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方素惠、林立穎(2020,1月)。學習在迷霧中開車:專訪倫敦商學院教授柏金紹。世界經理文摘雜誌,413,30-55。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p3c3n史美瑤(2012)。21世紀的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師發展。評鑑雙月刊,36,42-44。
朱沛思(2007)。創造性舞蹈融入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一個新手舞蹈教師的探索旅程(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ky44fe何郁玟(2001)。芭蕾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4h65s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35-54。
吳怡瑢(2017)。創造性舞蹈師資培育理論與實務。新北市:易利圖書。
吳怡瑢、黃玉婷(2011)。從理論到教育現場的知識轉換歷程:以創造性舞蹈教學實習為例。台灣舞蹈研究,6,31-71。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8z3b5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名詞︰特色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88,145-146。
吳清基、黃嘉莉(2016)。教師專業標準、發展與實踐。臺北市: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吳麗花(2001)。臺北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tjvk9呂宜靜(2005)。音樂介入創造性舞蹈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童語文與圖形創造力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j8bk6李坤崇(2012,2月)。實作評量的編制步驟及實例。教育研究月刊,214,92-109。
李宗芹(1994)。創造性舞蹈-透過身體動作探索成長的自我。臺北市:遠流。
李園會(1997)。幼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臺北市:心理。
林劭仁(2008)。教育評鑑:標準的發展與探索。臺北市:心理。
邱于閔(2012)。國民小學職前教師教學能力檢定評分量表建構之研究:以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32t66u邱玉貞(2006)。創造性舞蹈應用於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wuc963邱炳坤、李俊杰、李欣霓、黃美珍、楊宗文、陳子軒…顏伽如(譯)(2018)。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B. Merriam)。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16)
邱婉菱(2015)。運用創造性舞蹈教學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創造力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n6tk3柯秀緬(2013)。創造性舞蹈融入閩南語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洪欣慈(2016年12月28日)。每年全國小學生花601億補習10人有7人在補。聯合報。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9/2197301
紐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馬嘉敏(2008)。創造性舞蹈教學方案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力與人際溝通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65t3h4張中煖(2007)。創造性舞蹈寶典:打通九年一貫舞蹈教學之經脈。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中煖(2016)。腳步:臺灣舞蹈教育再找路。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新仁(2012)。臺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101-102。
張德蘭(2017)。幼教教師運用創造性舞蹈融入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6v5de張錦昌(2003)。舞蹈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ekgyy6張麗珠、鄭怡苹(2011)。當代創造性舞蹈教育發展之探究:以台灣國民中小學為例。臺灣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年會論文集,1,68-80。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取自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690/67295.pdf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評鑑規準(參考版)。
取自http://www.shute.kh.edu.tw/~profession/a/data/data3.pdf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臺北市:教育部。
莊詒婷(2013)。創造性舞蹈融入國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jd55tw許淑婷(2012)。創造力在人文藝術課程的規劃:以創造性舞蹈課程為探析。通識教育學報,17,27-53。
郭琇真(2013年8月13日)。借課從來不還賠上學生思考力。臺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
陳育慧(2016)。幼兒園課程領導人和老師發展創造性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q2tv4陳振益(2014)。教師專業標準的發展趨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4),116-122。
陳曉均(2018)。故事戲劇教學模式融入創造性舞蹈之研究 -以臺南某國小六年級跨國語文課程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44puz黃千容(2019)。自編繪本輔助創造性舞蹈編排:以舞作《落雨天》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s57df127黃昭勳(2018)。教師專業發展面面觀。高雄市:復文。
黃素雪(1991)。創造性舞蹈在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之研究。台南家專學報,10,289-313。
黃淑蓮(2007)。運用主題撰寫於兒童創造性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g3h9dh黃聖凱(2014)。創造性舞蹈教學應用於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y8k94葉蕙芬(2009)。國小優良教師素質指標建構與實證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q2989詹幼君(2009)。小靈魂的遊戲:創造性舞蹈對幼兒創造力影響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1393210666701811943鄒恩潤(譯)(1928)。民主主義與教育(原作者:J. Dewey)。上海: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16)
劉美珠(2000)。「身體」的再訪-重回一個有感覺、有生命的家。學校體育雙月刊,9(6),45-47。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128
潘慧玲(主編)(2008)。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教評中心。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2004)。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教育部委託專案]。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蔡鳳芝(2005)。職前教師在教學實習課程中教學信念與教學反省行為之探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kcsdd鄭育雯(2011)。創造性舞蹈對國小學童肢體動作創造力之影響(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47h65鄭麗慧(2008)。有效的教學,來自有效的教師。國教之友,59(4),61-65。
魯皓文(2018)。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生人際關係之創造性舞蹈課程設計與實施。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薛化元、黃居正(譯) (1989)。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書(原作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22-25。(原著出版年:1966)
謝水南(2011)。大學教師參與微型教學工作坊之滿意度調查研究--以一所科技大學之教師群為例。南台人文社會學報,5,99-127。129
二、外文部分
Abdelmalak, M., & Trespalacios, J. (2013). Using 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to develop 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5(3), 324-332.
Cooper, J. M., & Allen. D. W. (1970). Microteaching: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us. Washington, D.C.: ERICClearinghouse on Teacher Education. 0LC-0-8-08C490-3706(L10)
Darling-Hammond, L. (2012).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evaluating and supporting effective teaching. Stanford, CA. Stanford Center for Opportunity Policy in Education.
Froyen, L. A. (1988). Classroom management: Empoweringteacher-leaders. OH: Merrill.
Gardner, H. (1983).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New York City, NY: Basic Books.
Gold, R. L. (1958).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s.Social Forces, 36, 217-223.
Harris,M., &Tayler,B.(2019). Don’t let metrics undermine your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58, 53-60.
Laban, R. (1948). Modern educational dance. London:Macdonald & Evans.
Laban, R., withUllmann, L. (1988). Modern educational dance (3rded.). London: MacDonald & Evans.130
Lincoln & Guba (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Sage.
Mohammadi, E., & Mortazavi, S. M. (2019). Mentor-assisted, reflective, collabora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 J. L. Vodopivec, L. Jančec, &T. Štemberger (Eds.), Implicit pedagogy for optimized learning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pp. 224-240). Hershey, PA: IGI Global. doi: 10.4018/978-1-5225-5799-9.ch012
Parkay, F. W., & Stanford, B. H. (2000). Becoming a Teacher. Boston, Mass: Allyn and Bacon.
Schulman(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1): 1–23. https://people.ucsc.edu/~ktellez/shulman.pdf
Zacharis, G. K. (2020). Investigat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re-Service Teachers' Acceptance to Use Mobile Devices for Learning: The Case of a Greek University. In S. Papadakis & M. Kalogiannakis (Eds.), Mobile learning applica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p.183-208). Hershey, PA: IGI Global. doi:10.4018/978-1-7998-1486-3.c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