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王孝萱(2019),育嬰留職停薪之影響因素與未來再申請意願之關係。臺北市立大學
人文藝術學院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公民與社會教學碩士論文。
王素彎、彭素玲、陳麗萍(2021),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請領者職涯變化之探討。勞動
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29 卷 2 期。
王瑤芬(2005),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職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
江承宇(2014),育嬰留職停薪制度對臺中市公務機關人力資源管理影響之研究。逢
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玉珍(2020),讓我們一起懷孕吧–男性申請育嬰假之經驗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
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宛玲(2019),養兒育女難解的蹺蹺板習題?台灣育嬰假制度的設計與影響。長榮
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美娥(2018),女性企業講師職涯發展歷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共通核心職能講
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李玉春(2012),我國懷孕歧視司法實務問題之研究法令月刊;63 卷 3 期。
李庭欣(2013),「善爸」甘休?「育爸」不能?-與照顧若即若離的育嬰假爸爸。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珮芳(2015),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政策對婦女生育意願的影響。國立陽明大學衛生
服利研究所論文。
林佳蓓(2021),我國懷孕受僱者勞動權益之保障-以訴願及行政訴訟案件分析。銘
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林淑慧、李政儒(2015),受僱者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之性別差異影響因素研究。勞動
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計畫。
林湘雲(2017),國小教師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之因素及歷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
行政系碩士論文。
唐文慧(2011),為何職業婦女決定離職?結構限制下的母職認同與實踐。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85。
徐維璟(2013),我國就業上懷孕歧視問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勞工關
係學系碩士論文。
馬財專(2007),回首來時路: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得初步思索。社區發展季刊。
梁祐甄(2017),組織職涯管理措施與職涯滿意之關聯-以員工職涯傾向為干擾變項。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孟暄(2015),台灣男性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歷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宥妃(2014),育嬰留職停薪假申請意願及復職狀況之研究-以北台灣地區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碩士論文。
陳家興(2019),育嬰"男"不難?論影響男性勞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意圖之研究。南臺
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晁民(2010),大學生學習認知與職涯發展之研究—以國立 P 大學為例。國立屏東
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純(2015),職業婦女育嬰假前後與重返職場之生涯歷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
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慶銘(2012),夫妻育嬰留職停薪之決策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曉鈺(2015),影響醫院護理人員申請育嬰留職之相關因素探討。長庚大學商管專
業學院碩士論文。
陸芝岑(2015),應用多元質性研究方法探討創業團隊中人際衝突與創業家精神之關
聯─以某創新醫材團隊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資訊管理碩士論文。
勞動部(2018),勞動統計通報。
勞動部(2020),109 年育嬰留職停薪期滿復職關懷報告。
曾翠屏(2012),育嬰留職停薪申請意願探討-以新竹科學園區工作者為例。玄奘大
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黃英忠、陳淑玲、施智婷、童冠燁(2004),性別歧視知覺對組織承諾干擾效果之研
究-以台灣南部女性主管為例。臺大管理論叢;15 卷 2 期。
楊朝祥(1989),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台北市。
溫金豐、石若瑩、陳淑媛、張菡琤(2013),女性主管的性別歧視:性別角色傳統傾
向與女王蜂症候群。組織與管理;6 卷 2 期。
葉滋宇(2014),七年級女性母職實踐與育嬰假之研究。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漆泓毅(2020),勞動法上就業歧視禁止與工資差別待遇法律問題之研究。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劉南君(2020),女性社會工作者育嬰留職停薪後重返職場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
關係-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歐陽慧容(2017),人格特質、職涯自我效能與職涯滿足關聯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蔡彣娟(2017),養兒育女對育齡婦女勞動市場結果的影響-論 2009 年育嬰假政策
改革之效果經濟論文。45 卷 3 期。
鄭津津(2007),台灣勞工季刊第六期。
鄭瓊月(2019),性別工作平等法的案例分析與實施現象探討。華人前瞻研究;15
卷 1 期。
謝棋楠(2020),從美國民權法反性別就業歧視看勞動合同法制定後之反性別就業歧
視。科學與人文研究;7 卷 4 期。
鍾佩珊(2020),外派人員其文化智能、適應性與職涯發展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
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君珮(2019),我國育嬰留職停薪制度之問題點與未來展望之研究。世新大學法
學院法律學系碩士技術報告。
二、外文文獻
Ann-Zofie D.A.D & Mats J.A.S (2019)。Does Fathers’ Care Spill Over? Evaluating
Reforms in the Swedish Parental Leave Program。Feminist Economics,25:2,67-89,
DOI:10.1080/13545701.2018.1474240。
Cuddy, A. J. C., Fiske, S. T., & Glick, P. (2004) . When Professionals Become Mothers,Warmth Doesn't Cut the Ic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60, 701–718。
doi:10.1111/j.0022-4537.2004.00381。
Carmen Castro-García & Maria Pazos-Moran (2016) Parental Leave Policy and Gender
Equality in Europe, Feminist Economics, 22:3, 51-73
Duvander, A.-Z., Lappegård, T., Andersen, S. N., Garðarsdóttir, Ó ., Neyer, G., & Viklund, I. (2019). Parental leave policies and continued childbearing in Iceland,Norway, and Sweden. Demographic Research, 40, 1501–1528.
Puhani, Patrick A. and Katja S.D.H(2011),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Leave Extension on Training for Young Women.”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4 , 731-760。
育児・介護休業法について( 2022/4/1 改正されました)
三、網頁資料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18。2021/5/18 查詢全國
法規資料庫網頁資料。
https://kknews.cc/zh-tw/news/empgekr.html。2021/5/15 查詢網頁資料。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0266。2021/5/16 查詢網頁資料。
https://www.legis-pedia.com/article/labor-work/201。2021/7/15 查詢網頁資料。
https://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80161004300-0920114
2021/8/10 查詢植根法律網網頁資料。
https://www.mhlw.go.jp/stf/seisakunitsuite/bunya/0000130583.html。2022/5/11 查詢網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