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0:0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玉珍
研究生(外文):Gaik-Tin Tan
論文名稱:出走的女生,如何探索生命意義
論文名稱(外文):A Female Explorer.How To Explore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Our Life
指導教授:邱惟真邱惟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i-Chen Chiu
口試委員:宋鴻燕劉亞蘭
口試委員(外文):Hung-yen Angela SungYa-Lan, L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4
中文關鍵詞:自我敘說生命意義海外志工
外文關鍵詞:Self-narrativesThe meaning of lifeInternational Volunte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研究者原意是希望從原生家庭的禁忌與重男輕女的枷鎖中解脫出來,過程中經歷友情的背叛、人性的試煉、生病的煎熬等,研究者企圖用「出走」來解決人生面對之種種挑戰。讓研究者困惑的是,作為「出走」的解決手段,真的是問題解決了嗎?
本研究使用自我敘述作為研究方法,找尋當中的答案。從不斷地自我梳理的過程中,開始反思生命的存在究竟任務為何,應該如何對待人性,如何對待自己。
研究者發現,在經歷挑戰中的自己是有能力關關挑戰,關關過的。本身是具備韌性的特質。然而,這個韌性的特質,並不是天生賦予的,而是經過不斷經歷的積累,例如:出走過程中,因為海外志工活動中體驗了真、善、美;體驗價值觀的衝擊與重塑;低谷階段中,感悟宗教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從中,不斷依靠這些經驗逐步建立看事情的多元角度,釐清了信念的困惑和糾正過往的誤解。
My study attempts to break the shackles of patriarchy and inequality of my conventional family, which mainly affect women. During the process, I have experienced the betrayal of friendship and humanity and the suffering of illness. I did not give up; I intend to "walk away" from my miserable life history and overcome any obstacle that comes along. Nonetheless, what puzzled me is that is "walk away" the best solution?
Hence, I have employed self-narration as a research method to seek the answer. During the self-organizing process, I begin to reflect on the purpose of life, learning how to deal with human nature and myself. My study shows that I can bounce back from adversity and respond positively because I am a highly resilient person. The resiliency that I owned is not given by nature but develops with cumulative experiences such as volunteering activities where I have experienced truth, goodness, beauty, and reshape my values.
At the rock bottom in my life, I have comprehended the power of religion and embrace the brilliance of humanity. From my past experiences, it is essential that I have gradually acquired the ability to see things from other individuals' perspectives to clarify the confusion of beliefs and correct misunderstanding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表目次 vii
圖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一、大學時期一門生死學的課 2
二、生命中最燦爛的花 2
三、新聞記者的鬥爭 3
四、當時經歷 4
五、轉換跑道:志工服務與獨自旅遊之不同體驗 5
六、自我敘說對生命的探索及整理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界定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自我生命意義感受之探索與相關研究 10
一、自我生命意義感受之定義 10
二、女性主義與女性生命意義之意涵 12
三、女性自我生命意義感受之相關研究 13
第二節 自我敘說之定義與相關研究 14
一、自我敘說之定義 14
二、敘說研究 16
三、自我敘說之相關研究 18
四、旅遊與女性生命意義之間的關係 VS 男性 20
第三節 自我對話之定義與相關研究 22
一、自我對話之定義 22
二、自我對話之相關研究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自我敘說研究之方法 25
第二節 海外志工與獨自旅遊經歷 27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處理 27
一、研究工具 27
二、資料處理 28
第四章 故事的敘述 31
第一節 回望童年往事 31
一、傳統家庭期待的長女形象 31
二、兒時的玩伴阿 boy 34
三、十五歲的一場手術 36
四、中學霸凌事件 38
第二節 鍥而不捨的追夢 43
一、從事新聞從業員 44
二、女記者們在採訪中遭到為難 45
三、女同事為換取新聞出賣自己 46
四、與志工活動相遇,從一堂影響我人生的課開始 50
五、留學時期的美麗與哀愁 51
六、情緒風暴 52
七、身邊友人的支援 54
第三節 海外志工體驗(轉折期) 56
一、探訪中國最後一個母系社會 ▶ 瀘沽湖 56
二、摩梭男子的擔當 58
三、摩梭人的祖母 59
四、面對湖畔時,思緒回到職場 60
五、希望小學當教學志工 61
第四節 乘風破浪到印度(十三天行程) 71
一、人可以用不同的形式生活 71
二、遇見九歲男孩 73
三、勇闖沙漠:誰決定了馴養人的命運 74
四、想像中的窮 vs 真實的窮 76
五、防不勝防,小偷手法純熟 78
六、原來口供可以篡改 80
七、對印度的自我反思 81
第五節 志工的意義 ▶ 寮國 90
一、崎嶇的山路 90
二、天使傳遞幸福的微笑 91
三、當志工前,將心中的水倒掉 92
四、組長的特質 92
五、當上志工後的改變:簡樸生活學習斷捨離 93
第六節 我的康復歷程 99
一、綻放期:海外工作 102
二、創造職涯高峰 103
三、工作因疫情按下暫停鍵 105
四、重返原生家庭/父親突如其來的大病 106
五、我小時候的父親 107
六、「壞事變好事」母親離異後開始做自己 108
七、撐起大傘的照顧者 110
我的人生軌跡圖 113
第五章 分析與撰寫 115
第一節 文本分析 115
一、影響我的人物 122
二、壓力與難題 124
三、未來期許 125
四、對生命意義的自我反思 125
第二節 專業與個人成長 127
一、從事輔導工作的初衷 127
二、將心理學的知識運用於職場上 127
三、兼任輔導工作 128
四、當我作為個案時 129
五、當我作為輔導老師 129
六、當我作為自己時 130
第三節 研究發現 131
一、個人議題 131
二、生活層面 131
三、研究歷程與撰寫 132
四、研究建議 134
參考文獻 135
中文部分 135
英文部分 142

表目次
表 1 海外志工經驗&獨自旅遊摘要表 27
表 2 影響我的人物 122
表 3 我的志工歷程 132

圖目次
圖 1-1 我對生命探索轉化之歷程 6
圖 2-1 自我敘說與生命詩學(賦比興)的實踐歷程 16
圖 3-1 研究流程圖 30
圖 4-1 瀘沽湖 63
圖 4-2 瀘沽湖 64
圖 4-3 瀘沽湖 65
圖 4-4 瀘沽湖 66
圖 4-5 瀘沽湖 67
圖 4-6 印度 80
圖 4-7 印度 81
圖 4-8 印度 82
圖 4-9 印度 83
圖 4-10 寮國 89
圖 4-11 寮國 89
圖 4-12 人生軌跡圖 100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繼元(2014)。自我敘說宛如生命詩學:以梁漱溟自我敘說的賦比興實踐歷程為例。哲學與文化,41(12),3-25。
方文輝、黃思維、謝茉莉(2015)。老年人生命意義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北市醫學雜誌,12(2),43-53。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右君(2010)。網路交友平台上的女性自我敘事與性別展演。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7,201-249。
王亭文、盧俊宏(2014)。健身運動情境中的自我對話:理論與未來研究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8(1),73-。
王亭文、李偉萍、盧俊宏(2016)。健身運動情境下自我對話之探析。體育學報,49(3),273-287。
伍育英(2010)。基督宗教信念對女性喪偶者生命意義重構歷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蘭貞(2014)。生命意義的自覺與實踐。生命教育研究,6(2),1-29。
沈秀蓁(2013)。熟齡族海外自助旅行經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徵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何郁玲(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何縕琪(2008)。敘事探究:質的研究中的經驗和故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家琪(2014)。國際志工旅遊之文化體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聰義、吳治翰、邱炳坤、張育愷、張怡潔(2017)。自我對話在射箭之介紹與運用。運動教練科學,45,107-118。
李君如、陳意翎(2015)。異鄉的我與他們~志工旅遊者的參與體驗與反思。島嶼觀光研究,8(4),1-31。
李宗燁(1995)。惦記的世界:童年經驗的現象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明書(2013)。《雜阿含經》論「生死」並非適任的生命始終之論斷。亞東學報,33,217-226。
李威、賴誠斌、丁興祥(2018)。走出低谷的蘇東坡:談蘇東坡調居黃州期間人生意義的追尋與轉化。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6,185-219。
李慧貞(2004)。「自我(self)」的敘事旅程:從現代、後現代到超現代。諮商與輔導,219,25-29。
李佳蓉(2005)。女性獨自從事自助旅行之動機與體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佳蓉、許義忠(2008)。女性自助旅行者動機、體驗與旅行後之改變。旅遊管理研究,8(1),21-40。
李新民(2016)。感恩學習方案對老人幸福感、生命意義感的影響之初探。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8(2),65-85。
邱冠斌、黃小波(2011)。臺灣女性社會角色變遷對親子教育影響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8,131-155
邱麗蓮(1999)。與乳癌共生婦女在生命意義探索上之現象學研究。護理研究,7(2),119-128。
邱珍琬(201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說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8,141-180。
邱惟真、丁興祥(1999)。朱光潛多重自我的對話與轉化:一種敘說建構取向。應用心理研究,2,211-249。
林蕙涓(2015)。女性校長領導旅途的春夏秋冬(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教育大學,臺北市。
柯蕙蘭(2011)。旅行夢不熄~女性背包客生命經驗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洪麗卿(2015)。一位國小女性教師開展性別意識之敘事探究。臺北市立大學學報,46(1),51-72。
洪瑩慧(2015)。舞境中建構生命新意義─戒毒者的身體敘說研究。舞蹈教育,13,4-24。
范信賢(2013)。敘事探究的社會學想像:個體經驗與社會脈絡的交織。課程與教學,16(1),139-157。
孫佳婷、施登堯(2016)。探究跨國歷程的流轉與歸返:一位壘球教練之自我敘說。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4,55-77。
徐宗福、黃宣穎、陳聰堅(2015)。社區高齡者自覺健康、生活滿意及生命意義之探討。醫務管理期刊,16(3),246-267。
徐嘉禧、蔡文榮(2018)。臺中市國民中學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知。教育科學期刊,17(1),1-36。
桑治惠(2015)。點滴的累積:一位女子首次完成全程馬拉松的經驗敘說。身體文化學報,21,23-45。
涂美珠(2018)。敘說中年女性馬拉松跑者的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7),75-95。
常以方(2006)。戰爭與和平:從我的母女關係探究母女親密關係與自我的蛻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尉遲淦(1998)。論儒家意義治療的兩重意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7,20-22。
康雅雯(2016)。母職經驗中的女性自我:一位全職媽媽的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章五奇(2013)。以教師自傳探究進行身分認同的課程理解。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4(1),1-27。
許士茵、顏妙芬、王明誠、陳麗光(2013)。慢性腎臟疾病之中年男性患者的生活經驗探討。護理雜誌,60(5),64-72。
張美惠(譯) (2016)。當綠葉緩緩落下:生死學大師的最後對話。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淑霞(2008)。接受完形取向諮商歷程之自我敘說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8,33-54。
張雅惠(2017)。女性自助旅行者旅遊動機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韓國旅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馨方(2018)。打造自己的美麗拼圖─探索大學畢業生之生涯轉換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曾柏穎(2017)。妥瑞症患者逆境經驗之敘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曾淑倩、周傳姜(2016)。新進護理人員的學習經驗。榮總護理,33(2),186-195。
陳信宏(譯) (2015)。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台北市:先覺出版社。
陳珍德、程小蘋(2002)。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48。
陳禹、黃詠香、Sarah DeArmond、李志鴻(2005)。職場健康心理學:心理學家在21世紀的機會與挑戰。應用心理研究,27,43-58。
陳郁婷(2012)。「擲出師徒情」:一位女性田徑運動員之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簡妙夙(2017)。一位歷經瀕死經驗皈依佛教信仰者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子庭、林柳吟(2004)。社區老人之生命意義及其相關因素-以雲林縣為例。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3(2),159-167。
黃囇莉(201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15,3-62。
黃囇莉、洪才舒(2017)。學習的意義感:建立、失落及再創生。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1),133-162。
楊瓊瑩(2012)。西班牙當代女性偵探小說研究:身分認同與性別之書寫。中山人文學報,32,215-236。
楊明磊(2009)。職場健康心理學與企業員工諮商。輔導季刊,45(3),7-18。
楊明磊(2013)。你期望從敘說研究中看到什麼?說服還是感動?應用心理研究,57,4-8。
葉明理、羅千琦、張歆祐(2011)。宜蘭縣退休中老年人社區參與歷程分析。旅遊健康學刊,10(1),43-59。
葉安華、李佩怡、陳秉華(2017)。自我敘說研究取向在臺灣的發展趨勢及研究面向:1994-2014年文獻回顧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5-91。
熊曣(2018)。「自我敘說」研究的信與美~從一個論文指導者與助人工作者的觀點敘說。國教新知,65(1),103-124。
趙雅麗(2015)。天山,一趟沒有地圖的心靈旅程。台北市:遠流出版。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曲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劉亞蘭(2008)。從梅洛龐蒂的「自由」概念詮釋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問題。思與言,46(4),1-35。
劉亞蘭(2009)。「共同」與「差異」:女性主義與現象學的爭執。華岡哲學學報,1,25-46。
劉錦玫(2009)。單身不婚女性生命意義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劉心華(2012)。從主體建構理論探討二十世紀初俄國女作家的自傳體書寫。俄語學報,19,89-110。
劉雅文(2016)。舞蹈與心理技能:自我對話的應用。北商學報,27-30,133-142。
蔡健功、陳易芬(2017)。霸王卸甲:透過自我敘說找回真實的力量。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5,125-144。
鄧政偉、張可欣、洪至祥(2018)。探討排球運動員自我對話、效能與表現之研究-以台灣北、中部大學生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5(1),28-42。
鄭麗芬(2004)。從人與病的遭逢談自我轉化:女性經歷婦科疾病與治療歷程的自我敘事。生命教育研究,5(1),91-123。
鄭佩芬、周傳姜(2013)。從人與病的遭逢談自我轉化:女性經歷婦科疾病與治療歷程的自我敘事。生命教育研究,5(1),91-123。
蕭宏恩(2003)。由孔子之言“天”來看臨終關懷的生死情境。哲學論集,36,169-195.
賴淑娟(2011)。台海兩地華人家庭圖像的變奏-評Understanding Chinese Famil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China。台灣社會學,21,199-210。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安華、李佩怡、陳秉華(2017)。自我敘說研究取向在臺灣的發展趨勢及研究面向:1994-2014年文獻回顧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65-91。
錢美容、周傳姜、許麗齡、黃筑翎(2018)。護理生命歷程經驗之敘說研究-以台灣教會醫院附設護校畢業之護理人員為例。彰化護理,25(2),52-66。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ogdan, R., & Biklen, S. 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Pearson Allyn & Bacon.
Baumeister, R. F. (1991). Meanings of life. New York, NY: Guilford.
Brickman, L., & Rog, D. J. (1998). Handbook of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ok, T.D. & Campbell, D.T. (1979). Quasi-experimentation: Design and analysis issues for field settings. Chicago: Rand McNally.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ox, R. H. (1998).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Boston, MA: McGraw-Hill.
Crumbaugh, J. C. (1973). Everything to gain: 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 Chicago, IL: Nelson-Hall Company.
Crumbaugh, J. C., Raphaed, M., & Shrader, R. R. (1970). Frankl`s will to meaning in a religious 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6, 206-207.
Csíkszentmihályi, M. (2008).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and Row.
Das, A. K. (1983). Meaningfulness as a factor in healt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llis, C.,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
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733-768). Thousand Oaks, CA: Sage.
Fabry, J., & Boorstein S. (1980).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Pla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Frankl, V. E. (1967). Log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4(3), 138.
Gammage, L. K., Hardy, J., & Hall, R. C. (2001). A description of self-talk in exercise. Ph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 233-247.
Hackfort, D., & Schwenkmezger, P. (1993). Anxiety. In R. N. Singer, M. Murphy, & L. K. 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pp. 328-364). New York: Macmillan.
Hedlund D. E. (197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10), 602-604.
Heine, S. J., Proulx, T., & Vohs, K. D. (2006).The 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 On the coherence of social motiv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2), 88-110.
McAdams, D. P. (1993). The story we live by: 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 New York, NY: William Morrow.
Murray, M. (2003). Narrative psychology. In J. A. Smith (Ed.), Qualitative psycholog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 methods (pp. 111-131). London: Sage.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7 Sage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human scienc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8(1), 5-23.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Vol. 30). Sage.
Theodorakis, Y., Weinberg, R., Natsis, P., Douma, I., & Kazakas, P. (2000).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versus instructional self-talk on improving motor performance. Sport Psychologist, 14(3), 253-271.
Van Raalte, J. L., Brewer, B. W., Rivera, P. M., & Petitpas, A. J.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ervable self-talk and competitive junior tennis players' match performanc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6(4), 400-415.
van Raalte, J. L., Vincent, A., & Brewer, B. W. (2016). Self-talk: Review and sport-specific model.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2, 139-148.
Ziegler, S. G. (1987). Effects of stimulus cueing on the acquisition of groundstrokes by beginning tennis player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0(4), 405-411.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