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毛萬儀、黃迺毓(2010)。初任父親第一年父職經驗歷程之研究-以六位大專教育程度父親為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2,31-53。
王天苗(1996)。臺灣地區心智發展障礙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供需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21-44。
王天苗(2013)。家長支援療育方案對零至三歲幼兒與家庭之成效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8(2),1-28。
王行(1996)。新男性的成長—打破男性優勢的迷思。測驗與輔導,135,2784-2755。
王素貞(2016)。家長的早期療育選擇—以五個個案為例。長庚科技學刊,24,161-175。
王舒芸(1996)。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23-28。
王舒芸、余漢儀(1995),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1。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2。
田翊君(2019)。「主啊!我是一個爸爸」側寫臺灣基督教推喇奴爸爸學校的父職論述形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朱貽莊(2011)。醫療模式下的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在哪裡,社區發展季刊,136,331-343。
行政院(2019)。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年-111年)核定本。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20)。就保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給付件數-年齡、行業別 - 統計值 (100年 ~ 108年)。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Query.aspx?sn=%2fqv37EaxStFCx97F2dOWeQ%3d%3d&statsn=idHeu%2bd0jXcJTF8w%2bWibvw%3d%3d&d=&n=23111。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0-5歲幼兒全面關照」推動策略。取自https://www.gov.tw/News2_Content.aspx?n=757FFB9A142DF5DC&sms=A396D1E01E97B484&s=1CDBB66CEFB910F2。
利翠珊(2005)。身心障礙兒童家庭中夫妻的壓力、付出與恩情。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25-54。
吳秀照(2005)。從四個案例探討發展遲緩或障礙兒童的母親與外籍照顧者之角色分工及生態文化觀點的處遇服務。當代社會工作學刊,5,1-46。
吳佩芳(2019)。社區療育服務(含到宅服務)工作指引。臺北市: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吳佩衍(2017)。母職社工育嬰留職停薪經驗與返回職場議題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吳佳玲(2006)。個案報告:極重度智障者母親接納孩子之歷程。身心障礙研究季刊,4(2),136-139。
吳淑育、劉淑雯(2013)。零至未滿三歲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困擾與家庭需求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02年度,79- 93。
吳慧萍、林敏慧(2000)。肢體障礙者的父職參與研究。身心障礙期刊,8(3),196-213。
呂玉瑕、伊慶春(2004)。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臺灣七○年代與九○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臺灣社會學,10,41-94。
呂寶靜(1999)。性別與家庭照顧: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化與社會建構(頁101-134)。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巫建錩(2013)。影響早期療育照護資訊系統使用成效之因素-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李夙敏(2018)。母職角色與女性職場退縮傾向研究:父職參與和性別角色態度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李佳宜、蔣伊真、黃雅鈴、李興中、李國鳳(2015)。初次診斷為發展遲緩兒童家長之親職壓力及生活品質探討。身心障礙研究,13(3),153-169。
李彥臻(2017)。淺談父職角色與類型。家庭教育雙月刊,68。29-34。
李庭欣、王舒芸(2013)。「善爸」甘休?「育爸」不能?與照顧若即若離的育嬰假爸爸。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8,93-136。
李曼曲(2016)。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發展沿革。國教新知,63(4),46-54。
李慧美(2003)。開啟親世紀的親職教育。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主編),家庭教育學(頁559-593)。嘉義:濤石文化。
杜宜展(2006)。家庭類型、幼兒父親個人因素及父職參與意願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5,225-250。
杜宜展、李鴻章(2008)。幼兒母親之母職守門研究。幼教研究彙刊,2(1),123-150。
汪俐君(2003)。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2020年01月15日)。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01。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2020年02月20日)。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10。
周月清、許昭瑜(2004)醫療模式抑或社會模式--早期療育個案管理實例研探。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6,113-147。
林芳羽、黃立琪、蘇慧菁、朱怡菁、劉雅茹、孫世恒(2018)。早期療育研究學刊,1(1),43 – 62。
林昱瑄( 2019)做學術、做媽媽:學術媽媽的建制困境、協商策略與智性母職。臺灣社會學刊,66,125-180。
林美杏(2010)。愛很大,礙不怕~從生態系統理論談特殊兒童父母的支持。國教新知,57(4),68-70。
林靖婷(2014)。罕見疾病男孩母親之心路歷程。臺中市: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
邱江悠(2019)。青少年學生表現對父職參與的影響以升學階段的父職參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邱沛晴(2017)。探索已婚已生育女性軍人在母職與職場間的調適策略-個人商業模式畫布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邱筱彤、吳佩芳、張家瑞(2017)。早產兒母親親職壓力與早期療育服務需求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28,123-136。
邱筱彤、吳佩芳、張家瑞(2017)。早產兒母親親職壓力與早期療育服務需求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28,123-136。
金幼婷、卓妙如(2003)。發展遲緩之概念分析。身心障礙研究,1(1),57-60。
侯琮偉(2015)。父職參與現況與父職教育作法初探。家庭教育雙月刊,58,20-31。
施子惠(2017)。一位自閉兒母親母職經驗之敘說研究戰勝自閉症擁抱星世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柯平順、林敏慧(2015)。試論社區早期療育據點。社區發展季刊,150,223-234。
洪惠芬(2017)。我的孩子「不正常」?障礙兒童母親的母親歷程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0(1),67-127。
洪福財(2015)。美國聯邦政府的幼教方案與幼兒入園狀況:Quality Counts 2015的調查報告。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3),115-142。
唐文慧、游美惠(2002)。社會母職:女性主義媽媽的遠景。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3,13-15。
唐先梅、曾敏傑(2008)。罕見疾病家庭的壓力源:一項探索式的質化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2),47-70。
奚從清(2010)。角色論:個人與社會的互動。杭州市:浙江大學出版社。
徐東弘(2005)。定做一個「」訂做一個「?」爸爸─一個新手父親的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徐嵐(2018)。父親角色建立與展演——以十二個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涂妙如(2007)。以生態系統論評析國內近二十年來「父職角色」之研究脈絡。弘光學報,50,199-219。
張文妮(2012)。早期療育家庭支持服務滿足家庭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張秀玉(2006)正向角度的思維: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優勢評量之概念與面向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4,173-190。
張秀玉(2007)。影響早期療育家庭使用資源之相關因素。社區發展季刊,120,233-251。
張秀玉、孫世恒(2017)。早期療育跨專業團隊模式之初步建構:以擬定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為目的。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1(1),151-193。
張盈堃、黃俐雅(2020)。殘缺的菩薩、母職的修行:我的重障兒的性與性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0,70-73。
張淑麗、王春展、林月仙(2013)。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處理親子衝突之因應策略。嘉南學報,39,170-184。
張翠娥、鈕文英(2007)。跨專業服務融入早期療育課程實施歷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6,111-137。
莊耀嘉 、楊國樞(1997)。角色規範的認知結構。本土心理學研究,7,282-338。
莫藜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之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許素彬(2006)。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保育機構於融合教育實施過程之困境。特殊教育學報,23,85-104。
連翊蘋(2017)。新好男人嗎?探討男性作為家庭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平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郭美娟、陳若琳(2012)。雙薪家庭幼兒父親的親職效能、母親的教養鼓勵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57-79。
陳汝珍(2014)。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需求與資源使用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陳志賢、楊巧玲(2011)。為難父母、父母難為:《聯合報》親職報導內容分析(1978-2008年)。新聞學研究,106,135-178。
陳采緹(2011)。一位發展遲緩幼兒母親參與家庭中心取向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6(1),27-55。
陳俊宏(2018)。非預期懷孕青少女母職角色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陳冠廷(2018)。學齡前幼兒母親的母職與就業之兩難(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陳奎如(2000)。男性家庭照顧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陳姵瑱、許君翎(2018)。發展遲緩兒童母親的親職壓力與相關因子探討。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6(2),121-137。
陳彥玲(2017)。國小兒童分偶家庭母職角色之親職壓力調適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7(1),47-63。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陳瑋婷(2012)。親職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身心障礙者家長與普通家長之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7(3),1-26。
傅聖敏(2017)。接受早期療育兒童父親的親職參與經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就業保險法(2015年02月04日)。就業保險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50021。
曾多聞(2018)。日本「育兒帥爸計畫」改變傳統父親形象。取自https://reurl.cc/xZDodE。
曾淑賢(2015)。以家庭為中心實施早期介入之困境:從案例敘說談起。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0(1),31-54。
曾晴(2017)。高學歷女性投身母職的召喚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萊素珠、廖鳳瑞(2015)。以生態系統理論之配對觀點探討兩歲幼兒轉銜家庭與幼兒園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2,131-158。
馮燕(2009)。從生態觀點看幼兒托育發展。幼兒教保研究期刊,3,1-15。
黃于寧(2019)。職業婦女新手媽媽母職困境與因應之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黃如凰(2018)。父親微翻轉:改變中的幼兒照顧性別分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黃美莉(2018)。父親原生家庭依附經驗與其親職效能感及父職參與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黃薏芸(2012)。接受早期療育服務家長自覺親職能力與親職壓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黃寶誼(2018)。發展遲緩兒童主要照顧者親職壓力與憂鬱、無望感和生活品質的關係:因應策略的中介和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楊家寧(2018)。基督徒的父職參與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楊靜芳(2008)。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社會服務品質及其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葉怡君(2007)。發展遲緩父親的父職角色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董秀卿、張英熙(2011)。一位遲緩兒父親復原力之研究。載於蔡昆瀛(主編),研究與實務的對話:2011 特殊教育暨早期療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179-213)。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學系。
廖啟宏(2019)。低社經雙薪家庭的父職形塑與實踐。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7,25-31。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2017)。吾愛吾假-請假權益新觀念。取自https://www-ws.gov.taipei/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zA3L3JlbGZpbGUvMTE5MjAvNjA2NTE2NS83NDcxMTE3MjU3MS5wZGY%3d&n=NzQ3MTExNzI1NzEucGRm&icon=.pdf。
劉亞禎(2018)。新住民家庭父職角色與子女教養經驗之研究─以印尼籍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劉姿鎂(2017)。醫師娘的母職任務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劉憓潔(2018)。養育過動兒的母職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5)。臺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
蔡玉欽(2012)。探索家庭教育與父母親職角色責任相關因素。家庭教育雙月刊,39,21-33。
蔡宜錦(2017)。母職守門與幼兒父職參與之關連:父職效能感之中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蔡銘津、李雅鈴(2015)。核心家庭之父職參與和幼兒的社會行為發展及其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人文社會電子學報,10(2),66-83。
蔡馨慧(2018)。一位自閉兒母親自主性母職之生命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衛生福利部(2015)。家庭政策。臺北市: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2017)。男性關懷專線-專人守候,話解渡過。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16-36734-1.html。
衛生福利部(2019)。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88-238-1-48.html。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2015)。早期療育門診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計畫。臺北市: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4)。細說從頭。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7-7-1.html。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6a)。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實施方案。臺北市: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6b)。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逐條要義。臺北市: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9)。兒童發展通報轉介暨個案管理中心工作手冊。臺北市: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6)。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綜合報告書操作手冊。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840&pid=4760。
鄧倩茹(2008)。早期療育貧窮家庭資源使用經驗之研究 : 增強權能觀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鄭夙芬、鄭期緯、林雅琪(2005)。以充權為觀點的早期療育家庭之家庭功能探討。臺灣社會工作學刊,3,51-97。
鄭雅莉(2011)。特殊嬰幼兒家庭支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31,3-27。
鄭麗珍(2012)。生態觀點。載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第四版)(頁291-316)。臺北:洪葉文化。
盧雅蘋、呂鳳鑾、王大維、林聿庭、李盈瑩(2018)。離婚單親父親的父職實踐經驗:四位中年男性的敘說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2(1),57-81。
賴念華、李御儂、羅子琦、蕭雅雯(2020)。臺灣身心障礙者母親在不同時間點之困境與服務需求初探。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5(1),1-32。
賴芷瑜(2018)。單身成年女性非預期懷孕之母職角色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戴世玫( 2019)。貧困母職:攜子自立受暴婦女的照顧抉擇。財務社會工作與貧窮研究學刊,2(2),1-24。
戴妘容(2018)。職業婦女的母職與重返職場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謝中君、王天苗、周治蕙(2008)。擴權一位嚴重障礙幼兒母親的歷程和效果。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1),21 – 43。
謝美慧、徐瑀謙(2016)。從失翼、展翅到飛翔:一位自閉兒母親的轉化歷程。護理導航,17,20-29。
鍾思嘉(2000)。親職角色的成人發展觀點。應用心理研究,7,9-12。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第二版)。新北市:巨流圖書。
顏郁潔(2019)。特殊兒童母親母職實踐經驗與自我轉化歷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雄市。羅筱潔(2009)。父職參與行為對學前兒童的語言發展與提早入學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蘇芳嫻(2019)。未成年階段經歷懷孕生育事件之父職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蘇彩綾(2018)。身心障礙子女母職壓力與生活調適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蘇琬瑜(2020)。早期療育-以家庭為中心模式。取自https://www.sltung.com.tw/child/00home/a7-31.php。
蘇雅婷(2018)。全職育兒父親之父職角色與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二、英文部分
Belsky, J. & Hsieh, K. H. (1998). Patterns of marital change during the early childhood Years: Parent personality, coparenting, and division-of-labor correlat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2(4), 511-528.
Berger, C. S. et al. (2003).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on social work staffing in a hospital setting: A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social work in hospitals.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37(1), 1-17.
Guba, E. G. ,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Sage.
Guralnick M. J. (1998). Effectiveness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vulnerable children: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102(4), 319–345.
Kan, M. Y., Sullivan, O., & Gershuny, J. (2011). Gender convergence in domestic work:Discerning the effects of interac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 from large-scaledata. Sociology, 45(2), 234-251.
Krauss, M. W. (1993). Child-related and parenting stres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others and father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97(4), 393-404.
Lamb, M. E. (1986). The father's role: Applied perspectives. In M. E. Lamb (Ed.), The father's role.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Inc.
Lamb, M. E. (2012). Mothers, fathers, families, and circumstances: Factors affecting children’s adjustment.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16(2), 98-111.
Marsiglio, W. (1995). Fathers' diverse life course patterns and roles: Theory and social interventions. In W. Marsiglio (Ed.), Research on men and masculinities series, 7. Fatherhood: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Thousand Oaks, CA: Sage.
Meisels, S., & Shonkoff, J. (2000).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A continuing evolution. In J. Shonkoff & S. Meisels (Eds.),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quette, D. ( 2004) .Theorizing 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Human development, 47, 193-219.
Parke, R. D. & Cookston, J. T. (2019). Fathers and Families. In M. H. Bornstein (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ume 3: being and becoming a parent (3rd ed.). London: Routledge.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leck, J. H. (1997). Paternal involvement: Level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