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15: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丁桐于
研究生(外文):Ding, Tong-yu
論文名稱:團體音樂活動應用於自閉症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人際互動之改善成效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Influence of Group of Music Activities to Autism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on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behavior.
指導教授:徐庭蘭徐庭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u, Ting-Lan
口試委員:蔡璟忠蔡明憲
口試委員(外文):Tsai, Ching-ChungTsai, Ming-Hsien
口試日期:2021-01-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保育系所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1
中文關鍵詞:團體音樂活動自閉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人際互動行為
外文關鍵詞:Group music activitiesAutism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Interpersonal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討團體音樂活動介入,對於自閉症幼兒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人際互動行為之成效。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屏東縣某早療中心,且以自閉症幼兒,以及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共兩位為對象。研究採單一受試法之A-B-A’撤回設計,並進行每週一次,每次約30分鐘,共12次為期三個月的團體音樂活動,再於活動介入結束後進行追蹤觀察。以人際互動行為事件取樣紀錄表、同儕遊戲互動評定量表、教師與家長訪談大綱等工具蒐集研究資料。研究分析採目視分析法及時間序列C統計驗證受試者之改變情形,並以觀察資料及訪談紀錄,加以輔助,呈現更完整的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如下:(1)團體音樂活動介入期間,兩位受試者人際互動行為有獲得部份改善;(2)團體音樂活動撤除後,自閉症幼兒人際互動成效雖未獲得明顯改善,但有保留的效果,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其人際互動行為獲得改善且具保留效果;(3)團體音樂活動的介入獲得帶班教師及家長肯定,且認為除了有助於增進人際互動行為之外,也可以穩定情緒、肢體的協調;(4)影響團體音樂活動介入人際互動行為之改善因素,除了受試者本身情緒影響外,另外包括當天活動內容、帶班教師、環境的變化等干擾因素。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希望可做為未來相關研究人員、特殊教育領域教師之參考。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group music activities as an intervention on increasing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havior among Autism and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children. Purposive sampling was conducted to select an early intervention center in Pingtung County, Taiwan. A withdrawal (A-B-A’ ) single-subject design wa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he group music activity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on a weekly basis, with each activity lasting for approximately 30 minutes, and a total of 12 activitues were organized in a 3-month period. After the activities were completed, the participants were followed and observed. The tools used to collect data were a form to recor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havior events, a scale to rate peer interactions during games and outlines for teacher and parent interviews. Visual analysis and a time series analysis based on the C-statistics were employed to verify changes in the participants. Observational data and interview records were used to enhance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findings.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group music activity intervention, the performance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havior in two subjects partially improved.
(2)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the group music activities,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vention o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havior did not improve significantly in the autism participant but it was maintained. However, it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AHDH participant and was maintained .
(3) Both teachers and parents agreed for grouped music activity intervention, and believed that the intervention increase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havior and facilitated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physical coordination.
(4) The finding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havior that might have the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the participants’ emotions, other activities on the days of the interventions and the teachers and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help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to special education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目錄
摘要‐‐‐‐‐‐‐‐‐‐‐‐‐‐‐‐‐‐‐‐‐‐‐‐‐‐‐‐‐‐‐‐‐‐‐‐‐‐‐‐‐‐‐‐‐‐‐‐‐‐‐‐‐‐‐‐‐‐‐‐‐‐‐‐‐‐‐‐‐‐‐‐‐‐‐‐‐‐‐‐‐‐‐‐‐‐‐Ⅰ
Abstract‐‐‐‐‐‐‐‐‐‐‐‐‐‐‐‐‐‐‐‐‐‐‐‐‐‐‐‐‐‐‐‐‐‐‐‐‐‐‐‐‐‐‐‐‐‐‐‐‐‐‐‐‐‐‐‐‐‐‐‐‐‐‐‐‐‐‐‐‐‐‐‐‐‐‐‐‐‐‐‐‐‐Ⅱ
謝誌‐‐‐‐‐‐‐‐‐‐‐‐‐‐‐‐‐‐‐‐‐‐‐‐‐‐‐‐‐‐‐‐‐‐‐‐‐‐‐‐‐‐‐‐‐‐‐‐‐‐‐‐‐‐‐‐‐‐‐‐‐‐‐‐‐‐‐‐‐‐‐‐‐‐‐‐‐‐‐‐‐‐‐‐‐Ⅳ
目錄‐‐‐‐‐‐‐‐‐‐‐‐‐‐‐‐‐‐‐‐‐‐‐‐‐‐‐‐‐‐‐‐‐‐‐‐‐‐‐‐‐‐‐‐‐‐‐‐‐‐‐‐‐‐‐‐‐‐‐‐‐‐‐‐‐‐‐‐‐‐‐‐‐‐‐‐‐‐‐‐‐‐‐‐‐Ⅴ
圖表索引‐‐‐‐‐‐‐‐‐‐‐‐‐‐‐‐‐‐‐‐‐‐‐‐‐‐‐‐‐‐‐‐‐‐‐‐‐‐‐‐‐‐‐‐‐‐‐‐‐‐‐‐‐‐‐‐‐‐‐‐‐‐‐‐‐‐‐‐‐‐‐‐‐‐‐‐‐‐‐Ⅷ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自閉症幼兒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之探究‐‐‐‐‐‐‐‐‐‐‐‐‐‐‐‐‐12
  第二節 音樂活動探究自閉症及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幼兒人際互動之
相關研究‐‐‐‐‐‐‐‐‐‐‐‐‐‐‐‐‐‐‐‐‐‐‐‐‐‐‐‐‐‐‐‐‐‐‐‐‐‐‐‐‐‐‐‐‐‐‐‐‐‐‐‐‐‐‐‐‐‐‐‐‐ 26
  第三節 音樂活動理論基礎‐‐‐‐‐‐‐‐‐‐‐‐‐‐‐‐‐‐‐‐‐‐‐‐‐‐‐‐‐‐‐‐‐‐‐‐‐‐‐‐‐‐‐‐‐‐‐‐‐‐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50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50
  第二節 研究情境與對象‐‐‐‐‐‐‐‐‐‐‐‐‐‐‐‐‐‐‐‐‐‐‐‐‐‐‐‐‐‐‐‐‐‐‐‐‐‐‐‐‐‐‐‐‐‐‐‐‐‐‐‐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61
  第四節 奧福音樂活動設計‐‐‐‐‐‐‐‐‐‐‐‐‐‐‐‐‐‐‐‐‐‐‐‐‐‐‐‐‐‐‐‐‐‐‐‐‐‐‐‐‐‐‐‐‐‐‐‐‐64
  第五節 研究程序‐‐‐‐‐‐‐‐‐‐‐‐‐‐‐‐‐‐‐‐‐‐‐‐‐‐‐‐‐‐‐‐‐‐‐‐‐‐‐‐‐‐‐‐‐‐‐‐‐‐‐‐‐‐‐‐‐‐‐‐‐67
  第六節 研究相關人員‐‐‐‐‐‐‐‐‐‐‐‐‐‐‐‐‐‐‐‐‐‐‐‐‐‐‐‐‐‐‐‐‐‐‐‐‐‐‐‐‐‐‐‐‐‐‐‐‐‐‐‐‐‐‐71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8
  第一節 量化資料分析‐‐‐‐‐‐‐‐‐‐‐‐‐‐‐‐‐‐‐‐‐‐‐‐‐‐‐‐‐‐‐‐‐‐‐‐‐‐‐‐‐‐‐‐‐‐‐‐‐‐‐‐‐‐‐78
  第二節 質性資料分析‐‐‐‐‐‐‐‐‐‐‐‐‐‐‐‐‐‐‐‐‐‐‐‐‐‐‐‐‐‐‐‐‐‐‐‐‐‐‐‐‐‐‐‐‐‐‐‐‐‐‐‐‐‐‐92
  第三節 綜合討論‐‐‐‐‐‐‐‐‐‐‐‐‐‐‐‐‐‐‐‐‐‐‐‐‐‐‐‐‐‐‐‐‐‐‐‐‐‐‐‐‐‐‐‐‐‐‐‐‐‐‐‐‐‐‐‐‐‐‐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4
參考文獻‐‐‐‐‐‐‐‐‐‐‐‐‐‐‐‐‐‐‐‐‐‐‐‐‐‐‐‐‐‐‐‐‐‐‐‐‐‐‐‐‐‐‐‐‐‐‐‐‐‐‐‐‐‐‐‐‐‐‐‐‐‐‐‐‐‐‐‐‐‐‐‐‐‐‐‐‐126
附錄‐‐‐‐‐‐‐‐‐‐‐‐‐‐‐‐‐‐‐‐‐‐‐‐‐‐‐‐‐‐‐‐‐‐‐‐‐‐‐‐‐‐‐‐‐‐‐‐‐‐‐‐‐‐‐‐‐‐‐‐‐‐‐‐‐‐‐‐‐‐‐‐‐‐‐‐‐‐‐‐‐‐‐135
  附錄一  人際互動行為事件取樣紀錄表‐‐‐‐‐‐‐‐‐‐‐‐‐‐‐‐‐‐‐‐‐‐‐‐‐‐‐‐‐135
  附錄二  人際互動評量表‐‐‐‐‐‐‐‐‐‐‐‐‐‐‐‐‐‐‐‐‐‐‐‐‐‐‐‐‐‐‐‐‐‐‐‐‐‐‐‐‐‐‐‐‐‐‐136
  附錄三  家長訪談大綱‐‐‐‐‐‐‐‐‐‐‐‐‐‐‐‐‐‐‐‐‐‐‐‐‐‐‐‐‐‐‐‐‐‐‐‐‐‐‐‐‐‐‐‐‐‐‐‐‐‐139
  附錄四  教師訪談大綱‐‐‐‐‐‐‐‐‐‐‐‐‐‐‐‐‐‐‐‐‐‐‐‐‐‐‐‐‐‐‐‐‐‐‐‐‐‐‐‐‐‐‐‐‐‐‐‐‐‐141
  附錄五  家長同意書‐‐‐‐‐‐‐‐‐‐‐‐‐‐‐‐‐‐‐‐‐‐‐‐‐‐‐‐‐‐‐‐‐‐‐‐‐‐‐‐‐‐‐‐‐‐‐‐‐‐‐‐‐143
  附錄六  音樂活動設計‐‐‐‐‐‐‐‐‐‐‐‐‐‐‐‐‐‐‐‐‐‐‐‐‐‐‐‐‐‐‐‐‐‐‐‐‐‐‐‐‐‐‐‐‐‐‐‐‐‐144
  附錄七  奧福音樂活動音樂‐‐‐‐‐‐‐‐‐‐‐‐‐‐‐‐‐‐‐‐‐‐‐‐‐‐‐‐‐‐‐‐‐‐‐‐‐‐‐‐‐‐‐‐159
  附錄八  量化項目之因素分析表‐‐‐‐‐‐‐‐‐‐‐‐‐‐‐‐‐‐‐‐‐‐‐‐‐‐‐‐‐‐‐‐‐‐‐‐‐‐160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丁郁如(2016:Ⅰ)。有氧運動介入對改善注意力缺陷症幼兒兒童社會行
  為的效果。臺北市立大學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
丁凰雅(2015:2)。合作學習法應用於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社會技
  巧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亭之、陳麗秋(2017)。學齡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問題與治療。物理
  治療,42(3),247-256。
王昱勻(2013:Ⅰ)。兒童瑜珈情緒效能團體對有情緒困擾的注意力缺陷
  過動症兒童之成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怡勻(2017:Ⅰ)。動物輔助活動方案對自閉症兒童人際互動改變之個
  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2014)。常見問答。取自
  http://www.musictherapy.org.tw/faq.htm
石妮蓁(2017)。融合教室中藝術活動應用於特殊幼兒同儕互動成效之初
  探。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呂桓毅、吳龍源、蔡金川、林立偉(2017)。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中醫文
  獻回顧。中醫藥研究論叢,20(1),83-93。
江依蓁(2018:Ⅰ)。走繩運動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不專注行為之影
  響(未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台北市。
李欣潔(2016:Ⅰ)。以音樂活動增進國小中重度自閉症學生社交技巧之
  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玲玉(2009)。 運用現代科技發展幼兒創造力及提昇肢體動作之行動研
  究。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7(2), 1-40。
李品麒(2011:Ⅰ)。音樂活動對自閉症學童與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婉如(2020:Ⅰ)。核心反應訓練對低口語自閉症幼兒象徵性遊戲行為
  之學習成效。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縣。
李雅雯、陳佩玉、閔農毅(2015)。以遊戲結合類化策略提升國小自閉症
  個案社會互動技能之研究。特教論壇,19,56-68。
李惠藺(2015:Ⅰ)。 家長居家介入訓練對提升自閉症嬰幼兒共享式注意
  力成效之研究。(博士論文)。 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
李毓文(2016:Ⅰ)。自閉症兒童參與音樂活動行為表現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蕙如(2014:Ⅰ)。臺灣音樂治療現況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暨
  醫療資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月鳳(2015:Ⅰ)。國小教師運用跳繩與靜坐提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
  童注意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
  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
吳芊霈(2010:Ⅰ)。融合式小團體音樂活動對學前智能障礙兒童社會行
  為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吳念瑾(2015:Ⅰ)。團體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高年級泛自閉症兒童的情
  緒調適和社交技巧輔導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
  學,臺中市。
吳東憲(2016:7)。國中學生網路成癮與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以社群網
  路平台-臉書為例。臺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南市。
吳靜涵(2016:Ⅰ)。核心反應訓練提升自閉症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成效之
  研究。台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台
  北市。
余姍儒(2016:Ⅰ)。應用問題解決活動提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社會
  技巧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何盈婷(2013:Ⅰ)。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音樂活動對自閉症學生學習注
  意力持續性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臺中市。
林妍諭(2016:Ⅰ)。自閉症幼兒家長對實施音樂治療看法之調查研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早期療育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林奕汝(2013:Ⅰ)。創作性戲劇教學影響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人際關
  係之研究-以羅東國小資源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
  術大學,新北市。
林建妤(2013:1)。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更新心理疾病定
  義及分類。教育部電子報。取自: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2974
林淑芳(2016)。 奧福音樂教學面面觀: 本土的與創造的基礎音樂教育。
  臺中市:台灣奧福教育協會。
林雅莉(2018:6-10)。奧福音樂教學法應用於鋼琴學習之成效。台南應
  用科技大學音樂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聖曦、林慶仁(2012)。幼兒「同儕遊戲互動評定量表」編製與相關因素研究。兒童與教育研究,2,17-42。
林翠英(2013)。自閉症學生的行為問題介入策略。特殊教育季刊,128,
  35-40。
林燕如、周桂如、張佳琪(2011)•音樂治療於台灣老人之應用•新臺北
  護理期刊, 13(1),53-62。
周容瑜(2019:Ⅰ)。「發展桌遊為媒介之注意力訓練方案以改善持續性注
  意力之行動研究—以國小注意力缺陷症幼兒學生為例」,臺北市立大
  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柯欣蓉(2009:7)。聽覺障礙幼兒與聽常同儕互動之主動發起與回應行為
  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秀玲 (2012:Ⅰ)。奧福音樂教學方案對國小輕度與中度智能障礙兒童
  注意力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洪也婷 (2014:Ⅰ)。表達性藝術治療對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行為 
  問題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洪琪琇(2013)。「同儕中樞反應訓練」對國小輕度自閉症學童人際互動影
  響之應用實例。東華特教,50,37-43。
洪瑞雯(2018:2)。運用兒童技能學習團體於國小注意力缺陷症幼兒社交
  技巧之行動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美國音樂治療協會(2014)。何謂音樂治療?取自 
  https://www.musictherapy.org/
胡裕成(2012:39)。運用音樂元素融入多感官課程發展幼兒專注力及人
  際互動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教育部(2014:1)。特殊教育法。台北市。教育部
徐儷瑜、塗千慧、葉啟斌(2017)。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的情緒調控問
  題與家庭脈絡之關係探討。中華心理學刊,59(1),45-62。
孫佩雯(2008:31)。奧福音樂治療對國小注意力缺陷症幼兒學童注意力
  教學成效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
  市。
陳世鐘(2017:14.17)。自閉症兒童的盛行率、發生率及共病現象相關因
  素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有容(2018:Ⅰ)。人際發展介入方案對自閉症兒童提升人際互動能力
  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特教碩士班碩士論文,台東縣。
陳怡潾(2010)。部分融合型態團體音樂活動應用於多重障礙幼兒注意力
  行為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陳信吉(2018:15)。高風險家庭兒童個案處遇之探究-以一位ADHD兒  
  童個案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發展學系輔導與諮
  商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建民(2018:13)。以桌上遊戲融入國小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學習之行
  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文(2005)。拉邦「勁力」運用在「基礎音樂戲劇」教學之研究。
陳淑文(2016)。奧福音樂理念與當時代藝術及理論思潮。載於林淑芳等
  編,奧福音樂教學面面觀-本土的與創造的基礎音樂教育,16-48。臺 
  中市:台灣奧福教育協會。
陳淑瑜(2013)。特殊兒童音樂治療之音樂選擇和樂器應用。國小特殊教
  育 56期,P17-40。
陳斐君(2013)。奧福音樂教學活動對國小疑似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注
  意力成效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
  碩士論文。
陳智修(2018)。對情緒行為障礙障生觀察評量之評分者間信度研究。特
  教論壇,(25),46-62。
陳毓芬、林玲伊(2019)。探討學齡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的社會參與。
  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15(1),67-78。
陳韻如、吳麗媛(2011)。幼兒同儕互動與藝術學習之探究-以提供美勞
  區藝術媒材為例。教育研究學報,45(2),29-57。
陳麗卿 (2016:Ⅰ)。社會故事教學法對改善學前自閉症幼兒不專注問題
  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許珠芬、邱莉婷、王明泉 (2015)。多感官教學對注音符號學習困難學生
  學習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導科技學報,8,43-74。
曾健瑋(2010)。注意力缺陷症幼兒情緒障礙兒童的人際社交技巧訓練。
  諮商與輔導,298,13-16。
黃念主(2017:189-192)。團體音樂育療對特殊幼兒溝通能力與肢體動作
  發展之影響。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黃郁琦(2019:Ⅰ)。應用機器人輔助教學以提升重症自閉症幼兒數字學
  習表現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科技學院永續綠色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論文,嘉義縣。
黃榮真、邱子華 (2010)。開啟特殊需求幼兒人際互動的一扇窗—自編兒
  歌教學活動對學前融合班特殊需求幼兒人際互動之成效探討。東台 
  灣特殊教育學報,12,1-12。
黃詩琁(2018:9)。自我管理策略對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生社會互動行為之
  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鈺涵(2017:Ⅰ)。學前巡迴輔導教師運用人際互動介入方案(RDI)以
  增進自閉症幼兒社會互動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早期療育碩士班,臺中市。
黃瑜萱(2018:Ⅰ)。桌上遊戲課程對提升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之研究(未
  發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薇真(2017:Ⅰ)。繪本教學活動在提升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注
  意力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體育
  學系,台中市。
黃馥鵑(2011:5)。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導師改善國中二年級人際互動之行
  動研究。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齡慧(2016:Ⅰ)。正向行為支持策略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
  生不聽從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  
  東縣。
張弘政(2018:12)。臺中市國中學生人際互動、關係攻擊與孤寂感關係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張宗善 (2019:Ⅰ)。團體藝術治療活動對國小六年級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學生社交技巧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
  學刊,35(4),87-120。
張淑娟(2013:6)。以音樂教學活動改善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嘉琦(2017:Ⅰ)。桌上遊戲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嘉凌(2019:Ⅰ)。運用音樂治療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幼兒之研究。輔
  仁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張綾芳(2018:Ⅰ)。同儕夥伴訓練對自閉症幼兒社交技巧的成效(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游碧鳳(2016:26)。音樂活動對幼幼班幼兒正向情緒及人際互動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趙慧臻(2017:4)。運用戲劇遊戲教學提升國中生人際互動之探(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趙珖甫(2017:14-15)。融合式瑜珈課程提升注意力缺陷症幼兒幼兒專注
  力與學習表現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大學舞蹈所碩士論文。
趙婕(2018:Ⅰ)。有氧遊戲對自閉症幼兒動作控制之影響。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臺北市。
葉怡欣(2012:25-27)。當生命遇見融合:幼兒園實施人與社會向度生命
  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人際互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臺北。
董芳武、銀子奇(2018)。應用機器人為自閉症孩童學習夥伴之研究。數
  位學習科技期刊,10(2),87-111。
楊斯媛(2010:Ⅰ)。多元感官音樂學習活動之實施普通班自閉症學童持
  續性注意力與音樂行為改變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 
  大學,臺南市。
鄭方靖(2012:92)。當代五大音樂教學法。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鄭俐寧、陳麗圓(2009)。音樂治療活動融入多重障礙學生語文學習之應
  用。雲嘉特教,9。頁43-51。
衛生福利部(2015:15)。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台北市:衛生福利部出版。
衛生福利部(2015:19-20)。與自閉症特質同行。台北市:衛生福利部出
  版。
潘淑惠(2019:Ⅰ)。運用繪本教學對自閉症幼兒在社會能力改善之歷程
  與結果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屏東。


蔡昀家(2011:Ⅰ)。應用奧福音樂治療教學方案於改善國小中度智能障
  礙學童不專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蔡婉君(2011:9-10)。奧福音樂教學對改善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
  注意力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進修部
  教育行政碩士班,台東縣。
賴彥志(2018:Ⅰ)。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及一般兒童在虛擬與非虛擬情境
  之注意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淑琴(2015:Ⅰ)。以音樂作為改善自閉症學生人際關係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羅品欣(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情緒智力、親子互動關係、同儕互動
  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期,p25- 
  55
謝政廷、曾秀芳(2008)。共譜美妙的旋律音樂治療初探。諮商與輔導,
  272,10-13。
鍾宜芬(2018:Ⅰ)。繪本結合桌上遊戲提升國小自閉症學生口語敘事表
  達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蘇芷儀(2015:Ⅰ)。以團體遊戲提升國小注意力缺陷症幼兒兒童社會技
  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龔淑珍(2014:Ⅰ)。提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社交技巧之行動研究-以
  國小六年級融合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
  市。




英文文獻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mmondevelopmental problem of children – DSM‐ 5. United State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braham M. Nussbaum (2013) .The pocket guide to the DSM-5
  diagnostic exam .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Barth, J., de Boer, W. E. L., Busse, J. W., Hoving, J. L., Kedzia, S., Couban,        
   R., . . . Kunz, R. (2017). Inter-rater agreement in evaluation of  
  disability: Systematic review of reproducibility studie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56. doi:10.1136/bmj.j14
Gan SM, Tung LC, Yeh CY, Wang CH. ICF-CY based assessment tool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2013;35:678–685
Heflin, J. L.,Alaimo, D. F.(2007).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 Merrill Prentice Hall.
Orff, Carl (1976). Schulwerk. Elementare Musik. Carl Orff und sein Werk.
  Dokumentation III. Tutzing: Schneider
Orff, Carl (1964). Das Schulwerk – Rückblick und Ausblick. In: Orff-
  Institut Jahrbuch 1963. Mainz: Schott 1964: 15-16.
Lane, K. L., Oakes, W. P., Menzies, H. M., & Germer, K. A. (2014).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approaches for detecting students at risk. In H. M. Walker & F. M. Gresham (Eds.), Handbook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for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Applications in
  schools (pp. 129-151).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
Uljarevic, M., & Hamilton, A. (2013).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in
  autism: a formal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3(7), 1517-1526. doi:10.1007/s10803-012-1695-5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60126)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