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20: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高俊英
研究生(外文):KAO,CHUN-YING
論文名稱:排徊在撒奇萊雅族與阿美族的邊界 --從歲時祭儀談起
論文名稱(外文):Wandering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Sakizaya And Amis--Talking About The Annual Ritual
指導教授:丘立崗丘立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U,LI-KUANG
口試委員:胡愈寧姚蘊慧
口試委員(外文):HU,YU-NINGYAO,YUN-HUI
口試日期:2020-09-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中文關鍵詞:撒奇萊雅族歲時祭儀文化認同節慶
外文關鍵詞:Sakizayaannual ritualscultural identityfestiv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對於過去遭受幾近滅族的Sakizaya人來說,找回族人是目前最大的課題。在正名前,初估族人約有一萬五千人上下,而正名之後,展開一連串文化復振運動,重新設計族群服裝,並賦予重生的意義,再者,為了有別於阿美族的祭典,撒奇萊雅族創造了傳統祭典—火神祭,試圖藉由純粹的撒奇萊雅祭典儀式,凝聚族群意識,獲得族裔對撒奇萊雅族的認同,找回隱居於阿美族內的族人,進而提升更改族籍登記的意願,擴大族群規模。
撒奇萊雅族自加禮宛事件後,經過129年的隱姓埋名,長期與阿美族混居、通婚,文化的交疊下,對撒奇萊雅族裔而言,回歸族群的懷抱是正當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族裔面臨正名後的族群歸屬時,無法割捨與阿美族的淵源,幾個世代以來早已習慣當個阿美族。
本研究採用觀察及訪談的方式,從歲時祭儀的角度談起加禮宛事件後,阿美族與撒奇萊雅族的文化邊界逐漸模糊,甚至族群文化已有阿美族化,正名後為凝聚族群意識,緬懷先人記取歷史教訓,創造傳統的火神祭典,如火如荼展開的文化復振,而多數族人似乎未共襄盛舉,當然,年輕世代因未經歷過去,缺乏歷史共同記憶,正名後,隨自由意願或經父母代協調後回到族群的懷抱,反觀中、老世代,族群歸屬不是原生論這般簡單,還有語言、文化邊界以及政治利益都是牽動著族裔自我認同的因素。
未更改族籍的族裔們,對自己的族籍不是那麼在意,只要我心之所向已足矣;一個浴火重生的族群,需要一個能永續傳承的節慶,即便需要創造祭典,只要能凝聚彼此就能永續,最後,語言是維繫一個民族的命脈,語言推廣成為民族延續的續命燈。

For the Sakizaya people who suffered almost genocide in the past, finding the clansman is currently the prioritized issue. Before the rectification of the name, there are about 15,000 people in the tribe. After the name was correct, a series of cultural revivals started.
For the Sakizaya people who suffered almost genocide in the past, finding the people is the biggest issue at present. Before the correct of the name,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re were about 15,000 people in the ethnic group. After the correction, a series of cultural revival campaigns were launched, hoping to gain ethnic recognition of the Sakizaya and increase the willingness to change the ethnic registration. Since the Karewan Incident, the Sakizaya has been incognito for 129 years, mixed with the Amis for a long time, intermarried, and cultural overlap. For the Sakizaya, the ethnic affiliation after the rectification of their names has gradually changed. The individual begins to see if it is blood, language, or interest. Stand at the crossroads intersection of belonging, ethnic is going to the left or right. How to choose?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ethnic selection, the researchers collected data employing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trying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ethnicity to ethnic culture, borders, and choosing ethnic affil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annual ritual.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撒奇萊雅族的前世今生 2
壹、 地理位置 2
貳、 人口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壹、 研究目的 7
貳、 研究問題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名詞解釋 11
壹、 撒奇萊雅族 11
貳、 歲時祭儀 11
參、 文化認同 12
肆、 族群認同 12
第二節 加禮宛事件 12
第三節 歲時祭儀 14
第四節 族群與文化認同 16
壹、 內涵與概念 16
貳、 文化認同理論 18
參、 文化認同的要素 20
第五節 節慶 21
第六節 小結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6
第三節 研究背景 27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受訪者說明 31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3
第六節 研究工具 34
第七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5
壹、 研究範圍 35
貳、 研究限制 35
第四章 撒奇萊雅族裔徘徊與認同 37
第一節 歲時祭儀?記憶 37
壹、 記憶 37
貳、 現實 41
第二節 誰的祭典 43
壹、 祭典一起辦有亮點 43
貳、 有亮點無焦點 46
第三節 抉擇 49
壹、 雖然糾葛卻也清晰 49
貳、 血緣不是絕對值 50
參、 身分認同的搖擺 52
肆、 族裔的連結 54
第四節 歸屬、徘徊 60
壹、 正名是漣漪還是亂了春水 60
貳、 藕斷絲又連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 心之所向已足矣 65
第二節 永續節慶-凝聚永續 65
第三節 語言創造民族重生 67
參考文獻 71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79
附錄二 訪談資料記錄 80
附錄三 訪談大綱 81
附錄四 受訪者一覽表 82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 83

表 目 錄
表1-2- 1各部落現址定位表 3
表1-2- 2撒奇萊雅族全國歷年人口統計表 6
表2-5- 1新興節慶活動之分類 22
表2-5- 2節慶活動內容分類表 23
表3-3- 1原住民地區 29
表3-4- 1受訪者一覽表 32
表3-6- 1撒奇萊雅族人對歲時祭儀文化認同訪談大綱 34
表4-2- 1撒奇萊雅族與阿美族祭儀對照表 45
表4-2- 2撒奇萊雅族與阿美族的神靈對照 48
表4-3- 1 Sakizaya人的意識表現 51

圖 目 錄
圖1-2- 1撒奇萊雅族分布圖 4
圖1-2- 2口述史中達固湖灣地理位置 5
圖1-2- 3撒奇萊雅族全國歷年人口統計圖 6
圖3-1- 1撒奇萊雅族裔族群歸屬研究架構圖 26
圖3-3- 1台灣原住民族分布圖 30
圖3-5- 1研究流程圖 33
圖4-3- 1 108年撒奇萊雅族火神祭 55
圖4-3- 2火神祭祭祀會場 55
圖4-3- 3火神祭祭屋 56
圖4-3- 4火神祭清兵圖 56
圖4-3- 5撒奇萊雅族男性服飾 58
圖4-3- 6撒奇萊雅族女性服飾 58
圖5-3- 1師徒制日常 68
圖5-3- 2師徒制上課情形 68
圖5-3- 3師徒制時間效益圖 69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佳涵(2009)。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東華大學,花蓮縣。
王明珂(1993),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專論】。新史
學,4(2),95-120。
王俊瀚(2006)。台東南島文化節之意象構築、在地認同與主體性(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王前龍(2000)。國小道德實驗課程「愛國」德目教材中國家認同內涵之分析(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雅萍(2008/06/17)。原民文化活動觀察:談台灣新民族認定。台灣立報,第11
版原民。
王安民、林立勛、鄭兆倫、康廷嶽、謝佩玲(民102)。我國大型地方節慶活動發展
策略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編號:RDEC-RES-101-
007)。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楊智。
沈清松(1990)。休閒觀念與人生價值。戶外遊憩研究,3(1),31-36。
吳忠基(2010)。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
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宜憲。2008。晚清國家體制與原住民部落的衝突──從烏漏社到阿棉山社。收
於蔡中涵(編)《大港口事件論文集》頁 1-32。台北: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
卓石能 (民91)。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卓石能(2004)。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
住民國小學生為例【專論】。原住民教育季刊,35,77-108。
林佳範(1997)。『紮根』台灣—簡論文化認同和台灣獨立【線上論壇】。取自
http://www.wufi.org.tw/mail/m071997.htm
花蓮縣政府(2007)。撒奇萊雅族簡介。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局。
姜明義(2003)。原住民高中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以花蓮高中「原之社」
的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孫生義、黃宣衛、劉容貴(2012)。撒奇萊雅族達固部灣撒固兒部落初步調查報告。
東台灣研究,19,47-72。
康培德(1999)。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
變遷。板橋:稻鄉。
康培德、李宜憲、陳俊男(2003)。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加禮宛事件。行政院
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花蓮:花蓮教育大學。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3)。原住民族語言振興第2期六年計劃。
張如慧 (2003)。民族與性別之潛在課程—以原住民女學生為例。台北:師大書苑。
張宇欣(2007)。傳統?再現?─Sakizaya 信仰與祭儀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張建成 (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師苑。
張建成(2000)。傳統與現代之間:論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二十一世紀原住
民族教育的展望。人權教育與族群關係、師資培育與母語教學、人才培養與
藝能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師範教育學院。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耀宗(2007)。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專論】。屏東教育大學學報,
26,195-214。
張茂桂等著(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縣:業強。
許少平(2009)。原住民族青少年之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南投縣仁愛鄉埔里鎮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許木柱(1989)。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初步探討。刊
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
於徐文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頁)。台北:巨流。
郭基鼎(2008)。 Hla'alua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認同與族群意識:以桃源鄉高中村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陳枝烈(1996)。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文化認知之探討【專論】。研究原住民教
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9。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苑。
陳枝烈(2002)。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學習適應、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部
委託編印。
陳柏州、簡如邠(2004)。台灣的地方新節慶。台北縣:遠足文化。
李君如、游瑛妙(譯)(2009)。節慶與活動管理(原研究者:Allen, J., O’Toole, W.,
Harris, R and McDonnell, I.)。台北縣:前程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陳俊男(2010)。撒奇萊雅族的社會文化與民族認定(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
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俊男、撒韵武荖(2012)。101年度台灣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及舊社與古道(含耆老
口述歷史)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畫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屏東縣: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教育部(2015)。大聲說母語拍片拿獎金。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EDBA23511253AB8E
湯仁燕(2000)。多元文化的課程轉化與教學實踐【專論】。教育研究集刊,44,
91-115。
湯仁燕(2002)。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專論】。教育研究集刊,
48(4),77-101。
黃文英(2011)。新北投地區遊憩活動參與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北投區國小高
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吉村、劉宗其(2005)。文化認同下異國形象廣告效果之探討-以哈日風潮為例。
中山管理評論,13(2),417-449。
黃森泉(1999)。台灣中部地區原住民國小學生之族群文化學習與族群認同【專論】。
原住民教育季刊,1,1-32。
楊仁煌(2007)。文化建構與復振之研究─以阿美族〈Pancah〉會所文化內涵與
核心價值為例【專論】。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創刊號,67-102。
楊仁煌(2010)。撒奇萊雅民族無形文化建構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3(4):97-143。花蓮:東華大學。
詹素娟(1999)。〈族群、土地與變遷──一個歷史族群的再出發〉收於台灣歷史
學會(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233-250頁)。板橋:稻鄉出版社。
詹素娟(2000)。東台灣加禮宛族群空間的成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發表之論
文,中央研究院。
靳菱菱(2010)。文化的發現與發明:撒奇萊雅族群建構的歷程與難題【專論】。
台灣人類學刊,8(3),119-161。
劉其偉(1996)。文化探險:業餘人類學初探。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劉映晨(2004)。從族群認同危機看原住民青少年社會網絡【專論】。網路社會
學通訊期刊,38,民100年12月1日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8/38-07.htm
劉炳輝(2005)。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適學習與其學習
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劉炳輝(2006)。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
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潘繼道(2001)。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板橋:稻鄉。
潘繼道(2008)。國家、區域與族群──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的歷史變遷
(1874-1945)。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蔡中涵、莊雅仲、李宜憲(2001)。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大港口事件。行政院
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鄭玉雲(2010)。編織課程對泰雅族原住民學童、教師編織才能、族群意識與文
化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 所排灣
族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謝世忠、劉瑞超(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台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
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譚光鼎 (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2000)。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檢討與展望【專論】。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
訊雙月刊,5,5-11。
譚光鼎、湯仁燕 (1993)。台灣原住民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
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蘇羿如(2009)。撒奇萊雅族(Sakizaya)的生成歷程--族群團體、歷史事件與族
群性再思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蘇羿如(2018)。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及其祭祀團體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資料彙編,(26),79-113。
蘇羿如、黃宣衛(2008.11)。族群邊界、族群意識與文化建構-Sakizaya 的例
子。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研院民族所。
Banks , J.A.(1994).Multiethnic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3rd. ed.).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A. & Banks,C.A.,( 1989).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rry ,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eds.), Field method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Sage.
Cummins , J.(1986).Empowering minority students: a framework for intervention .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6(1),18-35.
Dehyle, D.(1992).Constructing failure and maintaining cultural identity : Navajo and Ute school
leavers.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pp.25-46).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etz,D. (1991).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Gollnick, D. M.& Chinn.P.C.(1998).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5th ed.)
Prentice-Hall,Inc.
Hall, S. (1990). Culture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K. Woodward(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pp. 51-61). London, England: Sage.
Helms, J.E. (1990).Black and white racial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Greenwood Press.
Hill, C. L.(2004).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rural Navajo high school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 Th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Matsumoto, D., & Juang, L.(2008), Culture & Psychology (4th). USA : Thomson
Wadswaorth.
Mayer, R.E.(1987).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hinney, J.S .(1990).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3,499-514.Social Psychology:A Critical Assessment. London:
Academic Press.
Taife , H., & Turner, J.C.( 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7-24. Chicago:
Nelson Hall.
Taifel, H.(1972). Experiments in a Vacuum.In J.Israel & H.Tajfel(Eds.),The Context of
Taifel, H.(1982).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33,1-3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