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Helen E. Fisher(1994).Anatomy of Love: A Natural History of Mating, Marriage, And Why We Stray(2003)。愛慾─婚姻、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刁筱華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Mary Ann Lamanna&Agnes Riedmann(1981). Marriages And
Families.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1984)。婚姻與家庭(李紹嶸與蔡
文輝譯)。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Robert K. Yin(1994)。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尚
容安譯)。臺北市:弘智文化。
Shakespeare Speaks 莎翁永恆名句(2016)。商務印書館編輯部。香港聯合書刊
物流有限公司:香港。
Toeic 900(2019年12月26日)。閃婚Flash/Blitz marriage。2020年01月05日取自網際網路http://www.toeic900.com.tw/%E9%96%83%E5%A9%9A-FlAsh-Blitz-marriaga/。
Zi字媒體(2017年7月28日)。總有一句台詞解釋你的愛情。2020年11月15日載自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xaVSCZ。
名醫網(2016年02月12日)。克服恐婚有三招。2019年07月12日取自網際
網路https://www.mingpaoCAnADA.Com/hEAlthnEt/ContEnt.php?ArtiD=3301。
自由時報(2017年12月26日)。高達6成台灣女生認為閃婚有理!為了幸福,衝動結婚前要問自己的4個問題是...。2019年07月12日取自網際網路https://istyle.ltn.com.tw/Article/6991/1。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
李文玫(2011)。離散、回鄉與重新誕生:三位客家女性的相遇與構連。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新北市。李美枝(1990)。兩性對性別角色之偏好與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
容許度。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慶芳(2010年9月3日)。《不用數字的研究》什麼是質性研究 你問我。2017年6月12日取自網際網路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tw/2010/08/Blog-post_03.html。
李竹君(2002)。客家農村女性的勞動經驗與美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李嘉敏(2013)。客家男性的性別角色形象與生命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苗栗。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暄瑜(2016)。年輕世代的結婚藍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吳新慧(2011)。傳統與現代之間-新生代農民工的戀愛與婚姻。中國青年研究
2011/01特別企劃。
全國人口資料庫統計地圖(2019)。全國離婚率指標:108年統計結果。2021年1
月6日取自https://gis.ris.gov.tw/dashboard.html?key=d09。
每日頭條(2017)。戀愛一般分為五個階段。2021年1月23日取自網際網路
https://kknews.cc/zh-tw/emotion/m322qa9.html。
何美燕(2016)。七位東部未婚中學女性教師婚姻觀及其日常生活之探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
汪培廷(2017)。遠見雜誌:閃電結婚-教養這件事。2020年1月3日取自網際
網路https://www.gvm.com.tw/article/40294。
林怡君(2008)。閃電結婚夫妻婚姻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
林秀珠(2007)。婚姻調適歷程研究-三位客家女性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林定金、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
身心障礙研究季刊。2005,3(2)122-136。
邱奕傑(2009)。影響臺灣地區男女初婚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大學經濟學系碩士班,台北。邱琦琇(2013)。客家婚諺中的植物隱喻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苗栗。
周彥亨(2005)。台灣男女晚婚問題之探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周麗端等(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市:空大。
卓紋君、饒夢霞(1998)。台灣人愛情關係的發展與分析:以一百個愛情故事為
例。一九九八年世界心理衛生與輔導會議論文集,頁3.251-3.266。
卓紋君(2000a)。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諮商與輔導,174,25-29。
卓紋君(2000b)。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諮商與輔導,175,19-23。
明醫網(2016年2月12日)。克服恐婚有3招。2021年1月23日取自網際網路https://www.mingpaocanada.com/healthnet/content.php?artid=3301。
洪馨蘭(2011)。六堆地區外祖敬拜與地方社會形成之初探:一個姻親關係實踐
的土著觀點,莊英章、簡美玲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667-692。新竹:
交通大學。
風向新聞(2017年8月14日)。台人晚婚,生育率吊車尾 學者:獎勵加補助才
能解決問題。2021年1月23日,取自https://kairos.news/81950。
柯瓊芳(2013)。性別平權、母職期待與生育率:由歐盟經驗看閩客族群差異,
客家研究,6(2):129-168
施磊磊、王瑤(2010)。在現代與傳統之間:青年農民工閃婚的行為框架-以皖北
Y村為個案。南方人口2010年第二期。
姜惠文(2006)。客家父親的家庭觀念及其子女教養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台北。
翁昭萱(2012)。遇見新婚旅程的愛麗絲~新婚妻子的婚姻調適心路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
晏涵文(2011)。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許倩盈(2014)。已婚客家女性的婚姻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桃園。
許榮漫、賈志科(2010)。青年農民工的閃婚現象研究-以豫西南M村的閃婚個
案為例。社會科學論壇2010/19學界觀察。
陸緋雲(2002)。探究女兒從母親生命經驗沿襲與調整的客家女性角色特質—以
中年客家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嘉義。
陳鋒(2012)。閃婚與跨省婚姻:打工青年婚戀選擇的比較。西北人口2012年第
4期。
陳向民(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運棟(1978)。客家人。臺北市:聯亞出版社。
梁璐(2013)。大學生對後現代婚姻型態的認同度研究。青年探索2013第1期。
張典婉(2004)。台灣客家女性。臺北市:玉山社。
張思嘉(1999)。從系統觀看婚姻適應的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111-125。
張珣(2007)。文化建構性別、身體與食物:以當歸為例。考古人類學刊 ; 67期
(2007 / 06 / 01) , P71 – 116。
國家教育研究院(1995)。個案研究法 Case study。2019年6月22日取自網際網
路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81584/。
彭懷真(2009)。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巨流。
彭蕙仙(2004)。愛情物理學:幸福蜜度的測量公式。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
雲台書屋(2021)。吳淡如短篇作品全文閱讀。2021年1月23日取自網際網路
https://www.b111.net/novel/47/47090/4266767.html。
華人百科(2015年)。閃婚。2019年05月09日取自網際網路https://www.itsfun.com.tw/%E9%96%83%E5%A9%9A/wiki-5107755-2751435。
曾意琇(2004)。〝緣〞來如此─單身女性「相親經驗」背後的社會文化圖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高雄。曾裕玲(2015)。台灣客家心女性婚姻調適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輔導學系,屏東。葉肅科(2016)。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市:學富文化。
葉俐旻(2014)。男性婚姻觀與文化傳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桃園。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楊文毅(2005)。尋找台灣客家的男性氣質 -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系,台北。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2004年第4
期。
齊桂玲(2008)。青年農民工閃婚的社會學解析。淮海工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廖杏芬(2019)。華語流行語的探究及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海外華語師資碩士在職專班,台北。
維基百科(2020年02月02日)。婚姻。2019年11月23日取自網際網路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9%9A%E5%A7%BB。
蔡文輝(200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蔡宜娟(2012)。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桃園。
劉怡婷(2012)。台灣客家諺語中的男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桃園。
劉書瑀(2012)。《寒夜三部曲》中客家女性與男性角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苗栗。戴碧萱(2006)。未婚熟齡女性婚姻觀之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南。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市:幼獅文化。
蘇玲媛(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智能、父母教養方式對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二、英文部分
Berscheid, E., & Walster, E. H. (1974). A little bit about love. In T. L. Huston (ED.), Foundations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pp. 356-381). New York: Aacdemic Press.
Burley, K.A.(1995). Family variables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at and marital adjustment among dual-carcer men and
women. The Joum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5, 483-497.
Buss, D. M. (2003), The Evolution of Desire: Strategies of Human Mating,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Bogdan, R., & Biklen, S. 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Ma [etc.: Pearson Allyn & Bacon.
Coontz, Stephanie(1936), Marriage, A History: How Love Conquered Marriage,
USA: Penguin Books, 2006.
Dixon, R. B.(1971). Explaining cross-culture variations in age at marriage and proportions never marrying. Population Studies, 25(2), 215-233.
Fisher, Helen E(2004). Why we love : the nature and chemistry of romantic love. New York : H. Holt.
Goode, W . J . (1982).The Family(2nd ed.). New Jersey:Prentice-Hall.
Heider, F. (1958).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 New York:Wiley.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
Hatfield, E.,Sprecher, S.(1986).Measuring passionate love in intimate
relations.Journal of adolescence,9,383-4l0.
Johnson, J. M. 2002 . In-depth Interviewing. In Jaber F. G. & James A. H.(eds):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103-119.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Katz, M. R. (1963). Decisions and Values: A Rationale for Secondary School. Guidance. N. Y.: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Lee, J. A. (1973). The Colors of love: 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loving. Don
Mills, Ontario: New Press.
Moira Weigel(2016). Labor of Love: The Invention oe Dating.: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Maslow,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4),370-96.
Murstein, B. (1987). A Clarification And Extention of the SVR theory of Dyadic
pair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 929-933.
Olson, D., & Defrain, J.D. (2003). Marriages And Families: Intimacy, strengths,
And Diversity: Mcgraw-Hill.
Rubin, Z.(1970).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265-273.
Rokeach, M.(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New York:Free Press.
Tennov, D.(1980). Love And limeranc: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in love. Briarcliff Manor, N. Y.: Stein&Day.
Westermarck, Edvard, (1936) . The Future of Marriage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Waller, W. & Hill, R. (1951). The Family:A Dynamic Interpreation. New York:Dryden.
Williams M. (1997) Social Surveys: Design to Analysis. In: T. May ( ed. ) Social Research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YaaCov Deyo&Sue Deyo (2002). Speed Dating:The Smarter,faster Way to
Lasting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