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九章出版社編輯部(1995)。錯誤辨析。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王淑媛(2007)。國小二年級學童時間概念探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臺中市。
王雪瑜(2006)。國小數學學障兒童數學解題錯誤類型分析之探討。特殊教育叢書,95,15-29。
朱彥樺(2014)。國小三年級學童時間概念學習成效之探討。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數學科教學碩士班,未出版,臺南市。江長叡(2012)。台南地區國中一年級學生分數四則運算之錯誤類型分析。國立臺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數學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余民寧(2018)。教育測驗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三版)。台北市:心理
余庭瑋(2008)。國二學童在數形關係與等差數列之錯誤類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冷月琴(2012)。除法類型與錯誤類型之研究:以國小中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系,屏東。
吳毓文(2011)。國小二年級學童時間概念之認知診斷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臺中市。
呂溪木(1983)。從國際科展看我國今後科學教育的發展方向。科學教育月刊,64,13-19。
李如弘(2008)。國小五年級學童時刻、時聚與時間化聚概念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系,高雄市。
林信良(2016)。應用數學智慧教學系統實施補救學—以國小五年級「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及梯形」單元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清山、張景媛(1994)。國中生代數應用題較學策略效果之評估。教育心理學報,27,35-62。
秦麗花(1995)。國小數學學障兒童數學解題錯誤類型分析。特殊教育季刊,55,33-38。
耿來祿(2002)。國小學童時間概念之直觀類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華藝線上圖書館。
康軒出版社(2018)。國民小學數學第三冊教學指引。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州甫(1998)。學童等時性概念和液體量守恆概念發展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臺北市。
張宗育(2003)。國小六年級數學學習困難學生時間化聚問題解題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市。
張振東(1989)。時間的基本概念。哲學與文化,16(2),47-54。
教育部(200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綱要修訂。取自於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738/67259.pdf。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數學領域。取自於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9/pta_18524_6629744_60029.pdf。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教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中–數學課程手冊。取自https://cirn.moe.edu.tw/Upload/webfile/70184/636942958804352590.pdf
曹博盛(2012)。Bloom認知領與教育目標分類的修訂版應用於數學領域之命題實例。中等教育,63(4),38-65。
許雅媚(2007)。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數學學習困難學生時間文字題解題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郭正仁(2001)。高雄市國二生多項是四則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高雄市。
陳佩玉、鍾靜(2003)。國小學童時間單位量概念之研究。國教學報,15,61-88。
陳雪枝(2002)。兒童報讀時刻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溢年、陳秀女 譯(1975)。時間。荷蘭:時代。
湯錦雲(2001)。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概念與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黃依琳(2015)。桃園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生分數四則運算之錯誤類型分析。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葉姿妤(2015)。臺南地區國小五年級學童時間計算錯誤類型分析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88)。數學課程研究資料第二輯(七十五年及七十六年度工作報告)。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劉秋木(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台北市:五南書局。
蔡靜宜(2015)。台南地區國小四年級學生時間的概念與計算之錯誤類型分析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鄭淑珍(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時刻與時間量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蕭毓秀(2001)。國小學生時間文字題解題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謝博育(2012)。高一學生在「對數與對數運算」單元中之錯誤類型分析。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鍾靜(1994)。時間教材和速率教材的設計。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高年級(230-256)。臺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鍾靜(1998)。國民小學新課程低年級時間教材的設計。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135-145)。臺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鍾靜、魯炳寰、林素微(2002)。國小數學教材分析—時間與速率。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出版。
鍾靜、鄧玉芬、鄭淑珍(2003)。學童生活中時間概念之初探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1-38。
蘇慧娟(1998)。高雄地區國二學生方根概念及運算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貳、外文部分
Fischbein, E. (1987). Intuition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n educational approach. Holland: D. Reidel.
Gerhard H. Roberts (1968). The failure strategies of third grade arithmetic pupils. The Arithmetic Teacher, Vol. 15, No. 5, 442-446.
Kathlen, T.T. (1987). Error Reduction Strategies for whole number operations in grade f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Brigham Young, (1986).
Leushina, A. M.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al concepts in preschool children. Soviet studi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Volume 4. Virginia: NCTM. (ERIC ED 342673).
Muth, K. D. (1991). Effects of cuing on middle-school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arithmetic word problem containing extraneous inform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83(1), 173-174.
Piaget, J. (1969).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ime (A. J. Pomerans, 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Radatz, H. (1979). Error analysi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0, 163-172.
Schwarzenberger, R. L. E. (1984). The Importance of Mistakes. Mathenatical Gazette, 68 (445), 15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