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3: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符智凱
研究生(外文):FU,CHIH-KAI
論文名稱:台灣高教體制下博士後研究員的生命史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Life History Research on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under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指導教授:顧曉雲顧曉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HSIAO-YUH
口試委員:林明地黃瑄怡
口試委員(外文):LIN,MING-KEHUANG, HSUAN-YI
口試日期:2022-01-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3
中文關鍵詞:博士後研究員高等教育生命史
外文關鍵詞:post-doctoral researchershigher educationlife hist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4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高教體制下博士後研究員的生命史研究
符智凱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摘  要
本研究旨於探討台灣高教體制下,博士後研究員的生命史,探討博士後研究員在工作內容與條件、職場生態、生涯規劃、身份認同與對體制的回應,了解在台灣高教體制脈絡下,博士後研究員的生命故事。本研究採生命史取徑。訪談過去六年內在台灣公私立大學、大學中心單位和中研院擔任過博士後研究員一職的八位研究參與者,包含理工領域、人文領域、藝術領域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六位男性和兩位女性參與者,所得結論如下:
一、 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內容與條件
博士後的工作是圍繞著計劃案去進行,依據工作內容不同可再劃分為「學術型」和「行政型」兩類;工作條件上多為「責任制」的工作型態,但部分博士後仍需要打卡。薪資待遇由各單位自訂標準的情況下,高教市場約提供五萬五上下的起薪。
二、 博士後研究員的職場生態
博士後的職場生態受到計畫主持人個人因素的影響巨大,而計畫主持人的領導模式又關乎其有多「熱衷」參與學術資本市場的活動。職場生態的巨大差異反映博士後的職場生態盛行計畫主持人的個人主義。
三、 博士後研究員的生涯規劃
本研究大多數參與者都以謀得高等教育正式教職為主要的生涯規劃,若博士後能適應學術資本市場在學界盛行的運作模式,便能有效的獲取最大化的個人利益和良好的職場生態,並進而利用此一時期的研究資源、人脈機緣,以通往專任教職的終極目標。
四、 博士後研究員的身份認同與對體制的回應
博士後的身分認同其實取決於工作內容,分別有「助理」、「行政人員」和「代理者」三種身份;博士後對體制的回應訴求在於更好的工作保障,和博士後一職功能不彰。

關鍵字:博士後研究員、高等教育、生命史

Life History Research on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under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Chih-Kai Fu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life histories of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in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y studying their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conditions, workplace ecology, career planning, self-identity and responses to the system. Using the life history approach, this study interviewed eight participants who have served as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at Taiwan’s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academic centers, and Academia Sinica in the past six years, including six male and two female participants in the field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conditions of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According to job responsibilities,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responsibility range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projects they are involved in and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cademic and administrative. As for working conditions, in essence, they are exempt employees, but they are still under the attendance system. Considering the above, the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provides a starting salary of $55,000 depending on each unit.
2. Workplace ecology of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The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workplace ecology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personal-related factor of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whose leadership model is related to how ‘enthusiastic’ he/she is about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academic capital market. The wide range of differences reflect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individualism prevailing in their workplace ecology.
3. Career planning of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Most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in this research regard gaining a full-time teaching pos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s their main goal. If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can adapt to the rules of academic capitalism, they can effectively maximize personal benefits and create a good workplace ecology, in which they can make the best use of research resources and academic connec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ir goal.
4. Self-identity and responses to the system of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a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identities depending on job responsibilities, including “assistant”,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and “agent”. They are responding to the system with better job security, while the post of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does not function well.

Keywords:post-doctoral researchers、higher education、life history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圖表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台灣博士後制度的起源與法規沿革 7
第二節 台灣高教體系的發展趨勢與現況 14
第三節 博士後研究員的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9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 32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36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9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4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9
第四章 我在學術的那些年 51
第一節 心灰意冷的哥布林 51
第二節 直言不諱的黑山豬 56
第三節 樂觀正向的妖精 60
第四節 意外落入學界的精靈 66
第五節 處事圓滑的咖啡鼠 71
第六節 學海浮沉的山鬼 75
第七節 追求知識的山貓 78
第八節 獨立的巨人 83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7
第一節 工作內容與條件 87
第二節 職場生態 98
第三節 生涯規劃 113
第四節 身份認同與對體制的回應 12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 147
後記 151
參考文獻 153
附錄 161
附錄一、研究參與同意書 161
附錄二、訪談札記 162


中文文獻

Chun(2017,12月14日)。教育部調降大學生師比,全國平均應低於18%,放寬專任教師員額,不設限以擴增教授師額(20%以上)。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2020年11月25日,取自https://join.gov.tw/idea/detail/ccfd954f-18d6-4cfd-9db6-72c392bee1e5
內政部(2020a)。縣市人口按性別及五齡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20b)。出生數及粗出生率。台北:內政部。
方永泉(2011)。過於追求「量化」與「效率」的學術評比,讓「研究」取代了「學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15-16。
方永泉譯(2003)。P.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
王宣智、黃仟文、賴明豐(2014)。運用博士後研究員制度調適科技人才需求(2):各國博士後研究政策。Research Portal 科技政策觀點。2020年10月22日,取自https://portal.stpi.narl.org.tw/index?p=article&id=4b1141427395c699017395c756941e19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6)。高雄:麗文。
王麗雲(2011)。97學年度博士畢業生畢業後一年調查描述分析報告。台北:教育部高教司。
田哲榮、司徒懿(譯)(2010)。D. Silverman著。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台北:韋伯。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83-220)。高雄:麗文。
吳思樺(2014,11月25日)。台博士過剩10年後比流浪教師多。中時新聞網。2020年11月25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125002982-260410?chdtv
吳淑真(2015)。從延攬科技人才談人文司博士後研究人員之變革與推動。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16(2),5-21。
李侑珊(2018,8月25日)。科技部修「博後6年條款」8大學會批:忽視基礎研究需求差異性。中時新聞網,2020年11月8日,取自https://m.ctee.com.tw/livenews/ch/20180825002574-260405
李律鋒(2020,5月12日)。流浪博士、大學兼課與「又醜又笨的學生」:我們教書,到底為的是什麼?。獨立評論-天下雜誌。2020年11月25日,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41/article/9430
李政賢(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李藹慈(2013)。訪談研究法。載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55-84)。台北:五南。
周炳辰(譯)(2011,1月28日)。J. Garwood著。免洗學術:為何念博士往往是浪費時間。CASE報科學。2020年11月25日,取自https://case.ntu.edu.tw/blog/?p=7439
林世昌、邱詩詠(2015)。博士生之後?我國博士就讀年限及畢業後的就業選擇。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3),5-15。
林宜樺(2014)。從資源分配觀點論高等教育擴張現象對文憑價值的影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2),23-31。
林綺薇(2020,5月11日)。「幹嘛奉獻給又醜又笨又不用功的學生?」導演易智言怒轟母校政大學生。風傳媒。2022年1月21日,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2622153
林適湖(2011)。台灣高等教育之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52,1-22。
侯永琪(2007)。全球與各國大學排名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洪毓甡(2011)。從美國、日本、中國經驗探討我國博士後研究機制。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4,112-118。
科技部(2017)。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教學研究費支給基準表。台北:科技部。
科技部(2018)。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台北:科技部。
科技部(2019a)。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台北:科技部。
科技部(2019b)。補助延攬人文學及社會科學類博士級研究人員試行要點。台北:科技部。
科技部統計資料庫(2020)。2004-2014補助博士生/博士後赴國外研究核定件數統計表-依機關類別區分。台北:科技部。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國科會(1981a)。國科會70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81b)。設置「博士後副研究員」處理要點。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82)。國科會71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85)。國科會74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94)。國科會83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95)。國科會84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96)。國科會85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2004)。國科會93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2009)。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修正規定總說明。台北,國科會。
國家科技人力資源庫(2010)。2010年NPHRST博士流動意向調查。台北: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國家科技人力資源庫(2014)。2014年博士就業調查問卷。台北: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張宜君、林宗弘(2015)臺灣的高等教育擴張與階級複製:混合效應維續的不平等。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2),85-129。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建成(2000)。博士後研究。教育大辭書。2020年11月25號,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8D%9A%E5%A3%AB%E5%BE%8C%E7%A0%94%E7%A9%B6&search=%E5%8D%9A%E5%A3%AB%E5%BE%8C%E7%A0%94%E7%A9%B6
張真誠(1999)。科技教育的今昔與未來。中興大學校友通訊,9,99-101。
張國保(2012)。因應少子女化我國大專校院整併、轉型與退場機制之研究、轉型與退場機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7)。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9)。兼任教師數:以「校」統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21)。教育統計2021年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8)。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概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9)。大專院校研究生概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20a)。各級學校概況表 。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20b)。大專校院在學學生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20c)。博士生就讀類科之比率。台北:教育部。
梁驍、黎麗(譯)(2008)。S. Slaught & L. L. Leslie著。學術資本主義:政治、政策和創業型大學(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北京:北京大學。
郭吉模(2003)。從「教改萬言書」看台灣十年教改。學校行政,27,161-168。
郭添財(2014)。台灣高等教育問題與改善策略。教育學術彙刊,6,61-72。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文化。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處。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50)。高雄:麗文。
陳佑任(2002)。他們的故事:三位國小男性教育人員的生命史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東升、陳也禎(2010)。博士「生」了沒?台灣社會學教學研究人力的現況與未來變遷的分析。臺灣社會學會通訊,69,1-12。
陳啟榮(2005)。當代教育市場化實施成效之檢視。國民教育,46(2),81-85。
陳清溪(2013)。我國人才培育政策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12,1-24。
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2003)。臺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畫政策成功探源。台北:中央研究院與聯經出版。
陳麗華(2011)一片哀(I──)號,所為何來:評大學教師學術研究成果評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17-18。
彭明輝(2011,4月30日)。這樣子的一流大學?呸!呸!呸!。清大彭明輝部落格。2020年10月25日,取自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9.html
彭森明(2012)。我所仰慕的頂尖大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6-12。
黃厚銘(2018,8月13日)。縮限博士後年限,根本是鋸箭法。思想坦克。2020年11月26日,取自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8/08/13/%E7%B8%AE%E9%99%90%E5%8D%9A%E5%A3%AB%E5%BE%8C%E5%B9%B4%E9%99%90%EF%BC%8C%E6%A0%B9%E6%9C%AC%E6%98%AF%E9%8B%B8%E7%AE%AD%E6%B3%95
黃政傑(2016)。大學別再爭排名。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1-8。
黃能堂(2007)。台灣人口結構變遷對技職教育的衝擊與其因應。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94-114。
黃惠雯(譯)(2002)。Crabtree & Miller著。質性方法與研究(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韋伯。
黃德祥(2011)。學術資本主義與大學評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28-30。
黃毅志(2011)。台灣的教育分流、勞力市場階層結構與地位取得。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武勳(2013)。日本博士課程畢業生就業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70-74。
楊洲松(2016)。台灣大學核心理念的檢視與思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05-110。
董泓志(2013)。學術競爭、成本控制與少子化:「血汗大學」的三重共構評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37-40。
劉世閔(2013)。同儕審查、人情與馬太效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9),27-32。
劉韋廷(2020,5月19日)。跨部會協商正視兼任老師生存權。聯合報。2020年11月26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39/4576218
劉曉芬(2014)。浪漫與現實之間-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就業議題初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2),16-22。
蔡宏政(2010)。高教人力供需失衡及其政策意涵。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11(3),36-41。
蔡秀照(2015)。一個學校由衰轉盛之組織生命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培村、武文瑛(2007)。我回為劉教育政策發展回顧與檢討。教育實踐與研究,3(1),91-118。
蔡淑鈴(2004)。高等教育的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17,47-88。
鄭瓊芬(2011)。我國博士後研究人員工作滿足感之探討-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為焦點。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蕭佳純(2008)。人口結構變遷下我國終身教育政策之評析。教育與社會研究,16,105-126。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
薛承泰(2003)。臺灣近五十年的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兼論教改的方向。載於教育部主編,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論文集(頁5-34)。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
韓伯鴻(1999)。國科會延攬科技人才概況與展望。科學發展月刊,28(7),515-522。
魏伶霓(2007)。台灣「印-ING」起來:印度籍博士後研究員來台生活與工作情形初探。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英文部分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methods (3rd ed.).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group.
Goodson, I. F. & Sikes, P.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Jessop, B. (2017). On academic capitalism. Critical Policy Studies, 12 (1), pp. 104-109。
Kauppinen, I. (2015). Towards a theory of transnational academic capit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6 (2), 336-353.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Slaughter, S. & Leslie, L. L. (1997). Academic capitalis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arren, P. (1989). Messages from the insider: Techers as clues in history and policy, In M. Huberman (Ed.), Research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13 (4), pp. 379-39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