐云(2018)。遠距離戀愛進行式:成人依附風格、愛情維持行為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林慧玲(2017)。弱勢家庭親職化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
花宇甯(2018)。具親職化經驗諮商心理師在諮商關係中反移情的覺察與因應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邱佩瑜(2017)科技大學學生投入社團與創造人格特質、倦怠感及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洪浚韋(2018)。幼兒保育系學生實習工作壓力與挫折復原力之影響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科技部(2019)。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台北:科技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ethics-p.moe.edu.tw/static/ethics/u30/p03.html
范孜筠(2012)。大學生依附風格、社交自我效能與憂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
孫頌賢、修慧蘭(2007)。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聯。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31-51。
翁靖惠、陳玟伶(2020)。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聯。護理雜誌,67(1),113-119。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8)。【2018無窮世代】家扶首次公佈弱勢兒少十年生活趨勢調查報告。台中: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檢索日期:
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tfcfrg.ccf.org.tw/?action=reply_text&class_id=4&did=2700&order_by=5&page_totle=10&page=1
國科會(2015)。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detail?l=ch&article_uid=cc4d3853-ef32-4d39-89d8-27bb752e247d&menu_id=9aa56881-8df0-4eb6-a5a7-32a2f72826ff
康韶珊(2012)。華人文化對親職化兒童自尊形塑之影響。輔導與諮商,316,41-44。
張妙嬋(2019)。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張沛綺(2013)。大學生親職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張晨光、劉經偉(2020)。親職化中的子女主體性:來自於「孝道」研究的啟示。輔導與諮商學報,42(2),63-82。
張萬烽(2020)。保護因子對於不同復原力類型學習障礙學生之影響。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5(1),65-96。
張緡鏐、蘇映伊、王聖基(2018)。台灣貧困家庭親職化兒童的生活樣貌與需求。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8(2),43-86。
教育部統計處(2016)。教育程度標準分類第5次修正版 (105年1月)。台北:教育部統計處。檢索日期:2021年04月13日。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A2790260857AA541
教育部統計處(2021)。主要統計表-歷年。台北:教育部統計處。檢索日期:2021年03月15日。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s=D04C74553DB60CAD
莊清如(2015)。亞斯伯格症大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莊惠馨(2020)。大學生具親職化經驗、知覺父母親密關係對愛情觀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
許燦祥(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
郭興偉(2014)。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失戀調適之相關: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台中。
陳李綢(2012)。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多元生理回饋。教育心理學報,44(1),159-184。
陳怡睿(2019)。大學生拒絕敏感度對困擾揭露之影響:以親職化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陳治緯(2017)。高中職學生依附關係、社會支持與憂鬱傾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陳亭潔(2011)。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品質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陳莉婷(2020)。大學生依附風格、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陳新豐(2015)。量化資料分析:SPSS與EXCEL。台北:五南圖書。
陳慧珊、吳麗娟(2013)。大學生親職化現象、個體化程度與身心健康指標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5(1),103-120。
陳箴懌(2019)。大學生不同依附關係型態與智慧型手機成癮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市某國立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曾于庭(2016)。國小教師成人依附風格、獨處能力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曾文志(2007)。大一學生歷經創傷事件與復原力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2),317-334。
曾昤媜(2015)。一位實習心理師以四步模式在醫院進行家庭諮商之歷程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
曾筱恬(2011)。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大學生的憂鬱行為表現(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游逸惠(2017)。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回覆預期與情緒反應之相關研究-以LINE已讀不回情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
黃姵甄(2020)。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分手後的復原成長情形:以多重戀情或一般戀情為調節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台中。
黃愉庭(2020)。探討大學生知覺之社會支持與其復原力的關聯-感恩特質與自我效能的調節作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黃瓈箴(2012)。大學生成人依附風格、自尊與人際親密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
葉豫璇(2019)。國中生知覺導師幽默風格對生活滿意度之影響─分別以青少年復原力、師生互動關係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4),491-518。
詹毓玫(2013)。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態度與約會暴力 接受度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熊瑞梅、蘇碩斌(2011)。《台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草案。臺灣社會學會通訊,72,6-12。
劉宸言(2014)。大學生親職化、成人依附風格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
劉晏廷(2013)。大學生生活壓力、網路社群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劉豈陌(2019)。大學生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憂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蔡玉婷(2016)。團隊建構對團隊凝聚力與復原力之研究 -以金門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金門。
蔡甫昌、莊宇真(2018)。研究不當行為之定義、規範與預防。台灣醫學,22(5),515-529。
衛生福利部(2020年03月09日)。1.1.5 中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台北:衛生福利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2-13783-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20年03月09日)。2.5.10 特殊境遇家庭概況。台北:衛生福利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85-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20年03月09日)。2.5.12 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服務。台北:衛生福利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87-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20年03月19日)。1.1.1 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台北:衛生福利部。檢索日期:2021年03月25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2-13779-113.html
盧綵蓉(2011)。正向心理團體對挫折大學生正向情緒及挫折復原力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戴禎儀(2011)。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以台灣北部大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謝喆瑋(2009)。大學生知覺父母衝突之程度、情緒安全感受與親職化的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鍾偉元(2016)。不倒的力量—復原力對身心障礙者家長壓力調適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簡匯育(2011)。高中職生親職化量表編製與其復原力、身心健康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羅尉瑜(2018)。大學生人格特質、依附風格與分手調適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蘇國智(2015)。花蓮地區大學生復原力、憂鬱傾向 與生活壓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外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Bolton, K. W., Hall, J. C., Blundo, R., & Lehmann, P. (2017). The role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e theory in solution-focused practice. Journal of Systemic Therapies, 36(3), 1-15.
Boszormenyi-Nagy, I., & Spark, G. M. (1973). Invisible loyalities: Reciprocity in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 Hagerstown, MD: Haper & Row.
Bourassa, K. (2010). Compulsive caregiving: Emotional parentification in childhood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S.A.
Bowlby(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2, 664-678.
Dvorsky, M. R., & Langberg, J. M. (2016). A review of factors that promote resilience in youth with ADHD and ADHD symptoms.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9(4), 368-391.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W. W. Norton.
Freud, S. (1905).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Retrieved from:http://www.sigmundfreud.net/three-essays-on-the-theory-of-sexuality-pdf-ebook.jsp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Martinussen, M., Aslaksen, P. M., & Flaten, M. A. (2006).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1, 213-219.
Goldenberg, I., Stanton, M., & Goldenber, H.(2019)。家族治療概觀(二版)(杜淑芬、葉安華、鄧志平、王櫻芬、吳婷盈譯)。台北:雙葉。(原著出版於2016)。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2006).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Harlow, H. F., & Zimmerman, R. R. (1959). Affectional response in the infant monkey: Orphaned baby monkeys develop a strong and persistent attachment to inanimate surrogate mothers. Science, 130(3373), 421-432. doi:10.1126/science.130.3373.421
Hooper, L. M., Marotta, S. A., & Lanthier, R. P. (2008). Predictors of growth and distress following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 retrospective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17(5), 693-705.
Jurkovic, G. J. (1997). Lost childhoods: The plight of the parentified child. New York, NY: Brunner/Mazel.
Karpel, M. (1976). Individuation: From fusion to dialogue. Family Process, 15(1), 65-82.
Kerr, M. E., & Bowen, M. (1988). Family evaluation: An approach based on Bowen theo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Minuchin, S., Montalvo, B., Guerney, B. G., Rosman, B., & Schumer, F. (1967). Families of the slums. New York: Basic Books.
Patricia K. K. (2014). Implications of Parent-Child Boundary Dissolution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Who Is the Parent and Who Is the Child?"(2nd ed.). Binghamton, NY : Haworth Maltreatment & Trauma Press.
Patterson, J. L., & Kelleher, P. (2005). Resilient school leaders: Strategies for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chieve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ars, R. R. (1963). Dependency motivation (Vol. 11). Oxford, England: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Wells, M., & Jones, R. (2000).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nd shame-prone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8(1), 19-27.
Werner, E. E., & Smith, R. S. (1982). Vulnerable but invincibl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silient children and youth. New York, NY: McGraw-Hill.
Werner, E. E. (1995).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Current Direction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81-85.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