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文化部(2019a)。文化部成立沿革。(2019年10月9日)。取自https://www.moc.gov.tw/content_246.html
文化部(2021)。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2021年6月15日),取自http://book.moc.gov.tw/book/
方志華(2008)。回應學生道德情感需求的道德教育新意涵:關懷倫理學理念融入生命教育教學。教育學報,36,97-120。
方淑貞(2003)。FUN 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臺北市:心理。
王千倖(2004)。繪本教學在師資培育上的應用-以「班級經營」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0(1),205-234。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孝廉(1992)。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時報文化。
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台北市:五南。
吳庶深、曾煥棠、詹文克(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臺北:學富。
吳庶深、黃麗花、詹文克、蕭伊吟、吳英傑(2007)。教育部95年度發展生命教育之課程與教學指標工作計畫期末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吳庶深、魏純真(2010)。幼兒繪本的生命力-幼兒生命教育繪本的內涵及教學指標之初探。幼兒教保研究,4,19-33。
吳鼎(1980)。兒童文學研究。臺北:遠流。
吳榮鎮(2006)。生命教育推動的現況與展望。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9-21)。臺北:心理。
吳蔗深、黃麗花、詹文克、蕭伊吟(2007a)。教育部95年度發展生命教育之課程與教學指標工作計畫。教育部委託研究。
吳蔗深、黃麗花、詹文克、蕭伊吟(2007b)。95年度委辦生命教育白皮書芻議計畫。財團法人雙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委託研究。
李宜珊譯(2019)。華德福教育的本質:華德福創始人Steiner暢談「身心靈全人教育」的思考與初心(華德福100週年紀念版)(原作者:Rudolf Steiner)。新北:小樹文化
李崗、王宜宣(2017)。李普曼之兒童哲學課程理念。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9),115-140。
李慕如、羅雪瑤(2000)。兒童文學。高雄:復文。
松居直(2009)。再次撒下幸福的種子。臺北市:青林。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2015)。兒童文學。臺北:五南。
林守為(1988)。兒童文學。臺北:五南。
林守為(2001)。兒童文學。臺北市:五南。
林芳菁(2009)。兒童科學圖畫書內容分析-以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1994-2007)為例。長庚科技學刊,(11),67-88。
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載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舉辦之「臺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98-214),彰化市。
林真美(1999)。為孩子撒下語言的種子,在繪本花園裡¬—和孩子共享繪本的樂趣。臺北:遠流。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林惠祥(1979)。神話論。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
林智賢(2008)。昆蟲類優良兒童科學讀物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曉筠(2014)。健康類兒童讀物內容分析(1983-2013)。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林鶯(譯)(2000)。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原著作者:J. Donald Walters)臺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86)。
法務部(2013)。法務部長已於102年4月17日令准紀俊毅等6人死刑之執行,並於102年4月19日執行完畢。(2021年7月1日)。取自https://www.moj.gov.tw/2204/2795/2796/56457/post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2018)。自殺防治網通訊。(2019年3月15日),取自: http://tspc.tw/tspc/uploadfiles/File/newsletter/13-3/%E8%87%AA%E6%AE%BA%E7%B5%B1%E8%A8%88%E8%A7%A3%E6%9E%90.pdf。
邱各容(2012)。影響當代臺灣童書(文學類)出版的重要指標事件。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59,14-21。
孫效智(2000a)。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寰宇。
孫效智(2000b)。生命智慧與道德責任。教育資料集刊,25,65-78。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27-57。
孫效智(2002)。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283-301。
孫效智(2006)。生命教育之困境與推動策略。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51-75),臺北市:心理。
孫效智(2009)。台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學季刊,12(3)。1-26。
孫效智(2014)總計畫:生命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NAER-102-10-A-1-01-00-2-03)。取自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49/102-8-1-000.pdf。
孫效智(2015)。生命教育核心素養的建構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1,48-72。
孫效智(2019)。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第十五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人的靈性(頁8-4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徐秀華(2004)。寓言在國小語文教學之應用研究-以先秦寓言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徐珮華(2010)。兒童圖畫書封面與類型關係探究-以新聞局第29~31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為例。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徐素霞(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徐敏雄(2007)。台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Manheim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徐超聖(2014)。生命教育融入學前與國小階段課程的核心素養與組織方式之研究期末報告。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紐則誠、劉玉玲、黃嘉莉(2006)。九年一貫及幼兒園生命教育教學大綱與示例。臺北:教育部。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臺北:格林文化。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議題融入說明手冊。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全廷(2007)。文學體裁的多重意蘊。山東社會科學,2007(8),143-146。
張芬芬 (2012)。文本分析方法論及其對教科書分析研究的啟示。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開卷有益:教科書的回顧與前瞻(161-197 頁)。臺北市:高等教
張家綾(2007)。幼兒生命教育概念教學之研究-以圖畫書及延伸活動運用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張淑美(1988)。兒童死亡概念發展之研究與其教育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張湘君(1994)。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兒童文學研究(七)-鄉土文學專輯(2)(94-97頁)。臺北: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
張湘君、葛琦霞(2001)。童書創意教學:生命教育一起來。臺北:三之三文化。
教育部(2001)。教育部九十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92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2021年6月18日)。取自https://www.k12ea.gov.tw/Tw/Common/SinglePage?filter=22ABAF7F-245B-4966-AC87-9388AA1504BC
教育部(2006)。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命教育」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97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2021年6月18日)。取自https://www.k12ea.gov.tw/Tw/Common/SinglePage?filter=F34E9417-8374-4A02-97CC-0DEDFD13514F
教育部(2010)。教育部生命教育中程計畫(99至102年度)。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18543_581357_62438.pdf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活動領域。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23/pta_18531_5238547_60214.pdf
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14)。緣起(生命教育脈絡)。取自:https://life.edu.tw/zhTW2/node/449
梁瑞祥、傅皓政、蒲世豪、葉榮福、邱武科、徐昀霖(2012),兒童哲學,基礎理論教學方法之思辨與實證。台北:五南。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臺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31(9),21-46。
陳俐吟(2017)國小生命教育發展知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2),103-105。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237-263。
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陳進隆(2017)。創造生命的彩虹:走入生命教育。新北市: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
陳雅芬(2005)。台灣中小學生命教育教材內容分析及編輯過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錫琦(2010)。陳錫琦主編「九年一貫教科書生命教育相關內容分析類目表」。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研究所。
傅佩榮(2003)。探索生命的價值:哲學入門。台北市:天下遠見。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2019年4月13日,取自http://life.edu.tw/data/plan/091/H51100-0000001/index.htm
游宜娟(2017)。圖畫書中海洋教育的內容分析-以文化部推介之優良課外讀物為範圍。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馮靖惠(2019)。校園自殺、自傷案件增 大學生占多數。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744672
黃秀雯、徐秀菊(2004)。繪本創作之創意思考教學研究—從觀察、想像到創意重組。藝術教育研究,(8),29-71。
黃迺毓(2003)。載於劉清彥、郭恩惠(著),圖畫書的生命花園。臺北市:宇宙光
黃迺毓、李坤珊、王碧華(2009)。童書非童書。臺北市:宇宙光。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47-248)。臺北市:寰宇。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合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第十三版)。臺北市:東華。
楊淑君(2016)。第36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評選家庭範疇圖畫書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葛林(1980)。兒童文學—創作與欣賞。臺北市:遠流。
廖卓成(2006)。論兒童故事的範圍。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1),279-298。
維基百科(2021)。童話。(2021年6月25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B%A5%E8%A9%B1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2016)。「青少年自殺防治」記者會會後新聞稿。取自http://tspc.tw/tspc/portal/public/epaper_content.jsp?sno=122
劉惠蘭(2019)。桃園市私立幼兒園園長幼兒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與需求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劉鳳芯(譯)(2000)。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原作者: Perry Nodelman)。臺北市:天衛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歐用生 (199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尚志(1989)。兒童故事原理。臺北市:五南。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108年度主要死因統計。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16-54482-1.html
鄭博真(2005)。幼兒教育運用多元智能進行圖畫書教學之研究。幼兒保育學刊,3,57-80。
鄭瑞菁(2005)。幼兒文學。臺北市:心理。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37-47)。臺北市:寰宇。
蕭秋娟(2002)。幼兒生命教育教學與實踐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錢永鎮等(2019)。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生命教育全一冊。臺北市:幼獅文化。
蘇郁雯(2009)。生命教育融入高中「美術」與「藝術生活」課程研究。2009年8月16日,取自http://www.yct.com.tw/life/98lift/98brainstorL27.pdf
蘇振明(1986)。認識兒童圖畫書及其教育價值。幼教天地,5,37-50。
蘇振明(2002)。圖畫書的定義與要素。載於徐素霞(主編),臺灣兒童圖畫書導覽。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二、英文文獻
Neuendorf, K.A, (2002). The content analysis guidebook.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bert Waldinger, (2016).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T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kKuTCFvzI
Lipman, M., Sharp, A. M. & Oscanyan, F. S. (1980). Philosophy in the classroom.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