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欣宜(2006a)。智能障礙學生之社交技巧訓練內涵分析。特殊教育季刊,98,9-16。
王欣宜(2006b)。高職特教班社交技巧教學之理論與實務。五南。
王芯婷(2012)。桌上遊戲運用於兒童培力團體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40,94- 106。
王慧婷(2013)。影片示範教學於教導患有自閉症學生的介紹與應用。特殊教育季刊,126,9-16。
江雅芬、陳振明(2018)。玩遊戲學語文-談桌遊融入特殊教育語文教學。雲嘉特教期刊,27,56-68。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心理。
吳承翰(2011)。桌上遊戲參與型態對人際溝通改善之研究-以臺北地區桌上遊戲專賣店顧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吳聖璇(2017)。桌上遊戲活動促進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人際溝通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吳筱萱(2019)。桌上遊戲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李姿瑩(2003)。社交能力訓練介紹。國教新知,49,36-50。
李俊賢(2017)。自閉症學生的社會技巧教學。在王欣宜(主編),自閉症學生的教育輔導:理論與實務,(頁319-338)。心理。
李雅婷(2018)。實施《弟子規》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人際關係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孟瑛如(2004)。國民中小學社交技巧行為特徵檢核表。心理。
林翠英(2013)。教導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訓練的思維。特教園丁,28(4),37-42。
林欣儒(2016)。社會技巧教學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人際互動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特教碩士班。林俞衞(2016)。社會課程結合桌上遊戲對國小泛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之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林意綠(2019)。一位普通班教師進行自閉症學生融合教育之個案研究。特教論壇,(27),83-100。
周容瑜(2019)。發展桌遊為媒介之注意力訓練方案以改善持續性注意力之行動研究—以國小ADHD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林翠英(2019)。自閉症學生之有效教學策略。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7),1-10。
卓詩婷(2020)。桌上遊戲對提升國小ADHD學生社會技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特教碩士班。洪儷瑜(2002)。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為什麼要如此做。在洪儷瑜(主編),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與實施,(頁10-2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范丙林(2011)。桌上遊戲應用於環境教育之研究。100年度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發展學校重點特色計畫案成果報告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姚翔中(2015年6月9號)。淺談桌遊分類。獨家日報。http://www.scooptwnews.com/?p=2176
洪仲俞、陳介宇(2019)。教師評選適用於國小資源班教學之桌上遊戲。雲嘉特教期刊,(30),46-57。
胡峻維(2021)。探討國小資源班教師認為桌上遊戲應用於教學之優弱勢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陳介宇(2005)。寓教於樂的桌上遊戲。師友月刊,458,69-71。
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行性。國教新知,57(4),40-45。
陳淑芬(2013)。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臺灣泛自閉症障礙學生社會能力成效之後設分析。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9,47-71。
陳逸之(2014)。以桌上遊戲課程促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同儕融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陳秀菱(2016)。桌上遊戲結合語言鷹架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口語表達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陳介宇、王沐嵐(2017年2月26日)。臺灣桌上遊戲研究與文獻之回顧分析。
陳美慧(2017)。運用桌上遊戲教學促進自閉症兒童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陳健民(2018)。以桌上遊戲融入國小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徐敬婷(2019)。國中不分類資源班教師使用桌上遊戲融入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陳瑋婷(2019)。桌上遊戲結合社會技巧教學提升國小ADHD兒童社會適應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陳介宇、陳芝婷(2021)。臺灣老桌遊:從大富翁、龜博士升天、到天地牌與飛車龍虎鬪,完整收錄懷舊珍貴老遊戲。聯經。
郭雅玲(2016)。桌上遊戲課程對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影響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張家銘、唐榮昌、王明泉(2008)。同儕中樞反應訓練對國小自閉症兒童自發性社會互動行為影響之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10,201-212。
張逸偉(2016)。合作型桌上遊戲對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張嘉琦(2018)。桌上遊戲增進國小自閉症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梁碧明、劉芙蓉(2011)。社會故事連環圖片在亞斯伯格症國中生社交技巧及語文能力之教學應用。特殊教育季刊,121,8-21。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102年9月2日)公布。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5
教育部(2018年10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綜合活動領域。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6732
教育部(2021年3月15日)。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https://sencir.spc.ntnu.edu.tw/GoWeb/include/index.php?Page=6-C-1
教育部(2019年7月18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身心障礙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https://reurl.cc/LmYmG9
教育部(2021 年 8 月 24日)。特殊教育統計年報109年度。https://www.set.edu.tw/actclass/fileshare/default.asp
鈕文英(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心理。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心理。
鈕文英(2018)。行動研究之意涵與實施。在鈕文英(編著),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增訂二版),(頁476-505)。雙葉。
許芷瑋、李芃娟(2018)。應用桌上遊戲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之學習成效。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34),49-74。
馮士軒、鳳華(2005)。同儕應用核心反應訓練對增進國小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2,67-105。
張家榕(2020)。利用桌上遊戲提升國小學童人際關係之研究-以社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鈕文英(2009)。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心理。
鈕文英、黃美慧(2010)。社會故事對廣泛自閉症者介入成效之分析。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2,1-23。
曾中品(2015)。桌上遊戲對提升國小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學生注意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黃政傑(2004)。國教九年一貫課程的展望。師友月刊,(379),4-9。
黃千玳(2016)。桌上遊戲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注意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特教碩士班。黃光雄、蔡清田(2017)。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五南。
楊宗仁、王盈瓔、楊麗娟(2010)。做看聽說:自閉症兒童社會與溝通技能介入手冊。心理。
詹孟傑(2020)。桌遊融入教學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5),118-124。
桌上遊戲(2021 年 2 月 1 日)。載於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桌上遊戲
鄭蕙霙(1997)。國小六年級注意力缺陷及過動症學童社會技能及教學訓練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鳳華、周婉琪、孫文菊、蔡馨惠(2014)。自閉症兒童社會:情緒教育實務工作手冊。心理。
蔡清田(2004)。課程統整與行動研究。五南。
蔡瑜君(2015)。「社交技巧方案結合桌上遊戲課程」對增進ADHD學童社交技巧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蔡佩芬(2015)。「Let’s play」課程對提升國小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同儕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錢筠(2019)。國小學童家長對於桌上遊戲教育性之觀點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蔡清田(2021)。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與教育行動研究。五南。
鍾玉玲(2013)。桌上遊戲對國小ADHD學生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謝佩樺(2015)。桌上遊戲應用在社會技巧訓練課程於國小亞斯伯格症兒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謝函穎(2019)。桌上遊戲課程方案對提升國小自閉症學生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蘇昱蓁、王欣宜、柯玉真(2012)。身心障礙學生社會技巧實施成效分析。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8,89-95。
蘇怡宸、朱思穎(2018)。國小學童攻擊行為與社交技巧訓練課程分析探討。台東特教,48,7-13。20
蘇倩儀(2021)。桌上遊戲融入團體輔導對同儕適應欠佳學童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外文部分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臺灣精神醫學會譯)。合記。(原著出版於2013年)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Baron-Cohen, S., Leslie, A. M., & Frith, U. (1985). Does the autistic child have a ‘‘theory of mind ?’’ Cognition, 21, 37-46. doi: 10.1016/0010- 0277(85)90022-8
Bulter, R.C.& Gillis, J.M.(2007).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for preschooler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description of single-subject design studies。Journal of Early and Intens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4(3) , 532-547 . https://psycnet.apa.org/fulltext/2014-52741-001.html
Bellini, S., Peters, J. K., Benner, L. & Hopf, A. (2007). A meta-analysis of school-based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8 (3), 153-162. https://doi.org/10.1177/07419325070280030401
Bellini, S. (2013)。教導自閉症及其相關障礙之兒童及青少年建立社會關係及互動技巧(曹純瓊、郝佳華、梁真今、董瑞林合譯)。華騰。(原著出版於2006年)
Cotugno, A. J. (2009). Social competence and social skills training and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9(9), 1268-1277. https://doi.org/10.1007/s10803-009-0741-4
Collins, K. M., & Griess, C. J. (2011). It's all in the game: Designingand playing board games to foster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kills.147 YC Young Children, 66(2), 12-19.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874262848?pqorigsite=gscholar&fromopenview=true
Fagan, B. M. (2004) . The seventy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ancient world.Thames & Hudson Ltd
Gresham, F. M. (1986). Conceptual and definitional iss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child’s social skill:Implication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training.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5 (1), 3-15. https://doi.org/10.1207/s15374424jccp1501_1
Gobet, F., Voogt, A. D., & Retsehitzki, J. (2004). Moves in mind: The psychology of board games. PsychologyPress.
Kelly, A. (2018). Social skills : Developing effecti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outledge.
Nieh, H. P., & Wu, W. C. (2018). Effects of a Collaborative Board Game on Bullying Intervention: A Group-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88. https://doi.org/10.1111/josh.12675
Noda, S.,Shirotsuki, K., & Nakao, M. (2019).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 with board games: a systematic review. BioPsychoSocial Medicine, 13(1), 1-21. https://doi.org/10.1186/s13030-019-0164-1
Michenbaum, D.H.(1977).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Anintegrative approach. Plenum.
Merrell,K.W.&Gimpel,G.A.(1998).Social Skill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Lawrence Erlbaum.
Myles, B., & Simpson, R. L. (2001). Effective practices for studen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34(3), 1.
Parlett, D. (1999). The Oxford history of board gam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enfeld, A. (2005). The benefits of board games. Scholastic Parent & Child, 12(4), 52-54.
Sargent, L. R. (1998). Social skills for school and community-Systematic instruc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cognitive delays.144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Smith, S., & Travis, F. (2001). Conducting social competence research: Consider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Behavioral Disorders, 26, 360-369. https://doi.org/10.1177/019874290102600408
Spence, S. H. (2003). Social skills training with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Theory,evidence and practice.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8, 84-96. https://doi.org/10.1111/1475-3588.00051
Scattone, D. (2007).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4(7), 717-726. https://doi.org/10.1002/pits.20260
Wolfberg P. J. (2010)。遊戲融合與自閉症-引導兒童社會化與想像力的藝術。(曹純瓊、董瑞林、郝佳華、蔡雅怡譯)。華騰。(原著出版於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