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3cde:41ad:c1c4:8dfe)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08: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育生
研究生(外文):LIN,YU-SHENG
論文名稱:從出土漢代文獻探討經脈學說發展
指導教授:陳文豪陳文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WEN-HAO
口試委員:陳光偉李政育陳文豪
口試委員(外文):CHEN,GUANG-WEILI,ZHENG-YUCHEN,WEN-HAO
口試日期:2022-01-1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醫簡經脈十二經脈中醫脈診獨取寸口九鍼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中國經脈學說,由陸續出土了一批批簡帛文獻與涉醫文物,其中有些醫學文獻,為我們提供了珍貴的原始醫學文獻與傳世文獻相互比對中,以釐清經脈的形成與發展。
傳統中醫經脈它的命名與經脈數在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思潮影響下,受到術數的制約以陰陽為主限制於六脈,數量限制於 11 脈 12脈。其實脈無定數,脈行亦無定型,經脈理論被定型化後,相應內容逐漸被整合到經脈或經脈支脈、別脈、絡脈、經別或奇經八脈,其他應用不多的散脈則被淘汰。
手少陰心經不受邪,手厥陰心包代受其邪,因此手少陰經脈獨無腧穴,可以理解為,二經其實是合一的,〈靈樞Ǹ本輸〉中的臟腑配伍可知三焦被稱為孤腑,一陰臟應配伍一陽腑,而唯獨稱三焦為孤之腑並無與心包配伍,更證明心與心包本即是合一。
古人一脈一症逐步架疊,形成完整經脈理論,而經脈的脈動是古人形成「經脈」概念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它決定了經脈循行的行程與方向。從遍身診法到人迎脈口診,再到獨取寸口與經脈的「定型化」、經脈「如環無端」似乎彼此相關。
九鍼的大量使用,研判與穴位的確定及增加有關,經脈原本在簡單古樸基礎上,診脈異常點便是治療點進而加之穴名,而使得內容逐步豐盛的情形。從老官山髹漆木人的 119 穴,再到《黃帝內經》的160 穴,以至後來《鍼灸甲乙經》的 349 腧穴,足見經絡與腧穴的發展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且與新器具的出現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目 錄
摘要……………………………………………………………… I
目錄……………………………………………………………… Ⅱ
表目次…………………………………………………………… Ⅳ
圖目次…………………………………………………………… Ⅴ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31
第二章 傳世文獻中的經脈學說與診療……………………… 33
第一節 經脈、皮部、經筋之關係………………………… 33
第二節 經脈在病理上的診斷方式………………………… 37
第三節 艾灸與針砭的形成、運用與經脈關係…………… 43
第四節 小結………………………………………………… 49
第三章 出土文獻中所見經脈學說…………………………… 51
第一節 經脈系統探源……………………………………… 51
第二節 出土文獻的經脈診斷……………………………… 65
第三節 從出土文獻談針與灸……………………………… 73
第四節 小結………………………………………………… 82
第四章 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經脈關係比對………………… 85
第一節 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中經脈的源流關係………… 85

II



第二節 經脈診斷溯源比對………………………………… 100
第三節 傳世與出土文獻中鍼與灸互證…………………… 110
第四節 小結………………………………………………… 120
第五章 結論…………………………………………………… 123
參考書目………………………………………………………… 131

III



表目次
表 3-1 脈之起止……………………………………………… 56
表 3-2 脈之支脈……………………………………………… 57
表 3-3 老官山《十二脈》起止……………………………… 58
表 3-4 各脈循行方向比較…………………………………… 59
表 3-5 足太陽脈主病………………………………………… 61
表 3-6 足厥陰脈主病………………………………………… 62
表 4-1 經脈循行比對………………………………………… 90

IV



圖目次
圖 1-1 醫療文獻出土地示意圖……………………………… 32
圖 3-1 綿陽髹漆木人畫像…………………………………… 53

V
參考書目
㇐、史料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年 9 月,3322 頁。
[漢]董仲舒撰,淩曙注,《春秋繁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 1 月,281 頁。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 6 月,4272 頁。
[東漢]張仲景著,《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 年 6
月,186 頁。
[劉宋]范曄撰,《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年 5 月,3684 頁。
[唐]王冰注,《黃帝內經》,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 年 11 月,316 頁。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年 1 月,658 頁。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綿陽博物館,《綿陽雙包山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年 3 月,267 頁。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物館,《武威漢代醫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年 10 月。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荊州文物保護中心,〈成都市天回鎮老官山漢墓〉,《考古》(2014
年 7 期),頁 59-70。
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市胡家草場墓地 M12 發掘簡報〉,《考古》,2020 年 2 期,頁 3-20。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二、三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4 年,490 頁。
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編,《關沮秦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 8
月,頁 145-160。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
出版社,2006 年 5 月,229 頁。
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 6 月),全七冊。
聶濟冬,《鹽鐵論集解》,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 年 12 月,1190 頁。
欒英傑、侯萬升,《神農本草經合注》,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 年 5 月,341 頁。

二、專書
山田慶兒,《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年 11 月,512 頁。
王家葵、張瑞賢,《神農本草經研究》,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年 2 月,398
頁。
王唯工,《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台北:大塊文化
132
出版社,2009 年 1 月。
王靜,《針灸古代文獻》,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年 1 月,229 頁。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5 年 6 月,
574 頁。
何介鈞,《長沙馬王堆西漢軑侯家族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 10 月,90 頁。
何清湖、周 興、譚同來、瞿岳雲、萬 勝、劉朝聖,《馬王堆古漢養生大講堂》,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 年 12 月,251 頁。
李克光,《金匱要略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年 4 月,751 頁。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台北:三民書局,2005 年 7 月,463 頁。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源流》,台北:中央研究院,2000 年 7 月,435 頁。
李建民,《近世中醫外科「反常」手術之謎》,台北:三民書局,2018 年,320 頁。
李建民,《旅行者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2009 年 3 年,587
頁。
李建民,《從醫療看中國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8 年 10 月,601 頁。
李建民,《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年 01 月,419 頁。
李建民、《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 年,215
頁。
李政育,《獨家新編--五十二病方》,元氣齋出版社,2017 年 2 月,318 頁。
李經緯,《中醫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年 5 月,549 頁。
李嗣涔,《科學氣功》,台北: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 年 8 月,255 頁。
沈邑穎,《經絡解密卷一--開啟人體經絡奧秘的第一道金鑰》,台北:大塊文化,2018
年 2 月,235 頁。
周一謀,《馬王堆醫學文化》,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 年 1 月,351 頁。
周一謀、蕭佐桃,《馬王堆古醫書考注》,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年 7 月,
444 頁。
周世榮,《馬王堆導引術》,長沙:嶽麓書社,2005 年 11 月,311 頁。
周祖亮、方懿林,《簡帛醫藥文獻校釋》,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 年 5 月,566 頁。
周貽謀,《馬王堆簡帛與古代房事養生》,長沙:嶽麓書社,2006 年 2 月,359 頁。
林伯欣,《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2 年 5 月,346 頁。
[明]鄧林,《四書補註備旨新編(一)大學中庸》(台中: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33
2014 年 1 月),頁 487。
洪武娌,《中國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叢書・醫學卷》,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年 10 月,447 頁。
范新俊,《如病得醫--敦煌醫海拾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9 年 11 月,302 頁。
倪根金、張翠君,《救荒本草校注》,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年 12 月,388 頁。
祖述憲,《哲人評中醫--中國近代學者論中醫》,台北:三民書局,2012 年 9 月,136 頁。
馬列光、張湖德、童宣文,《白話《黃帝內經》上・素問篇》,新北:大堯文創,2015 年
10 月,358 頁。
馬列光、張湖德、童宣文,《白話《黃帝內經》下・靈樞篇》,新北市:大堯文創,2015
年 10 月,436 頁。
馬繼興,《中國出土古醫書考釋與研究(上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年 1 月,
375 頁。
馬繼興,《中國出土古醫書考釋與研究(中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年 1
月,1056 頁。
馬繼興,《中國出土古醫書考釋與研究(下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年 1
月,821 頁。
馬繼興,《中醫文獻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年 10 月,560 頁。
馬繼興,《出土亡佚古醫籍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 年 10 月,325 頁。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年 11 月,1156 頁。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脈書》校釋》,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年 6 月,116 頁。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 年 5 月,206 頁。
梁繁榮、王毅,《揭秘敝昔遺書與漆人》,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年 10 月,
306 頁。
張延昌,《武威漢代醫簡注解》,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 年 3 月,202 頁。
張延昌,《武威漢簡醫方今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年 1 月,144 頁。
張湖德、王毅夫,《《黃帝內經》養生全書--情志養生》,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年 1 月,217 頁。
張顯成,《先秦兩漢醫學用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 年 4 月,275 頁。
傅維康,《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0 年 1 月,579 頁。
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1992 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湖
南:湖南出版社,1992 年。
134
馮世綸,《經方方證傳真:胡希恕以方類證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
年 3 月,239 頁。
黃龍祥,《經脈理論還原與重構大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年 4 月,402 頁。
楊定一,《真原醫-21 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台北:天下生活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316 頁。
廖育群,《岐黃醫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年 11 月,299 頁。
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9 月,301 頁。
劉太祥,《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 年 2 月,260 頁。
劉澄中、張永賢,《經脈醫學與針灸科學》,台北:知音出版社,2005 年,803 頁。
蔡璧名,《穴道導引》,台北:天下雜誌,2016 年 2 月,327 頁。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 年 4 月,380 頁。
蔣澤霖、白玉珣,《脈法解析》,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年 9 月,161 頁。
鄭煒明、陳玉瑩,《從清華簡《楚居》看中國上古外科醫學》,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
2012 年 8 月,109 頁。
謝利恆、尤在涇,《中國醫學源流論、校正醫學讀書記合刊》,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1997 年 7 月,236 頁。
魏啟鵬、胡翔驊,《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壹)》,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年 6 月,197
頁。
魏啟鵬、胡翔驊,《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貳)》,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年 6 月,175
頁。
韓健平,《馬王堆古脈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年 2 月,159 頁。

三、期刊論文
丁媛、張如青,〈百年來出土簡帛涉醫文獻概述〉,《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 年 2
期,頁 23-27。
王佩、謝啓文,〈中醫經典文獻探討經絡〉,《中西整合醫學雜誌》,2000 年 1 期,頁 4
1-48。
王佩麗、葉高翔,〈先秦道家思想對中醫學基礎理論形成的影響〉,《浙江社會科學》,2008
年 5 期,頁 83-86。
王瑩瑩、楊金生,〈論古代經絡學說的文化內涵〉,《醫學與哲學》,2010 年 2 期,頁 63-
135
65。
王福林,〈《武威漢代醫簡》方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驗案舉隅〉,《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
年 5 期,頁 78-80。
方懿林、周祖亮,〈《里耶秦簡[壹]》醫藥資料初探〉,《中醫文獻雜志》,2012 年 6 期,
頁 10-13。
方成慧、周祖亮,〈從藥學詞語看簡帛醫籍的時代特徵〉,《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2
年 9 期,頁 60-64。
方勇、侯 娜,〈讀周家台秦簡「醫方」簡札記(二則)〉,《魯東大學學報》,32 卷 3 期(2015
年),頁 52-54。
方勇、胡潤怡,〈讀秦醫方簡札記二則〉,《長春師範大學學報》34 卷 7 期(2015 年),
頁 69-71。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四川
成都天回漢墓醫簡整理簡報〉,《文物》,2017 年 12 期,頁 48-57。
石焱,〈五俞穴與十二經脈脈氣留住的關係--「五俞穴絡脈循行系統」的建立〉,《中華
中醫藥學刊》,2007 年 9 期,頁 1971-1972。
田雪梅、王海東,〈採用《武威漢代醫簡》中古方辨證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中醫研究》,
2012 年 12 期,頁 52-54。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
66 本 2 分(1995 年 6 月),頁 383-487。
杜正勝〈試論傳統經脈體系之形成--兼論馬王堆脈書的歷史地位〉,《馬王堆漢墓研究文
集—1992 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議文選》,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 年,
頁 99-106。
何志國,〈西漢人體經脈漆雕考:兼談經脈學起源的相關問題〉,《故宮文物月刊》,13
卷 6 期(1995 年),頁 62-71。
何志國、謝克慶、梁繁榮、和中浚,〈人體經脈漆雕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察〉,《四川文物》,
1997 年 1 期,頁 20-23。
何志國,〈西漢人體經脈漆雕再考〉,《四川文物》,2000 年 6 期,頁 6-11。
何茂活,〈武威醫簡同源詞例解—兼以《五十二病方》為證〉,《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2
年 1 期,頁 77-81。
李學勤、裘錫圭,〈新學問大都由於新發現--考古發現與先秦、秦漢典籍文化〉,《文學
遺產》,2000 年 3 期,頁 4~17。
136
李建民,〈方術史研究芻議--以馬王堆方術書為例〉,《中國科學史通訊》,15 期(1998
年),頁 154-157。
李建民,〈明堂與陰陽-以《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陰泰陽」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集刊》,70 本第 1 分(1999),頁 49-118。
李建民,〈周秦脈學王官源流〉,《科技醫療與社會》,1 期(2001 年 3 月),頁 137-189。
李建民,〈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新視野〉,《新史學》,3 期(2004 年 9 月),頁 203-225。
李建民,〈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
研究所集刊》,76 本第 2 分(2005 年 6 月),頁 249-313。
李志剛,〈穴位和經絡探密說〉,《北市中醫會刊》,1 期(2012 年 3 月),頁 34-43。
李家浩,〈關於老官山醫簡犮法的一點意見〉,《出土文獻》,14 期(2019 年),頁 297-299。
李憲專,〈馬王堆帛書醫書卷書手的判別〉,《書畫藝術學刊》,12 期(2012 年 6 月),頁
123-162。
李磊、尤傳香,〈試論經絡理論的文化內涵〉,《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年1期,
頁 12-15。
李明曉,〈簡帛醫藥文獻中的「七」〉,《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1 期(2014 年 10 月),
頁 115-120。
李海峰、張如青、張顯成,〈出土文獻與《內經》的經脈異名分析〉,《上海針灸雜誌》,
2015 年 11 期,1126-1128。
宋 興,〈古醫案學習方法探討(一)信息解讀論要〉,《台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 期
(2014),頁 1-7。
林文建、吳明珠,〈經絡研究的進展〉,《中國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0 卷 4 期(2004 年),
頁 338-344。
林玟怡等,〈淺談《傷寒論》中的針灸應用特色〉,《臺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4 卷 2
期(2008 年 06 月),頁 141-146。
林琬翎、戴承杰,〈經絡循行與頭痛之辨證〉,《臺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4 期(2012 年),
頁 42-50。
金仕起,〈扁鵲倉公列傳命題析義〉,《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9 期(2008 年 5 月),頁
1-49。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模型、人體經穴漆人像及大批醫
簡〉,《中國文物報》,4 期,2013 年 12 月。
邱彤,〈古醫書目錄學源流考略〉,《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20 卷 4 期(2011 年),頁
137
32-35。
卓廉士,〈「負陰抱陽」論經脈〉,《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2 卷第 1 期(2011 年),頁 9-12。
房相楠,〈《周家臺秦簡》病方及其它》短語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6 期(2012 年
5 月),頁 331-342。
姜守誠,〈《太平經》中的針灸與經脈學說〉,《遼寧醫學院學報》,2007 年 1 期,頁 54-57。
段禎、王亞麗,〈《武威漢代醫簡》組方用藥特點探析〉,《中醫雜誌》,2012 年 2 期,頁
170-172。
段禎,〈《武威漢代醫簡》方劑劑型及製用法述略〉,《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7 卷 6 期(2010
年 12 月),頁 63-70。
柳長華、顧漫、周琦、劉陽、羅瓊,〈四川成都天回漢墓醫簡的命名與學術源流考〉,《文
物》,2017 年 12 期,頁 58-70。
周逸平、汪克明、胡玲、周美啟、吳子建、蔡榮林、陳業農、劉自兵、何璐,〈經脈臟
腑相關研究展望〉,《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8 卷 5 期 (2009 年),頁 1-3。
周祖亮,〈簡帛醫書藥用酒文化考略〉,《農業考古》,2015 年 4 期,頁 189-194。
周祖亮,〈老官山醫簡《六十病方》藥物學成就探析〉,《中藥材》39 卷 12 期(2016 年),
頁 2897-2901。
周德生、周鴻圖、胡 華、李曉沙、王培雷,〈馬王堆醫書養生思想實用性之探討〉,《湖
南博物館館刊》,8 期(2012 年 3 月),頁 24-28。
周祖亮、張顯成,〈簡帛醫籍藥物學研究概述〉,《中藥材》,2012 年 4 期,頁 657-661。
周祖亮、方懿林,〈簡帛醫藥文獻詞匯學研究綜論〉,《時珍國醫國藥》,2012 年 4 期,
頁 1006-1008。
周祖亮、方懿林,〈從簡帛醫籍看藥學詞語的時代特徵〉,《長江學術》,2012 年 4 期,
頁 117-121。
馬繼興,〈雙包山西漢墓出土經脈漆木人型的研究〉,《新史學》,8 卷 2 期(1997),頁 1-
57。
馬曉彤、潘桂娟,〈經與脈關係是揭示經絡原理的關鍵〉,《陝西中醫學報》,2008 年 2
期,頁 195-197。
徐丹生,〈經驗老到見解獨特 ——《黃帝內經十二脈揭秘·應用》評述〉,《鄖陽師範高
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 年 2 期,頁 14-15。
孫嘉鴻,〈道教辟穀食氣術初探〉,《嘉南學報》33 期(2007 年 12 月),頁 310-325。
韋英才,〈淺釋經筋與經脈的異同及其臨床意義〉,《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 年 3
138
期,頁 247-248。
袁開惠、王小芸、趙懷舟,〈也談老官山漢墓醫簡所載「損至脈」〉,《中醫藥文化》,14
卷 4 期(2019 年),75-82 頁。
袁國華,〈出土文獻與《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互證一則〉,《中醫藥雜誌》,特
刊 1 期(2013 年),頁 87-94。
高愷謙,〈評皮國立,《「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ˇ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
常生活》〉,《新史學》24 卷 4 期(2013 年),頁 191-199。
陳勝崑,〈「灸法」今昔的價值〉,《當代醫學》,68 期(1979 年),頁 565-567。
陳惠玲,〈《馬王堆漢墓簡帛》古醫書「脈」字考-兼論原始脈觀〉,《先秦兩漢學術》,
10 期(2008 年 9 月),頁 61-79。
陳方佩,〈討論氣功的氣與經絡的氣之異同〉,《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4 期(2008 年 12
月),頁 41-55。
陳魏俊,〈張家山漢簡《脈書》考釋四則〉,《中山大學學報》,53 期(2013 年),頁 92-98。
黃維三,〈從「內經•經服篇」原文探討十二經脈在人體分佈的實況〉,《中醫藥雜誌》,
1993 年 3 期,頁 199-221。
黃龍祥,〈老官山出土漢簡脈書簡解讀〉,《中國針灸》,38 卷 1 期(2018 年 1 月),頁
97-108。
許家銘,〈用經絡循環治療膝膕痠痛〉,《傳統醫學雜誌》,16 期(2005),頁 199-201。
崔華峰,〈淺議《靈樞•經脈》對《帛書》十一脈經絡理論的發展〉,《山東中醫藥大學
學報》,2006 年 3 期,頁 229-232。
屠文展,〈十二經脈四肢遠端穴位的神經分布規律〉,《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 年 7 期,
頁 1419-1420。
梁永林,〈淺談十二經脈的命名由來〉,《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7 年 4 期,頁 18-19。
郭育誠,〈從《難經》「五臟藏七神」論情志與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47 期(2010
年),頁 237-248。
張永賢,〈經脈醫學-21 世紀的生命科學〉,《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2003 年 6 期,頁
1-4。
張永賢,〈聯合國將針灸列為世界文化財產〉,《北市中醫會刊》,2012 年 3 期,頁 68-69。
張立劍、楊峰、李素雲、崗衛娟、徐文斌、徐青燕、冉升起,〈針灸出土文物概說〉,《上
海針灸雜誌》,2011 年 5 期,頁 67-69。
張延昌,〈武威漢代醫簡出土文物對藥學貢獻考證〉,《中醫藥學刊》,2003 年 7 期,頁
139
1141-1142。
張延昌、田雪梅、楊扶德、張宏武,〈武威漢代醫簡中的針灸、推拿學成就〉,《甘肅中
醫》,第 18 卷 12 期(2005 年),頁 10-12。
張延昌,〈《武威漢代醫簡》痹證方藥臨床運用〉,《風濕病與關節炎》,2012 年 5 期,頁
32-35。
張雪丹、張如青,〈張家山漢簡《脈書》《引書》中「癉」字考〉,《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
刊》,1 期(2014 年 10 月),頁 130-135。
彭達池,〈武威漢代醫簡札記三則〉,《中醫文獻雜誌》,2012 年 1 期,頁 21-22。
程文文,〈簡帛醫書連詞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2015 年 7 期,頁 284-302。
廖育群,〈兩漢醫學史的重構〉,《科學文化評論》,2005 年 4 期,頁 46-64。
趙京生,〈簡帛脈學文獻對經脈認識的意義〉,《醫療社會史研究》,2016 年 2 期,頁 36-50。
趙容俊,〈先秦中國醫學基礎理論形成的考察〉,《歷史文獻研究》,2014 年 1 期,頁 88-
108。
趙容俊,〈早期中國醫學代表著作考察〉,《書目季刊》,2014 年 3 期,頁 73-87。
雒煥素、呂有強,〈武威漢代醫簡:時代最早、內容最多的原始醫學文獻〉,《絲綢之路》,
2012 年 5 期,頁 5-8。
劉澄中,張永賢〈西漢涪水經脈木人考察〉,《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2 期(1999 年 11
月),頁 37-44。
劉澄中,〈大陸經脈史學研究的新檢討——從經脈現象、出土脈書與經脈木人說起〉,《新
史學》,11 卷第 2 期(2000 年),頁 75-144。
劉澄中、張永賢,〈涪水經脈木人與天聖經穴銅人評論—兼論經脈循行圖與經絡穴位
圖〉,《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2001 年 11 期,頁 19-29。
劉澄中,〈不知經脈醫學必然充滿困惑--評趙洪鈞對「經絡研究」的思考〉,《中華醫史
雜誌》,2008 年 3 期,頁 176~182。
劉澄中,〈「脈」、「經脈」與「經絡」概念的演變—兼論「經脈醫學」與「經絡研究」的
正名之爭〉,《中國中醫藥報》,2009 年 3 期,頁 1-4。
劉耕豪、陳玉昇、葉柏巖、游均晶、游智勝,〈脈之根柢探源—由中醫典籍及現代生理
切入探討〉,《中醫藥雜誌》,2013 年 1 期,頁 49-63。
劉澄中〈論老官山脈穴木人的白脈循行系統--兼評「經穴髹漆人像初探」〉,《中國針灸》,
2018 年 2 期,頁 198-202。
鄧佩玲,〈武威醫簡所見「行解」試論〉,《東華漢學》15 期(2012 年),頁 1-30。
140
鄧佩玲,〈從北大醫簡「一沺一傅」談簡帛醫藥文獻所見「洒」與「傅」〉,《中醫藥雜誌》,
特刊 1 期(2013 年 12 月),頁 95-110。
鄭恩元,〈中醫是成熟的科學--訪德國中醫藥學家波克特博士〉,《科技中國》,2006 年 2
期,頁 84-86。
戴恩來、金 華、張延昌、朱向東、李金田,〈漢代醫簡辨證先聲——武威漢代醫簡及其
價值〉,《中國現代中藥》,2013 年 4 期,頁 347-348。
韓曉雯,〈漢代醫生的書房--成都老官山漢墓醫簡探秘〉,《中國醫學人文》,2017 年 12
期,頁 67-68。
嚴健民,〈關於利用「循經感傳」探討經絡實體的思考〉,《醫學與哲學》,2004 年 10 期,
頁 41-42。
蘭鳳利、梁國慶、張葦航,〈中醫學中「脈」與「經絡」概念的源流與翻譯〉,《中國科
技術語》,2011 年 1 期,頁 54-58。
顧漫、周琦、柳長華、武家璧,〈天回醫簡《經脈》殘篇與《靈樞•經脈》的淵源〉,《中
國針灸》,39 卷 10 期(2019),頁 1117-1123。
龔謹,〈人體經絡探源〉,《生命世界》,2010 年 4 期,頁 14-17。

四、學位論文
王榮民,〈秦漢導引研究〉,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2012)。
西振岩,〈兩漢時期傷寒病的地理變遷〉,鄭州大學中國史碩論(2016)。
吳佩蓉,〈湯液的年代:《傷寒論》的湯劑與身體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03)。
林柏欣,〈「解結」--以痛為核心探討先秦兩漢中醫學之內涵〉,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
學研究所博論(2008)。
陶朔秀,〈中華導引術的中醫養生學研究〉,上海體育學院教育學博論(2015)。
鄒孟君,〈《養性延命錄》之養生思想與實踐-以服氣導引為中心〉,華梵大學哲學系碩
論(2016)。
廖 云,〈秦漢簡帛中所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研究〉,西南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碩論
(2013)。
劉孝聖,〈醫療與身體--以先秦兩漢出土文獻為中心〉,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