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2.94.18) 您好!臺灣時間:2023/12/10 16: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志杰
研究生(外文):Yeh, Jhih-Jie
論文名稱:基於風險評估的電腦麻將程式對局策略的探討與實作
論文名稱(外文):The Discuss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 Mahjong Playing Strategy Based on Risk Analysis
指導教授:張紘睿蔣益庭
指導教授(外文):Hung-Jui ChangYi-Ting Chiang
口試委員:劉雲青
口試委員(外文):Yun-Ching Liu
口試日期:2022-07-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數學系
學門:數學及統計學門
學類:數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2
中文關鍵詞:麻將棄牌策略防守策略吃牌策略
外文關鍵詞:Mahjongdiscard strategydefense strategychow strategy
DOI:10.6840/cycu202201643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麻將,作為一個四人,非完全資訊遊戲,伴隨著長時間的發展,衍伸出了許多不同國家規則的版本,如:香港麻將、美國麻將、日本麻將以及台灣麻將,而本篇將探討在台灣麻將規則下的吃牌、碰牌、槓牌以及棄牌的基於風險值判斷的麻將程式。
在程式中,藉由「玩家自身手牌」以及「棄牌堆」的資訊,由剩餘牌的可能組合數,來給出每張牌的風險值,藉此可做為電腦玩家接下來進入防守時棄牌策略的判斷依據,本文探討不同的電腦玩家基於相異的判斷策略,對上其他電腦玩家,藉由吃牌、碰牌以及槓牌的方式較快達到進張的效果,已率先進入胡牌階段為優先考量的策略為對手,對上電腦玩家將藉由每張牌的分數高低,來做為手牌中棄牌防守的策略,避免在遊戲中、後期做出容易放槍的行為,以降低放槍機率的方式,來避免電腦玩家一味的進張,而造成過高的放槍行為。

Mahjong is a four-player, imperfect information game. As time passed,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rules developed in other countries, like Hong Kong Mahjong, American Mahjong, Japanese Mahjong, and Taiwanese Mahjong. This thesis will investigate chow, pong, kong, and discard in Taiwanese Mahjong’s rules based on a risk-judge computer program.
The risk-judge program leverages information from the player’s tiles and the discarded tiles to compute the weight of each tile based on all possible combinations composed of reaming tiles. The computer player then strategizes discarding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program. In this thesis, we compare computer players applying strategies that eat, pong, and kong faster to win the game to other computer players using the risk-judge program to formulate their defense strategy and prevent themselves from chucking a lot in games.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III
目次 IV
圖目次 VI
表目次 VII
第一章 序論 1
1 . 1 研究背景 1
1 . 2 研究目的 1
1 . 3 論文結構 2
第二章 背景介紹 3
2 . 1 台灣麻將規則及介紹 3
2 . 2 文獻探討 7
第三章 程式設計 9
3 . 1 程式中麻將牌編碼 9
3 . 2 遊戲流程 10
3 . 3 手牌分類 12
3 . 4 吃牌處理 16
3 . 5 碰牌處理 20
3 . 6 槓牌策略 23
3 . 7 牌的風險 26
3 . 8 棄牌策略 32
3 . 9 防守策略 32
第四章 實驗 33
4 . 1 實驗設計 33
4 . 2 玩家吃碰槓策略 34
4 . 3 玩家棄牌策略 36
4 . 4 吃碰槓策略比較 37
4 . 5 棄牌策略比較 41
4 . 6 防守策略 44
4 . 7 對局結果 49
4 . 8 結論 51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52
參考文獻 54

圖 1胡牌牌型範例 5
圖 2對子示意圖 5
圖 3順子示意圖 5
圖 4刻子示意圖 5
圖 5搭子示意圖 6
圖 6孤張示意圖 6
圖 7電腦麻將流程圖 11
圖8 吃牌狀況 16
圖9 碰牌狀況 20
圖10 槓牌狀況 23
圖11 槓牌動作 23
圖12 玩家輪流順序 33
圖13遊戲進度表 46
圖14防守參照表 47

表1 萬字牌的圖片 3
表2 筒字牌的圖片 3
表3 條字牌的圖片 4
表4 字牌的圖片 4
表5 牌的編號 9
表6 相鄰牌分數 26
表7 中洞牌分數 27
表 8 碰牌分數 28
表9 單吊牌分數 28
表10 殘餘牌數量 29
表11 風險值 29
表12 吃碰槓策略及棄牌策略 34
表13 隨機吃碰槓隨機棄牌(Random Chow/Pong/Kong, Random discard 34
表14 貪婪吃碰槓,隨機丟牌(Greedy Chow/Pong/Kong, Random discard) 35
表15 策略性吃碰槓,隨機丟牌(Strategy Chow /Pong/Kong, Random discard) 35
表16 隨機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Random Chow/Pong/Kong, Non-meld discard) 36
表17 貪婪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Greedy Chow/Pong/Kong, Non-meld discard) 36
表18 策略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Strategy Chow /Pong/Kong, Non-meld discard) 37
表19 隨機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Random Chow/Pong/Kong, Non-meld discard),對上貪婪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Greedy Chow/Pong/Kong, Non-meld discard),相鄰位子。 38
表20 隨機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Random Chow/Pong/Kong, Non-meld discard),對上貪婪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Greedy Chow/Pong/Kong, Non-meld discard),間格位子。 38
表21 表19、20相同策略分數加總 38
表22 貪婪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Greedy Chow/Pong/Kong, Non-meld discard),與策略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Strategy Chow /Pong/Kong, Non-meld discard),相鄰位子。 39
表23 貪婪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Greedy Chow/Pong/Kong, Non-meld discard),與策略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Strategy Chow /Pong/Kong, Non-meld discard),間格位子。 40
表24 表22、23相同策略分數加總 40
表25 策略吃碰槓,隨機棄牌(Strategy Chow/Pong/Kong, Random discard)與策略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Strategy Chow /Pong/Kong, Non-meld discard),相鄰位子。 41
表26 策略吃碰槓,隨機棄牌(Strategy Chow/Pong/Kong, Random discard)與策略吃碰槓,孤張隨機丟棄(Strategy Chow /Pong/Kong, Non-meld discard),間格位子。 42
表27 表25、26 相同策略分數加總。 42
表28 策略吃碰槓,孤張隨機棄牌(Strategy Chow /Pong/Kong, Non-meld discard)與策略吃碰槓,孤張風險值棄牌(Strategy Chow/Pong/Kong, Priority discard),相鄰位子。 43
表29 策略吃碰槓,孤張隨機棄牌(Strategy Chow /Pong/Kong, Non-meld discard)與策略吃碰槓,孤張風險值棄牌(Strategy Chow/Pong/Kong, Priority discard),間格位子。 43
表30 表28、29相同策略分數加總。 44
表 31 棄牌策略下的風險值 44
表32 依照巡啟動防守策略 45
表33 到達設定巡後,依照遊戲進度表決定啟動防守策略。 48
表34策略吃碰槓,孤張風險值棄牌(Strategy Chow/Pong/Kong, Priority discard)的策略下,加上防守策略,相鄰位子。 49
表35 策略吃碰槓,孤張風險值棄牌(Strategy Chow/Pong/Kong, Priority discard)的策略下,加上防守策略,間格位子。 50
表36 表33、34相同策略分數及放槍數加總 50


[1] 徐讚昇,許舜欽,陳志昌,蔣益庭,陳柏年,劉雲青,張紘睿,蔡數真,林庭羽,范綱宇, 電腦對局導論,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7.
[2] 黃士傑, “應用於電腦圍棋之蒙地卡羅樹搜尋法的新啟發式演算法,” 2011.
[3] 曾汶傑, “電腦象棋之研究,” 2020.
[4] 薛筑軒, “隨機型完全資訊遊戲對局程式之強度分析研究,” 2019.
[5] LI, Sanjiang; YAN, Xueqing., Let's Play Mahjong!, 2019.
[6] 林宗翰, 利用棄牌資訊強化策略改良麻將程式, 2021.
[7] 陳新颺, 電腦麻將程式ThousandWind的設計與實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工所碩士論文, 2013.
[8] 林猷琛, 利用他家資訊模組來改良麻將程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工所碩士論文, 2020.
[9] 吳俊緯, 電腦麻將程式MahJongDaXia的設計與實作,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工所碩士, 2015.
[10] Cheng, Yuan, Chi-Kwong Li, and Sharon H. Li., “Mathematical aspect of the combinatorial game" Mahjong",” 2017.
[11] N. a. Y. T. Mizukami, "Building a computer Mahjong player based 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opponent models.", 2015.
[12] “維基百科-麻將,” [線上]. Available: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BA%BB%E5%B0%86. [存取日期: /4 /9 202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