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2: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高凌華
研究生(外文):LING-HUA KAO
論文名稱:誰在替孩子貼上標籤?
論文名稱(外文):Who is labeling our kids?
指導教授:藍劍虹藍劍虹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進修部兒文所碩士班(台北夜間)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9
中文關鍵詞:關 係霸 凌符 號 互 動偏 見去 標 籤 化
外文關鍵詞:relationshipbullyingsymbolic interactionprejudicede- label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 研 究 從 七 本 不 同 文 類 文 本 進 行 標 籤 化 議 題 的 討 論,藉
由 文 本 的 分 析 了 解 文 本 不 同 形 式 標 籤 議 題 的 書 寫 與 呈 現 方
式 , 藉 此 呼 應 生 活 中 孩 子 常遇 到 的 被 定 義 現 象。筆 者 在 生 活
中 具 有 編 輯 與 家 長 的 身 分,同 時 孩 子 從 進 入 校 園 後 就 不 斷 接
受 同 儕 與 師 長 貼 標 籤 加 以 定 義 的 挑 戰。書 籍 總 會 帶 給 人 解 答
與 慰 藉 , 但 在 孩 子 的 共 讀 中,關 於 標 籤 化 的 內 容 自 己 卻 鮮 少
能 得 到 想 要 的 解 答 , 不 斷 的 思 考 著 如 何 藉 由 閱 讀 得 到 呼 應 ,
探 討 這 看 似 常 見 的 議 題 ,進 而 提 出 相 關 疑 問 ,為 何 兒 少 作 品
內 容 多 會 觸 及 此 議 題 , 卻 始 終 沒 有 加 以 深 入 的 探 究 。
本 論 文 共 分 成 五 個 章 節,第 壹 章 緒 論 介 紹 本 論 文 相 關 背
景 與 動 機 。第 貳 章 內 容 將 以 社 會 學 理 論 、符 號 互 動 與 人 際 關
係 切 入 標 籤 化 議 題 的 討 論;第 參 章 則 透 過 文 本 中 不 同 的 標 籤
形 式 進 而 分 析 在 校 園 中 不 同 孩 子 所 面 臨 到 的 偏 見 與 誤 解,對
照 現 實 狀 況 呼 應 主 題。第 肆 章 承 第 參 章 接 續 探 討 是 誰 在 貼 標
籤 相 關 討 論 。
結 論 部 分 統 整 研 究 資 料 並 結 合 自 身 經 驗 與 想 法,期 盼 能
透 過 尋 找 問 題、發 現 問 題,以個 人 對 於 本 研 究 心 得 做 一 總 結,
探 討 是 否 有 方 式 能 去 除 標 籤,進 而 期 盼 找 出 合 適 的 方 式 來 面
對 與 緩 解 孩 子 被 貼 標 籤 後 的 情 緒 反 應,以 期 許 他 們 能 在 成 長
中 獲 得 更 公 平 的 對 待。我 們 都 習 慣 用 標 籤 來 快 速 反 應 以 及 分
類 眼 前 的 眾 多 訊 息 , 也 因 為「 快 速 」常 產 生 本 來 不 存 在 的 偏
見 , 這 並 非 對 與 錯 的 問 題 ,而 是 一 種 現 象 , 希 冀 透 過 這樣 的
研 究 更 深 入 了 解 這 積 習 已 久 的 社 會 現 象 。
第壹章 緒論:標籤生活的反思 ...................... 1
第一節 認同與接受的迷思 ................................................................................ 1
第二節 探究與理解 ............................................................................................ 7
一、活生生的問題 ........................................................................................ 7
二、是否能打破囹圄 .................................................................................... 9
第三節 充滿標籤的世界 .................................................................................. 10
一、試著從書中找到線索 .......................................................................... 10
二、聚焦與鎖定 .......................................................................................... 11
第貳章 什麼是標籤化 ............................. 17
第一節 從權力、律法談偏差與標籤 ................................................................ 17
一、關係互動與共識 .................................................................................. 17
二、誰認定?標準怎麼定? ...................................................................... 18
三、因人而異的界線 .................................................................................. 19
四、歷史告訴我的事 .................................................................................. 20
五、我從生活看標籤 .................................................................................. 21
第二節 標籤、污名,一種互動的符號 .......................................................... 22
一、偏見與污名 .......................................................................................... 22
二、眼見未必為憑 ...................................................................................... 24
三、不是一個人說的算 .............................................................................. 27
第三節 生活無處不標籤 .................................................................................. 27
一、性別衍生許多標籤 .............................................................................. 27
二、博愛不博愛,也可以是標籤 .............................................................. 30
三、穿不穿制服都有話題 .......................................................................... 30
第四節 標籤的美麗與哀愁 .............................................................................. 31
一、是警告還是關心? .............................................................................. 31
二、你我都是演員,也是觀眾 .................................................................. 32
三、互動,需要多點解釋 .......................................................................... 33
四、或許可以這樣做 .................................................................................. 35
第參章 兒童文學如何呈現「標籤化」 .............. 38
一、究竟是誰的兒童觀? .......................................................................... 38 iv

二、忽略事物的另一端 .............................................................................. 39
三、名與標籤 .............................................................................................. 40
第一節 直接告訴你的不一樣 .......................................................................... 42
以《黑孩子》、《惡童當街》、《你很特別》為例 .............................................. 42
一、《黑孩子》 ............................................................................................ 42
二、《惡童當街》 ........................................................................................ 51
三、《你很特別》 ........................................................................................ 54
四、不一樣跟不好不同 .............................................................................. 56
第二節 你的不一樣未必是不一樣 .................................................................. 57
以《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不是我的錯》、《倪亞達》為例 ...... 57
一、《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 59
二、《不是我的錯》 .................................................................................... 64
三、《倪亞達》 ............................................................................................ 67
第三節 忽視也是一種標籤 .............................................................................. 71
以《隱形男孩》、《失物招領》為例 .................................................................. 71
一、《隱形男孩》 ........................................................................................ 72
二、《失物招領》 ........................................................................................ 78
第四節 文本後記 ................................................................................................ 88
一、其實,我們可以不要急著貼標籤 ...................................................... 88
第肆章 為什麼要貼標籤 ........................... 91
一、大腦的偏好、求生機制 ...................................................................... 91
二、無意的識別 .......................................................................................... 92
三、刻板印象 .............................................................................................. 93
第一節 貼標籤的用意 ...................................................................................... 95
一、分類 ...................................................................................................... 95
二、找出差異 .............................................................................................. 95
第二節 是誰在貼標籤 ...................................................................................... 97
一、生活的啟示 .......................................................................................... 97
二、每個人都在貼標籤 .............................................................................. 99
第三節 從標籤到霸凌 .................................................................................... 100
一、血淋淋的教訓 .................................................................................... 100
二、因為持續所以霸凌 ............................................................................ 102 第四節 結語 .................................................................................................... 104
第伍章 結論 ................................... 107
一、來自<父子騎驢>的啟示 ................................................................ 107
二、生活中的點滴 .................................................................................... 108
三、在兒童文學中可以做些什麼? ........................................................ 112
四、正因為習慣,更需要重視 ................................................................ 115
參考書目 ....................................... 117
117


參考書目
一、研究作品(依中文姓氏筆畫排列)
松本大洋(まつもと たいよう)著,黃鴻硯譯,《惡童當街》(
鉄コン筋クリ
ート
)。臺北市:大塊文化,2017 年。
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著,《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Edwardo the horriblest boy in the world。北京:北京聯合出版,2011 年。
袁哲生著,《倪亞達原著小說(上、下)》。臺北市:布克文化,2010 年。
陳志勇(Shaun Tan)著,嚴歌苓譯,《失物招領》The Lost Thing。北京:北
京聯合出版,2012 年。
陳怡揚腳本、繪圖,潘响仁文,《黑孩子》。新北市:字畝文化,2018。
陸可鐸(Max Lucado)著,馬第尼斯(Sergio Martines)圖,邱慧文、郭恩惠
譯,《你很特別》You are Special。臺北市:道聲出版社,2009 年。
雷.克里斯強森(Leif Kristiansson)文,迪克.史丹柏格(Dick Stenberg)圖,
周逸芬譯,《不是我的錯》
Not My Fault
。新竹市:和英出版社,2004
年。

二、中文書籍(依中文姓氏筆畫排列)
王淑芬文,徐至宏圖,《我是怪胎》。臺北市:親子天下,2011 年。
李坤珊著,《讓孩子安心做自己》。臺北市:親子天下,2011 年。
蔡德輝、楊士隆著,《犯罪學》。臺北市:五南出版,2001 年。

三、翻譯書籍
奧爾波特,高爾頓威拉德.(Gordon W.Allport),汪琪譯,《偏見的故事》The
Nature of Prejudice。臺北市:三山出版社,1973 年。
──,凌晨譯,《偏見的故事》The Nature of Prejudice。北京:九州出版社,
2020 年。
阿倫森,艾略特( Elliot Aronson)、喬舒亞.阿倫森( Joshua Aronson)著,
邢 占軍譯,《 社 會 性 動 物 》The Social Animal。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118

版社,2020 年。
巴瑞特,麗莎費德曼.(Lisa Feldman Barrett)著,李明芝譯,《情緒跟你以為
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臺北市:商周出版社,2020 年。
本雅明,瓦爾特(Walter Benjamin)著,陳永國、馬海良譯,《本雅明文選》
SELECTED WRITINGS OF WALTER BENJAMIN。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2011 年。
鮑登,湯姆巴特勒( Tom Butler-Bowdon),林鶯譯,《 一 次 讀 懂 心 理 學 經 典 》
50 Psychology Classics。 臺北市:時報出版,2019 年。
柯林斯,蘭德爾(Randall Collins),劉冉譯,《暴力:從常態到殘暴,以微觀
角度探索個人、家庭和社會中超過 30 種暴力的形成和真相》Violence:
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臺北市:城邦文化,2018 年。
格根,肯尼斯(Kenneth J. Gergen)著,許婧譯,《醞釀中的變革》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臺北市:心靈工坊,2014 年。
高夫曼,歐文(Erving Goffman)著,曾凡慈譯,《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
記》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新北市:群
學出版有限公司,2016 年。
──,馮鋼譯,《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年。
韓炳哲(Byung-chul Han),管中琪譯,《透明社會》Transparenzgesellschaft。
臺北市:大塊文化,2019 年。
池田香代子(Kayoko Ikeda)著,游蕾蕾譯,《如果世界是 100 人村》If the
World Was Only 100 People,臺北市:臺灣東販,2002 年。
雷伊,安德魯( Andrew Leigh)著,向淑容、葉品岑譯,《隨機試驗:改變世
界的大膽研究》Randomistas: How Radical Researchers Changed Our
World。臺北市: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0 年。
馬汀,溫絲黛(Wednesday Martin),許恬寧譯,《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
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Primates of Park Avenue:
A Memoir。臺北市:時報出版,2016 年。
米德,喬治.H(George H.Mead)著,趙月瑟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

Self and Society。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 年。
史提爾,克勞德(Claude M. Steele)著,顏湘如譯,《韋瓦第效應:你的人生
是不是被貼了標籤?別讓刻板印象框住,普林斯頓大學必讀心理學講
義》Whistling Vivaldi: How Stereotypes Affect Us and What We Can Do。
臺北市:城邦出版,2017 年。

四、期刊論文
阮清峰。<「標籤現象」的文化反思>《山西師大學報》,第 37 卷,第 5 期,
40-41,2010 年。
林美玲。<象徵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現代教育》,第 30 期,20-45,
1993 年。
林照真。<「老師!為什麼把我分到這一班?」——談分組教學下被標籤化的
學生>《師友月刊》,第 257 期,6-8,1988 年。
林俊傑。<標籤化的教育制度-能力分班 vs. 常態編班>《師友月刊》,第
444 期,27-30,2004 年。
林進丁。<探討符號互動論及其在學校組織文化研究和教育的應用>《學校
行政》,第 71 期,17-34,2011 年。
郝少平。<基於標籤理論的消極性班級非正式群體管理>《教學研究》,第 32
卷,第 1 期,71-73,2009 年。
陳奕、黃銀。<標籤理論「視角下的媒体「妖魔化」及其規避>《東南傳播》,
第四期,5-6,2013 年。
鄭世仁。<淺談貝克的標籤理論對教育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創刊號,
31-36,1994 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