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18年8月25日)。1951-2021年台灣出生人口數統計指標。取自https://www.moi.gov.tw/cp.aspx?n=602&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師大書苑。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8。
王素梅(2010)。台中市家長選擇學前教育機構考量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王國華、甄啓枝(2015)。幼教業發展策略對家長選則之實證研究。興國學報,16,185-204。
王梨香(2009)。影響家長選擇幼兒園之因素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台中市政府網站(2018年7月13日)。台中市公私立幼兒園名冊。取自https://www.taichung.gov.tw/8868/8872/1041321/post。
申淑玲(2015)。新北市幼兒園家長教育選擇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全國教保資訊網(無日期)。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檢索日期2018年10月20日,取自https://www.ece.moe.edu.tw/?p=5432。
余治融(2011)。屏東縣家長選擇幼托園所考量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
吳秋鋒(2002)。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吳清山、黃久芬(1995)。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26。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選擇權。教育資料與研究,16,82。
吳樎椒(2008)。幼兒教育概論。都華。
宋淑華(2010)。幼稚園教師數學教學信念之分析—以臺北市公私立幼稚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李秀華(2002)。屏東地區母親教養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李政賢、廖至桓、林靜如(2007)。質性研究導論。五南。
李苡瑄(2006)。新竹縣希伯崙鄉家長對幼兒教育的信念與期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李敦義(2008)。市場化理論分析及對台灣中早學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8(6),62-88。
李萍娜(2009)。教師介入幼兒自由音樂遊戲策略之行動研究。藝術教育研究,18,33-68。
李淑如(2018)。學前教育選擇的差異與影響─公私立幼兒園的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邱智漢(2010)。幼兒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邱錦昌、陳儒晰(2009)。苗栗地區家長對幼兒教保機構選擇態度之調查研究。育達科大學報,20,59-86。
林美杏(2010)。家有獨生子女教師教養信念與教養方式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生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
林佩蓉、陳淑琦(2004)。幼兒教育。空大。
林美妙(2015)。影響家長選擇幼兒園因素探討-以龍潭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林惠雅(1994)。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7,181-213。
林惠雅(1998)。母親信念內涵及其與教養方式的關係。學生輔導通訊,59,72-85。
林鈺璉(2016)。社會變遷下幼兒園家長教育選擇之比較研究-以北北基宜蘭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宜蘭大學。林靜宜(2012)。台中市家長選擇幼兒園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林慧芬(2004)。大台北地區母親對「兒童自主」教養信念之詮釋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2),229-260。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施浩彰(2012)。彰化縣南區家長為子女選擇幼兒園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洪瑩潔(2004)。學齡前兒童家長教育選擇權與選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孫因(2007)。從環境知覺探討大台北地區家長選擇幼兒園之決策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徐雪真(2006)。母親與祖母對「幼兒自主性」教養信念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高強華(1993)。論信念的意義、結構與特性。現代教育,7(30),74-89。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師大書苑。
莊伶宜(2014)。大台北地區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之考量及影響因素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康淑雲(2004)。臺北市幼稚園家長教育選擇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張安琪(2008)。台南縣家長選擇學前教育考量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張芳全(2007)。基隆市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的家長教養信念、教育期望與成就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張淑慧(2012)。兩地家庭父母對幼兒教養信念及教養方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張德銳(1999)。教育選擇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現代教育論壇,4,46-53。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學富。
許孟琪(2007)。南投縣國小教師教育信念及其生命態度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沐芳(2009)。幼稚園家長教育選擇之歷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陳秀才(1997)。家長如何評鑑幼稚園。國教輔導,36(3),10-12。
陳筱嵐(2013)。特殊需求幼兒家長教育選擇及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陳淑芬(2013)。大臺南地區家長對幼兒園期待之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陳淑蓉(2012)。幼稚園選擇偏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鈕文英(2013)。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黃乃熒(2000)。父母選擇的教育改革意義。商鼎文化。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冠學。
黃琇敏(2010)。國小學童父母智育取向教養信念與教養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黃銘淳、張慧芝(2000)。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桂冠。
黃慧真(1985)。學前教育-在孩子的世界裡,我是誰?。桂冠。
葛小嫻(2000)。兒童本位教育-一所幼兒園父母、教師幼兒教育觀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4,355-405。
歐用生(1999)。質的研究。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潘惠珠(2001)。怎樣幫孩子選擇幼兒園。台視文化。
潘聖明(2001)。國小學生家長與教師對家長教育選擇權認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鄭宇淵(2006)。諮商學習對於母職角色教養信念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蔡春美、張翠娥、陳素珍(2013)。幼兒教育體系與運作:幼兒教保
行政管理與實作。心理。
蔡瑜文(2003)。台北市幼稚園家長對學前教育選擇權之認知與實踐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盧美貴(1988)。幼兒教育概論。心理。
蕭怡文(2014)。家長社經背景、教養信念與國中學生英語學習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鍾怡靜(2014)。幼兒園課程及自傳文本-我的幼教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韓冰清(2010)。基隆地區家長選擇幼兒園考慮之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簡楚瑛(2009)。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心理。
簡嘉慧(2017)。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閱讀教學信念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蘇建文、盧欽銘、陳淑美、鍾志從、張景媛(1992)。家庭環境與嬰兒認知與動作能力發展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5,13-29。
貳、英文部分
Baiju, K.N. & Meera, . (2010). Teacher-Pedagogy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Proficiency. Prentice-Hall.
Belsky, J. (1984).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 A process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55, 83-96.
Bradley, H.(1996)。Parental choice of school in an area containing grant maintained schools. School Organization, 16(1), 59-70.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C. A., & Cooney, T. J. (1992).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A philosophic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5(4), 13-18.
Cooney, T. J., Shealy, . E. (1998) . Conceptualizing belief structures of preservice second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9(3) , 306-333.
Denscombe, M. (1998). The good research guide for small-scale social research projects. Open University Press.
Feeney, S.(1980). Who am I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 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young children. Pearson.
Fishbein, M., & Ajzen, I. (199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Addison-Wesley.
Friedman, M. (1962). Capitalism and Freedom. University of Chicago.
Goodnow, J. J. (1988). Parents’ ideas, actions, and feelings: Models and methods from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59, 286-320.
Harvey, O. J. (1986) . Belief systems and attitudes toward death penalty and other. punishmen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54 , 143-159.
Merriam, S. .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Jossey-ass.
Miller, S. A. (1988). Parents’ beliefs about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59, 259-285.
Neuman, W.L. (200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Prentice Hall.
Sigel, I. E. (1989).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Tan, J. (1998). The marketisation of education in Singapore: Police and impli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44(1) , 47-63.
Wolcott, H.F. (1994).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Date: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119 Interpretation.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