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邱惟貞、陳祥美、王勇智等譯(2002)。Runyan,W. M.著。
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台北:遠流。
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譯)(2011)。Paulo Freire著。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
育學。臺北市:巨流。
王志泓(2006)。社會認同。台北:巨流。
王卓君、呂迺基譯(2009)。Murphy, R. F.著。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引論。北京:商務印
館。
王逸崴(2002)。家變---一個女性單親家庭之敘說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曉丹、余貞誼、方念萱、姜貞吟、韓宜臻、胡錦媛…與康庭瑜等著(2019)。這是愛
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台北:大家出版社。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輯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
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白裕承(譯)(1998)。Mitch Albom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臺北市:大塊。
司馬學文、林育如、楊雅婷與顏詩怡譯(2009)。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台北:韋伯。
伍曉明譯(2005)。Martin,W.著。當代敘事學。北京:北大出版社。
呂美枝(2005)。多元文化課程實踐與教師文化經驗的敘說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0,
56-66。
李月霞(2002)。大華春秋-一所學校生命史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李政賢譯(2014)。Catherine, M., & Gretchen, B.R.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第
二版)。台北:五南。
李雅琪(2006)。一位多重障礙兒母親的生命處境:自我敘說探究。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新北市。
李錦旭、王慧蘭(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 臺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吳天泰(2008)。多元文化。臺北市:二魚文化。
吳佳綺譯(2010)。Graha, R.G.著。質性資料的分析。新北市:韋伯文化。
吳芝儀(2005)。我國中小學校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 134,
23-40。
吳熙娟(2003)。敘事治療理解與實務工作坊講義。臺北諮商輔導中心張老師、張老師
基金會主辦。
吳書榆(譯)(2015)。Alfred Adler 著。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吳慧貞譯(2001)。Robert, C.著。故事的呼喚。臺北市:遠流。
余滿華(2003)。多元文化的自我認同 : 一個生於越南的加籍華人之自敘附加與文化心
理學家楊中芳的對話。臺北市:遠流。
林秀玲(2004)。現代文學的女性身影。台北:里仁。
邱瑞鑾譯(2013)。Simone de Beauvoir著。第二性。臺北市:貓頭鷹。
邱麗娟(2011)。故事媽媽的生命故事敘說。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周志建(2002)。敘事治療的理解與實踐-以一個諮商個案為例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台北市:心靈工坊。
周琪等譯(2002)。Samuel, P. H.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
周麗端(2003)。家庭主婦的生活處境。中華心理衛生期刊,8,71-88。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曉真(2003)。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是文學的興起。台北:麥田。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柯妙幸(2013)。新移民女性推廣多元文化教育之探究-以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協會為
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師雲儀(2010)。從生命理解生命-重探狄爾泰生命詮釋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台北市。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高琇鈴(1999)。一個離婚女性在諮商中自我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馬國明(2009)。班雅明。臺北市:東大。
畢恆達(2000)。走入歧途的男性氣概養成過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44-46。
許雅淑,李宗義譯(2014)。Jonathan, G.著。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透過閱讀小說、
觀看電影,大腦模擬未知情境的生存本能。台北市:木馬文化。
許慧玲譯(1997)。Burr, V. & Butt, T.著。個人建構心理學入門:解讀你的心靈。台北:
心理。
郭建慧(2012)。非一是多?辨析多元文化主義的認同問題。環境與藝術學刊,11,16-30。
張念鄉(2008)。尋找幸福:離婚女性自我探索之旅。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
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建成(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經驗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師大書院。
張碧雲(2005)。生命交織的「結」與「解」:擔任輔導志工對女性生命經驗的意義與影
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花蓮市。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宗盈、連詠心譯(2007)。Peter,K.著。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社會。台北:韋伯。
陳彥揚(2017)。一位偏鄉教師跨界流浪之自傳研究: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嘉義市。
陳皎眉(2013)。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第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陳增穎(2010)。負傷的心理師--受苦生命經驗的轉化與實踐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黃宜萍(2002)。徘徊在社會體制的十字路口-十八名女性運動員運動社會化與身分認同
的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
例,1-48。台北:漢文。
黃淑玲(2003)。男子性與喝花酒文化:以Bourdieu 的性別支配理論為分析架構。臺灣
社會學,5,73-132。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15)。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高雄:巨流。
黃裕美譯(1997)。Samuel P. H.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黃葒譯(2019)。Antoinette F.著。兩性。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應貴(2006)。人類學的視野。台北:群學。
黃曬莉(2006)。“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26,35-72。
葉小燕(譯)(2014)。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著。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
的教導。臺北市:究竟。
葉致芬(2010)。從「婚姻與家庭」通識課程的教學經驗談起--性別教育的實踐與反思。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9,49-53。
楊承懿(2016)。高中美術班原住民學生的藝術學習經驗。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教育行
政碩士班(夜間)碩士論文,台東縣。
楊國政譯(2001)。Dhilippe, L.著。自傳契約。北京:三聯。
溫家豪(2012)。同志教師主體探索的再概念化-與William F. Pinar 性別論述的對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齊力、林本炫主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
所。
趙可式,沈錦惠(譯)(1995)。Viktor E. F.著。活出意義來: 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
義。臺北市:光啟。
廖美蓮(2009)。看學生,看課堂現場—再思社會工作教育之性別意識建構。社區發展
季刊,126,339-349。
廖美蓮、王紹樺、李靜怡(2009)。多元文化與性別: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社區發展
季刊,127。159-171。
劉泗翰譯(2001)。Raewyn, C.著。性別的世界觀。台北:書林。
劉美慧(2014)。校園多元文化課程發展。103年台灣跨文化研討會會議手冊,未出版,
台北。
劉致毅(2015)。阿德勒社會興趣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鄧聆靈(2018)。專業玩家— 兩位臺灣戲劇教育學者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戲劇
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蔡美麗(2007)。胡塞爾(二版)。臺北市:東大。
蔡素芬(2003)。鹽田兒女。台北:聯經。
蔡敏玲、余曉雯(2003)。 Clandinin, D.J. & Connelly, F.M. 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
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閻連科(2020)。她們。台北:麥田。
簡良平(2012)。敘事課程界定與論述基礎之探究― 提升學童語文識能的取徑。教育研
究集刊,58(2),1-36。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
蘇玲慧(2004)。身心障礙兒母親的生命經驗初探。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花蓮縣。
嚴媚玲(2018)。閱讀裡的生命壯遊 - 尋.任運相續中的自我敘事探究。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博士論文,新竹市。
顧瑜君(2002)。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對〈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
究相遇的心靈起伏〉一文的回應。應用心理研究,13,7-16。
二、西文部分
Atkinson, R.(1998).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Thousand Oaks, CA:SAGA.
Banks, J. A. (2004).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thnic studies (7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A. (2006).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5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Beck, U. (2000). What is Globalization? Cambridge:Polity.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ner, J. S. (1991). 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Criticality Inquiry, 18, 1-21.
Bruner, J. (2002). Making stories: Law, literature, lif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Denzin, N.K., & Lincoln, Y. S (2011). Introduction: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 1-25, Thousand Oaks, CA:Sage.
Frankl, Viktor (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ew York:First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Fisher, W. R. (1985). The narrative paradigm: An e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2, 347- 367.
Hatch, J.A. & Richard,W.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London:Routledge
Kelly, G.A. (195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vol. 1. a theory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Norton.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A: Sage.
McAdams, D. P. (1997). The stories we live by: 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
NY: Guilford.
Nathan, G.&Daniel, P.M. (1963). Beyond the Melting Pot. Cambridge:The MIT Press.
Park, R. E.(1950). Race and Culture. Glencoe, Ill.: Free Press.
Parekh, B.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Pearson, D. (2001). The Politics of Ethnicity in Settler Societies: States of Uneas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Peter, B.(2017). Human Dignity: A Way of Living . London:Polity.
Riessman, C. K. (2003). Narrative analysis. London: Sage.
Richard, B. (Ed), (2009). Reflections in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New Jersey:Blackwell.
Robert, J. T. & Rail, M. S. (2016). A New Measure of Traditional Values Across Cultures:
China and Russia Compared. Psychological Thought, 9(2), 197-221.
Tillich, Paul. (1959). Theology of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hite, M., & Epston, D. (1990).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New York:
Guilford.
三、網路部分
世界人權宣言 http://www.6law.idv.tw/6law/law2/%E4%B8%96%E7%95%8C%E4%BA%BA%E6%AC%8A%E5%AE%A3%E8%A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