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20: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宏宇
研究生(外文):Lin, Hung-Yeu
論文名稱:年金改革下不同官職等公務人員之退休意向、工作士氣衝擊及公共服務動機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irement Intention, the Impact of Morale and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in Different Ranks under Pension Reform
指導教授:董祥開董祥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ong, Hsiang-Kai
口試委員:陳敦源王光旭
口試委員(外文):Chen, Don-YunWang, Guang-Xu
口試日期:2021-12-0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7
中文關鍵詞:年金改革退休意向工作士氣衝擊公共服務動機
外文關鍵詞:Pension reformRetirement intentionThe impact of morale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4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在2017年年金改革後,使現職人員面臨退休年齡延後、退休金減少、提高提撥率等諸多不利因素。因此本研究希冀藉由量化方式分析年金改革後,現職公務人員之退休意向為何,以驗證年金改革政策是否已具初步成效。此外,更聚焦於年金改革措施,對現職人員所帶來工作士氣之衝擊程度,以及公共服務動機能否在這樣的衝擊中,扮演緩解的角色。
本研究利用次級資料分析法進行分析,所使用資料為考試院「公務人力高齡化的培訓策略」之委託研究,共回收7,451份問卷,經篩選適合本研究之樣本後,最終使用4,830份問卷。經分析結果顯示,第一,於年金改革後,在職人員內心期望退休平均年齡平均延後4.55歲,顯見退休年齡未來將會出現逐年上升之趨勢,在進一步將官職等納入分析,發現官職等不同對退休意向之影響有顯著差異。第二,年金改革主要的兩個措施「延後退休」及「減少退休金」,整體而言公務人員主觀認為會降低其工作士氣,而「官職等」及「退休意向」分別對工作士氣衝擊之影響,達顯著差異。第三,退休意向在官職等與工作士氣衝擊間,在部分條件下具有部分中介效果。第四,當退休意向以年金改革後預訂退休年齡衡量,公共服務動機可以緩解因延後退休,而造成工作士氣下降之情形。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實務上建議,以作為研修相關制度之參考。
After the pension reform in 2017, incumbent public servants have faced many unfavorable factors, such as delayed retirement age, reduced pensions, and increased fund contribution rate. Therefore, this study hopes to analyze the retirement intention of incumbent public servants after the pension reform through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verify whether the reform policy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More importantly, the impacts of pension reform measures on the morale of incumbents were examined, along with whether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s can play a role in mitigating such impacts.
This study uses the secondary data analytical method for analysis, drawing from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Aging of the public workforce," from the Examination Yuan. A total of 7,451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fter selecting samples suitable for this study, 4,830 questionnaires were utiliz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uggest that, first, after the pension reform, incumbents expect that the average retirement age will be delayed by an average of 4.55 years, and will increase year by year in the future. Further, after including the ranks in the analysis, a difference in ranks wrer found to also impact pension reform. Second, the two main measures of pension reform are "delayed retirement" and "reduced pension." As a whole, civil service subjectively believe that their morale will be lowered, while including that the ranks and retirement intention have a further impact on morale, which has reach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ird, retirement intention ha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effect between the impact of ranks and job moral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Fourth, when the retirement intention is measured by the estimated retirement age after the pension reform,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can alleviate the impacts of the lowered morale due to delayed retiremen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above to discuss and put forward practical suggestion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退休意向之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工作士氣之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官職等與退休意向、工作士氣衝擊關聯性研究 24
第四節 公共服務動機之相關研究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6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1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使用 46
第四節 變項衡量與操作化 48
第四章 資料分析 53
第一節 樣本特性 53
第二節 信度、效度分析 63
第三節 研究分析 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5
第二節 實務建議及研究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8
附錄:原始問卷題目與編碼表 116
中文文獻
牟筱雯(2016)。組織創新與工作壓力-創新效能感與公共服務動機之調節效果。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考試院(1998)。建立公務人員職務輪調制度之研究。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彙編(三)。臺北市:考試院。
考試院(2009)。考銓報告書。臺北市:考試院。
吳夙珊(2019)。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探討-以2017年年金改革為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宗憲(2012)。台南市政府文官公共服務動機與工作滿意、工作努力意願之實證研究—以個人∕組織配適度作為調節變項。公共行政學報,43,91-126。
吳宗憲、黃浩瑋(2014)。促參承辦人工作動機和團隊關係對其工作態度的影響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58,87-120。
吳宗憲、許耿銘(2014)。組織變革對員工之影響 ─ 以公共服務動機為調節變項。T&D飛訊,196,1-29。
吳容輝(2002)。高階領導者更迭下員工認知及領導型態與組織承諾、士氣關聯性之研究-以某地方政府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俊達(2020)。公共服務動機析論:兼論後年改時代提升公共服務動機之策略。文官制度季刊,12(2),57-87。
李俊達、黃朝盟(2015)。提升政府文官團隊的公共服務動機-理論發展的觀點。人事月刊,355,52-63。
李麗秋(2010)。高雄市政府公務人員自我效能、組織認同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沈進成、王銘傑(2007)。工作士氣對工作績效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工作壓力為干擾變項。經營管理論叢,3(1),81-98。
林玉雯(2015)。公共服務動機量表與前導因子之實證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志成(1990)。動機理論對提振國民中小學教師士氣之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秀雲(譯)(201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原著)。臺北:雙葉書廊。
林佳靜(2014)。高雄市公立學校教職員擬退休原因及其退休後生涯規劃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幸蓉(2010)。我國高級文官提早退休原因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俞君、陳敦源(2019年5月)。公共服務動機可以被訓練嗎?以「價值性」課程談訓練公共服務動機的可能性。台灣公共行政學會年會(TASPAA),臺中市。
林嘉琪(2003)。影響我國公務人員提早退休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榮欽(1992),管理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邱皓政(2013)。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技術分析。臺北市:雙葉書廊。
邱菁眉(2014)。主管僕人領導與公務人員組織信任、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華君(2011)。現行考銓制度。臺北市:一品文化。
洪子喬(2014)。澎湖縣公務人員對考績制度變革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雪珍(2003)。員工工作滿意與士氣關係之研究中國某企業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紀俊臣、黃絲梅(2017)。公務人員退休年金改革對地方公務人力晉用之影響評析。中國地方自治,70(12),3-28。
孫同文、許耿銘(2014)。橘淮為枳:公共服務動機指標適用性的分析。民主與治理,1(1),33-52。
徐瑋伶、鄭伯壎(2002)。組織認同:理論與本質之初步探索分析。中山管理評論,10(1),45-64。
翁文斌(2004)。考選部員工工作滿意與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馬瑞雲(2008)。公務人員職務輪調制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張麗玲(2008)。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之研究-以高雄縣公務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文寧(2018)。年金改革的政策認知與工作士氣相關之研究─以桃園市國中教師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許南雄(1994)。行政學術語詮釋。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陳正邦(1979)。行政領導新論。臺北市:偉文出版社。
陳俊安、黃翠玲、莊千儀、周詒徵(2009)。國小教師內部行銷知覺、工作士氣與工作滿意之關聯性研究-以臺中縣爲例。社會科教育研究,14,293-314。
陳重安、許成委(2016)。公共服務動機:回顧、反思與未來方向。公共行政學報,51,69-96。
陳淑文(1995)。我國公務人員提早退休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敦源、包柏瑞、林俞君(2013)。公部門在職訓練的另類思維:公務師徒制的理論與實務。人事月刊,354,9-27。
陳敦源、吳舜文、陳揚中、王光旭(2019)。從工作要求資源模式檢視公共衛生護理人員職業倦怠因素:以公共服務動機為調節變數。臺灣衛生雜誌,38(5),478-497。
陳敦源、黃建勲(2019)。繁文縟節如何影響公共服務動機?2011年臺灣文官調查資料之分析。文官制度季刊,11(1),35-71。
陳敦源、董祥開、王光旭(2019)。公務人力高齡化的培訓策略。考試院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陳雅蕙(2015)。教師提早退休決定因素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毓羚(2020)。年金改革制度對公務人員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財政部中區國稅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陳瑞立(2018)。矯正基層人員的壓力來源與工作士氣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傅朝文(2020)。遠距工作問題研析。立法院研究議題,未出版,臺北市。
傅肅良(1989)。各國人事制度。臺北市:三民書局。
黃心嫻(2020)。組織認同對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以花蓮縣地方稅務機關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玉蔭(2016)。國民小學教師擬提前退休原因-以桃園市某國小為例。健行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黃姵翎(2015)。退休制度變革對教師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屏東縣立國民中學教師為例。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煥榮、蔡秀涓、張筵儀(2018)。公部門面對世代差異之人力資源運用策略。考試院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楊吉銘(2007)。企業實施團隊教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志偉(2020)。年金改革公平認知與工作滿意度對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某後勤單位為例。義守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萬盈宏、林水龍、邱亨嘉、林宜玲(2010)。衛生署實施區域聯盟制度對署立醫院主管士氣之影響。醫護科技期刊,(12)2,67-81
董祥開(2019)。公務人力高齡化現象下之人力資源管理對策。文官制度季刊,11(3),71-103。
董祥開、柳嘉蕙(2020)。情緒智力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公共服務動機的中介效果與調節效果。文官制度季刊,12(1),51-92。
路君約(1987)。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九冊:心理學。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鄒美完(2006)。考績公平認知對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高中職學校人事人員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其文(1996)。人事行政學-兼論現行考銓制度。臺北市:華泰書局。
銓敘部退撫司(1996)。現行退休公務人員一次退休金暨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制度之回顧與展望」。公務人員月刊,6,22-27。
劉梅君(1993)。退休研究對中高齡人力資源運用的意義。政大勞動學報,3,169-195。
劉祥得、翁興利、劉明憲(2020)。The Causal Model of Public Servants'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on Job Burnout。通識論叢,23,39-52。
滕昭南(2019)。政府審計人員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關係-以公共服務動機為調節變項。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清輝(2011)。臺北市國民中小學教師自願退休原因及其退休後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瑛如、李隆盛 (2014)。中文版公共服務動機量表之信效度驗證。測驗學刊,61(1),135-158。
潘瑛如、李隆盛(2015)。初薦任公務人員公共服務動機及其前因之探究。文官制度季刊7(1),35-69。
蔡良文(2014)。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蔡雨勳、李明聰、劉修祥(2000)。服務品質、價值、滿意度及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打狗英國領事官邸餐廳為例。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5(1),54−69。
蔡祈賢(2008)。公務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商鼎出版社。
蔡培村、武文瑛(2013)。領導學: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文化。
鄭國鼎、張正平(2019)。年金改革後對國小教師的公平認知、工作滿意和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T&D飛訊,261,1-28。
鍾淑惠(2014)。我國公務人員提早退休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兼論退休制度改革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志龍(1999)。軍隊士氣之研究與測量工具之發展。應用心理研究,1,187-228。
顏志龍(2003)。士氣研究之回顧及其本質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9,115-135。
顏政田(2018)。技術型高中教師對年金改革認知及其影響工作士氣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魏欣瑩(2002)。國稅人員工作士氣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以財政部台灣省中區國稅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魏海帆(2014)。中年的轉折-中高齡工作者勞動參與轉變及退休意向之分析。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龎寶宏(2018)。從世代正義之世代代理問題理論檢證臺灣年金改革之世代公平性。聯大學報,15(1),97-112。
嚴靜娜(2001)。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士氣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英文文獻
Alderfer, C. P. (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Human Need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9-12.
Alonso, P., & Lewis, G. B. (2001).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federal sector.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1(4), 363-380.
Atchley, R. C. (1979). “Issues in Retirement Research.” The Gerontologist, 19(1): 44-54.
Brewer, G. A. & S. C. Selden (1998). Whistle Blowers in the Federal Civil Service: New Evidence of the Public Service Ethic.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8(3), 413-440.
Brewer, G. A., S. C. Selden, & R. L. Facer II (2000). Individual conceptions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3), 254-264.
Cheney, G. (1983). On the various and changing meanings of organizational membership: A field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mmunications Monographs, 50(4), 342–362.
Evans, L. (1998). Teacher morale, job satisfaction and motiv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Company.
Feldman, D. C., & Beehr, T. A. (2011). A three-phase model of retirement decision mak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66(3), 193-203.
Hoy, W. K., & Miskel, C. G.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Katzenbach, J. R. & Smith, D. K. (1993). The wisdom of teams: Creating the high-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im, S. (2009a). Revising Perry's measurement scale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The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9(2), 149-163.
Kim, S. (2009b). Testing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in Korea: A research not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9(4), 839-851.
Kim, Vandenabeele et al. (2013),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cross Populations: 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 and Addressing Issues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3(1), 79-102.
Lodahl, T. M., & Kejner, M. 1965.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men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 24-33.
Maslow, A.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New York: D.Van Nostrand.
Mein, Gill et al. (2000). Predictors of Early Retirement in British Civil Servants. Age and Ageing. 29(6): 529-536.
Morgan, Leslie A. & Suzanne R. Kunkel (2007). Aging, Society, and the Life Course (3rd Ed.).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LC.
Naff, K. C., & Crum, J. (1999). Working for America: Does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make a difference? Review of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19(4), 5-16.
Perry, J. & L. R. Wise (1990). 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0(3), 367-373.
Perry, J. L. (1996). Measuring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 assessment of construc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6(1), 5-22.
Perry, J. L. (2000). Bringing society in: Toward a theory of public-service motivatio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0(2), 471-488.
Perry, J. L. (2014). 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 Foundations for a third wave of research.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6(1), 34-47.
Rainey, H. G. & P. Steinbauer (1999). Galloping elephants: Developing elements of a theory of effectiv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9(1), 1-32.
Rainey, H. G. (1982). Reward preferences among public and private managers: In search of the service ethic. The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6(4), 288-302.
Shonk, J. H. (1982). Working In Teams: A practical manual for improving work groups. New York: AMACOM.
Szinovacz, M. E., Adams, G., & Beehr, T. (2003). Contexts and pathways: Retirement as institution, process, and experience. Retirement: Reasons, Processes, and Results , (pp. 6- 52). NY: Springer.
Vandenabeele, W. (2007). Toward a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9(4), 545-556.
Ward, R. A. (1979). The Aging Exper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Gerontology. New York: Lippincott.
Wegge, J., van Dick, R., Fisher, G. K., Wecking, C., & Moltzen, K.(2006). Work motivatio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well-being in call centre work. Work and Stress, 20, 60-83.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