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9 22: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家華
研究生(外文):HSU, JIA-HUA
論文名稱:負面行為事件對奢侈品牌轉換行為之研究-兼論品牌依附性及信任度之中介效果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Negative Behavior Events of Luxury Brand Switching Behavior
指導教授:謝佳宏謝佳宏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CHIA-HUNG
口試委員:莊懿妃陳宥杉
口試委員(外文):ZHUANG, YI-FEICHEN, YOU-SHAN
口試日期:2022-05-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2
中文關鍵詞:負面行為事件品牌轉換行為品牌依附品牌信任
外文關鍵詞:Negative behavior eventsBrand switching behaviorBrand attachmentBrand trus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隨著電子商務興起,資訊也在快速更新,現代消費者在選購品牌或選購品牌商品前,已習慣先到品牌官網上觀看商品資訊或其他電商平台(例:蝦皮、MOMO等)觀看其他已消費過的消費者在評論區所撰寫的購買經驗及使用心得,亦或者在留言區留下在實體通路購物的經驗。過去研究都以奢侈品牌傳遞正向資訊及正向評論吸引消費族群,且提高對品牌的喜愛程度、願意到品牌進行購物的行為等。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負面行為事件對消費者的品牌依附及品牌信任,是否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轉換行為。
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研究,以23-50歲的受測族群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收回有效問卷225份,以結構方程式分析結果,結果得出,負面行為事件對奢侈品牌依附性有著負向顯著影響;負向行為事件對奢侈品牌信任度有著負向顯著影響;奢侈品牌依附性及奢侈品牌信任度對奢侈品牌品牌轉換有著負向影響;負面經驗相似性對負面資訊有用性與奢侈品牌依附性有著負向影關;負面經驗相似性在負面資訊有用性對依附性調節有負向影響,且依附性及信任度具有中介效果。
With the rise of e-commerce, information is also rapidly updated. Modern consumers are accustomed to viewing product information on the brand's official website or other e-commerce platforms (for example: Shopee, MOMO, etc.) before purchasing a brand or brand product. Watch the purchase experience and usage experience written by other consumers who have consumed it in the comment area, or leave the experience of shopping in the physical channel in the message area. In the past, studies have used luxury brands to transmit positive information and positive reviews to attract consumers, and to increase their love for the brand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shop at the br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whether negative behavior events affect consumers' brand attachment and brand trust, and whether they affect consumers' switching behavior towards brands.
This research us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conduct research, taking the 23-50-year-old test group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by collecting 225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analyzing the results with a structural eq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negative behavior event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luxury brand attachment.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negative behavioral events have a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luxury brand trust; luxury brand dependence and luxury brand trust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luxury brand brand switching; negative experience similarit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usefulness of negative information and luxury brands Attachment has a negative impact; negative experience similarit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oderation of attachment in the usefulness of negative information, and attachment and trust have mediating effects.
目錄 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負面行為事件定義 5
2.1.1 負面論點品質 6
2.1.2 負面資訊有用性 6
2.1.3 負面經驗相似性 7
2.2 品牌依附性 7
2.2.1 情感 8
2.2.2 熱情 8
2.2.3 連結 8
2.3 品牌信任度 9
2.4 品牌轉換 10
2.5 奢侈品牌 10
2.5.1 奢侈品牌市場趨勢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3
3.1 研究架構 13
3.2 研究假說 13
3.2.1 負面論點品質與依附性的關聯 13
3.2.2 負面論點品質與信任度的關聯 14
3.2.3 負面資訊有用性與依附性的關聯 14
3.2.4 負面資訊有用性對信任度的關聯 14
3.2.5 負面經驗相似在負面資訊有用對依附性調節關聯 15
3.2.6 奢侈品牌依附性對品牌轉換的關聯 15
3.2.7 奢侈品牌信任度對品牌轉換的關聯 15
3.3 操作型定義及問卷設計 16
3.3.1 各變數之操作型定義 16
3.3.2 問卷設計 18
3.4 研究對象 22
3.5 統計方法 23
3.5.1 敘述性統計分析 23
3.5.2 驗證性因素分析 23
3.5.3 信度及效度分析 23
3.5.4 假說檢定模型 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24
4.1 敘述性統計分析 24
4.1.1 受訪者基本資料 24
4.1.2 受訪者購買經驗 26
4.1.3 各構面之敘述性統計 28
4.2 驗證性因素分析 33
4.3 信、效度分析 37
4.3.1 信度分析 37
4.3.2 效度分析 37
4.4 假說檢定模型 39
4.4.1 研究架構檢定 40
4.5 變異數分析 42
4.6 中介結果討論 4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6
5.1 研究結論 46
5.2 研究貢獻 47
5.3 管理意涵 47
5.4 研究限制 48
5.5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48
參考文獻 49
英文文獻 49
中文文獻 52
附件 58
英文文獻
1.Ahluwalia, R., Burnkrant, R. E., & Unnava, H. R.(2000). Consumer response to negative publicity: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7(2), 203-214.
2.Arjun, C. & Morris, B. H. (2001). The chain of effects from brand trust and 108 brand affect to brand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brand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5, 81-93.
3.Awad, N., & Ragowsky, A. (2008). Establishing Trust in Electronic Commerce through Online Word of Mouth: An Examination across Gender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4(4), 101-121.
4.Batra, R, & Stayman, D. M.(1990). The role of mood in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7(2), 203-214.
5.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6.Berry, L.(1995).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f service-Growing interest, emerging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3(4), 236-245.
7.Brakus, J. J., Schmitt, B. H., & Zarantonello, L. (2009). Brand experience: what is it? How is it measured? Does it affect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ring,73(3), 52-68.
8.Chaudhuri, A. & Holbrook, M. B. (2001). The chain of effects from brand trust and brand affect to brand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brand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ting , 65(2), 81-93.
9.Cheung, M., Luo, C., Sia, C., & Chen, H.(2009). Credibility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Informational and Normative Determinants of On-line Consumer Recommend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13(4), 9-38.
10.Coleman, S. J. (199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11.Davis, F. D. (1986).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319-340. 38-1258.
12.Doney, P. M., & Cannon, J. P.(1997). An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trust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61(2), 35-51.
13.Fournier, S. (1998). Consumers and their brands:developing relationship theory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4(4), 343-353.
14.Ganesan, S. (1994). Determinants of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buyer- sell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58(2), 1-19.
15.Gilly, M., Graham, J., Wolfinbarger, M., & Yale, L. (1998). A Dyadic Study of Interpersonal Information Search,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6(2), 83.
16.Grossman, G. M., & Shapiro, C. (1988). Foreign counterfeiting of status good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3(1), 79-100.
17.Hiscock, R., Kearns, A., Macintyre, S., & Ellaway, A. (2001), Ontological Security and Psycho-Social Benefits from the Home: Qualitative Evidence on Issues of Tenure, Housing, Theory ang Society, 18(1), 50-66.
18.Jahangir, N., & Begum, N.(2008). The role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s ease of use, security, and customer attitude to engender customer 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lectronic banking,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2(2), 032-040.
19.Keaveney, M. (1995). Customer Switching Behavior in Sernice Industries: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Marketing, 59(2), 71-82.
20.McKnight, H., & Chervany, N.(2002). What Trust Means in E-Commerce Customer Relationships: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ual Typology, 6(2), 35-59.
21.Morgan, R. M., & Hunt, S. D.(1994).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58(3), 20-38.
22.Mulyanegara, R. C., Tsarenko, Y., & Anderson, A.(2009). The Big Five and brand personality: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consumer personality on preferences towards particular br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16(4), 234-247.
23.Nia, A., & Zaichkowsky, J. L. (2000). Do counterfeits devalue the ownership of luxury brands?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9(7), 485-497.
24.Norris, T. (1941). Torus anatomy and nectary characteristics as phylogenetic criteria in the Rhoeadales.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67(5), 101-113.
25.Park, C. W., Macinnis, D.J., & Priester, J.(2006). Beyond attitudes: Attachment and consumer behavior, Seoul National Journal, 12(2), 3-36.
26.Park, D., Lee, J., & Han, I. (2007). The Effect of On-line Consumer Reviews on Consumer Purchasing Inten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volv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11(4), 125-148.
27.Petty, R. E., Cacioppo, J. T., & Goldman, R. (1981). Personal involvement as a determinant of argument-based persua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5), 847.
28.Schultz S. S., Kleine, R. E. Ⅲ, & Kernan, J. B. (1989). These are a few of my favorite things-toward an explication of attachment as a consumer behavior construct,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6(1), 359-366.
29.Sussman, S. W., & Siegal, W. S. (2003). Informational influence in organizations:An integrated to knowledge adop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4(1), 47-65.
30.Sydow, J.(1998)Understanding the constitution of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 Conceptual Issues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Thomson, M., Macinnis, D.J., & Park C.W.(2005), The Ties Bind: Measuring the Strength of Consumers Attachments to Brand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5(1), 77-91.
32.Veblen, T.B.(1899).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33.Wiedmann, K. P., Hennigs, N., & Siebels, A.(2007). Measuring consumers luxury value perception: a cross-cultural framework.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 7(1), 1-21.
34.Xiao, M., Wang, R., & Chan-Olmsted, S.(2018). Factors affecting YouTube influencer marketing credibility: a heuristic-systematic model. Journal of Media Business Studies, 15(3), 188-213.

中文文獻
1.于巧吟(2013,7月)。是用品促銷、生活型態、知覺價值與品牌轉換:保養品之實證研究。聖約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學位論文。
2.牛志瑄(2020,5月)。行動銀行APP之品牌依附與滿意度對使用意願關聯性之研究。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系(所)碩士學位論文。
3.王莉雅(2018,6月)。心流經驗、心理契約違反與網路負面口碑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企業實務管理數位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王靖雯(2019年,6月)。社群評論人之論點品質與效價的線上說服效果。南臺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5.吳可畇(2021年,8月)。探討影響電信5G轉換意圖之研究-PPM理論之應用。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6.李宇傑(2021,6月)。品牌體驗與品牌依附的關係:品牌個性及自尊心的角色。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7.辛雨恩(2021,6月)。虛擬通路、實體通路、社群參與、服務創新、品牌認同、品牌信任對購買意願之影響。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行銷與物流管理系服務業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8.李巧媛(2015,7月)。其他顧客負面行為影響目標顧客對服務結果評家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9.吳佩真(2020,5月)。Instagram限時動態對廣告態度與網路口碑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系(所)碩士學位論文。
10.李坤謀(2015,6月)。藥局之藥師信任程度、負面口碑與涉入程度對品牌轉換之影響。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班碩士論文。
11.李芳齡、余美貞與李田樹(2002)。杜拉克:管理的使命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李田樹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初版。
12.李妍曉(2020,6月)。服務補救後,消費犬儒主義對認知公平與負面口碑之影響。中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13.巫冠儀(2022,1月)。社群店商社會臨場感及評價與推荐對品牌口碑及品牌擁護之影響-品牌信任之中介效果。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班碩士倫文。
14.李家瑩、李淑美與徐絁瑀(2020)。從「玩」到完售:探討遊戲化機制對品牌依附極交叉購買意圖之影響。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報,27(3),265-290。
15.李偉正(2019,6月)。探討旅遊網站負面評論品質、評論者專業知識與消費者訂房遲疑之關聯。東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6.金必煌、鄭子慧、施宏斌(2013,1月)。正負面網路口碑對目的性與衝動性購買意願之行為研究。電子商務研究。11(1),005-028。
17.吳沛軒(2020,6月)。關係連結與品牌依附之研究:以外向性人格特質為干擾變數。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8.吳苡瑄(2021,6月)。資訊有用性與影響力行銷對貼吳態度與購買意圖之衝擊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19.吳怡瑾(2021,6月)。業務人員建立成功顧客關係因素探討:以國際奢侈品牌為例。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吳家洋(2020,6月)。聯名合作對奢侈品牌與快時尚品牌消費者態度與行為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1.吳亭瑢(2015,7月)。顧客負面行為對員工工作態度的影響。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2.邱稚捷(2020,7月)。網紅可信度、顧客品牌參與、品牌依附對消費者購後行為意圖之影響—以自創網紅品牌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23.邱靖雯(2019,6月)。網路口碑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24.林佳鈺(2018,1月)。奢侈品牌之廣告文本分析-Miss Dior香水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25.林美恩(2020,6月)。品牌體驗對品牌承諾之影響:品牌依附與多樣化尋覓之角色。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26.卓家彤(2021,8月)。品牌知名度對消費者品牌態度影響之研究---網路口碑之調節效果。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7.林清慧(2021,8月)。品牌形象、顧客滿意度、品牌信任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國內旅行社為例。國立台中科技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論文。
28.胡均立、陳昭熹與蔡銘鴻(2016)。特製版悠遊卡的主題與銷售。中華管理發展評論,5(1),1-22。
29.范宜君(2021,5月)。自我參照、涉入程度對國軍文宣影片效果之影響:論點強度的調節效果。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30.孫竟軒(2021,6月)。從眾行為、品牌信任及使用者抗拒影響LINE Pay 使用意圖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31.袁登華(2007)。品牌信任研究脈絡與展望。心理科學,2,434-437。
32.梁文科、蔡鴻隆(2019)。真實的自我一致性、品牌依附、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某豪華品牌汽車為例。南臺學報社會科學類,4(2),65-81。
33.許世運(2013,7月)。品牌依附與品牌信任對態度忠誠之影響。南臺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業碩士論文。
34.陳冷安(2018,6月)。電子口碑,資訊有用性,體驗及忠誠度之關聯探討-以低成本航空之社群媒體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論文。
35.陳怡安(2022,1月)。台灣行動之父品牌忠誠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36.陳孟妙(2019,7月)。以人口遷徒理論探討衛生棉顧客轉換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說是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7.陳則安(2021,6月)。社群媒體行銷、網路口碑與品牌權益對購買意圖之影響-以國軍同袍儲蓄會粉絲專頁為例。國防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8.陳柏任(2010,6月)。品牌忠誠度與消費者特性對品牌轉換行為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9.陳彥玲(2017,6月)。部落客不道德行為對消費者負面情緒、信任與負面口碑之影響-以愛慕為調節變數。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0.陳書林、梁世安(2006)。探討影響網路負面口碑因素之研究。第10屆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223-248。
41.陳裕芳(2021,6月)。社群行銷對網路消費者再購意願影響之研究。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42.陳靖中(2020,1月)。企業回應負面評論態度對瀏覽者行為意圖之影響-以觀光工廠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43.黃彥穎(2006,6月)。台灣都會地區包裝即飲咖啡市場消費者品牌轉換行為之研究-以「左岸咖啡館」為例。長榮大學經營觀禮研究所碩士論文。
44.黃柏巍(2019,1月)。論點品質與產品屬性設定:猿聲廣告之心理模擬效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45.彭姿瑜(2017,7月)。影響奢侈品牌購買意圖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6.張采蘋與鄭霈絨(2018)。行動購物程式之操作介面改善對網購者信任度的影響。國際數位媒體設計學刊,10(1),9-23。
47.張琛卉(2015,6月)。消費者品牌轉換行為之研究-以美妝產品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館例系碩士論文。
48.張瑛玿(2020,5月)。探討網紅行銷對資訊採用的影響-以資訊有用性和擬社會互動效果為中介及以媒體豐富度為干擾。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49.萬育誠(2018,6月)。企業社會責任對品牌依附之影響:以手機品牌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50.葉家豪(2015,10月)。醫美產品品牌轉換行為之研究-貝氏結構方程模式之應用。朝陽科技大學企業館例系碩士論文。
51.賈梓(2021,6月)。線上負面口碑訊息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研究——以網絡評論文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行銷碩士論文。
52.楊佩寧(2019,1月)。探討線上訂房消費者之品牌信任、轉換成本及知覺價值對連鎖旅館忠誠度之影響。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論文。
53.楊棠堯、張瑞星與傅蕙雯(2018,12月)。自我指涉對部落格行銷效果影響之研究-論點品質與部落格態度的調節效果。南臺學報社會科學類,第3卷第2期,51-74。
54.趙冠群(2020,6月)。品牌個性一制性與物質傾向對於消費者之影響-以豪華汽車品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學位論文。
55.蔡明德(2018,6月)。正負面網路口碑對入住行為影響之研究-以訂房網站為例。南華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碩士論文。
56.詹博舜(2021,6月)。從資訊採用博型觀點探討社群媒體成員之情感依附與契合行為-以Facebook粉絲專業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57.劉玟秀(2016,6月)。網路口碑與訊息信任對消費者購買化妝品決策影響之研究。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服務產業系生活應用科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58.劉芷晴(2019,7月)。顧客關係管理、關係連結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品牌依附與情感依附為干擾。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59.鄭厚冠(2019,6月)。品牌經驗、品牌認同與品牌依附對品牌信任之影響:兼論自我一致性之調節效果。銘傳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60.蔡進發、蕭至惠(2017,6月)。品牌形象、情感性品牌依附、知覺品質、滿意度與夠後行為關係之探討---兼論自我一至性的干擾效果。中山管理評論,25(2),443-487。
61.劉夢曉(2017,6月)。負面在線評論和商家反饋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研究。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62.鄭韻庭(2019,6月)。探討不同訊息內容的呈現方式對社群行為意願,品牌態度和購買意願的影響:資訊有用性和情緒感染作為中介變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63.蕭雅云(2011,6月)。品牌標誌符號的呈現方式對消費者行為之影響-以獨特性需求、奢侈品牌及新、舊顧客為干擾變數。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64.蕭榮明(2021,6月)。高雄地區小客車輪胎消費之品牌轉換行為研究。正修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5.賴歆妮(2019,6月)。名人認同與資訊有用性對於購買意願及再傳播意願之影響-以YouTube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66.薛仲崴(2019,6月)。網路社群旁觀者下的負面評論回應策略 - 負面評論動機作為調節作用。正修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碩士論文。
67.盧學瑩(2020,6月)。社群媒體行銷、資訊可信度對顧客滿意度與品牌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MBA短影音行銷為例。國立台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68.蕭子謙(2021,6月)。品牌危機下不同子品牌促銷策略與消費者品牌喜好度、品牌信任度及購買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69.天下雜誌(2019)。2021年11月22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5007。
70.世界高級品雜誌(2019)。2021年11月3日取自: https://www.luxurywatcher.com/zh-Hant/article/27092。
71.台大國企系系學會專訪-石靈慧(2018)。2021年11月3日取自: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0351。
72.每日頭條。2021年12月29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media/lvozyqz.html。
73.香水廣告語大集合(2018)。植榮商貿香水批發,于時尚。2021年11月3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fashion/mqopp6g.html。
74.時尚雜誌ELLE,Tiffany Chiu(2020) ,2021年12月29日取自:https://www.elle.com/tw/fashion/issue/g34365737/luxury-and-premium-brand-top10-2020/。
75.康健雜誌。2021年12月29日取自: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8630。
76.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應用。吳明隆(2009)。2022年1月24日取自: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hl=zh-TW&lr=&id=nt-DDwAAQBAJ&oi=fnd&pg=PR1&dq=#v=onepage&q&f=false。
77.微新聞。2021年11月8日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7%B2%BE%E5%93%81-%E6%8E%92%E5%90%8D-%E7%B6%B2%E5%8F%8B-024014832.html?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G6yj49MDsavjm46arhjUvKnzahioDEECR2tA1OCtbcAcYFl5diMET_5eZxSmLFcTxSZDAUXjQY1tDTOZCuGHn_dJMtigOq1JAj1Kt9UAkJMWwWvwotV9T0SjbmvoiuVVayjPuVRRTVUV4E6WdCJy4AtqgdWSQ6hEi4bwPOyIdsQ。
78.勤業眾信「2019全球奢侈品力量調查報告」。2021年11月3日取自:https://www2.deloitte.com/tw/tc/pages/consumer-business/articles/2019-luxury-report.html。
79.蘋果新聞網。2021年12月29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609/BNSDEBJFMYJSA6AQOX5DTFHHOE/。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7061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台灣都會地區包裝即飲咖啡市場消費者品牌轉換行為之研究─以「左岸咖啡館」為例
2. 顧客關係管理、關係連結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品牌依附與情感依附為干擾
3. 網紅可信度、顧客品牌參與、品牌依附對消費者購後行為意圖之影響-以自創網紅品牌為例
4. 品牌經驗、品牌認同與品牌依附對品牌信任之影響:兼論自我一致性之調節效果
5. 社群媒體行銷、資訊可信度對顧客滿意度與品牌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NBA短影音行銷為例
6. 正負面網路口碑對入住行為影響之研究-以訂房網站為例
7. 品牌形象、顧客滿意度、品牌信任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國內旅行社為例
8. 名人認同與資訊有用性對於購買意願及再傳播意願之影響-以YouTuber為例
9. 網路口碑與訊息信任對消費者購買化妝品決策影響之研究
10. 影響奢侈品牌購買意圖之研究
11. 品牌標誌符號的呈現方式對消費者行為之影響-以獨特性需求、奢侈品牌及新、舊顧客為干擾變數
12. 探討網紅行銷對資訊採用的影響 ─以資訊有用性和擬社會互動效果為中介及以媒體豐富度為干擾
13. 探討線上訂房消費者之品牌信任、轉換成本及知覺價值對連鎖旅館忠誠度之影響
14. 奢侈品牌之廣告文本分析-以Miss Dior香水為例
15. 從眾行為、品牌信任及使用者抗拒影響LINE Pay 使用意圖之研究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