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繼元(2014)。自我敘說宛如生命詩學:以梁漱溟自我敘說的賦比興實踐歷程為例。哲學與文化,41(12),3-25。
方文輝、黃思維、謝茉莉(2015)。老年人生命意義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北市醫學雜誌,12(2),43-53。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右君(2010)。網路交友平台上的女性自我敘事與性別展演。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7,201-249。
王亭文、盧俊宏(2014)。健身運動情境中的自我對話:理論與未來研究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8(1),73-。
王亭文、李偉萍、盧俊宏(2016)。健身運動情境下自我對話之探析。體育學報,49(3),273-287。
伍育英(2010)。基督宗教信念對女性喪偶者生命意義重構歷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江蘭貞(2014)。生命意義的自覺與實踐。生命教育研究,6(2),1-29。
沈秀蓁(2013)。熟齡族海外自助旅行經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徵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何郁玲(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何縕琪(2008)。敘事探究:質的研究中的經驗和故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家琪(2014)。國際志工旅遊之文化體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吳聰義、吳治翰、邱炳坤、張育愷、張怡潔(2017)。自我對話在射箭之介紹與運用。運動教練科學,45,107-118。
李君如、陳意翎(2015)。異鄉的我與他們~志工旅遊者的參與體驗與反思。島嶼觀光研究,8(4),1-31。
李宗燁(1995)。惦記的世界:童年經驗的現象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李明書(2013)。《雜阿含經》論「生死」並非適任的生命始終之論斷。亞東學報,33,217-226。
李威、賴誠斌、丁興祥(2018)。走出低谷的蘇東坡:談蘇東坡調居黃州期間人生意義的追尋與轉化。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6,185-219。
李慧貞(2004)。「自我(self)」的敘事旅程:從現代、後現代到超現代。諮商與輔導,219,25-29。
李佳蓉(2005)。女性獨自從事自助旅行之動機與體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李佳蓉、許義忠(2008)。女性自助旅行者動機、體驗與旅行後之改變。旅遊管理研究,8(1),21-40。
李新民(2016)。感恩學習方案對老人幸福感、生命意義感的影響之初探。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8(2),65-85。
邱冠斌、黃小波(2011)。臺灣女性社會角色變遷對親子教育影響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8,131-155
邱麗蓮(1999)。與乳癌共生婦女在生命意義探索上之現象學研究。護理研究,7(2),119-128。
邱珍琬(201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說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8,141-180。
邱惟真、丁興祥(1999)。朱光潛多重自我的對話與轉化:一種敘說建構取向。應用心理研究,2,211-249。
林蕙涓(2015)。女性校長領導旅途的春夏秋冬(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教育大學,臺北市。柯蕙蘭(2011)。旅行夢不熄~女性背包客生命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洪麗卿(2015)。一位國小女性教師開展性別意識之敘事探究。臺北市立大學學報,46(1),51-72。
洪瑩慧(2015)。舞境中建構生命新意義─戒毒者的身體敘說研究。舞蹈教育,13,4-24。
范信賢(2013)。敘事探究的社會學想像:個體經驗與社會脈絡的交織。課程與教學,16(1),139-157。
孫佳婷、施登堯(2016)。探究跨國歷程的流轉與歸返:一位壘球教練之自我敘說。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4,55-77。
徐宗福、黃宣穎、陳聰堅(2015)。社區高齡者自覺健康、生活滿意及生命意義之探討。醫務管理期刊,16(3),246-267。
徐嘉禧、蔡文榮(2018)。臺中市國民中學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知。教育科學期刊,17(1),1-36。
桑治惠(2015)。點滴的累積:一位女子首次完成全程馬拉松的經驗敘說。身體文化學報,21,23-45。
涂美珠(2018)。敘說中年女性馬拉松跑者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7),75-95。
常以方(2006)。戰爭與和平:從我的母女關係探究母女親密關係與自我的蛻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尉遲淦(1998)。論儒家意義治療的兩重意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7,20-22。
康雅雯(2016)。母職經驗中的女性自我:一位全職媽媽的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章五奇(2013)。以教師自傳探究進行身分認同的課程理解。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4(1),1-27。
許士茵、顏妙芬、王明誠、陳麗光(2013)。慢性腎臟疾病之中年男性患者的生活經驗探討。護理雜誌,60(5),64-72。
張美惠(譯) (2016)。當綠葉緩緩落下:生死學大師的最後對話。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淑霞(2008)。接受完形取向諮商歷程之自我敘說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8,33-54。
張雅惠(2017)。女性自助旅行者旅遊動機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韓國旅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張馨方(2018)。打造自己的美麗拼圖─探索大學畢業生之生涯轉換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曾柏穎(2017)。妥瑞症患者逆境經驗之敘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曾淑倩、周傳姜(2016)。新進護理人員的學習經驗。榮總護理,33(2),186-195。
陳信宏(譯) (2015)。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台北市:先覺出版社。
陳珍德、程小蘋(2002)。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48。
陳禹、黃詠香、Sarah DeArmond、李志鴻(2005)。職場健康心理學:心理學家在21世紀的機會與挑戰。應用心理研究,27,43-58。
陳郁婷(2012)。「擲出師徒情」:一位女性田徑運動員之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簡妙夙(2017)。一位歷經瀕死經驗皈依佛教信仰者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黃子庭、林柳吟(2004)。社區老人之生命意義及其相關因素-以雲林縣為例。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3(2),159-167。
黃囇莉(201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15,3-62。
黃囇莉、洪才舒(2017)。學習的意義感:建立、失落及再創生。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1),133-162。
楊瓊瑩(2012)。西班牙當代女性偵探小說研究:身分認同與性別之書寫。中山人文學報,32,215-236。
楊明磊(2009)。職場健康心理學與企業員工諮商。輔導季刊,45(3),7-18。
楊明磊(2013)。你期望從敘說研究中看到什麼?說服還是感動?應用心理研究,57,4-8。
葉明理、羅千琦、張歆祐(2011)。宜蘭縣退休中老年人社區參與歷程分析。旅遊健康學刊,10(1),43-59。
葉安華、李佩怡、陳秉華(2017)。自我敘說研究取向在臺灣的發展趨勢及研究面向:1994-2014年文獻回顧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5-91。
熊曣(2018)。「自我敘說」研究的信與美~從一個論文指導者與助人工作者的觀點敘說。國教新知,65(1),103-124。
趙雅麗(2015)。天山,一趟沒有地圖的心靈旅程。台北市:遠流出版。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曲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劉亞蘭(2008)。從梅洛龐蒂的「自由」概念詮釋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問題。思與言,46(4),1-35。
劉亞蘭(2009)。「共同」與「差異」:女性主義與現象學的爭執。華岡哲學學報,1,25-46。
劉錦玫(2009)。單身不婚女性生命意義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劉心華(2012)。從主體建構理論探討二十世紀初俄國女作家的自傳體書寫。俄語學報,19,89-110。
劉雅文(2016)。舞蹈與心理技能:自我對話的應用。北商學報,27-30,133-142。
蔡健功、陳易芬(2017)。霸王卸甲:透過自我敘說找回真實的力量。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5,125-144。
鄧政偉、張可欣、洪至祥(2018)。探討排球運動員自我對話、效能與表現之研究-以台灣北、中部大學生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5(1),28-42。
鄭麗芬(2004)。從人與病的遭逢談自我轉化:女性經歷婦科疾病與治療歷程的自我敘事。生命教育研究,5(1),91-123。
鄭佩芬、周傳姜(2013)。從人與病的遭逢談自我轉化:女性經歷婦科疾病與治療歷程的自我敘事。生命教育研究,5(1),91-123。
蕭宏恩(2003)。由孔子之言“天”來看臨終關懷的生死情境。哲學論集,36,169-195.
賴淑娟(2011)。台海兩地華人家庭圖像的變奏-評Understanding Chinese Famil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China。台灣社會學,21,199-210。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安華、李佩怡、陳秉華(2017)。自我敘說研究取向在臺灣的發展趨勢及研究面向:1994-2014年文獻回顧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65-91。
錢美容、周傳姜、許麗齡、黃筑翎(2018)。護理生命歷程經驗之敘說研究-以台灣教會醫院附設護校畢業之護理人員為例。彰化護理,25(2),52-66。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ogdan, R., & Biklen, S. 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Pearson Allyn & Bacon.
Baumeister, R. F. (1991). Meanings of life. New York, NY: Guilford.
Brickman, L., & Rog, D. J. (1998). Handbook of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ok, T.D. & Campbell, D.T. (1979). Quasi-experimentation: Design and analysis issues for field settings. Chicago: Rand McNally.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ox, R. H. (1998).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Boston, MA: McGraw-Hill.
Crumbaugh, J. C. (1973). Everything to gain: 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 Chicago, IL: Nelson-Hall Company.
Crumbaugh, J. C., Raphaed, M., & Shrader, R. R. (1970). Frankl`s will to meaning in a religious 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6, 206-207.
Csíkszentmihályi, M. (2008).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and Row.
Das, A. K. (1983). Meaningfulness as a factor in healt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llis, C.,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
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733-768). Thousand Oaks, CA: Sage.
Fabry, J., & Boorstein S. (1980).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Pla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Frankl, V. E. (1967). Log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4(3), 138.
Gammage, L. K., Hardy, J., & Hall, R. C. (2001). A description of self-talk in exercise. Ph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 233-247.
Hackfort, D., & Schwenkmezger, P. (1993). Anxiety. In R. N. Singer, M. Murphy, & L. K. 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pp. 328-364). New York: Macmillan.
Hedlund D. E. (197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10), 602-604.
Heine, S. J., Proulx, T., & Vohs, K. D. (2006).The 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 On the coherence of social motiv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2), 88-110.
McAdams, D. P. (1993). The story we live by: 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 New York, NY: William Morrow.
Murray, M. (2003). Narrative psychology. In J. A. Smith (Ed.), Qualitative psycholog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 methods (pp. 111-131). London: Sage.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7 Sage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human scienc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8(1), 5-23.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Vol. 30). Sage.
Theodorakis, Y., Weinberg, R., Natsis, P., Douma, I., & Kazakas, P. (2000).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versus instructional self-talk on improving motor performance. Sport Psychologist, 14(3), 253-271.
Van Raalte, J. L., Brewer, B. W., Rivera, P. M., & Petitpas, A. J.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ervable self-talk and competitive junior tennis players' match performanc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6(4), 400-415.
van Raalte, J. L., Vincent, A., & Brewer, B. W. (2016). Self-talk: Review and sport-specific model.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2, 139-148.
Ziegler, S. G. (1987). Effects of stimulus cueing on the acquisition of groundstrokes by beginning tennis player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4), 4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