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Chun(2017,12月14日)。教育部調降大學生師比,全國平均應低於18%,放寬專任教師員額,不設限以擴增教授師額(20%以上)。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2020年11月25日,取自https://join.gov.tw/idea/detail/ccfd954f-18d6-4cfd-9db6-72c392bee1e5
內政部(2020a)。縣市人口按性別及五齡組。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20b)。出生數及粗出生率。台北:內政部。
方永泉(2011)。過於追求「量化」與「效率」的學術評比,讓「研究」取代了「學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15-16。
方永泉譯(2003)。P.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
王宣智、黃仟文、賴明豐(2014)。運用博士後研究員制度調適科技人才需求(2):各國博士後研究政策。Research Portal 科技政策觀點。2020年10月22日,取自https://portal.stpi.narl.org.tw/index?p=article&id=4b1141427395c699017395c756941e19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6)。高雄:麗文。
王麗雲(2011)。97學年度博士畢業生畢業後一年調查描述分析報告。台北:教育部高教司。
田哲榮、司徒懿(譯)(2010)。D. Silverman著。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台北:韋伯。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83-220)。高雄:麗文。
吳思樺(2014,11月25日)。台博士過剩10年後比流浪教師多。中時新聞網。2020年11月25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125002982-260410?chdtv
吳淑真(2015)。從延攬科技人才談人文司博士後研究人員之變革與推動。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16(2),5-21。
李侑珊(2018,8月25日)。科技部修「博後6年條款」8大學會批:忽視基礎研究需求差異性。中時新聞網,2020年11月8日,取自https://m.ctee.com.tw/livenews/ch/20180825002574-260405
李律鋒(2020,5月12日)。流浪博士、大學兼課與「又醜又笨的學生」:我們教書,到底為的是什麼?。獨立評論-天下雜誌。2020年11月25日,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41/article/9430
李政賢(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李藹慈(2013)。訪談研究法。載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55-84)。台北:五南。
周炳辰(譯)(2011,1月28日)。J. Garwood著。免洗學術:為何念博士往往是浪費時間。CASE報科學。2020年11月25日,取自https://case.ntu.edu.tw/blog/?p=7439
林世昌、邱詩詠(2015)。博士生之後?我國博士就讀年限及畢業後的就業選擇。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3),5-15。
林宜樺(2014)。從資源分配觀點論高等教育擴張現象對文憑價值的影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2),23-31。
林綺薇(2020,5月11日)。「幹嘛奉獻給又醜又笨又不用功的學生?」導演易智言怒轟母校政大學生。風傳媒。2022年1月21日,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2622153
林適湖(2011)。台灣高等教育之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52,1-22。
侯永琪(2007)。全球與各國大學排名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洪毓甡(2011)。從美國、日本、中國經驗探討我國博士後研究機制。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4,112-118。
科技部(2017)。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教學研究費支給基準表。台北:科技部。
科技部(2018)。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台北:科技部。
科技部(2019a)。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台北:科技部。
科技部(2019b)。補助延攬人文學及社會科學類博士級研究人員試行要點。台北:科技部。
科技部統計資料庫(2020)。2004-2014補助博士生/博士後赴國外研究核定件數統計表-依機關類別區分。台北:科技部。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國科會(1981a)。國科會70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81b)。設置「博士後副研究員」處理要點。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82)。國科會71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85)。國科會74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94)。國科會83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95)。國科會84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1996)。國科會85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2004)。國科會93年年報。台北:國科會。
國科會(2009)。補助延攬客座科技人才作業要點修正規定總說明。台北,國科會。
國家科技人力資源庫(2010)。2010年NPHRST博士流動意向調查。台北: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國家科技人力資源庫(2014)。2014年博士就業調查問卷。台北: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張宜君、林宗弘(2015)臺灣的高等教育擴張與階級複製:混合效應維續的不平等。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2),85-129。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建成(2000)。博士後研究。教育大辭書。2020年11月25號,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8D%9A%E5%A3%AB%E5%BE%8C%E7%A0%94%E7%A9%B6&search=%E5%8D%9A%E5%A3%AB%E5%BE%8C%E7%A0%94%E7%A9%B6
張真誠(1999)。科技教育的今昔與未來。中興大學校友通訊,9,99-101。
張國保(2012)。因應少子女化我國大專校院整併、轉型與退場機制之研究、轉型與退場機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7)。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9)。兼任教師數:以「校」統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21)。教育統計2021年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8)。大專校院專任教師概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9)。大專院校研究生概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20a)。各級學校概況表 。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20b)。大專校院在學學生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20c)。博士生就讀類科之比率。台北:教育部。
梁驍、黎麗(譯)(2008)。S. Slaught & L. L. Leslie著。學術資本主義:政治、政策和創業型大學(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北京:北京大學。
郭吉模(2003)。從「教改萬言書」看台灣十年教改。學校行政,27,161-168。
郭添財(2014)。台灣高等教育問題與改善策略。教育學術彙刊,6,61-72。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文化。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處。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50)。高雄:麗文。
陳佑任(2002)。他們的故事:三位國小男性教育人員的生命史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東升、陳也禎(2010)。博士「生」了沒?台灣社會學教學研究人力的現況與未來變遷的分析。臺灣社會學會通訊,69,1-12。
陳啟榮(2005)。當代教育市場化實施成效之檢視。國民教育,46(2),81-85。
陳清溪(2013)。我國人才培育政策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12,1-24。
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2003)。臺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畫政策成功探源。台北:中央研究院與聯經出版。
陳麗華(2011)一片哀(I──)號,所為何來:評大學教師學術研究成果評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17-18。
彭明輝(2011,4月30日)。這樣子的一流大學?呸!呸!呸!。清大彭明輝部落格。2020年10月25日,取自http://mhperng.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9.html
彭森明(2012)。我所仰慕的頂尖大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6-12。
黃厚銘(2018,8月13日)。縮限博士後年限,根本是鋸箭法。思想坦克。2020年11月26日,取自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8/08/13/%E7%B8%AE%E9%99%90%E5%8D%9A%E5%A3%AB%E5%BE%8C%E5%B9%B4%E9%99%90%EF%BC%8C%E6%A0%B9%E6%9C%AC%E6%98%AF%E9%8B%B8%E7%AE%AD%E6%B3%95
黃政傑(2016)。大學別再爭排名。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1-8。
黃能堂(2007)。台灣人口結構變遷對技職教育的衝擊與其因應。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94-114。
黃惠雯(譯)(2002)。Crabtree & Miller著。質性方法與研究(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韋伯。
黃德祥(2011)。學術資本主義與大學評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28-30。
黃毅志(2011)。台灣的教育分流、勞力市場階層結構與地位取得。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武勳(2013)。日本博士課程畢業生就業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70-74。
楊洲松(2016)。台灣大學核心理念的檢視與思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05-110。
董泓志(2013)。學術競爭、成本控制與少子化:「血汗大學」的三重共構評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37-40。
劉世閔(2013)。同儕審查、人情與馬太效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9),27-32。
劉韋廷(2020,5月19日)。跨部會協商正視兼任老師生存權。聯合報。2020年11月26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39/4576218
劉曉芬(2014)。浪漫與現實之間-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就業議題初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2),16-22。
蔡宏政(2010)。高教人力供需失衡及其政策意涵。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11(3),36-41。
蔡秀照(2015)。一個學校由衰轉盛之組織生命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蔡培村、武文瑛(2007)。我回為劉教育政策發展回顧與檢討。教育實踐與研究,3(1),91-118。
蔡淑鈴(2004)。高等教育的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17,47-88。
鄭瓊芬(2011)。我國博士後研究人員工作滿足感之探討-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為焦點。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蕭佳純(2008)。人口結構變遷下我國終身教育政策之評析。教育與社會研究,16,105-126。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
薛承泰(2003)。臺灣近五十年的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兼論教改的方向。載於教育部主編,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論文集(頁5-34)。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
韓伯鴻(1999)。國科會延攬科技人才概況與展望。科學發展月刊,28(7),515-522。
魏伶霓(2007)。台灣「印-ING」起來:印度籍博士後研究員來台生活與工作情形初探。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英文部分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methods (3rd ed.).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group.
Goodson, I. F. & Sikes, P.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Jessop, B. (2017). On academic capitalism. Critical Policy Studies, 12 (1), pp. 104-109。
Kauppinen, I. (2015). Towards a theory of transnational academic capit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6 (2), 336-353.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Slaughter, S. & Leslie, L. L. (1997). Academic capitalis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arren, P. (1989). Messages from the insider: Techers as clues in history and policy, In M. Huberman (Ed.), Research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13 (4), pp. 37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