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8: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綾茵
研究生(外文):KUO LING-YIN
論文名稱:走入伊朗做教育-一個英文教師的生命歷程敘事
論文名稱(外文):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Self Exploration of an English Teacher
指導教授:呂明蓁呂明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U MING-CHEN
口試委員:陳宇平張如慧
口試委員(外文):CHEN YU-PINGCHANG JU-HUI
口試日期:2020-01-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中文關鍵詞:自我敘說個人建構多元文化自我認同女性主義
外文關鍵詞:self-narrativepersonal constructmulticultureself-identityfemin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以自我敘說方式探尋我的生命歷程,重新整理探究自己的過往,佐以女性主義和多元文化,去覺知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爬梳生命故事的過程當中,我接受與解構過去,並重新建構出意義與啟發,型塑生命價值。
我的敘說從源初的我開始,影響我生命的幾個重要故事,包括成長歷程與性格、職場工作之遭逢、生命中的貴人、關於期待與被期待、專業與學習之跨越等,最後因外來的種種,產生自我衝突與認同和解。
回到生命位置之落腳,生命位置是什麼?每個人都有屬己的生命位置,生命位置應該是一種內在的依歸,不管是什麼位置均不斷地在試探與尋找,那我找到了嗎?
本論文藉此鼓勵讀者可以試著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放慢腳步,以敘事的方式回憶過往,帶著愛的力量走入他們過去歲月的足跡,重新融合自己從前的瞭解和不瞭解,是外在也是內在的對話,串起來是一趟很奇妙的生命旅程。

關鍵字:自我敘說、個人建構、多元文化、自我認同、女性主義

This study explored my life journey through self-narration, reorganizing and inquiring my past. In the process of narrating my life stories, I accepted and deconstructed the past, and reconstructing meaning and inspiration to shape the value of life.
My narrative started with the very beginning-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t contains several important stories that affected my life, including the process of growth and personality, encounters in workplace, benefactors in life, to expect and be expected, and progress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en it goes to the process of self-conflict and identification reconciliation.
When it comes to the position of life, what is it indeed? Everyone has his or her own position of life, which should be an internal settlement. No matter what the position is, it is always in trial and search. Then have I found mine?
This study encourges readers to try to slow down at a certain stage of life, recall the past in a narrative way, walk into the footprints of their past with love, and reintegrate their previous appreciation and non-appreciation.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dialogues are a wonderful journey of life.

Keywords:self-narrative, personal construct, self-identity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次 v
第一章 故事的呼喚 1
第一節 請你仔細聆聽 1
第二節 故事開始前 3
第二章 生命與時代 6
第一節 她們 6
第二節 讓羈絆自由 13
第三節 何處是「歸」家? 17
第四節 生命洪流 19
第三章 探究「我」的生命故事 21
第一節 敘事探究 21
第四節 自我建構、多元文化自我認同與敘事之相關研究 30
第二節 生命探究的選取與設計 32
第三節 以「我」撰寫這篇論文 36
第四節 自我的探究歷程 38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限制 39
第四章 故事開始-我一開始的世界 40
第一節 源初的我 40
第二節 在學的我 46
第五章 探索生命位置 53
第一節 誰影響了我的位置 53
第二節 志工行天涯 59
第六章 走入伊朗做教育 67
第一節 多元文化 67
第二節 成立NGO 74
第三節 伊朗女性 79
第四節 邁向未來 81
第七章 回顧與反思 82
第一節 撕去乖乖女標籤 82
第二節 重新建構的自己 84
參考文獻 88
一、中文部分 88
二、西文部分 91
三、網路部分 93

































圖次
圖3-1敘說分析的四種分析模式 34
圖3-2正式研究歷程圖 39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邱惟貞、陳祥美、王勇智等譯(2002)。Runyan,W. M.著。
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台北:遠流。
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譯)(2011)。Paulo Freire著。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
育學。臺北市:巨流。
王志泓(2006)。社會認同。台北:巨流。
王卓君、呂迺基譯(2009)。Murphy, R. F.著。文化與社會人類學引論。北京:商務印
館。
王逸崴(2002)。家變---一個女性單親家庭之敘說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曉丹、余貞誼、方念萱、姜貞吟、韓宜臻、胡錦媛…與康庭瑜等著(2019)。這是愛
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台北:大家出版社。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輯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
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白裕承(譯)(1998)。Mitch Albom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臺北市:大塊。
司馬學文、林育如、楊雅婷與顏詩怡譯(2009)。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台北:韋伯。
伍曉明譯(2005)。Martin,W.著。當代敘事學。北京:北大出版社。
呂美枝(2005)。多元文化課程實踐與教師文化經驗的敘說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30,
56-66。
李月霞(2002)。大華春秋-一所學校生命史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李政賢譯(2014)。Catherine, M., & Gretchen, B.R.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第
二版)。台北:五南。
李雅琪(2006)。一位多重障礙兒母親的生命處境:自我敘說探究。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新北市。
李錦旭、王慧蘭(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 臺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吳天泰(2008)。多元文化。臺北市:二魚文化。
吳佳綺譯(2010)。Graha, R.G.著。質性資料的分析。新北市:韋伯文化。
吳芝儀(2005)。我國中小學校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 134,
23-40。
吳熙娟(2003)。敘事治療理解與實務工作坊講義。臺北諮商輔導中心張老師、張老師
基金會主辦。
吳書榆(譯)(2015)。Alfred Adler 著。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吳慧貞譯(2001)。Robert, C.著。故事的呼喚。臺北市:遠流。
余滿華(2003)。多元文化的自我認同 : 一個生於越南的加籍華人之自敘附加與文化心
理學家楊中芳的對話。臺北市:遠流。
林秀玲(2004)。現代文學的女性身影。台北:里仁。
邱瑞鑾譯(2013)。Simone de Beauvoir著。第二性。臺北市:貓頭鷹。
邱麗娟(2011)。故事媽媽的生命故事敘說。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
文,花蓮縣。
周志建(2002)。敘事治療的理解與實踐-以一個諮商個案為例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台北市:心靈工坊。
周琪等譯(2002)。Samuel, P. H.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
周麗端(2003)。家庭主婦的生活處境。中華心理衛生期刊,8,71-88。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曉真(2003)。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是文學的興起。台北:麥田。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柯妙幸(2013)。新移民女性推廣多元文化教育之探究-以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協會為
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師雲儀(2010)。從生命理解生命-重探狄爾泰生命詮釋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台北市。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高琇鈴(1999)。一個離婚女性在諮商中自我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馬國明(2009)。班雅明。臺北市:東大。
畢恆達(2000)。走入歧途的男性氣概養成過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44-46。
許雅淑,李宗義譯(2014)。Jonathan, G.著。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透過閱讀小說、
觀看電影,大腦模擬未知情境的生存本能。台北市:木馬文化。
許慧玲譯(1997)。Burr, V. & Butt, T.著。個人建構心理學入門:解讀你的心靈。台北:
心理。
郭建慧(2012)。非一是多?辨析多元文化主義的認同問題。環境與藝術學刊,11,16-30。
張念鄉(2008)。尋找幸福:離婚女性自我探索之旅。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
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建成(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經驗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師大書院。
張碧雲(2005)。生命交織的「結」與「解」:擔任輔導志工對女性生命經驗的意義與影
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花蓮市。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宗盈、連詠心譯(2007)。Peter,K.著。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社會。台北:韋伯。
陳彥揚(2017)。一位偏鄉教師跨界流浪之自傳研究: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嘉義市。
陳皎眉(2013)。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第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陳增穎(2010)。負傷的心理師--受苦生命經驗的轉化與實踐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黃宜萍(2002)。徘徊在社會體制的十字路口-十八名女性運動員運動社會化與身分認同
的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
例,1-48。台北:漢文。
黃淑玲(2003)。男子性與喝花酒文化:以Bourdieu 的性別支配理論為分析架構。臺灣
社會學,5,73-132。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015)。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高雄:巨流。
黃裕美譯(1997)。Samuel P. H.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黃葒譯(2019)。Antoinette F.著。兩性。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應貴(2006)。人類學的視野。台北:群學。
黃曬莉(2006)。“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26,35-72。
葉小燕(譯)(2014)。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著。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
的教導。臺北市:究竟。
葉致芬(2010)。從「婚姻與家庭」通識課程的教學經驗談起--性別教育的實踐與反思。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9,49-53。
楊承懿(2016)。高中美術班原住民學生的藝術學習經驗。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教育行
政碩士班(夜間)碩士論文,台東縣。
楊國政譯(2001)。Dhilippe, L.著。自傳契約。北京:三聯。
溫家豪(2012)。同志教師主體探索的再概念化-與William F. Pinar 性別論述的對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齊力、林本炫主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
所。
趙可式,沈錦惠(譯)(1995)。Viktor E. F.著。活出意義來: 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
義。臺北市:光啟。
廖美蓮(2009)。看學生,看課堂現場—再思社會工作教育之性別意識建構。社區發展
季刊,126,339-349。
廖美蓮、王紹樺、李靜怡(2009)。多元文化與性別: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社區發展
季刊,127。159-171。
劉泗翰譯(2001)。Raewyn, C.著。性別的世界觀。台北:書林。
劉美慧(2014)。校園多元文化課程發展。103年台灣跨文化研討會會議手冊,未出版,
台北。
劉致毅(2015)。阿德勒社會興趣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鄧聆靈(2018)。專業玩家— 兩位臺灣戲劇教育學者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戲劇
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蔡美麗(2007)。胡塞爾(二版)。臺北市:東大。
蔡素芬(2003)。鹽田兒女。台北:聯經。
蔡敏玲、余曉雯(2003)。 Clandinin, D.J. & Connelly, F.M. 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
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閻連科(2020)。她們。台北:麥田。
簡良平(2012)。敘事課程界定與論述基礎之探究― 提升學童語文識能的取徑。教育研
究集刊,58(2),1-36。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
蘇玲慧(2004)。身心障礙兒母親的生命經驗初探。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花蓮縣。
嚴媚玲(2018)。閱讀裡的生命壯遊 - 尋.任運相續中的自我敘事探究。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博士論文,新竹市。
顧瑜君(2002)。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對〈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
究相遇的心靈起伏〉一文的回應。應用心理研究,13,7-16。


二、西文部分
Atkinson, R.(1998).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Thousand Oaks, CA:SAGA.
Banks, J. A. (2004).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thnic studies (7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A. (2006).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5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Beck, U. (2000). What is Globalization? Cambridge:Polity.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ner, J. S. (1991). 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Criticality Inquiry, 18, 1-21.
Bruner, J. (2002). Making stories: Law, literature, lif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Denzin, N.K., & Lincoln, Y. S (2011). Introduction: The discipline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 1-25, Thousand Oaks, CA:Sage.
Frankl, Viktor (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ew York:First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Fisher, W. R. (1985). The narrative paradigm: An e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2, 347- 367.
Hatch, J.A. & Richard,W.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London:Routledge
Kelly, G.A. (195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vol. 1. a theory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Norton.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A: Sage.
McAdams, D. P. (1997). The stories we live by: 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
NY: Guilford.
Nathan, G.&Daniel, P.M. (1963). Beyond the Melting Pot. Cambridge:The MIT Press.
Park, R. E.(1950). Race and Culture. Glencoe, Ill.: Free Press.
Parekh, B.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Pearson, D. (2001). The Politics of Ethnicity in Settler Societies: States of Uneas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Peter, B.(2017). Human Dignity: A Way of Living . London:Polity.
Riessman, C. K. (2003). Narrative analysis. London: Sage.
Richard, B. (Ed), (2009). Reflections in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New Jersey:Blackwell.
Robert, J. T. & Rail, M. S. (2016). A New Measure of Traditional Values Across Cultures:
China and Russia Compared. Psychological Thought, 9(2), 197-221.
Tillich, Paul. (1959). Theology of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hite, M., & Epston, D. (1990).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New York:
Guilford.





































三、網路部分
世界人權宣言 http://www.6law.idv.tw/6law/law2/%E4%B8%96%E7%95%8C%E4%BA%BA%E6%AC%8A%E5%AE%A3%E8%A8%80.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