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基準法》。2020 年06月 10日修訂頒佈。
《就業服務法》。2018 年 11 月 28 日修訂頒佈。
王宏仁、阮紅絨 (2008) 。〈工廠外籍勞工的生活管理與勞動人權〉。《就業安全》,6(2):27-32。
王宏仁、楊玉鶯(2007)。〈越南移工與原鄉性別文化〉。《臺灣勞工季刊》,6:33-36。
丘昌泰 (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
成之約(2005)。〈外籍勞工的政策理念、管理制度與措施〉。《勞資關係》,4:6-17。
吳秀照 (2006)。〈層層控制下不自由的勞動者:外籍家戶勞動者勞動條件,勞雇關係及管理政策析論〉。《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1-48。
吳佳穎(2007)。《誰鐐銬住了移工?─越南移工在台的勞動狀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奎新 (1999)。《聘雇外勞法律Easy說:兼談就業服務法律實務》。臺北市 : 永然文化出版。
吳家聲(1991)。〈外籍勞工的剖析與管理策略〉。《人力資源管理雜誌》,2:85-95。
吳惠林(2000)。〈外籍勞工在台灣的趨勢與外勞政策〉,發表於「二十一世紀的人口、家庭與遷徙問題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03月21~22日。
吳惠林(2002)。〈外籍勞工在台灣的趨勢、經濟關聯與政策〉,收錄於《台灣自由經濟之路》。台北:華泰文化。
吳惠林(2006)。〈外籍勞工在台灣之趨勢及檢討〉。《就業安全半年刊》,5(1):90-95。
吳靜如(2005)。〈新奴工制度〉,發表於「台灣外勞政策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12月11日。
李孟怡(1994)。〈我國外籍勞工管理政策之探討〉。《警學叢刊》,25(1):155-174。
李振福(2009)。《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對在台外籍勞工行蹤不明之影響》。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辛炳隆(2007)。〈有效運用外籍勞工促進本國勞工就業〉。《就業安全半年刊》,6(2): 22-26。
林建山(1996)。〈外籍勞工引進之政策與管理〉。《就業與訓練》,14(2):3-8。
林碧華(2004)。《現階段我國外勞逃逸狀況其問題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外事
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芳(2007)。《在台越南女性外籍勞工逃逸成因與查緝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武黎全科(2013)。《為何在台灣的外籍勞工逃跑?-以越南籍勞工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碩士論文。邱美玲(2008)。《台灣外籍勞工逃逸問題之研究》。玄奘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夏曉鵑,王增勇,謝世軒,宋聖君(2010)。《逾期停居留於我國之外來人口生活暨需求狀況實證委託研究》。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委託研究報告。
逃跑外勞/著、《四方報》/編譯(2012)。《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台北:時報文化。
馬財專、林昱廷 (2009)。〈引進白領外籍勞工違法使用之探討:台南市違法案例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台南市政府勞工處,2(2):397-430。
高玉龍(1994)。〈談外籍勞工管理暨如何防止合法外勞脫逃〉。《勞工行政》,89:35-43。
張書銘 (2018)。《越南移工 : 國家勞動輸出政策及其社會發展意涵》。臺北市 : 五南。
張添童(2010)。《臺灣外籍勞工行蹤不明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小畢空間出版社。
許文源(2000)。《我國非法外籍勞工管制政策之研究一政策執行理論之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陳信智(2006)。《旅台菲律賓製造業外籍勞工保留零用金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啟杰(2005)。《外籍勞工犯罪與規範之研究傾向之關係研究》。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陶雲升(2002)。〈外籍勞工在華工作之實務管理-以泰國、菲律賓與越南勞工為例〉。《就業安全》,1(2):106-107。
勞動部 (2015)。《外籍勞工管理及運用調查報告》。臺北市 : 勞動部。
曾碧淵(1994)。〈外籍勞工在臺工作生活管理概況與問題之探討〉。《勞工之友》,523:8-11。
曾嬿芬(2004)。〈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臺灣社會學刊》,32:1-58。
黃文鐘 (1994)。〈臺北市外籍勞工管理現況分析〉。《勞工行政》,84:32-39。
賈志偉(2014)。《我國逃逸外勞之研究:成因、影響與管理》。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梅君(2000)。〈「廉價外籍勞工」論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8:59-90。
劉梅君(2003)。《老虎鉗下的外籍勞工勞動人權:我國外籍勞工勞動人權之探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正飛、楊惠娥、謝瑞源(2012)。〈減緩外籍勞工逃逸措施、留任承諾與內控性向關係的研究-以台灣楠梓加工區菲律賓籍外勞為例〉。《勞資關係論叢》,14(1):23-42。
衛民、許繼峰 (2011)。《勞資關係: 平衡效率與公平》。新北市: 前程事業文化有限公司。
黎芷炘(2016)。《外籍勞工管理措施之研究:以越南勞工為例》。元智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盧倩儀 (2006)。〈政治學與移民理論〉,《臺灣政治學刊》,10-2:209-261。
蕭宏祺(2009)。《行蹤不明外籍勞工對台灣造成衝擊與問題探討-以新竹收容所受收容人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賴瓊美(2012)。〈藍領外籍勞工管理與諮詢服務執行: 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台灣勞動評論》,4(1):89-135。
薛承泰(1999)。《外勞管理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謝臥龍、楊奕馨、陳秋蓉、陳九五、駱慧文、許嘉和(1997)。〈臺灣外籍勞工工作滿意度與生活適應性之探討〉。《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6(4):339-354。
謝敏芳(2004)。《外籍勞工報紙形象之趨勢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謝瑞源(2010)。《減緩外籍勞工逃逸措施、留任承諾與內控性向關係之探討-以高雄市楠梓加工區菲律賓外勞為例》。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碩士論文。簡筱雯(2012)。《泰國移民在台灣的宗教實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藍佩嘉(2005)。〈階層化的他者:家務移工的招募,訓練與種族化〉,《臺灣社會學刊》,34:1-57。
藍佩嘉(2006)。〈合法的奴工,法外的自由:外籍勞工的控制與出走〉。《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4:107-150。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藍婉今(2005)。〈照亮越南勞工的心靈燈塔:阮文雄神父〉。《法律扶助》,8:32。
顧玉玲(2010)。《自由的條件:從越傭殺人案看台灣家務移工的處境》。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顧長永(2007)。《越南—巨變的二十年》。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Dery, D. (1984). Problem Definition in Policy Analysis. Lawre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Dunn, W. N. (2012).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5th ed.). Boston: Pearson.
Freeman, R. E. (1984).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MA: Pitman.
Joseph S. Lee. (2007). The Labor Marke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Northampton, MA : Edward Elgar.
MacRae, D., & Wilde, J. A. (1985). Policy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s.Lam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Spicker, P. (2006). Policy Analysis for Practice: Applying Social Policy. Bristol: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