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2009年國際宗教自由報告--台灣部分 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佈2009年10月26日【資料檔】。台北:美國在台協會。
內政部主編 (2005)。宗教簡介。台北:內政部。
方志華等譯 (2008)。擁抱你的內在小孩(方志華、李淑娟、高永恩、林青蓉、劉玉玲、蔣昭儀譯)。高雄市:自由文化。
王明雯 (1997)。自我基模特性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暨禪修對兩者的影響歷程之研究---以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王泰權 (2014)。巫帝國藏在甲骨文裡。臺北市:橡實文化。
王淑貞 (2006)。痊癒能量的連接-接觸治療。慈濟醫學雜誌,18,53-56。
王敬弘 (1993)。心靈的治癒。台北:光啟。
王詩雲 (2009)。基督教信仰的人神關係對心理治療復原力的啟發。諮商與輔導, 286,19-21
王靖雯(2010) 朝向整合之路¬奧修靜心歷程之轉化與療癒經驗對身心靈及生活的影響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市。王曙芳 (2014)。原能量:穿梭時空的身心療法。心靈工訪。
田秀蘭 (2003)。社會認知生涯理論之興趣模式驗證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4,247-266。
皮國立 (2008)。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任繼愈 (1991)。宗教詞典(上)。臺北市:博遠出版。
伍育英 (2009)。心理治療中的靈性/宗教衡鑑與處遇。諮商與輔導,286,2-8。
朱美珍 (1991)。社會科學中有關質的探討。復興崗學報,45,64-85。
何慧芬 (2001)。禪坐經驗,空性領悟與心理療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余舜德 (2006)。物與身體感的歷史:一個研究取向之探索。思與言,44/1,5-47。
吳芝儀 (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第167-198頁)。高雄市:麗文。
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Zunker 原著)。台北市:揚智。
吳芝儀、李奉儒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縣:桂冠。
吳芝儀、蔡瓊玉(2001)。高職學生:生涯規劃。嘉義:濤石文化。
吳芝儀譯 (2001)。資料分析。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研究教育:倫理與方法, (第219-263頁)。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浩平 (2007)。揭開奧修「神秘玫瑰」的神秘面紗--透過我的生命經驗來看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劍雄 (1997)。專科生職業認知、生涯自我效能和生涯決定程度關係之研究-以雲 嘉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嘉義。吳適達 (2009)。禪坐的解壓機制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吳靜樺 (1994)。離婚家庭青少年期子女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呂佳陵、楊淳斐(2007)。國樂系科學生的人格特質、職業興趣、學習適應與生涯抉擇之探討。國立臺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學報,1,79-105。
宋兆麟 (2001)。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前言第 3-4;第 158-231 頁)。北京市:學苑出版社。
宋佩禹 (2008)。我在協談中心看見全人諮商。馬偕醫院院訊。2010 年 9 月 15 日,取自:http://www.mmh.org.tw/MackayInfo2/article/B294/8.htm
李安德 (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臺北市:桂冠。
李佳馨、吳虹蓉(譯)(2008)。詮釋學今日提供我們什麼(原作者:Richard E.Palmer)。哲學與文化,35(2),5-20。
李宗芹 (2001)。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臺北市:心靈工坊。
李易蓁譯 (2000)。資料處理和分析(原作者:Padgett,D.K.)。載於張英陣主編,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第115-136頁)。臺北市:紅葉。
李美遠 (2009)。宗教、靈性與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286,14-18。
李雪菱(2004)。在病苦與療癒之間的轉化─萬德佛寺療癒社群的形成。新世紀 宗教研究,2(4),147-202。
初麗娟、高尚仁(2005)。壓力知覺對負面心理健康影響:靜坐經驗、情緒智能 調節效果之探討。中華心理學刊,47 卷,2 期,157-179。
卓良珍 (2000)。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台中榮民總醫院老年醫學委員會,老年健康講座系列(三),網路資源:http://www.ohayoo.com.tw/chang15.htm。
周和君 (2013)。Peter A.Levine(2013)。解鎖:創傷療育地圖(周和君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10)
易之新譯 ((2011)。榮格心理治療。 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易之新譯 (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臺北市:心靈工坊。
林大豐、劉美珠,2007;許桂綿譯,2004;張春興編著,2006;溫世頌編著 (2006)。身心學(Somatics)概論。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上),頁149-186,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林佳慧(1999)。坐禪的心理歷程及其對情緒智力之效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林怡君 (2009)。基督信仰對諮商工作的影響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林建德、黃媜琪 (2012)。一位陶藝家的生涯歷程之敘說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 2(3),227-242。
林約翰(譯)(1985)。醫治(原作者F.MacNutt)。台北:以琳。
林郁蕙、曾善美 (2011)。音樂系大學生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導向之調查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5(1),59-78。
林清文(2000)。大學生生涯發展與規畫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綉亭。(2004)。奧修靜心與身心靈自我調整療癒研究。親民學報,10期,頁 129-149。
林甄君(2001)。〈靈性療癒歷程分析—以三位基督徒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林靜婷譯 (2000)。開啟心靈秘密花園:靜心的旅程。臺北縣:希德出版社。
邱卉綺 (2005)。高中生生涯決定困難、生涯自我效能與焦慮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邱雅萍 (2007)。宗教心理治療暨意義治療對精神官能症效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金樹人 (1990)。生涯發展與輔導。台北市 : 天馬。
金樹人 (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東華。
姜雨杉(2008)。基督徒諮商師的靈性經驗對其諮商專業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洪蘭譯 (2002)。大腦的秘密檔案。臺北市:遠流。Carter,R.(1998).Mapping the Mind.Cassell & Co.
范麗娟 (2004)。〈深度訪談〉,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3-126,台北:心理。
倪偉源2004;陳秀蓉 (2006)。探討禪坐之舒壓效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
凌坤楨(2011)。療癒,藏在身體裡:從創傷復原到生命整合。台北市:張老師
孫世民 (2006)。郭象身體思維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3,21。
徐宗國 (1997)。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市:巨流。
高淑清 (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 (2008b)。質性研究的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 (2000a)。現象學方法即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 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5-132)。高雄市:麗文。
高淑清 (2000b)。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論文發 表於「家人關係及其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八日至十日,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張文亮 (1994)。冥想技術的理論探討及其效果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張春興 (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郁婷 (2009)。身心學(Somatics)身體教育觀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3/3,69- 76。
張紫晨 (1990,第265-269頁)。中國巫術(265-269)。上海市:三聯書店。
張澤洪 (2003)。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荷田 (2006)。靈氣轉化了我的生命。台北:大康。
莊佩芬(2012)。美國原住民文化之敘事治療觀點。輔導季刊,48(2),25-29。
郭美江(2003)。恢復生命的色彩-內在醫治。台北:天恩。
郭珮婷 (2007)。基督徒母親面對發展遲緩兒死亡之復原力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陳向明 (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志根、江原麟、林文勝,(2000:25-35)。中西醫會診-憂鬱症。五南文化事業機構。
陳秀蓉 (2006)。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的心理健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陳亭螢譯 (2007)。陰暗情緒是毒也是藥:容格【陰暗情緒】原型的自我轉化及療癒。臺北縣:人本自然文化。Greenspan,M.(2003). Healing Through the Dark
陳美伶,2005;蔡瓊儀 (2008)。冥想練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內省與人際智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陳美琴 (2009)。靈性與心理治療—談自我意識的擴展。諮商與輔導,286,9-13。
陳珮怡 (2006)。基督徒諮商心理師運用祈禱在諮商工作中的脈絡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陳景黼 (2012)。當代歐美學界中國古代身體觀研究綜述。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9/1, 183-212。
陳筱萍 (2010)。運用體驗治療於性侵害受害者身上。輔導季刊,46/3,18-27。
陳維妤(2015)。好乖.好乖—以金工首飾創作為抒發與療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新竹市。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易之新等譯)。《踏上心靈幽徑》(台北:張老師,2008)
曾宏隆 (2009)。牧靈關懷員角色功能的研究—以天主教湖口仁慈醫院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台北。湯必果(2004)。基督教海外跨文化宣教人生涯抉擇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鈕文英 (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孔良、楊金倉、趙唯凱 (2011)。氣科學跨領域研究回顧‐身心靈生命整體多相結構初探。中醫內科醫學雜誌,9(1),55-85。
黃文聰、吳霞玲、侯季墉、黃孔良,2012;劉一蓉、吳昶興,2008)。身心靈全人養生樂活實踐之初探-生活實踐的模型建立與實證研究。
黃文聰等人 (2012)。全人健康科技觀測系統之初探。2012南台灣健康照護暨健康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5-104。
黃稚淇 (2007)。基督教徒信仰宗教之生命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黃漢青 (2002)。人本心理學的哲學架構初討~自我實現說的哲學基礎。人文社會學報,1,107-113。
楊定一 (2012)。《真原醫》,臺北市:天下出版社。
楊儒賓、何乏筆(2004)。身體與社會。台北市:紫藤文化。
溫世頌 (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
管貴貞、連秀鸞 (2005)。詮釋學方法在質性研究中之探究。輔導季刊,41 卷 3 期,頁 1-10。
輔大宗教學系編著 (2007)。宗教學概論。台北:五南。
劉一民 (2005)。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宏信、余德慧 (2005)。華人的宗教經驗與行為。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 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941-963 頁)。台北:遠流。
劉美珠,2005;Hanna, (1983)。從身心學(Somatics)反思學校舞蹈專業者對「身體」與「動作」的認 知。台灣舞蹈研究,2,112-148。
劉焜輝 (2008)。回到原點,重新定位。輔導季刊,44卷,3期,90-94頁。
歐用生 (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艾如(2007)。療癒性舞蹈課程對參與者之身心與生活的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鄭志明 (2004:12-13)。《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 (2004:13)。《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 (2004:5-7)。《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 (2004:7-9)。《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 (2004:9-12)。《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志明(2004:15-17)。《宗教與民俗醫療》,台北:大元書局,2004。
鄭茱月 (2002)。台北市國小女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中重要他人及關鍵事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蕭進銘 (2009)。三才思維與太陽系生態系統觀初探-以《易傳》、《禮記》及《黃帝內經》為討論核心。取自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664978/
蕭瑞麟 (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戴素珍 ( 2001)。女性教師生涯的詮釋學研究─以一位在職進修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縣。謙達那譯 (1991a)。靜心冥想:狂喜的藝術。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謙達那譯 (1991b)。橘皮書:奧修的靜心技巧。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謙達那譯,1993;麗宇等譯 (2004)。靜心觀照:修行的指引。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謝政廷、許秀勳 (2008)。身心交融-舞蹈治療初探。諮商與輔導,271,14-18。
鍾智龍(2003)。宗教對憂鬱症患者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麗宇、胡菁琦譯 (2004)。奧修開悟 ABC:新時代入門辭典。臺北市:方智。
龔卓軍 (2006)。身體感與時間性:以梅格龐蒂解讀柏格森為線索。思與言,44/1,49-100。
英文部分
Crites, J. O. (1969). Vo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 McGraw-Hill.
Csordas. (2002). Body/ meaning/ healing.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Engebretson J, Wardell DW. (2002). Experience of a Reiki session. Altern Ther Health Med,8, 48-53.
Erikson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 and Company.
Folkman, S. and Moskowitz, J. T. (2000).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other side of coping.American. Psychologist, 55(6), 647-654.
Gendlin (1962). Experiencing and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A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ubjective. Free Press Glencoe. Abstract.
Glesne, C. (2006).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3rd ed.). Inc.
Kao, S. C. (1999). Caring and sharing: Changes and challenges of Taiwanese three-Job couples. Unpublish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N: Twin cities.
Hood, R. W. (2009).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NY: Guilford Press.
Maslow, A. H. (1969). Theory Z.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1(2), 31-47.
Miles P, True G. (2003). Reiki-review of a biofield therapy history, theory, practice, and research. AlternTher Health Med, 9(2), 62-72.
O’Brien, M.E.(1982).Human needs and the nursing process. Norwalk, CT: Appleton& Lange.
Pargament, K. I. (1997).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coping. NY: Guilford Press.
Pargament, K. I. (1999).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Yes and no.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9(1), 3-16.
Peters.(2008).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s: science, religion, and human becoming.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Patton,M.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Sage Publications, Inc.
Richards,P. S. & Bergin, A E. (1997). A spiritual strategy for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Ed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pp.197-261). San Francisco, CA, US: Jossey-Bass.
Swain, R. (1984). Easing the Transition: A Career Planning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2(9), 529-532. doi:10.1111/j.2164-4918.1984.tb00269.x
Vaart, S., Gijsen, V.M.G.J.de Wildt, S.N., Koren,G. (2009).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eiki. J Altern Complement Med,15,1157-1169
Hewitt, J.(1997). Teach yourself meditation. Naomi Oazniec.
Wainrib,B. R.(2006). Healing crisis and trauma with mind, body, and spirit. NY:Springer.
Christensen, K.& Levinson, D.(2003). Encyclopedia of community: From the village to the virtual world. Chicago: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