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文文獻
Cool English(2019)。Cool English英語線上學習平臺,取自https://www.coolenglish.edu.tw/
Google(2020)。Classroom說明,取自https://support.google.com/edu/classroom/answer/6020279?hl=zh-Hant
Google(2021)。Google翻譯。取自https://translate.google.com.tw/?hl=zh-TW
Jeanne Ellis Ormrod (2011)。動機與情感(陳慧娟,譯)。輯於張慧茵(主編),教育心理學:學習者的發展與成長(第六版)。臺北市:洪葉文化。
Quizlet(2020)。Quizlet協助中心,取自https://help.quizlet.com/hc/zh-tw
丁振豐(2000)。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154/
丁螢彩(2019)。平板電腦融入字母拼讀法教學提升國小英語低成就學生英語字彙學習之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e9fvp內政部(2020)。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台。取自https://segis.moi.gov.tw/STAT/Web/Portal/STAT_PortalHome.aspx
內政部(2020)。最新統計指標。取自https://www.moi.gov.tw/cp.aspx?n=602&ChartID=S0101
田舒情(2010)。具情境感知式英語教學環境之規劃-以臺北市某國小英語情境中心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73b58朱乙真(2020,2月)。雙語國家元年全台英語教學資源體檢。未來親子學習平台。取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6084
江南發(2007)。學習動機。載於林生傳、陳念祖(主編),教育心理學(239-283頁)。臺北市:五南。
江映曲(2017)。為何「動機」變成「凍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294-299。
行政院(2018)。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b7a931c4-c902-4992-a00c-7d1b87f46cea
行政院(2019)。《國家語言發展法》—改善語言斷層危機、尊重多元文化發展。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acb034c7-e184-4a39-be3f-381db50a6abe
何俊青(2004)。認知學徒制在社會領域教學之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60,53-61。取自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JournalContentDetail?SysId=A04028903
何俊青(2017)。偏鄉教育問題的迷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15-19。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10(2)。取自http://www.ling.sinica.edu.tw/Files/LL/Docments/Journals/10.2/j2009_2_06_0422.pdf
何榮桂、林燕珍(2011)。數位教材的發展與設計:以高中美術科數位教材為例。課程研究,6(1),27-49,取自http://www.edubook.com.tw/OAtw/File/PDf/27142.pdf
何福生(2003)。澎湖縣國小英語教學實施現況調查與需求評估。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7mbn8余威杰(2014)。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於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臺中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x5kux吳兆全(2010)。多媒體情境式動態網站佈景主題學習平台在國小英語學習之應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中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bbkxp呂美珠(2014)。情境學習與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學習興趣及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英速魔法學院闊瀨校區為例。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rfqb7x李弘善(譯)(2003)。活化學習動機:營造機會平等的學習環境(原作者:Martin V. Covington & Karen Manheim Teel)。臺北市:遠流。
李鎮宇、吳欣蓉、郭慧中(2011)。數位學習科技化教學教材發展趨勢。課程研究,6(1),1-26。DOI:10.3966/181653382011030601001
汪宜靜(2018)。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英語情境式教學對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研究。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桃園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h68wn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周平(2017,10月)。何以全民瘋英語,卻人人菜英文?。獨立評論@天下。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9/article/6277
林玉珮(2011,4月)。為弱勢孩子 填平學習落差的鴻溝。天下雜誌,311。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10978
林邵珍(2003)。運用ARCS動機設計模式之生活科技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4),52-59。取自DOI:10.6232/LTE.2003.36(4).9
林政逸(2004)。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實施現況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http://ntcuir.ntcu.edu.tw/handle/987654321/8689林鶴原(2010)。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r9zh9邱煊展(2016)。國小英語教學現場的困境。師友月刊,585,67-68。
施文玲(2007)。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數位化教學策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2),32-41。取自http://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20193/1/ntnulib_ja_E0201_4002_032.pdf
施宥廷(2016)。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困擾:理論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7),111-128。
科技部(2015)。影響我國偏遠與非偏遠地區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教育資源研究成果發表。取自https://www.most.gov.tw/sci/ch/detail?article_uid=1c6d5852-3171-4c7b-9468-7fe2df568fb3&menu_id=9aa56881-8df0-4eb6-a5a7-32a2f72826ff&content_type=P&view_mode=listView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臺灣區總代理忠欣股份有限公司(2018)。台灣兒少英語教育調查報告。取自http://www.toefl.com.tw/iBT/pdf/20180527_young_students.pdf
徐享良(2000)。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925/
財政部統計處(2019)。近期經貿與歲收情勢(108年7月25日)-專題:縣市政府財政狀況分析。取自https://www.mof.gov.tw/multiplehtml/1474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國土空間發展狀況報告。取自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E09F2EC7203F661
康軒文教(2020)。Follow Me 7教師專用課本(國小英語C版)。新北市:康軒文教。
張子超(2000)。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304/
張玉萍(2004)。台灣英語教學面面觀。台中師院學報,18(1),79-90。取自 http://ntcuir.ntcu.edu.tw/handle/987654321/4321
張武昌(2006)。台灣的英語教育:現況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 129-144。
張武昌、陳秋蘭、程玉秀、葉錫南、陳浩然、許月貴、林至誠(2012)。中小學英語課程綱要整合型研究期末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AER-100-12-A-1-02-00-3-0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武昌、楊承淑、葉錫南、游毓玲、陳秋蘭、林于仙、林欣誼、吳俊穎、黃琮軒 (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綱要內容前導研究」整合型研究子計畫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外國語文領域綱要內容之前導研究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AER-102-06-A-1-02-02-1-11)。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春興(200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婉珍(2015)。科技接受模式與英語教學行動學習之接納程度。教育科學期刊,14(1),57-81。取自http://ir.lib.nchu.edu.tw/bitstream/11455/93364/1/93337-3.pdf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英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英語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教育部推動雙語國家計畫。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FB233D7EC45FFB37
梁佳蓁(2015)。情境學習理論與幼兒教育課程的運用與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7),136-140。
郭先德(2015)。資訊科技融入情境教學法對國中生英語學習成效及動機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rc7x6郭明木、賴正杰(2013)。探索數位學習預期效能與結果落差之原因-以電腦輔助英文學習為例。2013數位內容與數位互動論文集。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取自http://140.127.82.166/handle/987654321/15188
郭惠珠(2012)。學習風格與互動式電子白板英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之英語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苗栗縣某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39mpp陳胤祖(2019)。國發會主委陳美伶:以雙語國家提升競爭力。取自https://www.toeic.com.tw/info/article/feature-story/BilingualCountry/guo-fa-hui-zhu-wei-chen-mei-ling--yi-shuang-yu-guo-gu-di-sheng-jing-zheng-li
陳婉鈺(2015)。智慧型手機與情境感知技術融入國小英語之情境教學策略、學習風格與動機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g2q76陳慧娟(1998)。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
曾盈琇(2018)。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9),138-142。
黃淑真(2007)。外語學習動機理論的發展與教學研究的回顧。英語教學期刊,31(3),101-124。doi:10.6330/ETL.2007.31.3.04
黃德祥、謝龍卿(2005)。維果斯基社會認知論與英語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38,95-102。
新北市教育局(2018)。新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國小校訂課程規劃建議措施。取自https://englishcenter.ntpc.edu.tw/uploads/1579572888969jQZiQsqJ.pdf
楊立裴(2013)。國小教師運用無所不在的學習進行教學融入之現況與態度調查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3k75u楊洲松(2003)。媒體文化與媒體素養教育。載於林志忠(出版),E世代教師的科技媒體素養(91-118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楊維軒(2012)。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英語教學對提升國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探究-以台中市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bqfr8溫世頌(2018)。教育心理學(修訂四版)。臺北市:三民。
葉玉珠(2003)。動機與學習。載於吳道愉(總編輯),教育心理學(309-344頁)。臺北市:心理。
葉炳煙(2013)。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6,285-293。取自http://140.127.82.166/handle/987654321/15218
臺北市教育局(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語文學習領域英語課程綱要。取自http://ecamp.syups.tp.edu.tw/uploadfiles/files/2016-10-25-15-18-38.pdf
劉政宏、張景緩、許鼎延、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173-196。doi:10.6251/BEP.20051117
蔡玉慧(2008)。雙峰現象?國小中年級英語學習成效評估實證。臺灣教育,652,58-63。DOI:10.6395/TER.200808.0058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鄭仁燦(2009)。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hp44u鄭雅菱(2014)。以平板電腦進行國小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4um6k盧雪梅(2012)。國中基測英語科題組結構與學生表現之分析。教育實踐與研究,25(1),67-96。取自https://academic.ntue.edu.tw/ezfiles/7/1007/img/41/25-1-3.pdf
盧德龍(2017)。運用平板電腦結合App進行國小三年級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嘉義縣。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q23rp薛秀宜(2005)。國小英語教育現況問題與爭議困境。教育研究月刊,138,103-112。
謝明芳(2013)。幼兒園融入式英語教學:兼具幼教與英文專業背景教師之實踐。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0(1),1-38。取自http://edujou.site.nthu.edu.tw/var/file/128/1128/img/1172/30-1-1.pdf
簡紅珠(2000)。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217/
顏春煌(2007)。漫談數位學習的理論。空大學訊,385,91-96。取自http://enews.open2u.com.tw/~noupd/book_up/4818/274-05.pdf
顏晴榮(2006)。從學習論談數位教材設計的考量。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4),10-18。取自http://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20891/1/ntnulib_ja_E0201_3904_010.pdf
貳、 西文文獻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doi:10.2307/1176008
Collins, A., Brown, J. S., & Newman, S. E. (1987).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the craft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Technical Report No. 403). Retrieved from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 website: https://www.ideals.illinois.edu/bitstream/handle/2142/17958/ctrstreadtechrepv01987i00403_opt.pdf?sequence
Dörnyei, Z. (1994).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8(3), 273-284. doi:10.2307/330107
Dörnyei, Z., & Ushioda, E. (201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2nd ed.). Routledge.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833750
Francom, G., & Reeves, T. C. (2010).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50(3), 55-58. Retrieved July 12, 2020, from www.jstor.org/stable/44429809
Huttunen, I. (1996). The role of environment in language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94330)
Kahoot! (2020). Help & Support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s://support.kahoot.com/hc/en-us
Keller, J. M. (1987).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0(3), 2-10. Retrieved from https://ocw.tudelft.nl/wp-content/uploads/Development-and-Use-of-the-ARCS-Model-of-Instructional-Design.pdf
Miangah, T. M., & Nezarat, A. (2012). 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Systems, 3(1), 309-319. Doi: 10.5121/ijdps.2012.3126
Miller, G. A., & Gildea, P. M. (1987). How children learn words. Scientific American, 257(3), 94-9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jstor.org/stable/24979482
Quizizz. (2021). Quizizz Help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s://quizizz.com/
Skutnabb-Kangas, T., & McCarty, T. L. (2008). Key concepts in bilingu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historical, epistemologic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In J. Cummins & N. H. Hornberger (Eds.),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2nd ed (pp. 3–17). New York, NY: Springer. DOI: 10.1007/978-0-387-30424-3_112
UNESDOC Digital Library. (2003). 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 UNESCO education position paper. (ED.2003/WS/2). Retrieved from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29728
United Nations. (2019). Official Languag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org/en/sections/about-un/official-language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