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丁文鋒(2003)。國民小學職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與情感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
方鏘傑(1994)。臺北市女性消費者生活型態對不同廣告訴求方式、產品特性、廣告態度之研究 --- 以化妝保養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研究所,新竹市。王佩玲(2006)。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臺北市:心理。
王宗騰(2013)。從幼兒園新課綱提擬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實施策略。大專體育,126,15-22。
王宗騰、胡天玫(2016)。國小及幼兒園體育課程架構:建構運動技能的學習內涵。 大專體育,138,1-20。
王怡心、林彥伶(2014)教保服務人員實施30分鐘大肌肉活動教學行為之個案分析研究。幼兒教保研究,13,53-72。
王建臺(2007)。樂趣化幼兒體能活動與設計。載於黃永寬(主編),幼兒運動遊戲(28-35頁)。臺北市:中華幼兒協會。
王勢銘、戴麗淑(2010)。幼兒律動成效之探討。2010 年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86-492。
甘朝有、齊善鴻(1998)。旅遊心理學。天津:南開大學。
江旺益、黃永寬 (2004)。幼兒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探討。大專體育學刊,72,102-106。
何榮桂(2002)。中華民國資訊教育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7,22-48。
吳玲綺(2007)國小師生對科學探究認知及教師探究教學態度與學童探究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吳珍萍(2004)。臺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吳雅芳(2007)。中部區域幼稚園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現況與園長認知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新北市。吳遠輝、吳正己(2002)。網際網路的教學應用-以國小數學科為例。資訊與教育雜誌,88,21-27。
吳麗雲(2005)。遊戲課程對幼兒運動能力影響之研究。幼兒保育論壇,1,
189-210。
李招譽 (2003)。臺北市幼稚園幼兒體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李崑璋(2004)。臺北縣市幼稚園之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情況與園長認知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李淑惠 (2004)。幼兒體能教師專業能力分析與培育課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杜光玉(2005)。幼兒體能教學探討—以一位體能教師為個案之研究。嶺東學報,
17,33-54。
杜光玉(2008)。幼兒運動遊戲師資專業化之探討。大專體育,97,58-63。
沈連魁(2007)。幼兒體能教師教學信念及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桃園。沈柏吟(2016)。臺南市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實施大肌肉活動現況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8)。兒盟資料館。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0/1350
周新富(199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幸曼玲、楊金寶、丘嘉慧、柯華葳、蔡敏玲、金瑞芝、...林玫君(2015)。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頁 1-56)。臺北市:心理。
幸曼玲、李昭明、周于佩、李碧玲(2011)。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輔導模式。論文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之「2011年建構中央─地方─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網絡」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幸曼玲、周于佩(2017)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實踐-一位輔導訪視人員的觀察教科書研究;10(3),101-131。
林翠湄 (譯) (2000)。動作教學:幼兒重要的動作經驗。臺北市:心理。(Phyllis S. Weikart, 2000)
林志誠 (2008)。臺北縣、市幼稚園園長對幼兒運動遊戲指導員專業能力認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林佩玟(2012)。高雄市國小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之教學信念與教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哲宇(2016)。高屏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實施數學翻轉教室教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林晉榮 (2004)。從動作發展看幼兒運動遊戲設計。學校體育,80,49-58。
林國威、蘇榮立、詹美玲、許富菁、張世聰(2010)。中原大學新生健康體適能現況調查之分析以93 至96 學年度為例。長榮運動休閒學刊,4,97-106。
邱韻如(2013)。臺北市國中國文科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認知與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金嘉燕、王逸、培玉蘭、陸吳吳、樂榴申( 1998 )。北京市幼兒體質狀況分析。 體育科學,18,45-48。
施致平、黃蕙娟(2011)。回顧與展望:我國校園體適能推展策略與其效益分析。中華體育,25(2),201-212。
洪潔萍(2011)。幼兒體能教師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洪潔萍、李麗晶。(2011)。幼兒身體活動遊戲課程在教學之應用。大專體育,114,26-32。
紀瑞珍(2010) 。桃竹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實施幼兒運動遊戲專業能力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唐介華(2004)。國小教師之教學效能及電腦焦慮與其實施資訊融入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縣。孫志麟(2003)。把專業找回來:學校本位教學評鑑,國民教育,43(3),7-13。
翁麗芳(2017)。從幼稚園課程標準到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談七十年來臺灣幼教課程的發展。教科書研究,10(1),1-33。
高強華(1993)。論信念的意義、結構與特性。現代教育,7(3),74-89。
康惠琹(2004)。幼兒體能。新北市:啟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臺北市 : 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財銘 (2005)。南部地區或幼稚園幼兒體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園長認知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張鳳菊(2010)。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張鳳菊、黃永寬(2012)。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之阻礙因素分析。幼兒運動遊戲年刊,6,232-245。
張瓊云 (2018)。國民小學教師教學認知與行為的差距。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2,81-108。
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1999a)。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計畫)。國民體育季刊,28(1),
147-157。
教育部(1999b)。適應體育教學中程發展計畫。國民體育季刊,28(4),79-81。
教育部(2003)。幼稚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取自:
https://www.kh.edu.tw/filemanage/upload/103/%E5%B9%BC%E7%A8%9A%E5%9C%92%E6%95%99%E5%B8%AB%E5%B8%AB%E8%B3%87%E8%81%B7%E5%89%8D%E6%95%99%E8%82%B2%E8%AA%B2%E7%A8%8B%E6%95%99%E8%82%B2%E5%B0%88%E6%A5%AD%E8%AA%B2%E7%A8%8B%E7%A7%91%E7%9B%AE%E5%8F%8A%E5%AD%B8%E5%88%86.pdf
教育部(2004)。推動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臺北市。
教育部(2007)。快活計畫。臺北市。
教育部(2012a)。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7
教育部(2012b)。全國教保資訊網-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取自:
https://ecde.cyut.edu.tw/p/406-1041-6444,r448.php?Lang=zh-tw
教育部(2013a)。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臺北市。
教育部(2013b)。SH150方案。體育署網站。取自:
https://www.sa.gov.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468805221426.pdf
教育部(2014)。全國教保資訊網-幼兒園教學正常化系列宣導短片大肌肉活動
篇。取自:https://www.ece.moe.edu.tw/ch/video/normalize-teaching/
教育部(2017)。全國教保資訊網-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取自:
https://www.ece.moe.edu.tw/ch/preschool/course/child-syllabus/
許玉齡(2012)。新手幼兒園園長專業培訓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9,1-24。
許美容 (2015)。幼兒園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實施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許美蓉、黃永寬(2015) 。公立幼兒園教師實施30分鐘大肌肉活動現況-以七位老師為例,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4,1-18。
許愷芮 (2014)。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實施幼兒身體動作與健康課程專業能力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許義雄 (2001)。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 (原作者:David L. Gallahue)。麥格羅希爾,臺北市。
許麗鳳(1996)。幼兒體能遊戲。臺北:書泉。
郭鍾隆、王俊權、吳仁宇、吳明城(2011)。臺灣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與視力、口腔、體位之相關性研究。健康生活與成功老化學刊,3(1),30-39。
郭馥滋(2009)。幼兒運動遊戲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全壽、劉宗翰、張振崗(2004)。我國體適能政策指標之建議。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1,1-11。
陳欣茹(2009)。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研究所,臺北市。陳桂津(2001)。國民小學教師網路教學意願與障礙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陳淑琴 (2007)。幼兒教師主題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6,27-51。
陳淑琴(2001)。教保方法。載於陳淑琴等著《幼兒活動課設計:理論與實務》 (333-379頁)。臺北市:偉華。
陳雪芳(2008)。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揚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研究所,臺中市。陳維格(2001)工技系學生教育專業信念及任教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鴻雁、黃永寬(2006)。幼兒運動遊戲實施現況調查。幼兒運動遊戲年刊,1,9-27。
陳藝文(2008)。幼兒體能教師教學之專業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73。取自: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73/73-28.htm
傅建益(2012) 。幼兒園教師對幼兒體能遊戲教學情感初探-以花蓮縣南區為例。幼兒教育年刊,23,133-149。
曾沈連魁(2009)。比較有否參與教學研討團體之幼兒體能教師在教學信念的差異情形,臺大體育學報,16,55-66。
曾沈連魁(2011)。幼兒體能與遊戲。臺中市:華格那企業。
曾沈連魁(2012)。幼兒體能課程設計之影響因素。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報,2,69-86。
黃永寬(2002)。臺北縣幼兒園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狀況調查。論文發表於 2002 年臺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嘉義縣,吳鳳技術學院。
黃永寬(2004)。幼兒運動遊戲教學之理念。學校體育,80,25 - 35。
黃永寬(2007)。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概況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 137–149。
黃永寬(2007)。幼教師對幼兒運動遊戲課程認知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 18(2), 27-40。
黃永寬(2009)。幼兒運動遊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洪葉文化。
黃政傑 (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富順(2000)。個別化教學。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8045/
黃意舒(1995)。幼稚園課程規劃。國教月刊,42(3/4),22-26。
黃鈴雅、黃永寬 (2017)。實施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活動教學原則之現況研究。運動知識學報,14,98-108。
黃靖惟(2012)。臺灣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實施現況及推動策略。幼兒運動遊戲年刊,6,43-49。
黃靖惟、劉志華 (2012)。提昇幼兒運動遊戲教學品質之策略。幼兒運動遊戲年刊,6,246-251。
黃鳳怡(2001)。從生理特徵談唐氏兒童的身體活動。學校體育,11(2),88-92。
黃儒傑(2002)。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與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楊世營(2009)。《SPSS統計分析實務 第Ⅱ版》。臺北:旗標。
楊金寶(2009)。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身體動作領域。 取自: http://media.tyc.edu.tw/eduskd/newweb/kidedu/download/%e5%b9%bc%e6%89%98%e6%95%b4%e5%90%88%e5%be%8c%e5%b9%bc%e5%85%92%e5%9c%92%e6%95% 99%e4%bf%9d%e6%b4%bb%e5%8b%95%e8%88%87%e8%aa%b2%e7%a8%8b%e5 %a4%a7%e7%b6%b1/PPT%e8%ba%ab%e9%ab%94%e5%8b%95%e4%bd%9c%e7%b 5%84(%e6%96%b0%e7%89%88)980710.ppt
楊淑朱、王連生、盧美貴、江麗莉(1998 )。幼稚園課程標準修訂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楊淑朱、林淑蓉、蔡佳燕 (2014)。不同性別、年齡及BMI之幼童在基本動作技能發展的比較。大專體育學刊,16(3),287-296。
詹青艷、藍孝勤(2012) 。幼兒運動遊戲運動指導員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幼兒運動遊戲年刊,6,205-211。
詹俊成 (2004)。推動幼稚園運動遊戲方案。學校體育雙月刊,14 (80),5-12。
廖芮涵、馮莉雅、涂汐如(2017)。高職餐旅群教師對翻轉教學之認知與教學意願之研究。國民教育學報,14,59-80。
劉威德(1999)。教師教學信念系統之分析及其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劉錞綺、劉嘉豪(2014)。兒童體能活動設計。臺北市:心理。
潘倩玉 (1998)。幼兒體能教學。臺灣省學校體育,46,28-33。
蔡俊男(2000) 。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高雄市。盧明、廖鳳瑞(2005)。國民教育幼兒班課程綱要研究。臺北市: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盧素碧(1987)。幼兒的發展與輔導。臺北:文景。
蕭慶元 (2008)。 高雄縣市教師對於幼兒視覺藝術教育的信念 ─以學習與發展為起點。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1,33-64。
戴仁山(1999)。臺北縣國小教師體育課任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桃園市。顏銘志(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1,263-294。
英文部份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ndrew, B. J. , & Hubona, G. S. (2006). The mediation of external variables in the t 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3, 706-717.
Baek, Y. Jung, J. , & Kim, B. (2008). What makes teachers use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Explor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facilitation of technology with a Korean sample.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50, 224-234.
Bain, L. L. (1978). Differences in values implicit in teaching and coaching behavior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49, 5-11.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rnett, L. M. Morgan, P. J. Beurden, E. v. , & Beard, J. R. (2008). Perceived sports competence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motor skill proficiency and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A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5, 1-12.
Baron, R. M. ,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Bauch, P. (1984). Prediction elementary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s from teachers' educational belief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52954).
Billay, D.B. , & Yonge,O.(2004).Contributing to the theory development of preceptorship. Nurse Education Today, 24(7), 566-574
Breckler, S. J. (1984).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affect, behavior, and cognition as distinct components of attitud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 1191-1205.
Brousseau, B. A. Book, C. , & Byers, J. L. (1988). Teacher beliefs and the cultur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9(6), 33-39.
Bryman, A. , & Cramer, D. (1997).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with SPSS for Windows: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 London: Routledge.
Caswell, H. L. (1968). Emergence of curriculum as a field of professional work and study. In E. C. Short. , & G. D. Marconnit (Eds.), Contemporary thought on public school curriculum. 26-31. Dubuque, Iowa: W. M. C. Brown Co.
Chin, W. W. (1998).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approach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G. A. Marcoulides (Eds.), Modern methods for business research. 295-236.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lark, J. E. , & Metcalfe, J. S. (2002). The mountain of motor development: A metaphor. Motor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Review, 2, 62-95.
Ennis, C. D. , & Chen, A. (1995). Teachers’ value orientations in urban and rural school setting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6, 41-50.
Gallahue, D. L. (1996). Development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oday's children. NY:McGraw-Hill.
Gibson, S. ,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4), 569-582.
Goodlad, J. (1983) A study of schooling: some findings and hypotheses. Phi Delta Kappan, 64, 465-470.
Graham, G. Holt, S. A. Hale, S. A. , & Parker, M.(1987).Children moving: A teacher's guide to developing a successfu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Palo Alto, CA: Mayfield.
Gronn, P. (2008). Distributed properties: A new architecture for leadership.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Leadership, 28(3), 317-338.
Hair, J. F, Hult, G.T.M, Ringle, C. M. , & Sarstedt, M. 2014. A primer on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PLS-SEM).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Hair, J. F., Ringle, C. M, & Sarstedt, M. 2011. PLS-SEM: Indeed a silver bullet.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9(2): 139-152.
Loizos, C. (1967). Play behaviour in higher primates: A review. In D.Morris (Ed.), Primate ethology 176 –218. Chicago: Aldine.
McKeown, L. (2005). Bridging the knowing-doing gap: Action learning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at leads to changed practice. ALAR: Action Learning and Action Research Journal, 10(2), 84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2010). Barrack, Retrieved April 2, 2013, from: http://www.websters-online-dictionary.org/
Mueller, J, Wood, E. Willoughby, T, Ross, C. , & Specht, J. (2008). Identifying discriminating variables between teachers who fully integrate computers and teachers with limited integration.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51, 1523-1537.
Pfeffer, J. , & Sutton, R. I. (2013). The knowing-doing gap: How smart companies turn knowledge into acti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Preacher, K. J. , & Hayes, A. F. (2008).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mediation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A. F. Hayes, M. D. Slater. , & L. B. Snyder (Eds.), The Sage sourcebook of advanced data analysis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13–54,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binson, L. E. & Goodway, J. D. (2009). Instructional climates in preschool children who are at-risk. Part I: Object-control skill development.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80(3), 533-542.
Rosenberg, M. J. , & Hovland, C. I. (1960).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s. In C. I. Hovland & M. J. Rosenberg (Eds.), 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 1-14,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chempp, F. G. (1992). Effective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21(8), 10-15.
Seefeldt, C. , & Barbour, N. (1994).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3rd ed.). New York, NY: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 Company, Inc.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of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7, 1-22
Siedentop, D. (1982). Teaching research: The interventionist view.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 3-14.
Stuart, C. , & Thurlow, D. (2000). Making it their own: Preservice teachers’ experiences, belief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1(2), 113-121.
Woolfolk, A. E. Rosoff, B. , & Hoy, W. (1990).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their beliefs about managing stud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6(2), 13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