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22: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韻瑄
研究生(外文):Chiu, Yun-Syuan
論文名稱:職前教師對創造性舞蹈教學評量指標的理解運用:以某大學舞蹈學系的舞蹈教學與實習課程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Understandings and Applications of Creative Dance Teach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for Pre-service Teachers:Taking a Dance Teaching Practicum Course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吳怡瑢吳怡瑢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Yi-Jung
口試日期:2021-01-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舞蹈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戲劇舞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1
中文關鍵詞:職前教師創造性舞蹈教學評量表個案研究法
外文關鍵詞:Pre-service teacherCreative danceTeaching assessmentCase stud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108學年度上路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本著全人教育的精神將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的主軸,強調學習者不只以課堂所學作為學習範疇,同時也關注如何將所學應用並實踐於生活中。在「自發」、「互動」與「共好」的理念下,已經有研究指出創造性舞蹈可做為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然對於如何培育創造性舞蹈師資卻仍缺乏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23位具舞蹈背景的職前教師如何運用教學評量表來精進創造性舞蹈教學知能。研究方法採個案研究,藉由蒐集個案班級在試教與實習時運用研究者所設計的評量表所得的評量結果、教學心得及問卷調查,並輔以焦點訪談,來瞭解舞蹈科班生是如何理解、運用教學評量表以提升自身的創造性舞蹈教學知能。研究結果發現:本個案的舞蹈科班生在準備創造性舞蹈教學前,大部分會參考評量表中的檢核重點設計教學活動,並在教學結束後,從師長及同儕的回饋以及自我評量來更理解教學評量指標的意涵及具體做法,且由於教學者不同的特質,面對教學評量表時也會產生不同的運用方式。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have been implemented since 2019.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listic education, the new curriculum emphasizes on the nurture of learners’ core competencies by arguing that learners should not only study but also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school to their daily live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taking initiative”, “engaging in interaction”, and “seeking the common good.” Some researche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creative dance can be a teaching approach to cultivating core competencies. However, the designs and practice of creative dance teacher education are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23 pre-service teachers with professional dance background in Taiwan advanced their understandings and abilities of creative dance teaching by referring to a set teach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research method employed was case study. The data collection included the ranking and feedback that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received through the teach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after their practice teaching, their reflective writings, questionnaires, and focused interviews.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further coded and discussed to clarify how the teach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assisted to advance the participants’ creative dance teaching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benefited from the teach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when preparing for their practice teaching. They enhanced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the teach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and were able to create effective pract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by consulting the feedback provided by their teachers, peers, and themselves. The ways they interacted with the teach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may differ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needs.
學位考試審定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i
目錄vii
表目錄x
圖目錄x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四節 名詞界定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14
第一節 創造性舞蹈教學14
第二節 教師教學專業知能21
第三節 教學評量指標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33
第一節 個案研究概論33
第二節 研究架構35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與場域37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0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49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51
第肆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55
第一節 個案班級評量表分數與問卷統計結果55
第二節 全班校內試教與校外實習心得分析70
第三節 焦點訪談組別的評量表現10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15
第一節 結論115
第二節 建議118
參考文獻120
中文部分120
外文部分127
附錄129
附錄一 舞蹈教學與實習(一)(二)課程綱要129
附錄二 創造性舞蹈準備活動評量表132
附錄三 創造性舞蹈發展活動評量表134
附錄四 創造性舞蹈綜合活動評量表137
附錄五 創造性舞蹈第一/二堂課評量表140
附錄六 創造性舞蹈教師專業知能評量指標之研究問卷144
附錄七 校外實習前的訪談大綱147
附錄八 校外實習後的訪談大綱148
附錄九 研究參與知情同意書149
一、中文部分
方素惠、林立穎(2020,1月)。學習在迷霧中開車:專訪倫敦商學院教授柏金紹。世界經理文摘雜誌,413,30-55。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p3c3n
史美瑤(2012)。21世紀的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師發展。評鑑雙月刊,36,42-44。
朱沛思(2007)。創造性舞蹈融入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一個新手舞蹈教師的探索旅程(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ky44fe
何郁玟(2001)。芭蕾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4h65s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35-54。
吳怡瑢(2017)。創造性舞蹈師資培育理論與實務。新北市:易利圖書。
吳怡瑢、黃玉婷(2011)。從理論到教育現場的知識轉換歷程:以創造性舞蹈教學實習為例。台灣舞蹈研究,6,31-71。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8z3b5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名詞︰特色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88,145-146。
吳清基、黃嘉莉(2016)。教師專業標準、發展與實踐。臺北市: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吳麗花(2001)。臺北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tjvk9
呂宜靜(2005)。音樂介入創造性舞蹈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童語文與圖形創造力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j8bk6
李坤崇(2012,2月)。實作評量的編制步驟及實例。教育研究月刊,214,92-109。
李宗芹(1994)。創造性舞蹈-透過身體動作探索成長的自我。臺北市:遠流。
李園會(1997)。幼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臺北市:心理。
林劭仁(2008)。教育評鑑:標準的發展與探索。臺北市:心理。
邱于閔(2012)。國民小學職前教師教學能力檢定評分量表建構之研究:以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32t66u
邱玉貞(2006)。創造性舞蹈應用於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wuc963
邱炳坤、李俊杰、李欣霓、黃美珍、楊宗文、陳子軒…顏伽如(譯)(2018)。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B. Merriam)。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16)
邱婉菱(2015)。運用創造性舞蹈教學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力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n6tk3
柯秀緬(2013)。創造性舞蹈融入閩南語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洪欣慈(2016年12月28日)。每年全國小學生花601億補習10人有7人在補。聯合報。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9/2197301
紐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馬嘉敏(2008)。創造性舞蹈教學方案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力與人際溝通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65t3h4
張中煖(2007)。創造性舞蹈寶典:打通九年一貫舞蹈教學之經脈。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中煖(2016)。腳步:臺灣舞蹈教育再找路。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新仁(2012)。臺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101-102。
張德蘭(2017)。幼教教師運用創造性舞蹈融入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6v5de
張錦昌(2003)。舞蹈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ekgyy6
張麗珠、鄭怡苹(2011)。當代創造性舞蹈教育發展之探究:以台灣國民中小學為例。臺灣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年會論文集,1,68-80。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取自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690/67295.pdf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評鑑規準(參考版)。
取自http://www.shute.kh.edu.tw/~profession/a/data/data3.pdf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臺北市:教育部。
莊詒婷(2013)。創造性舞蹈融入國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jd55tw
許淑婷(2012)。創造力在人文藝術課程的規劃:以創造性舞蹈課程為探析。通識教育學報,17,27-53。
郭琇真(2013年8月13日)。借課從來不還賠上學生思考力。臺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
陳育慧(2016)。幼兒園課程領導人和老師發展創造性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q2tv4
陳振益(2014)。教師專業標準的發展趨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4),116-122。
陳曉均(2018)。故事戲劇教學模式融入創造性舞蹈之研究 -以臺南某國小六年級跨國語文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44puz
黃千容(2019)。自編繪本輔助創造性舞蹈編排:以舞作《落雨天》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s57df127
黃昭勳(2018)。教師專業發展面面觀。高雄市:復文。
黃素雪(1991)。創造性舞蹈在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之研究。台南家專學報,10,289-313。
黃淑蓮(2007)。運用主題撰寫於兒童創造性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g3h9dh
黃聖凱(2014)。創造性舞蹈教學應用於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y8k94
葉蕙芬(2009)。國小優良教師素質指標建構與實證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q2989
詹幼君(2009)。小靈魂的遊戲:創造性舞蹈對幼兒創造力影響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1393210666701811943
鄒恩潤(譯)(1928)。民主主義與教育(原作者:J. Dewey)。上海: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16)
劉美珠(2000)。「身體」的再訪-重回一個有感覺、有生命的家。學校體育雙月刊,9(6),45-47。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128
潘慧玲(主編)(2008)。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教評中心。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2004)。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教育部委託專案]。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蔡鳳芝(2005)。職前教師在教學實習課程中教學信念與教學反省行為之探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kcsdd
鄭育雯(2011)。創造性舞蹈對國小學童肢體動作創造力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47h65
鄭麗慧(2008)。有效的教學,來自有效的教師。國教之友,59(4),61-65。
魯皓文(2018)。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生人際關係之創造性舞蹈課程設計與實施。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薛化元、黃居正(譯) (1989)。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書(原作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22-25。(原著出版年:1966)
謝水南(2011)。大學教師參與微型教學工作坊之滿意度調查研究--以一所科技大學之教師群為例。南台人文社會學報,5,99-127。129

二、外文部分
Abdelmalak, M., & Trespalacios, J. (2013). Using 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to develop 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5(3), 324-332.
Cooper, J. M., & Allen. D. W. (1970). Microteaching: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us. Washington, D.C.: ERICClearinghouse on Teacher Education. 0LC-0-8-08C490-3706(L10)
Darling-Hammond, L. (2012).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evaluating and supporting effective teaching. Stanford, CA. Stanford Center for Opportunity Policy in Education.
Froyen, L. A. (1988). Classroom management: Empoweringteacher-leaders. OH: Merrill.
Gardner, H. (1983).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New York City, NY: Basic Books.
Gold, R. L. (1958).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s.Social Forces, 36, 217-223.
Harris,M., &Tayler,B.(2019). Don’t let metrics undermine your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58, 53-60.
Laban, R. (1948). Modern educational dance. London:Macdonald & Evans.
Laban, R., withUllmann, L. (1988). Modern educational dance (3rded.). London: MacDonald & Evans.130
Lincoln & Guba (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Sage.
Mohammadi, E., & Mortazavi, S. M. (2019). Mentor-assisted, reflective, collabora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 J. L. Vodopivec, L. Jančec, &T. Štemberger (Eds.), Implicit pedagogy for optimized learning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pp. 224-240). Hershey, PA: IGI Global. doi: 10.4018/978-1-5225-5799-9.ch012
Parkay, F. W., & Stanford, B. H. (2000). Becoming a Teacher. Boston, Mass: Allyn and Bacon.
Schulman(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1): 1–23. https://people.ucsc.edu/~ktellez/shulman.pdf
Zacharis, G. K. (2020). Investigat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re-Service Teachers' Acceptance to Use Mobile Devices for Learning: The Case of a Greek University. In S. Papadakis & M. Kalogiannakis (Eds.), Mobile learning applica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p.183-208). Hershey, PA: IGI Global. doi:10.4018/978-1-7998-1486-3.ch01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