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勇、譚建光(2015)。以中山市為例看志願服務的創新發展。社會創新評論,50-53。 丁元竹、江汛清(2001)。志願活動研究:類型、評價與管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丁元竹、魏娜、譚建光(2008)。北京奧運志願服務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 上海市審計局(2011)。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跟蹤審計結果公告。網址:http://sjj.sh.gov.cn/sj2014/zwgk/n387/n424/n427/userobject1ai15784.html。 王忠平(2019)。用和眾澤益促建志願服務生態體系。9月5日,中國青年報。網址:http://www.cnshan.org/protal/news_detail/21365。 王愛聲(2008)。志願服務組織管理模式的立法選擇。載 丁元竹、魏娜、譚建光 主編。北京奧運志願服務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 王煥清、譚建光(2010)。廣州亞運會志願服務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王名等(2014)。社會組織與社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育等(2015)。泉源——大柵欄街道「綜合包戶」志願服務3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全友(2003)。永恆的豐碑——學習雷鋒活動四十載縱橫談,黨史縱覽,3,12-16。 王振川(2015)。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年鑒(1981年卷),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王麗榮(2003)。試論毛澤東的榜樣教育——從學習雷鋒好榜樣談起。毛澤東思想研究,6,28-30。 王瑾(2012)。「傘狀結構化」及其基礎上的專業化——法國第三部門經驗對中國NGO發展路徑的啟示。行政論壇,2,63-66。 王平(2021)。資訊系統迭代與志願服務專業化發展:基於數字時代治理的探索。中國志願服務研究,1,130-148。 文宏、林斌(2020)。「多任務競逐」:中國地方政府間競爭激勵的整體性解釋——以粵港澳區域治理為例。江蘇社會科學,1,75-85。 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2017)。中國志願服務發展報告(201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山市紅十字會(2018)。博愛基因。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中山市統計局(2020)。2020年中山市統計年鑒。網址:http://stats.zs.gov.cn/zwgk/tjxx/tjnj/content/post_1856956.html。 中山市統計局(2018)。2018年中山市統計年鑒。網址:http://stats.zs.gov.cn/tjzl/tjnj/201810/t20181031_411006.html。 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2018)。從2008到2018:中國志願服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網址: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21316.html。 古允文(1997)。從福利國家發展談民營化下國家角色的挑戰。社區發展季刊,80,70-78。 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奧組會志願者部,北京志願者協會(2009)。奧運先鋒:志願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北京:人民出版社。 北京志願者協會(2006)。志願組織建設與管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工作協調小組(2006)。北京奧運會志願者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北京志願服務發展研究會(2014)。中國志願服務大辭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民政部(2012)。2011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網址: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210/201210153625989.shtml。 民政部(2013)。2012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網址: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306/201306154747469.shtml。 民政部(2014)。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網址: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406/201406156561679.shtml。 民政部(2015)。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網址: 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506/201506158324399.shtml。 民政部(2016)。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網址: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15001136.shtml。 民政部(2017)。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網址: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708/20170815005382.shtml。 民政部(2018)。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網址: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7/201708021607.pdf。 民政部(2019)。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網址:http://images3.mca.gov.cn/www2017/file/201908/1565920301578.pdf。 民政部(2020)。志願服務基本術語。行業標準編號:MZ/T 148—2020,網址: http://xxgk.mca.gov.cn:8011/gdnps/pc/content.jsp?id=12955&mtype=1。 民政部(2015)。我國志願服務資訊化建設領域第一個全國性行業標準。——《志願服務資訊資訊系統基本規範》解讀。中國民政,18,36-38。 全國志願服務資訊系統(2019)。全國志願服務數據統計。網址:http://www.chinavolunteer.cn/。 托克維爾著,董果良譯(1997)。論美國的民主。北京:商務印書館。 任海(2005)。北京奧運:我國志願者事業發展的契機。載 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志願北京——2005「志願服務與人文奧運」國家論壇成果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朱旭峰、吳冠生(2018)。中國特色的央地關係:演變與特點。治理研究,2,50-57。 朱健剛、王超、胡明(2009)。責任·行動·合作:汶川地震中NGO參與個案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健剛、賴偉軍(2014)。「不完全合作」:NGO聯合行動策略——以「5·12」汶川地震NGO聯合救災為例。社會,34(4),187-209。 朱金鶴、王雅莉、侯林岐(2021)。文明城市評比何以促進勞動力流入?——來自地級市的准自然實驗證據。產業經濟研究,3,43-56。 朱伯儒(1990)。弘揚雷鋒精神是時代的需要。人民日報,3月9日。 朱莉玲、王媛媛、譚建光(2012)。國際視野下的中國志願組織發展。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31(05),72-76。 伊文(2011)。中華志願者協會在京成立。中國減災,11,61。 沃爾特·W.鮑威爾、保羅·J.迪馬吉奧 主編,姚偉 譯(2008)。組織分析的新制度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吳剛(2011)。中國社區志願服務發展分析。載 袁媛、譚建光主編。中國志願服務:從社區到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 吳江(2008)。1994-2007中國志願服務的文獻研究。中國青年研究,1,85-89。 吳昊(1990)。雷鋒「戶口問題」。人民日報,5月28日。 吳春燕、張景華(2010)。中山慈善萬人行緣何長盛不衰。光明日報,2月26日。 沈傑(2009)。志願行動:中國社會的探索與踐行。北京:人民出版社。 汪彩霞、譚建光(2017)。改革開放40年與志願組織的發展變遷。青年探索,5,32-40。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災志編纂委員會(2017)。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災志.總述大事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李芝蘭(2004)。跨越零和:思考當代中國的中央地方關係。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117-124。 李芳(2017)。準確把握《志願服務條例》的立法重點。中國政府法制資訊網,9月11日,網址:http://www.mca.gov.cn/article/gk/jd/shflhcssy/201709/20170915005876.shtml。 李炳華(2005)。遵循國際規則 體現中國特色 全面推進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工作——在「志願服務與人文奧運」國際論壇主論壇上的演講。載 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志願北京——2005「志願服務與人文奧運」國家論壇成果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玉琦(2003)。學雷鋒活動40年回眸。中國青年研究,3,34-38。 李天宇(2010)。上海世博園志願者將超過200萬人。新京報,4月14日。網址: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exponews/sinacn/20100414/23331349254.html。 李宗克、郝翔(2015)。治理能力現代化與社區樞紐型社會組織——上海街鎮社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研究。中國社會組織,18,53-55。 李振(2014)。作為錦標賽動員官員的評比表彰模式——以「創建衛生城市」運動為例。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54-62。 佚名(1990)。雷鋒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社論)。3月5日 呂偉雄(2015)。我生命的夏天:中山改革騰飛親歷者口述回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呂婧(2020)。中山:創文形勢十分嚴峻,力爭拿下「六連冠」。南方都市報,6月23日,網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FFR04JT205129QAF.html。 周紅(1993)。深圳市義工工作的回顧與思考。青年探索,6,15-18。 周秋光、賀永田(2011)。中山慈善萬人行研究(1988-2010)。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周黎安(2007)。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經濟研究,7,36-50。 林可(1993)。毛澤東同志為雷鋒題詞經過。人民日報,3月5日,第30版。 柯政(2011)。理解困境:課程改革實施行為的新制度主義分析。 北京:教育課程出版社。 姚邁新(2016)。樞紐型社會組織的建設與發展——以廣州個案為例。地方治理研究,4,54-60。 紀文曉(2010)。志願服務與社會工作差異互動分析。中國青年研究,10,18-20。 殷存毅、夏能禮(2012)。「放權」或「分權」:我國央地關係初論。公共管理評論,12(01):23-42。 馬爾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著,徐奕春 譯(2003)。論老年 論友誼 論責任。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輝(2008)。5·12汶川大地震NGO聯合投入賑災。學會,5,3-4。 徐柳(2008)。我國志願者組織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北京青年工作研究,10,4-7。 徐宇珊(2016)。美國非營利組織社會網路結構及其對中國的啟發——以美國印第安那州門羅縣為例。中國非營利評論,18(2),54-70。 徐若蘭(2016)。志願服務管理機制探索——以福建省為例。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9,122-127。 陳麗欣、魏希聖、王慧琦(2007)。運用德菲法建構臺中市志願服務評鑑指標。朝陽學報,12,333-349。 陳曉運(2018)。1949年以來中國志願服務的變遷邏輯。青年探索,04,63-74。 陳東升(1992)。制度學派理論對正式組織的解析。社會科學論叢,40,111-133。 陳原(2012)。中宣部中央文明辦部署弘揚雷鋒精神 開展志願服務。人民日報,3月2日。 高嶸(2013)。當代中國志願服務發展歷程與特徵。理論學刊,5,68-71。 華東方(2016)。「學雷鋒志願服務」的文化解讀。雷鋒,12,14-16。 陶東風、呂鶴穎(2010)。 雷鋒:社會主義倫理符號的塑造及其變遷。學術月刊,42(12),103-116。 夏征農、陳至立主編(2009)。辭海(第六版彩圖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陸士楨、張曉紅、郭新保(2009)。北京志願服務模式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 高和榮、趙春雷(2017)。志願服務發展插上「資訊化」之翼——《志願服務條例》志願服務資訊系統建設條款釋義。中國社會工作,10(上),18-19。 張天舒、王子怡(2020)。榮譽稱號影響官員晉升的信號機制研究——來自全國文明城市評比的證據。中國行政管理,9,121-127。 張勝康(2010)。關於志願者行動的價值探討——以「5.12」汶川大地震志願者行動為例。廣東社會科學,3,151-156。 張網成(2011)。中國民間組織志願服務發展分析。載 袁媛 譚建光主編。中國志願服務:從社區到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網成(2012)。中國公民志願行為研究:現狀、特點及政策啟示。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張網成(2019)。註冊而不參加志願服務的原因分析:基於北京「志願家庭」調查數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30(2),137-144。 張英陣(2015)。社區型宗教組織之社會服務。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5(1),35-83。 張荊紅、丁宇(2018)。互依聯盟何以可能?——中國樞紐型社會組織與國家之關係及其改革走向。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131-140。 張小勁、陳波(2017)。中國城市積分入戶制比較研究:模組構成、偏好類型與城市改革特徵。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1-10。 張科、彭巧胤(2010)。高校青年志願服務專業化研究。中國青年研究,2,43-46。 張莉萍、慎榮翔(2019)。青年志願服務資訊系統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基於「志願中國」和「志願匯」平臺的研究。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7(3),76-82。 梁綺樺(2015)。江門:38.5萬義工約65%服務時長為零。江門日報,網址:http://jm.southcn.com/content/2015-05/04/content_123497984.htm。 梁綠琦(2016)。我國青年志願服務的興起、主要成就和發展前景。載 餘逸群、紀秋發主編。中國志願服務:歷史、實踐與發展。北京:北京理工大學。 許志傑(1990)。學雷鋒不能「三月來,四月走」,人民日報,4月16日。 許蓮麗(2018)。新時代中國志願服務理論與實踐的新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 曹剛、任重遠(2009)。為己與利他的中道——志願精神的倫理解讀。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3),132-135。 國務院(2017)。志願服務條例。網址: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9/06/content_5223028.htm。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9)。中國的減災行動,網址: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09/Document/847130/847130.htm。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1)。「國際志願者年」、「中國志願服務事業」及「中國2001國際志願者年委員會」情況介紹。網址: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01/0822/Document/327665/327665.htm。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2010)。走向成功:北京奧運會組織與運行工作報告=Preparation for the Games: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 英文。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深圳市審計局(2012)。關於深圳大運會財務收支及場館建設專案審計結果公告。網址:http://audit.sz.gov.cn/zwxx/sjxx/sjyw/201212/t20121227_2095721.htm。 葉邊、羅潔、丁元竹、賈西津 、李煜暉(2008)。中國志願者:進步與差距。世界知識,14,50-56。 馮華(2013)。汶川地震後的志願者團隊轉型方向探討。社會工作,1,71-76。 賀志峰、謝文中、蔡貞慧(2018)。多遠流分析框架下我國慈善立法議程設置考察:基於2004-2014年立法進程。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6,74-83。 賀照田(2017)。如果從儒學傳統和現代革命傳統同時看雷鋒。開放時代,6,119-144。 彭華民(2010)。論志願服務的社會工作督導模式。中國青年研究,4,31-35。 彭慶紅、崔曉丹(2020)。學雷鋒活動的發展演變及其規律初探——基於《人民日報》1963-2018年「學雷鋒」報導的文獻分析。中國青年研究,1,84-93。 傲騰(1990)。學雷鋒不能一陣風——部分政協委員討論紀實。人民日報,3月24日。 黃相懷(2013)。當代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模式述評。中共中央黨校學報,17(01),75-79。 黃金結(2016)。近代以來中國志願服務的變遷研究。青年探索,4,25-32。 黃凱峰、馬麗雅(2013)。新時期傳承、延伸與發展雷鋒精神——以50年學雷鋒活動發展歷程為對象的考察。思想理論教育,5(上),21-27。 董碧水(2016)。杭州百萬志願者服務G20。中國青年報,8月3日。 黃小希、崔靜(2013)。中央及地方嚴控評比達標表彰評估活動。新華網,9月11日。網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911/c70731-22889203.html 黃煜升(2010)。中山慈善萬人行憑什麼風行 23 年。南方日報,3月2日。 童敏(2011)。社會工作的專業地位、基本策略以及與志願服務的關係:歷史回顧與反思。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7-23。 楊善華、孫飛宇(2005)。作為意義探究的深度訪談。社會學研究, 5,53-68。 楊團(2007)。關於中山慈善萬人行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學分析。中山時報,5月8日。 楊傳春(1991)。怎樣建立社會主義人際關係?天津市和平區萬名社區志願者的回答是——「我先獻出一份愛」。人民日報,5月21日。 新華社(2010)。第16屆亞運會志願者上崗誓師大會在廣州舉行。11月06日。網址:http://www.gov.cn/jrzg/2010-11/06/content_1739455.htm。 新華社(2019)。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召開。社會與公益,8,7。 趙定東、王倩、趙涓淇(2018)。中國志願服務研究綜述——基於中國知網的統計分析。觀察與思考,2,105-112。 鄧小平(1962)。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鄧小平(1961)。提倡深入細緻的工作。載於 鄧小平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鄧國勝(2002)。中國志願服務發展的模式。社會科學研究,2,108-110。 鄧國勝(2009)。回應汶川:中國救災機制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雲(1990)。學雷鋒重實效。人民日報,4月13日。 廣東省社工與志願者合作促進會(2020)。紅領公益 民生共用——廣東中山「博愛100」公益志願服務調查報告。中華社會工作網,網址:http://www.chinasocialwork.cn/content/7752 廣東青年職業學院社工系、中山市民政局社會工作科(2013)。中山市「社工+志願者」聯動機制調研報告。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學報,92(02),9-1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初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劉開宸(1989)。美國國民志願服務 提高公民道德 激發國民責任 滿足社會需要。人民日報,4月4日。 劉巨才、王紹華、潘樹平(1991)。時代潮——中國學雷鋒活動30年簡史。北京:紅旗出版社。 劉軒(2012)。關於「樞紐型」社會組織建設的思考。學習與實踐,10,104-108。 劉思宇(2019)。「評比表彰」的激勵邏輯——基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考察。中國行政管理,2,72-78。 劉銳、袁豔(2018)。社交網路與數據監控:志願者服務平臺的管理模式研究,電子政務,10,32-37。 範明林、茅燕菲、曾鳴(2015)。樞紐型社會組織與社區分層、分類治理研究——以上海市樞紐型社會組織為例。社會建設,2(03),11-19。 歐欽平(2009)。北京亞運會志願者制度首次試水。京華時報,9月18日。網址:http://www.zjwmw.com/07zjwm/system/2009/09/18/015833800.shtml。 盧喜蘭(2019)。汶川救災十年後,公益慈善行業集體反思。載 楊團 主編。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1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盧建、楊沛龍、馬興永(2011)。北京市構建社會組織「樞紐型」工作體系的實踐與策略。社團管理研究,9,26-29。 盧磊(2018)。基層樞紐型社會組織的現狀檢視與發展建議——以北京市X區為例。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6,84-92。 薑潔、郭正光(2003)。志願服務與雷鋒精神。人民日報,3月4日。 澡雪軒(2013)。慈善萬人行:文化屬性及其啟示。中山時報,2月26日。 魏娜(2010)。經驗·價值·影響——2008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工作成果轉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魏娜(2013)。我國志願服務發展: 成就、問題與展望。中國行政管理,7,64-67。 韓俊魁(2009)。NGO參與汶川地震緊急救援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韓兆柱、馬文娟(2016)。數字治理理論研究綜述。甘肅行政學院學報,1,23-35 藍煜昕、張雪(2020)。社區韌性及其實現路徑:基於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視角。行政管理改革,7,73-82。 聶陽陽(2010)。中國志願者組織的發展狀況、主要問題及對策。載 穆青主編。志願服務理論與實踐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譚建光(2005)。中國志願服務發展的十大趨勢分析。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學報,19(4),7-13。 譚建光、朱莉玲(2008)。中國社會志願服務體系分析。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3,19-25。 譚建光、周宏峰(2009)。中國志願者:從青年到全民-改革開放30年志願服務發展分析。中國青年研究,1,76-81。 譚建光(2012)。中國公眾參與志願服務的政策分析。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7-23。 譚建光(2016)。中國志願服務發展的十大趨勢——兼論 「十三五」 規劃與志願服務新常態。青年探索,2,29-35。 譚建光(2014)。志願服務:理念與行動。北京:人民出版社。 譚建光(2018a)。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志願服務的發展歷程。社會治理,7,24-36。 譚建光(2018b)。中國青年志願服務十大品牌及其價值——改革開放40年的社會創新案例分析。青年發展論壇,28(02),55-63。 譚建光(2015a)。中國珠三角:志願服務制度化的多樣創新。社會工作與管理,3(15),30-37。 譚建光(2015b)。中國特色的志願服務理論體系分析。青年探索,1,29-35。 蘇雁(2017)。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年度測評動真格。光明日報,4月8日,網址: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7-04/08/nw.D110000gmrb_20170408_2-04.htm?div=-1。 羅伯特·帕特南著,劉波等譯(2011)。獨自打保齡:美國社區的衰落與復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黨秀雲(2011)。論志願服務的常態化與可持續發展。中國行政管理,3,50-54。 顧朝輝(2018)。全面貫徹《志願服務條例》 開創志願服務事業發展新局面。中國民政,5,26-27。 龔萬達(2010)。志願服務 20 年——中國志願服務研究綜述。思想理論教育,11, 87-91。 Alford, R. R.著,王志弘 譯(2011)。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臺北:群學。 King, G., Keohane, R. O., & Verba, S. 著,盛智明,韓佳 譯(2012)。好研究如何設計:用量化邏輯做質化研究。臺北市:群學。 Punch, K. F.著,林世華 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臺北:心理。 W·理查德·斯科特、傑拉爾德·F·戴維斯 著,高俊山譯(2007/2011)。組織理論:理性、自然與開放系統的視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W·理查德·斯科特 著(2008),王黎芳 譯(2010)。制度與組織:思想觀念與物質利益(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Alford, R. R. (1998). 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Anheier, H. K., & Salamon, L. M. (1999). Volunteering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Initial comparisons. Law and Contemp. Probs., 62, 43. Atsumi, T. (2015). Against the drive for institutionalization: two decades of disaster volunteers in Japan. In Hazards, Risks and Disasters in Society (pp. 19-32). Academic Press. Brown, L. D. (1991). Bridging organizatio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uman relations, 44(8), 807-831. Berger, P. L., & Luckmann, T.(1991).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 Penguin Uk. Burgess, R. G. (2002).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 research. Routledge. Babbie,Earl R.(2010).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2E). Wadsworth Pub. Butcher, J., & Einolf, C. J.(2017). Volunteering: A Complex Social Phenomenon. In Perspectives on Volunteering (pp. 3-26). Springer, Cham. Cnaan, R. A., Handy, F., & Wadsworth, M.(1996). Defining who is a volunteer: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5(3), 364-383. Dekker, P., & Halman, L. (Eds.). (2003). The values of volunteering: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De Waele, E., & Hustinx, L. (2018). Governing through volunteering: The discursive field of government-initiated volunteering in the form of workfare volunteering.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Denzin, N. K. (1970). The Research Act in Sociology. Chicago: Aldine. DiMaggio, P., & Powell, W. W.(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2), 147-160. Glynn, M. A. (2008). Configuring the field of play: How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impacts civic community.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5(6), 1117-1146. Gil-Lacruz, A. I., Marcuello, C., & Saz-Gil, I. (2017). Individual and social factors in volunteering participation rates in Europe. Cross-Cultural Research, 51(5), 464-490. Haski-Leventhal, D., Meijs, L. C., & Hustinx, L.(2010). The third-party model: Enhancing volunteering through governments, corporation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es.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39(1), 139-158. Hustinx, L., Cnaan, R. A., & Handy, F. (2010). Navigating theories of volunteering: A hybrid map for a complex phenomenon.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40(4), 410-434. Hoffman, A. J. (1999).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change: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US chemical indust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2(4), 351-371. Hoffman Andrew, J.(2001). Linking Organizational and Field-level analysis: The diffusion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14(2), 133-156. Hoffman, A. J., & Ventresca, M. J. (2002). Organizations, polic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stitutional and strategic perspectiv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11). Manual on the measurement of volunteer work.Geneva: ILO.http://unpan1.un.org/intradoc/groups/public/documents/icap/unpan050789.pdf Jones,C.(2010). Archival data: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research in psychology.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4(11), 1008-1017. Kramer, R.(1994). M.Voluntary agencies and the contract culture:" Dream or nightmare?". Social Service Review, 68(1):33-60. King, G., Keohane, R. O., & Verba, S.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mpel, J., & Meyer, A. D. (2008). Field-Configuring Events as Structuring Mechanisms: How Conferences, Ceremonies, and Trade Shows Constitute New Technologies, Industries, and Markets .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5(6), 1025-1035. Locke, M., Ellis, A., & Smith, J. D. (2003),Hold on to what you’ve got: the volunteer retention literature. Voluntary Action, 5(3), 81-99. Lorentzen, H., & Henriksen, L. S. (2014). The inven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volunteer center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orway and Denmark.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43(3), 589-608. Mallum, K. (2017). Volunteers/volunteering.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2-14. McBride, A. M., & Lee, Y.(2012). Institutional predictors of volunteer retention: The case of AmeriCorps nation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44(3):343-366. Meyer, A. D., Gaba, V., & Colwell, K. A. (2005). Organizing far from equilibrium: Nonlinear change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Organization Science, 16(5), 456-473. Meijs, L. C. et al.(2003). All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In the values of volunteering: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pp. 19-34). Springer, Boston, MA. Molotch, H., Freudenburg, W., & Paulsen, K. E. (2000). History repeats itself, but how? City character, urban tradition, and the accomplishment of pla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91-823. Plagnol, A. C., & Huppert, F. A. (2010). Happy to help? Exploring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s in rates of volunteering across Europ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97(2), 157-176. Rochester, C., Paine, A. E., Howlett, S., & Zimmeck, M.(2010). Making sense of volunteering: Perspectives, principles and definitions. In Volunteering and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pp. 9-23).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Rochester,C., Paine, A. E., Howlett, S.,& Zimmeck, M.(2016), Volunteering and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Springer. Salamon, L. M. et.al(2009). Global Civil Society: 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Volume two).Kumarian Press,pp.9-10. Smith, J. D. (2000). International Volunteering Toolkit: A Draft by Justin Davis Smith. The Institute for Volunteering Research, June. Independent Sector. Studer, S., & Von Schnurbein, G.(2013).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ffecting volunteer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volunteer coordination.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24(2):403-440. Scott,W.R. & Meyer, John W. (1983/1991).The organizations of societal sector: Propositions and the early evidence. In Powell, W. W., & DiMaggio, P. J. (Eds.).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ott,W.R.(1994). Conceptualizing organizational fields: Link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al systems. In Systemrationalitat und partialinteresse. Baden Baden, Germany: Nomos Verlagsgesellschaft, 203-221. Scott,W.R., Martin Ruef, Peter J.Mendel, & Carol A.Caronna.(2000).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From professional dominance to managed car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ott,W.R.(2008). Approaching adulthood: the maturing of institutional theory[J]. Theory and society,37(5): 427. Shi, S. J. (2017). The bounded welfare pluralism: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under social management in China.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19(4), 463-478. Singleton, R. A. Jr, & Straits, B. C. (2005). Approaches to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D.H.(1994). Determinants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 participation and volunteering: A literature review.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3(3), 243-263. Sanyal, P. (2006). Capacity building through partnership: Intermediar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s local and global actor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5(1), 66-82. Snyder, M., & Omoto, A. M. (2008). Volunteerism: Social issues perspectives and social policy implications. 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2(1), 1-36. Thoits, P. A., & Hewitt, L. N.(2001). Volunteer work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15-131. Tolbert,P.S., & Zucker, L. G.(1999).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Studying Organization. Theory & Method.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169-184. UN General Assembly (2001). Resolution on recommendations on support for volunteering, A/RES/56/38. Fifty-sixth session, New York. https://www.unv.org/sites/default/files/A%20RES%2056%2038.pdf United Nations Volunteers(2011).State of the World’s Volunteerism Report Universal Values for Global Well-being. https://www.unv.org/publications/2011-state-world%E2%80%99s-volunteerism-report-universal-values-global-well-being Van Til, J. (2005).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pp. 44-64). Robert D. Herman and associates. The Jossey-Bass Handbook of Nonprofit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2nd).John Wiley & Sons. Walker, A., Accadia, R., & Costa, B. M.(2016). Volunteer retention: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sation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44(8):1059-1069. Wagner, C., Garner, M., & Kawulich, B. (2009). Teaching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Routledge. Wengraf,T.(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 Sage. Webb, E. J., Campbell, D. T., Schwartz, R. D., and Sechrest, L. (1966). Unobtrusive Measures: Nonreactive Measur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hicago: Rand McNally. Wilson, J. (2000). Volunteering.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1), 215-240. Wilson, J.(2012). Volunteerism research: A review essay.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41(2), 176-212. Wooten, M., & Hoffman, A. J. (2017). Organizational field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 Charter2, 55-74. Zucker, L. G.(1977).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culturalpersisten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26-743. Zhuang, J. (2011) 'Volunteering for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visions, policies and capital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