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8 17: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佐芳
研究生(外文):HUNG,TSO-FANG
論文名稱:幼兒園在地化課程結合多媒體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Localization Curriculum and Multimedia in Preschool
指導教授:吳明德吳明德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陳月香梁佳玲吳明德
口試日期:2022-07-0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高苑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科技應用研究所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應用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幼兒園在地化課程多媒體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preschoollocalized curriculummultimedia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兒園在地化課程結合多媒體教學之行動研究,研究者以任教班級幼兒(混齡班,3至5歲)為研究,透過觀察、記錄手扎、訪談、幼兒繪圖作品、評量等方式,瞭解幼兒對於在地化課程結合多媒體教學的知覺與反應,研究發現如下:
一、教師不熟在地資源,對於在地化課程結合多媒體教學的迷思。
二、提升教師在地知能,善用教學資源。
三、教師多啟發少教導,與幼兒討論互動中建構課程。
四、多媒體教學豐富在地化課程,引起幼兒的興趣與學習動機。
五、幼兒自發性的探究問題,培養帶著走的能力。
六、幼兒喜愛認同在地環境,並用實際行動關懷社區。
本研究之結果可提供給幼兒園教師及相關機構做參考。

關鍵字:幼兒園、在地化課程、多媒體、行動研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action research of preschool localization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multimedia teach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
1.Teachers are unfamiliar with local resources and have a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mbination of localized curriculum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2.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localization and make good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
3.Teachers inspire more and teach less, and construct curriculum through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children.
4.Multimedia teaching enriches localized curriculum, arousing children's interest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5.Children's inquiry the problems spontaneously ,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transfer.
6.Children love to identify with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care for the community with practical ac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preschool teachers and related institutions.

Keywords: preschool, localized curriculum, multimedia, action research.

謝誌 Ⅰ
摘要 Ⅱ
Abstract Ⅲ
目次 Ⅳ
表次 Ⅵ
圖次 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在地課程的意義 4
第二節 幼兒學習的相關理論之啟發 12
第三節 多媒體教學之相關研究 1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1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1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4
第五節 資料處理 24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及研究倫理 27
第四章 資料結果與分析 29
第一節 在地化課程之教學歷程 29
第二節 在地化課程結合多媒體教學 44
第三節 在地化課程結合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7
第一節 結論 57
第二節 建議 59
參考文獻 61
附錄一:家長同意書 67
附錄二:研究參與同意書 68


一、中文
1.丁品欣(2020),發展在地化課程以提升幼兒社區關懷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頁177-186。
2.王慧怡(2016),創造性戲劇融入幼兒園在地化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大溪老街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頁87-94。
3.王顗婷、陳淑芳(2013),幼兒園教師實施在地化課程之課程決定與專業成長,幼兒保育學刊,頁27-50。
4.甘雅寧(2022),旅遊資源融入幼兒園在地化課程-以中興新村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技術報告,頁35。
5.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7,頁22-48。
6.吳清山、林天佑(2007),全球在地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8,頁249-250。
7.吳德邦、馬秀蘭、徐志誠(1998),台灣中部地區幼稚園教師對電腦經驗與態度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0,頁 53-79。
8.李雯佩(2012),幼稚園鄉土教學之研究-以三峽的一所幼稚園為例,幼兒教育年刊,23,頁1-22。
9.李融融(2015),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在地化課程之實施現況與認知態度調查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頁,頁14-47。
10.谷瑞勉(譯)LE Berk & A﹒ Winsler(著)(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 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心理。
11.周佩諭(2005),幼兒園多元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以電腦多媒體輔助教材之設計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學位論文,頁38-39。
12.林民程(2010),本土(化)教育的另一個出路-「村」的「氛圍」與「尊嚴」,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頁18。
13.林妙真、林育瑋(2015) ,幼兒園在地文化課程之初探,幼兒教育期刊,318,頁06-17。
14.林秀珍(1999),杜威經驗概念之教育涵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15.林秀倩(2020),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下實踐在地化課程以一新北市國小附設幼兒園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頁77-79。
16.林映瑀(2019),在地化課程從幼兒園做起,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5),頁55-58。
17.林瑞榮(2011),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18.林慧芬(1998),從幼教老師電腦網路使用現況與需求探討幼教老師專業成長的管道,幼兒教育年刊,10,頁91-106。
19.林麗香(2017),在地化資源融入幼兒園主題活動之歷程,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頁23-40。
20.武文瑛(2004),全球化與在地化概念辯證、分析與省思,教育學苑,7,頁43-57。
21.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雙月刊,88,頁3-9。
22.侯雅婷(2010),幼教師進行在地化課程之歷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頁25-32。
23.孫立葳(2015),孩子生活中的蝴蝶效應,天下文化。
24.徐毓雪(2016),幼兒園在地文化課程:幼兒與教師觀點,國立新竹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頁53-123。
25.晏文娟(2017),公立幼兒園大班教師進行在地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論文,頁168-171。
26.高淑清(2016),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27.高傳正(1996),幼稚園教師運用教學媒體之調查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30,頁43-47。
28.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頁87-120。
29.張維安 (2004),網路時代中孩童的電子邊疆,教育研究月刊,118,頁43-54。
30.張馨祺(2019),幼兒園在地化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頁11-15。
31.教育部(2015),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 (上),教育部。
32.教育部(2015),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下),教育部。
33.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教育部。
34.教育部國教司(201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教育部。
35.許淨茹(2019),幼兒園實施在地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頁202-208。
36.許淨茹(2019),幼兒園實施在地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頁229-236。
37.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38.陳伯璋、薛曉華(2001),全球在地化的理念與教育發展的趨勢分析,理論與政策,60,頁49-70。
39.陳秋吟(2004),談故事教學的困境-如何突破說故事技巧上的障礙,教師之友, 45(3),頁52-60。
40.陳勝文(2003),台北市市立國小自然科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1.陳惠珍(2003),培養孩子迎接未來的能力-談電腦融入幼兒教學,幼兒資訊,152,頁24-26。
42.曾彥哲(2014),在地化教學歷程探究:以一所鄉立幼兒園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頁33-47。
43.曾莉婷 (2015),戲劇教學融入在地文化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頁128-133。
44.游淑燕(1998),自由與責任:幼稚園教室層次的課程控制,嘉義師院學報,12,頁219-239。
45.黃文俊(2021),提升幼兒園教師在地化課程發展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校務經營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頁45-53。
46.黃佳慧(2020),代理幼教師專業成長及實施在地化課程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頁113-115。
47.楊孟麗、謝水南(譯)(2021),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台北,心理。
48.葉郁菁(2008),資訊科技融入幼兒鄉土教學之研究— 以台南縣米樂國小附幼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60-62。
49.鄒桂蘭(2017),應用資訊媒體融入幼兒語文教學之研究,醒吾科技大學資訊科技應用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頁20-22。
50.劉燕雯、鄭束芬(2009),幼兒園實施「社區資源融入方案教學」之成效、困境與因應之道,台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頁145-166。
51.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
52.蔡心怡(2015),資訊科技融入幼兒音樂教學之研究,醒吾科技大學,頁10-15。
53.盧怡靜(2019),新課綱於幼兒園在地化課程教學之探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所)碩士論文,頁18-27。
54.盧明、柯秋雪、曾淑賢、林秀錦(2013),早期療育,台北,心理。
55.賴欣郁(2015),幼兒園運用社區資源實施在地化課程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班論文,頁133-141。
56.錢嘉慧(2016),以食農教育發展幼兒園在地化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頁6-8。
57.駱盈方(2013),以有意義學習觀點探討幼兒園在地化課程之實施,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頁20。
58.簡茉莉、曾俊凱(2019),看見炫麗彩虹-深坑附幼在地化課程紮根,幼兒教育,328,頁93-109。
59.簡雅梅(2020),公立幼兒教育無認證在地化課程之功能-以魚池鄉為例,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頁71-74。
二、網站
1.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資訊網,行動研究,2022年5月17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304/。
2.台灣促進學校(2012),行動研究-三角交叉檢核法,2022年6月1日取自http://hps-ar.hphe.ntnu.edu.tw/research_resource_detail.aspx?id=6。
3.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鷹架理論,2022年6月2日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5766/。
4.教育百科(1988),生態系統理論,2022年6月2日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
5.維基百科(2011),實用主義,2022年6月2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E%9E%E7%94%A8%E4%B8%BB%E4%B9%89。
6.維基百科(2021),本土化,2022年6月2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AC%E5%9C%9F%E5%8C%96。
7.維基百科(2021),多媒體,2022年6月3日取自zh.wikipedia.org/zh-tw/多媒體。
8.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行動研究,2022年6月13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1%8C%E5%8A%A8%E7%A0%94%E7%A9%B6。
9.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資訊網,幼兒園,2022年6月21日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869458/。
三、英文
1.Hetherington, E. M. (1993). An overview of the Virginia Longitudinal Study of Divorce and Remarriage with a focus on earlyadolescenc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7(1), 39-56.
2.Hodges, M. E. & Russell, M. S. (1993). Multimedia Computing:Case studies from MIT Project Athena.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3.Mayer, R. E. & Moreno, R. (2002). Aids to computer-based multimedia learning.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2, 107-119.
4.Van der Veer , R. , & Valsiner, J. (1991).Understanding Vygotsky: A quest for synthesis. Cambridge, MA:Blackwe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