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王世浚(1995)。亞太地區經濟合作模式的思考。經濟學家,第1期。
2.王孝松、武睕(2018)。CPTPP建立的影響及中國的應對策略研究。區域與全球發展,3:46-71。
3.王君(2013)。RCEP的建構及中國應對策略研究。東南亞縱橫,4:6。
4.王玉主(2013)。RCEP倡議與東協┌中心地位┘。國際問題研究,9:55。
5.全毅(2013)。APCE面臨的挑戰與中國責任。和平與發展,4:85-90。
6.全毅(2014)。TPP和RCE博弈背景下的亞太自貿區前景。和平與發展,5:75-89。
7.全毅(2012)。TPP對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影響:中美對話語權的爭奪。亞太經濟,9:16。
8.朱穎(2009)。自由貿易協定和美國對中東戰略。西亞非洲,4:45。
9.李瑞琴(2008)。區域經濟一體化對世界多邊自由貿易進程的影響。財政經濟出版社。
10.李陳國(2011)。貿易環境協調機制。第一數位典藏股份有限公司。
11.孟夏(2020)。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報告2018。經濟管理出版社。
12.金佑烔、黃鵬(2014)。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可行性研究。國際商務研究,5:56-60。
13.洪燦賢(2017)。跨國企業公司在東協生產網路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14.孫承(1994)。亞太經濟合作的歷史、現狀與展望。國際經貿研究,1:18-22。
15.秦亞青(2006)。文化與國際社會: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
16.陶堅、陳風(1998)。東亞金融危機暴露的新問題和引起的新變化。世界經濟與政治,8:27-29。
17.張彬、汪占鰲(2011)。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整體格局的綜合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18.張國軍(2020)。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變遷、策略賽局與對策。光明日報出版社。
19.張國軍(2020)。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變遷、戰略賽局與對策。光明報出版社。
20.畢世鴻(2013)。RCEP-東協主導東亞地區經濟合作的戰略選擇。
21.陳淑梅(2014)。中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經濟效應:基於GTAP模型的模擬分析。亞太經濟,2:128。
22.陳江煜(2017)。東協自由貿易區下產業安全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23.曹廣偉(2018)。亞太經濟一體化視域下CPTPP的生成機理及其後續影響。商業研究,12:90-16。
24.曹廣偉(2018)。亞太經濟一體化視域下CPTPP的生成績李及其後續影響。商業研究,12:90-96。
25.喻常森(2008)。當代亞太多及關係與地區合作。中山大學出版社。
26.賀平(2013)。從CEPEA到RCEP:日本對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戰略轉向。日本學刊,2:84。
27.賀平、沈陳(2013)。RCEP與中國的亞太FTA戰略。國際問題研究,3:50。
28.楊立強、余穩策(2018)。從TPP到CPTPP:參與各方談判動機與貿易利得變化分析。亞太經濟,5:57-64。
29.楊勇(2012)。亞太區域一體化新特徵與中國的策略選擇。亞太經濟,5:19-24。
30.蔡亮(2012)。挑戰與動機:日本參加TPP談判的戰略意圖探析。日本問題研究,4:13。
31.趙靈翡、郎麗華(2018)。從TPP到CPTPP:我國製造業國際化發展模擬研究-基於GTAP模型的分析。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5:61-72。
32.魯曉東(2011)。國際直接投資-基於區域經濟一體化視角的研究。經濟管理出版社。
33.劉中偉、沈家文(2012)。跨太平洋關係協議(TPP):研究前沿與架構。當代亞太,1:40。
34.劉中偉、沈家文(2012)。跨太平洋關係協議(TPP):研究前沿與架構。當代亞太,1:40。
35.劉均勝、沈銘輝(2012)。亞太區域合作制度的演進:大國競爭的視角。太平洋日報,9:59-65。
36.樊瑩(2018)。CPTP的特點、影響及中國的應對之策。當代世界,9:10。
37.德賴斯代爾(1993)。國際經濟多元論一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政策(中譯本),東方出版社,第71頁。
38.戴念齡(2002)。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問題研究。經濟管理出版社。
39.戴念齡(1999)。關於國際經濟一體化理論的幾個問題,世界經濟研究,第4期,第4-7頁。
40.魏磊、張漢林(2010)。美國主導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談判的意圖及中國對策。國際貿易,9:55。
41.羅元錚(1981)。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經濟管理出版社。第38-50頁。
42.龔維新、劉頡(1994)。西方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形成和演變,《經濟學動態》,第12期,第57至69頁。
二、英文部分
1.ADP (2013). Asian Integration Economic Monitor 〔EB/OL〕. (2013-03) 〔2015-11-10〕. 亞洲開發銀行官網。
2.Ali M. EL-Agraa(1982).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ondon, Macmillan Press, p.1-9.
3.Bergsten, C.F. (2005) Embedding Pacific Asia in the Asia Pacific, The Global Impact of in East Asian Community, Speech at the Japan National Press Club, Tokyo, Sep2.
4.Bergsten C. F.(1997) Open Regionalism, The World Economy, Vol.20, No.5, August1977 ,p.545-565.
5.Cable,V. and D. Henderson(1994).Trade Blocs? The Future of Regional International,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p.6-8.
6.Fukunaga, I. (2013). Taking ASEAN+1 FTAS towards the RCEP:A Mapping Study. ERIA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1:1-38.
7.Machlup,F.(1977).A History of Thought on Economic International, London,Macmillan Press, p.3-8.
8.New Zealand MFAT (2018).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National Interest Analysis 〔EB/OL〕. (2018-03) 〔2019-02-10〕. http://www.mfat.gort.nz/en/trade/.
9.Petri, P.A. & M.G. Plummer (2017). US Retreat Should Not Stop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EB/OK〕(2017-11-02) 〔2019-02-10〕. http://piie.com/commentary.
10.The White House(2011)。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Obama to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EB/OL〕。(2011-11-17) 〔2015-11-12〕,美國白官官網。
11.The White House(2011)。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in the Meeting with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EB/OL〕,(2011-11-12) 〔2015-11-12〕,美國白宮官網。
12.The ASEAN Secretariat (2012). 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Launch of Negotiations for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EB/OL〕. ASEAN Documents Series, 2012. 東協秘書處官網。
13.The ASEAN Secretariat(2011)。 ASEAN Framework for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EB/OL〕. ASEAN Documents 2011. 東協秘書處官網。
14.URTA (2013). Constructing and Multilateral zing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n Asian Perspective. ADBI, No.449:1-27.
15.UNCTAD(1993).World Investment Report,1993.
16.USTR(2011)。 The United States in Trans-Partnership 〔EB/OL〕,(2011-11-12)〔2015-11-12〕,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