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朱家儀、黃秀霜、陳惠萍(2013)。「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補救教學方法之探究。課程與教學,16(1),93-114。
朱振生(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時間化聚學習表現與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吳政諺(1998)。學童時間單位和時間轉移概念發展與學習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如弘(2008)。國小五年級學童時刻、時距與時間化聚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邱上真(1992)。國小中年級數學科解題歷程導向之評量。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235-273
邱微惠、劉祥通(2016)。診斷教學對一位小六生擬題表現之影響-以時間計算問題為例。科學教育月刊,391,21-39。
林翠華(2019)。國中小校長主任甄試教戰手冊: 2019年實戰! 最指標性的應試對策 (校長、主任甄試),236-238。
林志豪(2017)。運用多媒體輔助教材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生時間概念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胡瀞文(2018)。國小四年級分數單元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胡永崇(2007)。學習障礙學童的時間與日期之教學。屏師特殊教育,15,27-34。
唐淑華(2011)。眾聲喧嘩?跨界思維?--論「教學轉化」的意涵及其在文史科目教學上的應用。教科書研究,4(2),87-120。
耿來祿(2002)。國小學童時間概念之直觀類型的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黃武鎮(1975)。小學數學科教學。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
陳惠萍(2009)。提升經濟弱勢學童學習成就之教學與實踐。臺南:供學。
陳佩玉、鍾靜(2003)。國小學童時間單位量概念之研究。國教學報,15,61-88。
陳雪枝、鍾靜(2003)。兒童報讀時刻之現象與概念。國立臺北師院學報,16(2),71-96。
陳世銘(2004)。線上測驗應用在國民小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四年級數學時間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張振東(1989)。時間的基本概念。哲學與文化,16(2),47-54。
連文宏、洪儷瑜(2018)。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3(1),29-52。
許美香(2016)。從攜手計畫至補救教學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58-64 。
教育部(2000)。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專科學校評鑑實施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助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童學習扶助作業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數學領域課程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楊怡婷(2016)。補救教學有效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173-177。
廖佩倚(2018)。故事融入時間概念之補救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蔡秉修(2014)。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數學補助教學之分數學習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蔡靜宜(2015)。台南地區國小四年級學生時間的概念與計算之錯誤類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魯炳寰、林素微(2001)。國小數學教材分析─時間與速率。臺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鍾靜(1993)。國民小學國語科與數學科之班級教學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報告)。
鍾靜(1994)。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低年級時間教材的設計。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頁135-145)。臺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鍾靜(1998)。時間教材與速率教材的設計。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高年級)~協助學童認知發展的數學課程(頁230-256)。臺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鍾靜、鄧玉芬、鄭淑珍(2003)。學童生活中時間概念之初探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1-38。(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77-0301-H081-001)。
顏雅莉(2004)。國小五年級學生在線上補救教學環境下學習時間概念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西文部分
Chinn, S. J., & Ashcroft, J. R.(1998). Mathematics for Dyslexics: A teaching handbook. London: Whurr Publishers.
Davis, G. A. ;Rimm, S. B. (1998).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4r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Fischbein, E.(1987). Intution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n educational approach. Holland: D. Reidel.
Friedman, W. J. (1982). Conventional time concepts and children’s structuring of time. InFriedman (Ed.), Th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f tim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oudsmit, S.A.;Claiborne,R.; Eds.(1966). Time-Life Science Library。
Nelson,G.(1982). Teaching time-telling.Arithmetic Teacher,29(9),31-34。
Piaget, J. (1965).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number. New York: Norton.
The National council of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The National Council ofTeachers ofMathe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