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佳涵(2009)。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王明珂(1993),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專論】。新史
學,4(2),95-120。
王俊瀚(2006)。台東南島文化節之意象構築、在地認同與主體性(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王前龍(2000)。國小道德實驗課程「愛國」德目教材中國家認同內涵之分析(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雅萍(2008/06/17)。原民文化活動觀察:談台灣新民族認定。台灣立報,第11
版原民。
王安民、林立勛、鄭兆倫、康廷嶽、謝佩玲(民102)。我國大型地方節慶活動發展
策略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DEC-RES-101-
007)。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楊智。
沈清松(1990)。休閒觀念與人生價值。戶外遊憩研究,3(1),31-36。
吳忠基(2010)。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宜憲。2008。晚清國家體制與原住民部落的衝突──從烏漏社到阿棉山社。收
於蔡中涵(編)《大港口事件論文集》頁 1-32。台北: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
卓石能 (民91)。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卓石能(2004)。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
住民國小學生為例【專論】。原住民教育季刊,35,77-108。
林佳範(1997)。『紮根』台灣—簡論文化認同和台灣獨立【線上論壇】。取自
http://www.wufi.org.tw/mail/m071997.htm
花蓮縣政府(2007)。撒奇萊雅族簡介。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局。
姜明義(2003)。原住民高中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以花蓮高中「原之社」
的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孫生義、黃宣衛、劉容貴(2012)。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初步調查報告。
東台灣研究,19,47-72。
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
變遷。板橋:稻鄉。
康培德、李宜憲、陳俊男(2003)。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加禮宛事件。行政院
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花蓮:花蓮教育大學。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3)。原住民族語言振興第2期六年計劃。
張如慧 (2003)。民族與性別之潛在課程—以原住民女學生為例。台北:師大書苑。
張宇欣(2007)。傳統?再現?─Sakizaya 信仰與祭儀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張建成 (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師苑。
張建成(2000)。傳統與現代之間:論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二十一世紀原住
民族教育的展望。人權教育與族群關係、師資培育與母語教學、人才培養與
藝能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師範教育學院。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耀宗(2007)。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專論】。屏東教育大學學報,
26,195-214。
張茂桂等著(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縣:業強。
許少平(2009)。原住民族青少年之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南投縣仁愛鄉埔里鎮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許木柱(1989)。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初步探討。刊
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
於徐文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頁)。台北:巨流。
郭基鼎(2008)。 Hla'alua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認同與族群意識:以桃源鄉高中村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陳枝烈(1996)。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文化認知之探討【專論】。研究原住民教
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9。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苑。
陳枝烈(2002)。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學習適應、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部
委託編印。
陳柏州、簡如邠(2004)。台灣的地方新節慶。台北縣:遠足文化。
李君如、游瑛妙(譯)(2009)。節慶與活動管理(原研究者:Allen, J., O’Toole, W.,
Harris, R and McDonnell, I.)。台北縣:前程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陳俊男(2010)。撒奇萊雅族的社會文化與民族認定(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俊男、撒韵武荖(2012)。101年度台灣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及舊社與古道(含耆老
口述歷史)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畫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屏東縣: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教育部(2015)。大聲說母語拍片拿獎金。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EDBA23511253AB8E
湯仁燕(2000)。多元文化的課程轉化與教學實踐【專論】。教育研究集刊,44,
91-115。
湯仁燕(2002)。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專論】。教育研究集刊,
48(4),77-101。
黃文英(2011)。新北投地區遊憩活動參與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北投區國小高
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吉村、劉宗其(2005)。文化認同下異國形象廣告效果之探討-以哈日風潮為例。
中山管理評論,13(2),417-449。
黃森泉(1999)。台灣中部地區原住民國小學生之族群文化學習與族群認同【專論】。
原住民教育季刊,1,1-32。
楊仁煌(2007)。文化建構與復振之研究─以阿美族〈Pancah〉會所文化內涵與
核心價值為例【專論】。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創刊號,67-102。
楊仁煌(2010)。撒奇萊雅民族無形文化建構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3(4):97-143。花蓮:東華大學。
詹素娟(1999)。〈族群、土地與變遷──一個歷史族群的再出發〉收於台灣歷史
學會(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233-250頁)。板橋:稻鄉出版社。
詹素娟(2000)。東台灣加禮宛族群空間的成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發表之論
文,中央研究院。
靳菱菱(2010)。文化的發現與發明:撒奇萊雅族群建構的歷程與難題【專論】。
台灣人類學刊,8(3),119-161。
劉其偉(1996)。文化探險:業餘人類學初探。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劉映晨(2004)。從族群認同危機看原住民青少年社會網絡【專論】。網路社會
學通訊期刊,38,民100年12月1日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8/38-07.htm
劉炳輝(2005)。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適學習與其學習
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劉炳輝(2006)。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
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潘繼道(2001)。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板橋:稻鄉。
潘繼道(2008)。國家、區域與族群──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的歷史變遷
(1874-1945)。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蔡中涵、莊雅仲、李宜憲(2001)。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大港口事件。行政院
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鄭玉雲(2010)。編織課程對泰雅族原住民學童、教師編織才能、族群意識與文
化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 所排灣
族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謝世忠、劉瑞超(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台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
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譚光鼎 (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2000)。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檢討與展望【專論】。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
訊雙月刊,5,5-11。
譚光鼎、湯仁燕 (1993)。台灣原住民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
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蘇羿如(2009)。撒奇萊雅族(Sakizaya)的生成歷程--族群團體、歷史事件與族
群性再思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蘇羿如(2018)。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及其祭祀團體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資料彙編,(26),79-113。
蘇羿如、黃宣衛(2008.11)。族群邊界、族群意識與文化建構-Sakizaya 的例
子。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研院民族所。
Banks , J.A.(1994).Multiethnic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3rd. ed.).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A. & Banks,C.A.,( 1989).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rry ,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eds.), Field method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Sage.
Cummins , J.(1986).Empowering minority students: a framework for intervention .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6(1),18-35.
Dehyle, D.(1992).Constructing failure and maintaining cultural identity : Navajo and Ute school
leavers.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pp.25-46).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etz,D. (1991).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Gollnick, D. M.& Chinn.P.C.(1998).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5th ed.)
Prentice-Hall,Inc.
Hall, S. (1990). Culture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K. Woodward(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pp. 51-61). London, England: Sage.
Helms, J.E. (1990).Black and white racial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Greenwood Press.
Hill, C. L.(2004).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rural Navajo high school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 Th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Matsumoto, D., & Juang, L.(2008), Culture & Psychology (4th). USA : Thomson
Wadswaorth.
Mayer, R.E.(1987).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hinney, J.S .(1990).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3,499-514.Social Psychology:A Critical Assessment. London:
Academic Press.
Taife , H., & Turner, J.C.( 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7-24. Chicago:
Nelson Hall.
Taifel, H.(1972). Experiments in a Vacuum.In J.Israel & H.Tajfel(Eds.),The Context of
Taifel, H.(1982).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