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4.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4 12: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湯郁玲
研究生(外文):Tang,Yu-Ling
論文名稱:單身未婚女性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教學承諾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f The Single Female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Commit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何曉琪何曉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Hsiao-Chi
口試委員:謝智玲白惠如
口試委員(外文):Hsieh,Chih-LingPai,Hui-Ju
口試日期:2021-05-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靜宜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4
中文關鍵詞:教師生涯發展教學承諾質性研究
外文關鍵詞:Teacher Career DevelopmentTeaching CommitmentQualitative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單身未婚女性小學教師在教師生涯發展過程中實踐教學承諾之脈絡意涵,研究目的為瞭解單身未婚小學女性教師之生涯發展歷程及分析其影響因素,發掘其教學承諾之實踐歷程,詮釋其教學承諾與生涯發展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採個案研究法,以立意取樣的方式及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收集三位教育現場教學表現優異且正分別處於成熟期(教學年資十五年)、穩定期(教學年資十九年)、轉折期(教學年資二十二年)之國小單身未婚女性教師的經驗資料,有系統性的歸納教學承諾之三大核心:專業認同、教學投入、留業傾向,建構出獨特的教師個人生涯詩篇,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 單身未婚小學女性教師生涯發展歷程及影響因素
「調校」可提升生涯滿意度;教師不應自我設限,可多方嘗試各種職務,讓自己更多元有彈性;教師初次轉換職務或教學年段易帶來較大的生涯挫折或低潮,但往往亦會伴隨生涯的突破與成長而來;組織環境中他人的正面回饋與肯定及組織氛圍的改變皆會影響生涯抉擇;個人環境中累積的經驗與個人的特質是影響生涯轉折的關鍵因素。
二、 單身未婚小學女性教師教學承諾之實踐歷程
初任教師前幾年生涯會充滿活力與熱忱,教學承諾往往位在生涯相對高點;教師擁有契合的夥伴關係是影響教學動能的重要因素;三位教師在實踐教學承諾的歷程中皆堅守了教師專業倫理。
三、 單身未婚小學女性教師教學承諾與生涯發展之間的關係
實踐教學承諾使教師的生涯發展趨於保守,現在職涯累積的經驗值高度影響了退休生涯規劃;教師選擇導師和行政交替著做可以平衡倦怠感以維持教學熱忱,故教學承諾影響生涯發展較多;實踐教學承諾引導了教師整體的生涯發展,生涯形塑出來的教育信念愈來愈清晰堅定;教師生涯發展整體受到教學承諾之引導,三位老師對生涯發展並無太大企圖心,教師生涯變化不大,都傾向於選擇單純的教學工作。

This study aims to look into how single femal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fulfill their teaching commitment.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ingle femal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n play,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fulfilling their teaching commitment, an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ching commitmen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e adopted study method is case study. By means of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study collects empirical data from three outstanding single femal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Respectively, they are at the maturity stage (teaching for 15 years), the stable stage (19 years), and the transition stage (22 years). The three cores of teaching commitment are systematically induced: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devotion to teaching, and tendency to stay within the career. This study constructs an unique epic for teachers’ personal career, and attains conclusions as below.
1. As for th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its influence on single femal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ransferring to another school” can improve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ching career. Teachers should not put limits on themselves. They should try to put themselv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making themselves versatile and more flexible. Although they may feel more frustrated or experience a low ebb when facing a change of post or a shift to different grades at school for the first time, breakthrough and growth will also come along the process. Positive feedbacks and affirmations from members of the environment /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a change of atmosphere in the environment, can pose an influence on choices in the career.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s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 trait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transition of career.
2. As for the process to fulfill teaching commitment by single femal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eginning teachers are full of vigor and enthusiasm in their early years of career. Their teaching commitment is always at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in their career. Having a partnership in accord is a vital factor in the dynamic of teaching.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fulfilling teaching commitment, all of the three studied teachers stick to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as a teacher.
3. As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ching commitment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single femal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teaching commitment to fulfill makes teachers more conservative in the face of career development.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s in their current career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ir career plan after retirement. Teachers switch from homeroom teachers to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or the other way around, to balance their sense of weariness, so as to retain their enthusiasm for teaching. Therefore, it is teaching commitment that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career development. The teaching commitment to fulfill directs and leads the teachers in their overall career development. Pedagogical creeds thus shaped become clearer and firmer.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on the whole, is directed by their teaching commitment. None of the three teachers have shown great ambition for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Few changes can be found in their teaching career, and all of the three teachers favor the job of teaching, which is comparatively simple.
謝誌 i
摘要 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教師的生涯發展理論 6
第二節 教學承諾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32
第二節 研究工具 33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過程 37
第四節 資料整理分析 38
第五節 研究的信實度與倫理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三位老師生涯發展歷程及影響因素 43
第二節 三位老師教學承諾之實踐歷程 94
第三節 三位老師教學承諾與生涯發展之間的關係 12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5
第一節 結論 165
第二節 建議 169
參考文獻 170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76
附錄二 訪談回饋函 177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81
附錄四 訪談手稿 184

中文文獻
王秋絨(1991)。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學實習設計上的蘊義。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淑楨(2018)。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新北市:揚智。
丘玲玲(1998)。台北縣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身生活滿意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慧萍(2004)。國小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需求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清山(1996)。教師生涯發展之探討。載於教育學術講座專輯,7,117-153。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何柔慧(2003)。國小教師教育改革壓力知覺與專業承諾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03)。生涯輔導(二版)。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林靜蘭(2019)。國小導師使用LINE親師溝通現況與情緒勞務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金樹人(2014)。生涯諮商與輔導(重修版)。台北市:東華。
凃玟妤(2014)。選擇終身不婚女性之主觀經驗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洪世明(譯)(2013)。獨居時代(原作者:Eric Klinenberg)。台北:漫遊者文化。(原著出版年:2013)
高強華(1988)。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30,113 - 133。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雅君(2016)。代理等於不專業?─國民小學代理教師專業社會化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莊孟俞(2018)。初任資源班教師專業角色覺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許瑜珊(2011)。台南市國小教師人際關係、角色知覺差距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陳木金、邱馨儀、陳宏彰(2006),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生涯發展進階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2,17-32 。檢索自http://www3.nccu.edu.tw/~mujinc/journal92/5-36.pdf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光彥(2020)。國小導師運用正向紀律模式經營班級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陳易芬(2010)。師培生職前學習經驗之探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1,39-66。檢索自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797/2/28.pdf
陳志鵬(2014)。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文化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佩君(2017)。國民小學教師自主參與專業學習社群之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陳美緩(2012)。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從教師專業承諾探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推展。台灣教育,676 ,36-38。doi:10.6395/TER.201208.0036
陳奎熹(2019)。教育社會學(修訂四版)。台北市:三民。
陳素秋(2006,4/15)『未婚熟女』在婚姻路上心路歷程之探討-我選擇了『未婚』?或是『未婚』選擇了我」,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4。檢索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4/54-32.htm
陳雅昕(2015)。國小教師同儕壓力、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梁玟燁(2004)。台北縣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權能、教學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梁瑞安(1996)。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文哲(譯)(2018)。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第三版)。(原作者:Robert E. Slavin)。台北市:學富。(原著出版年:2013)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市:東華。
張美莉(2010)。國小學校本位教學視導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添洲(1996)。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市:五南。
張榕庭(2012)。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兼任行政教師與級任導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曾博建(2013)。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涯發展階段、終身學習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正杰(2016)。高中職體育教師教學信念及教學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怡瑾(2008)。彩繪生命的藍圖:生涯規劃(二版)。台北市:華泰。
黃美芳(2009)。台南縣國民中學教師社群互動、自我導向學習與教學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健翔、吳清山(201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TEPS資料庫為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6(2),117-140。doi: 10.3966/207136492013120602006
黃琪文、張宇樑(2014)。國小代理代課教師教學承諾與教學效能之調查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2,61-102。DOI: 10.29841/STUTJHSS
黃儒傑(2002)。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及其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儒傑(2007)。初任教師成就目標及其教學承諾之研究:以幼稚園教師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8(1),1-27。doi:10.6778/NTTUERJ.200706.0001
黃儒傑(2010)。新手與資深幼稚園教師教學效能信念及其教學承諾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7(2),1-36。doi:10.7044/NHCUEA.201012.0001
彭玲嫻(譯)(2009)。單身,不是你想的那樣!(原作者:Bella DePaulo)。台北市:台灣商務。(原著出版年:2007)
詹宜儒(2016)。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態度與教學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楊美慧(1991)。單身女性之婚姻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振昇(2003)。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載於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8。檢索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6/pta_8724_8417280_85574.pdf
廖和敏(1993)。不婚俱樂部 (初版)。台北:方智出版社。
廖淑珍(2002)。教育改革中的教師生涯承諾之質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鄧怡嫻(2017)。以職業韌性探討雲嘉地區國中小代理代課教師的教學承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蔡素紋(2001)。未婚單身女性教師生涯之錨的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蔡培村(1994)。教師的生涯發展與規劃。高市鐸聲,4(2),38-47。
蔡培村(主編)(1996)。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市:麗文。
蔡培村、孫國華(1996)。我國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之實證分析。載於蔡培村(主編),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193-226頁)。高雄市:麗文。
蔡培村、陳伯璋、蔡清華、蘇進財、孫國華(1994)。中小學教師生涯進階與等級劃分可行性之研究。教育部中教司委託研究,未出版。
蔡培村、鄭彩鳳(2003)。教師職級制度的內涵及實施取向。載於教育資料集刊,28,319-350。檢索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6/pta_8723_4379976_85574.pdf
蔡雅芳(2010)。非師範體系國中教師生涯發展與抉擇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劉曜睿(2003)。導入階段國小教師生涯發展遭遇之問題與問題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潘櫻英(2011)。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因應行政倫理兩難困境之現況及策略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潘淑滿(2017)。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賴慧芬(2011)。國民小學兼行政人員情緒勞務、知覺組織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佩珊(1995)。國中未婚女教師婚姻態度及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謝蓮芳、古書語、王振世(2019)。國小輔導教師的工作壓力、承諾與輔導自我能力之相關研究。輔導季刊,55(4),15 -26。DOI: 10.29742/GQ
簡佩玲、朱柏州(2010)。退休人員之生涯發展多個案研究-以國小教師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6。檢索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6/19.htm
羅欣怡(2007)。三位未婚單身資深女性教師生涯發展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英文文獻
Fessler, R. (1992).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R. Fessler & J. C. Christensen (Eds.), Boston: Allyn & Bacon.
Huberman, M. (1989). The professional life cycle of teacher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1(1), 31-57.
Lortie, D. C. (1975/2002). School 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McDonald, J. H. (1985). A career ladder and career alternatives teachers.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 Springfield.
Ofoegbu, F. I.(2004). Teacher motivation: A factor for classroom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n Nigeria.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8(1), 81-89.
Peterson, A. (1979). Teacher’s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self and others throughout the teacher career: Some perspective from an interview study of fifty retire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ERA. San Francisco. Rortie, D. (1975). School Teach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Super, D. E. (1976).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 S. Office of Educati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