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8: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秋蓮
研究生(外文):Qiu-Lian Zeng
論文名稱:生涯發展與身心平衡歷程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f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he Course of Body and Mind Balancing
指導教授:李敬文教授
指導教授(外文):Dr. Li,Jing-Wen
口試委員:許寶東楊一鋒李敬文
口試日期:2020-12-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靈性療癒成長生涯發展
外文關鍵詞:spiritual healinggrowthcareer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因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與舊有的思維模式,生活各個層面所帶來的精神壓力導致身心焦慮不安、工作職場疲勞與失眠等現象,長期下來引發生理方面的疾病或心理層面的困擾,致使亞健康狀態一再重複出現。使其陷入徬徨無助的狀態,而尋求靈性/宗教與心理治療,以期了解問題背後的真正意涵,進而找到排除壓力之根源。
在這日趨物質化的時代,靈性層面是人重要的本質,人類需求中靈性議題逐漸在社會上被重視,是一種能幫助人從低潮中走出來的一股無形的力量。如何透過靈性平衡的力量,喚醒人們回歸簡單、自然、重新省視自身,從困境中走出來,並且帶來療癒,幫助人真正的需求。發現自我的潛能與內在資源,來療癒自己或疏通人我關係,進而達到治療的終極目標,即了解自我內在的信念架構,協助當事人重新整合自我,找到身心靈整體的生命動能,也為自己的未來創造出願景與美好。身體自有一套調整與療癒機制,本能的會維持一種有機體的舒適與平衡。在操作創傷復原技術時,重要的是對身體的信任和傾聽,要敏察身體的各種訊息,然後放手允許身體運作。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將以訪談法為主,希望透過研究對象的內在經驗及其心路歷程,深入瞭解身心平衡是如何在人身上產生效應與對生活的影響,藉此研究了解身心平衡經驗之改變與轉化,並從中創造出意義,以做為研究者本人、其他有意學習身心平衡者或輔導工作者等相關人員之參考。研究發現三位受訪者當初會投入相關身心靈課程學習的動機與需求原因皆是為了要增進「自我成長與發展」。在參與身心靈平衡的課程體悟與改變過程中,產生好奇而延伸出興趣,走在自我成長的探尋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斷向自我的內在覺察及學習,同時將原有的意識狀態轉變為更高、更深、更寬闊的狀態。
身心靈課程歷程中的經驗與轉化促使三位受訪者的靈性覺醒與意識皆有提升。使之明白生命的轉化便是自我覺察與平衡的歷程,而學習去認識身心靈平衡的整體影響,必需誠實地去傾聽自己身體與心靈的感受與訊息,而在自我不斷的覺察歷程中,也不要忘記帶著無畏的精神去切斷與他人不必要的連結與糾葛。

Due to people’s modern life habits and the old thinking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mental stress caused by different aspects of life, people have anxiety and worry, and symptoms of workplace fatigue and insomnia. After some time, physical illness 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led to their 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SHS) repeatedly. When they don’t know where to seek help, they might turn to spiritual/religious comfort and psychotherap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s behind their problems so to find and eliminate the sources of their stress.
In a time when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materialistic, spiritual aspect is an important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mongst the human needs, spirituality, an invisible power helping people overcome depression,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e society. People should know how to make use of the power of spiritual balance to return to simplicity and nature, reexamine themselves, free themselves from suffering, get healed, and help others meet their real needs. People should try to discover their potentials and intern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heal themselves or repai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other people. Furthermore, when the ultimate goal of treatment is achieved, they could understand the framework of their internal belief. While helping the person concerned to re-organize himself/herself, and find the overall living energy for his/her body and mind, the helpers can also create good prospects and a better future for themselves. A body itself has a set of adjustment and healing mechanism, which would instinctively maintain the comfort and balance of an organism. When trauma recovery technology is operated, the important actions to take are to trust and listen to the body, perceptively observe different messages sent by the body, and then let the body to function itself.
The paper was conducted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interview as the main research approach.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inner experience and mental journeys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paper could deeply understand how a balance betwe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uses and affects human bodies and their lives. Through this study, we can understand the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experienc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alance, and then create meanings from this.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personnel, including the researcher, other people intending to learn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r the counselor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reason for three interviewees’ learning motivations and needs to take the relate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urse was to enhance “self-growth and self-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ation and change while attending the cours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alance, the interviewees became curious, and had greater interest in the issue. During their journey of self-growth, they all had one thing in common: they kept on perceiv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ir inner selves. Meanwhile, they transformed their original state of consciousness into a higher, more profound and broader state.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hree interviewees while taking the cours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alance had enhanced both their spiritual awakening and consciousness. They were made to understand that transformation of life was just the process of self-perceiving and balancing. In order to learn to know the overall effects of balance betwe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y had to truthfully listen to the feelings and messages sent by their bodies and spirits. And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self-perceiving, they did not forget to bring with them a dauntless spirit to sever all the unnecessary connections and entanglements with other people.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一、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3
1.3 研究問題 5
1.4 研究目的 6
二、文獻探討 8
2.1 身心分裂的問題 8
2.2療癒的形式 10
2.3能量調理的效用 21
2.4 生涯發展 24
三、研究方法 30
3.1 研究方法的選擇 31
3.2 擬定研究對象 33
3.3 研究工具 35
3.4 蒐集個案資料 39
3.5 歸納研究結果 40
四、資料整理與分析 42
4.1 個案A資料分析 42
4.2 個案B資料分析 53
4.3 個案C資料分析 58
4.4 研究資料整理 68
五、結論與建議 70
5.1 研究結論 70
5.2 研究限制 71
5.3 研究建議 72
參考文獻 75
附錄一 訪談問題設計 85
附錄二 個案A訪談問題逐字稿 86
附錄三 個案B訪談問題逐字稿 94
附錄四 個案C訪談問題逐字稿 98








表目錄
表3-1 受訪者基本資料一覽表 35


圖目錄
圖3-1 研究流程圖 31
圖4-1 手作湖水貓頭鷹捕夢網 46
圖4-2 手作水花與光捕夢網掛件 46
圖4-3 手作迷你捕夢網耳環 47
圖4-4 手作彩虹捕夢網項鍊 47
圖4-5 各式編織飾品&手繪作品 48
圖4-6 手繪森林小動物飾品盒 48
圖4-7 手繪森林小動物雙面鏡 49
圖4-8 手刻橡皮印章 49
圖4-9 B小姐瑜珈師資培訓 55
圖4-10 唱誦冥想 55
圖4-11 瑜珈教學 56
圖4-12 B小姐千人瑜珈會場 56
圖4-13 C先生參訪雪士達山 64
圖4-14 C先生收集的高靈照片 66

中文部分
2009年國際宗教自由報告--台灣部分 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佈2009年10月26日【資料檔】。台北:美國在台協會。
內政部主編 (2005)。宗教簡介。台北:內政部。
方志華等譯 (2008)。擁抱你的內在小孩(方志華、李淑娟、高永恩、林青蓉、劉玉玲、蔣昭儀譯)。高雄市:自由文化。
王明雯 (1997)。自我基模特性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暨禪修對兩者的影響歷程之研究---以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王泰權 (2014)。巫帝國藏在甲骨文裡。臺北市:橡實文化。
王淑貞 (2006)。痊癒能量的連接-接觸治療。慈濟醫學雜誌,18,53-56。
王敬弘 (1993)。心靈的治癒。台北:光啟。
王詩雲 (2009)。基督教信仰的人神關係對心理治療復原力的啟發。諮商與輔導, 286,19-21
王靖雯(2010) 朝向整合之路¬奧修靜心歷程之轉化與療癒經驗對身心靈及生活的影響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市。
王曙芳 (2014)。原能量:穿梭時空的身心療法。心靈工訪。
田秀蘭 (2003)。社會認知生涯理論之興趣模式驗證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4,247-266。
皮國立 (2008)。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任繼愈 (1991)。宗教詞典(上)。臺北市:博遠出版。
伍育英 (2009)。心理治療中的靈性/宗教衡鑑與處遇。諮商與輔導,286,2-8。
朱美珍 (1991)。社會科學中有關質的探討。復興崗學報,45,64-85。
何慧芬 (2001)。禪坐經驗,空性領悟與心理療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舜德 (2006)。物與身體感的歷史:一個研究取向之探索。思與言,44/1,5-47。
吳芝儀 (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第167-198頁)。高雄市:麗文。
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Zunker 原著)。台北市:揚智。
吳芝儀、李奉儒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縣:桂冠。
吳芝儀、蔡瓊玉(2001)。高職學生:生涯規劃。嘉義:濤石文化。
吳芝儀譯 (2001)。資料分析。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研究教育:倫理與方法, (第219-263頁)。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浩平 (2007)。揭開奧修「神秘玫瑰」的神秘面紗--透過我的生命經驗來看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劍雄 (1997)。專科生職業認知、生涯自我效能和生涯決定程度關係之研究-以雲 嘉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嘉義。
吳適達 (2009)。禪坐的解壓機制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吳靜樺 (1994)。離婚家庭青少年期子女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
呂佳陵、楊淳斐(2007)。國樂系科學生的人格特質、職業興趣、學習適應與生涯抉擇之探討。國立臺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學報,1,79-105。
宋兆麟 (2001)。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前言第 3-4;第 158-231 頁)。北京市:學苑出版社。
宋佩禹 (2008)。我在協談中心看見全人諮商。馬偕醫院院訊。2010 年 9 月 15 日,取自:http://www.mmh.org.tw/MackayInfo2/article/B294/8.htm
李安德 (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臺北市:桂冠。
李佳馨、吳虹蓉(譯)(2008)。詮釋學今日提供我們什麼(原作者:Richard E.Palmer)。哲學與文化,35(2),5-20。
李宗芹 (2001)。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臺北市:心靈工坊。
李易蓁譯 (2000)。資料處理和分析(原作者:Padgett,D.K.)。載於張英陣主編,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第115-136頁)。臺北市:紅葉。
李美遠 (2009)。宗教、靈性與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286,14-18。
李雪菱(2004)。在病苦與療癒之間的轉化─萬德佛寺療癒社群的形成。新世紀 宗教研究,2(4),147-202。
初麗娟、高尚仁(2005)。壓力知覺對負面心理健康影響:靜坐經驗、情緒智能 調節效果之探討。中華心理學刊,47 卷,2 期,157-179。
卓良珍 (2000)。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台中榮民總醫院老年醫學委員會,老年健康講座系列(三),網路資源:http://www.ohayoo.com.tw/chang15.htm。
周和君 (2013)。Peter A.Levine(2013)。解鎖:創傷療育地圖(周和君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10)
易之新譯 ((2011)。榮格心理治療。 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易之新譯 (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臺北市:心靈工坊。
林大豐、劉美珠,2007;許桂綿譯,2004;張春興編著,2006;溫世頌編著 (2006)。身心學(Somatics)概論。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上),頁149-186,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林佳慧(1999)。坐禪的心理歷程及其對情緒智力之效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怡君 (2009)。基督信仰對諮商工作的影響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林建德、黃媜琪 (2012)。一位陶藝家的生涯歷程之敘說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 2(3),227-242。
林約翰(譯)(1985)。醫治(原作者F.MacNutt)。台北:以琳。
林郁蕙、曾善美 (2011)。音樂系大學生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導向之調查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5(1),59-78。
林清文(2000)。大學生生涯發展與規畫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綉亭。(2004)。奧修靜心與身心靈自我調整療癒研究。親民學報,10期,頁 129-149。
林甄君(2001)。〈靈性療癒歷程分析—以三位基督徒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林靜婷譯 (2000)。開啟心靈秘密花園:靜心的旅程。臺北縣:希德出版社。
邱卉綺 (2005)。高中生生涯決定困難、生涯自我效能與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邱雅萍 (2007)。宗教心理治療暨意義治療對精神官能症效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
金樹人 (1990)。生涯發展與輔導。台北市 : 天馬。
金樹人 (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東華。
姜雨杉(2008)。基督徒諮商師的靈性經驗對其諮商專業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洪蘭譯 (2002)。大腦的秘密檔案。臺北市:遠流。Carter,R.(1998).Mapping the Mind.Cassell & Co.
范麗娟 (2004)。〈深度訪談〉,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3-126,台北:心理。
倪偉源2004;陳秀蓉 (2006)。探討禪坐之舒壓效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
凌坤楨(2011)。療癒,藏在身體裡:從創傷復原到生命整合。台北市:張老師
孫世民 (2006)。郭象身體思維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3,21。
徐宗國 (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市:巨流。
高淑清 (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 (2008b)。質性研究的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 (2000a)。現象學方法即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 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5-132)。高雄市:麗文。
高淑清 (2000b)。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論文發 表於「家人關係及其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八日至十日,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張文亮 (1994)。冥想技術的理論探討及其效果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郁婷 (2009)。身心學(Somatics)身體教育觀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3/3,69- 76。
張紫晨 (1990,第265-269頁)。中國巫術(265-269)。上海市:三聯書店。
張澤洪 (2003)。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荷田 (2006)。靈氣轉化了我的生命。台北:大康。
莊佩芬(2012)。美國原住民文化之敘事治療觀點。輔導季刊,48(2),25-29。
郭美江(2003)。恢復生命的色彩-內在醫治。台北:天恩。
郭珮婷 (2007)。基督徒母親面對發展遲緩兒死亡之復原力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陳向明 (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志根、江原麟、林文勝,(2000:25-35)。中西醫會診-憂鬱症。五南文化事業機構。
陳秀蓉 (2006)。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的心理健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陳亭螢譯 (2007)。陰暗情緒是毒也是藥:容格【陰暗情緒】原型的自我轉化及療癒。臺北縣:人本自然文化。Greenspan,M.(2003). Healing Through the Dark
陳美伶,2005;蔡瓊儀 (2008)。冥想練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內省與人際智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陳美琴 (2009)。靈性與心理治療—談自我意識的擴展。諮商與輔導,286,9-13。
陳珮怡 (2006)。基督徒諮商心理師運用祈禱在諮商工作中的脈絡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陳景黼 (2012)。當代歐美學界中國古代身體觀研究綜述。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9/1, 183-212。
陳筱萍 (2010)。運用體驗治療於性侵害受害者身上。輔導季刊,46/3,18-27。
陳維妤(2015)。好乖.好乖—以金工首飾創作為抒發與療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新竹市。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易之新等譯)。《踏上心靈幽徑》(台北:張老師,2008)
曾宏隆 (2009)。牧靈關懷員角色功能的研究—以天主教湖口仁慈醫院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台北。
湯必果(2004)。基督教海外跨文化宣教人生涯抉擇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鈕文英 (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孔良、楊金倉、趙唯凱 (2011)。氣科學跨領域研究回顧‐身心靈生命整體多相結構初探。中醫內科醫學雜誌,9(1),55-85。
黃文聰、吳霞玲、侯季墉、黃孔良,2012;劉一蓉、吳昶興,2008)。身心靈全人養生樂活實踐之初探-生活實踐的模型建立與實證研究。
黃文聰等人 (2012)。全人健康科技觀測系統之初探。2012南台灣健康照護暨健康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5-104。
黃稚淇 (2007)。基督教徒信仰宗教之生命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漢青 (2002)。人本心理學的哲學架構初討~自我實現說的哲學基礎。人文社會學報,1,107-113。
楊定一 (2012)。《真原醫》,臺北市:天下出版社。
楊儒賓、何乏筆(2004)。身體與社會。台北市:紫藤文化。
溫世頌 (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
管貴貞、連秀鸞 (2005)。詮釋學方法在質性研究中之探究。輔導季刊,41 卷 3 期,頁 1-10。
輔大宗教學系編著 (2007)。宗教學概論。台北:五南。
劉一民 (2005)。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宏信、余德慧 (2005)。華人的宗教經驗與行為。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 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941-963 頁)。台北:遠流。
劉美珠,2005;Hanna, (1983)。從身心學(Somatics)反思學校舞蹈專業者對「身體」與「動作」的認 知。台灣舞蹈研究,2,112-148。
劉焜輝 (2008)。回到原點,重新定位。輔導季刊,44卷,3期,90-94頁。
歐用生 (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艾如(2007)。療癒性舞蹈課程對參與者之身心與生活的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鄭志明 (2004:12-13)。《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 (2004:13)。《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 (2004:5-7)。《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 (2004:7-9)。《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 (2004:9-12)。《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2004:15-17)。《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茱月 (2002)。台北市國小女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中重要他人及關鍵事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蕭進銘 (2009)。三才思維與太陽系生態系統觀初探-以《易傳》、《禮記》及《黃帝內經》為討論核心。取自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664978/
蕭瑞麟 (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戴素珍 ( 2001)。女性教師生涯的詮釋學研究─以一位在職進修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謙達那譯 (1991a)。靜心冥想:狂喜的藝術。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謙達那譯 (1991b)。橘皮書:奧修的靜心技巧。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謙達那譯,1993;麗宇等譯 (2004)。靜心觀照:修行的指引。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謝政廷、許秀勳 (2008)。身心交融-舞蹈治療初探。諮商與輔導,271,14-18。
鍾智龍(2003)。宗教對憂鬱症患者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
麗宇、胡菁琦譯 (2004)。奧修開悟 ABC:新時代入門辭典。臺北市:方智。
龔卓軍 (2006)。身體感與時間性:以梅格龐蒂解讀柏格森為線索。思與言,44/1,49-100。
英文部分
Crites, J. O. (1969). Vo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 McGraw-Hill.
Csordas. (2002). Body/ meaning/ healing.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Engebretson J, Wardell DW. (2002). Experience of a Reiki session. Altern Ther Health Med,8, 48-53.
Erikson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 and Company.
Folkman, S. and Moskowitz, J. T. (2000).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other side of coping.American. Psychologist, 55(6), 647-654.
Gendlin (1962). Experiencing and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A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ubjective. Free Press Glencoe. Abstract.
Glesne, C. (2006).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3rd ed.). Inc.
Kao, S. C. (1999). Caring and sharing: Changes and challenges of Taiwanese three-Job couples. Unpublish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N: Twin cities.
Hood, R. W. (2009).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NY: Guilford Press.
Maslow, A. H. (1969). Theory Z.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1(2), 31-47.
Miles P, True G. (2003). Reiki-review of a biofield therapy history, theory, practice, and research. AlternTher Health Med, 9(2), 62-72.
O’Brien, M.E.(1982).Human needs and the nursing process. Norwalk, CT: Appleton& Lange.
Pargament, K. I. (1997).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coping. NY: Guilford Press.
Pargament, K. I. (1999).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Yes and no.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9(1), 3-16.
Peters.(2008).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s: science, religion, and human becoming.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Patton,M.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Sage Publications, Inc.
Richards,P. S. & Bergin, A E. (1997). A spiritual strategy for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Ed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pp.197-261). San Francisco, CA, US: Jossey-Bass.
Swain, R. (1984). Easing the Transition: A Career Planning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2(9), 529-532. doi:10.1111/j.2164-4918.1984.tb00269.x
Vaart, S., Gijsen, V.M.G.J.de Wildt, S.N., Koren,G. (2009).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eiki. J Altern Complement Med,15,1157-1169
Hewitt, J.(1997). Teach yourself meditation. Naomi Oazniec.
Wainrib,B. R.(2006). Healing crisis and trauma with mind, body, and spirit. NY:Springer.
Christensen, K.& Levinson, D.(2003). Encyclopedia of community: From the village to the virtual world. Chicago: S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