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史料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年 9 月,3322 頁。
[漢]董仲舒撰,淩曙注,《春秋繁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 1 月,281 頁。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年 6 月,4272 頁。
[東漢]張仲景著,《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 年 6
月,186 頁。
[劉宋]范曄撰,《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年 5 月,3684 頁。
[唐]王冰注,《黃帝內經》,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 年 11 月,316 頁。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年 1 月,658 頁。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綿陽博物館,《綿陽雙包山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年 3 月,267 頁。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物館,《武威漢代醫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年 10 月。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荊州文物保護中心,〈成都市天回鎮老官山漢墓〉,《考古》(2014
年 7 期),頁 59-70。
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市胡家草場墓地 M12 發掘簡報〉,《考古》,2020 年 2 期,頁 3-20。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二、三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4 年,490 頁。
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編,《關沮秦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 8
月,頁 145-160。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
出版社,2006 年 5 月,229 頁。
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4 年 6 月),全七冊。
聶濟冬,《鹽鐵論集解》,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 年 12 月,1190 頁。
欒英傑、侯萬升,《神農本草經合注》,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 年 5 月,341 頁。
二、專書
山田慶兒,《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年 11 月,512 頁。
王家葵、張瑞賢,《神農本草經研究》,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年 2 月,398
頁。
王唯工,《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台北:大塊文化
132
出版社,2009 年 1 月。
王靜,《針灸古代文獻》,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年 1 月,229 頁。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5 年 6 月,
574 頁。
何介鈞,《長沙馬王堆西漢軑侯家族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 10 月,90 頁。
何清湖、周 興、譚同來、瞿岳雲、萬 勝、劉朝聖,《馬王堆古漢養生大講堂》,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 年 12 月,251 頁。
李克光,《金匱要略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年 4 月,751 頁。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台北:三民書局,2005 年 7 月,463 頁。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源流》,台北:中央研究院,2000 年 7 月,435 頁。
李建民,《近世中醫外科「反常」手術之謎》,台北:三民書局,2018 年,320 頁。
李建民,《旅行者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2009 年 3 年,587
頁。
李建民,《從醫療看中國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8 年 10 月,601 頁。
李建民,《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年 01 月,419 頁。
李建民、《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 年,215
頁。
李政育,《獨家新編--五十二病方》,元氣齋出版社,2017 年 2 月,318 頁。
李經緯,《中醫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15 年 5 月,549 頁。
李嗣涔,《科學氣功》,台北: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 年 8 月,255 頁。
沈邑穎,《經絡解密卷一--開啟人體經絡奧秘的第一道金鑰》,台北:大塊文化,2018
年 2 月,235 頁。
周一謀,《馬王堆醫學文化》,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 年 1 月,351 頁。
周一謀、蕭佐桃,《馬王堆古醫書考注》,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年 7 月,
444 頁。
周世榮,《馬王堆導引術》,長沙:嶽麓書社,2005 年 11 月,311 頁。
周祖亮、方懿林,《簡帛醫藥文獻校釋》,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 年 5 月,566 頁。
周貽謀,《馬王堆簡帛與古代房事養生》,長沙:嶽麓書社,2006 年 2 月,359 頁。
林伯欣,《痛史:古典中醫的生命論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2 年 5 月,346 頁。
[明]鄧林,《四書補註備旨新編(一)大學中庸》(台中: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33
2014 年 1 月),頁 487。
洪武娌,《中國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叢書・醫學卷》,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年 10 月,447 頁。
范新俊,《如病得醫--敦煌醫海拾零》,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9 年 11 月,302 頁。
倪根金、張翠君,《救荒本草校注》,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年 12 月,388 頁。
祖述憲,《哲人評中醫--中國近代學者論中醫》,台北:三民書局,2012 年 9 月,136 頁。
馬列光、張湖德、童宣文,《白話《黃帝內經》上・素問篇》,新北:大堯文創,2015 年
10 月,358 頁。
馬列光、張湖德、童宣文,《白話《黃帝內經》下・靈樞篇》,新北市:大堯文創,2015
年 10 月,436 頁。
馬繼興,《中國出土古醫書考釋與研究(上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年 1 月,
375 頁。
馬繼興,《中國出土古醫書考釋與研究(中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年 1
月,1056 頁。
馬繼興,《中國出土古醫書考釋與研究(下卷)》,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年 1
月,821 頁。
馬繼興,《中醫文獻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年 10 月,560 頁。
馬繼興,《出土亡佚古醫籍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 年 10 月,325 頁。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年 11 月,1156 頁。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脈書》校釋》,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年 6 月,116 頁。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 年 5 月,206 頁。
梁繁榮、王毅,《揭秘敝昔遺書與漆人》,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年 10 月,
306 頁。
張延昌,《武威漢代醫簡注解》,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 年 3 月,202 頁。
張延昌,《武威漢簡醫方今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年 1 月,144 頁。
張湖德、王毅夫,《《黃帝內經》養生全書--情志養生》,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年 1 月,217 頁。
張顯成,《先秦兩漢醫學用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 年 4 月,275 頁。
傅維康,《中國醫學史》,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0 年 1 月,579 頁。
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1992 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湖
南:湖南出版社,1992 年。
134
馮世綸,《經方方證傳真:胡希恕以方類證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
年 3 月,239 頁。
黃龍祥,《經脈理論還原與重構大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年 4 月,402 頁。
楊定一,《真原醫-21 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台北:天下生活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316 頁。
廖育群,《岐黃醫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年 11 月,299 頁。
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 9 月,301 頁。
劉太祥,《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 年 2 月,260 頁。
劉澄中、張永賢,《經脈醫學與針灸科學》,台北:知音出版社,2005 年,803 頁。
蔡璧名,《穴道導引》,台北:天下雜誌,2016 年 2 月,327 頁。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 年 4 月,380 頁。
蔣澤霖、白玉珣,《脈法解析》,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年 9 月,161 頁。
鄭煒明、陳玉瑩,《從清華簡《楚居》看中國上古外科醫學》,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
2012 年 8 月,109 頁。
謝利恆、尤在涇,《中國醫學源流論、校正醫學讀書記合刊》,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1997 年 7 月,236 頁。
魏啟鵬、胡翔驊,《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壹)》,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年 6 月,197
頁。
魏啟鵬、胡翔驊,《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貳)》,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年 6 月,175
頁。
韓健平,《馬王堆古脈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年 2 月,159 頁。
三、期刊論文
丁媛、張如青,〈百年來出土簡帛涉醫文獻概述〉,《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 年 2
期,頁 23-27。
王佩、謝啓文,〈中醫經典文獻探討經絡〉,《中西整合醫學雜誌》,2000 年 1 期,頁 4
1-48。
王佩麗、葉高翔,〈先秦道家思想對中醫學基礎理論形成的影響〉,《浙江社會科學》,2008
年 5 期,頁 83-86。
王瑩瑩、楊金生,〈論古代經絡學說的文化內涵〉,《醫學與哲學》,2010 年 2 期,頁 63-
135
65。
王福林,〈《武威漢代醫簡》方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驗案舉隅〉,《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
年 5 期,頁 78-80。
方懿林、周祖亮,〈《里耶秦簡[壹]》醫藥資料初探〉,《中醫文獻雜志》,2012 年 6 期,
頁 10-13。
方成慧、周祖亮,〈從藥學詞語看簡帛醫籍的時代特徵〉,《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2
年 9 期,頁 60-64。
方勇、侯 娜,〈讀周家台秦簡「醫方」簡札記(二則)〉,《魯東大學學報》,32 卷 3 期(2015
年),頁 52-54。
方勇、胡潤怡,〈讀秦醫方簡札記二則〉,《長春師範大學學報》34 卷 7 期(2015 年),
頁 69-71。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四川
成都天回漢墓醫簡整理簡報〉,《文物》,2017 年 12 期,頁 48-57。
石焱,〈五俞穴與十二經脈脈氣留住的關係--「五俞穴絡脈循行系統」的建立〉,《中華
中醫藥學刊》,2007 年 9 期,頁 1971-1972。
田雪梅、王海東,〈採用《武威漢代醫簡》中古方辨證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中醫研究》,
2012 年 12 期,頁 52-54。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
66 本 2 分(1995 年 6 月),頁 383-487。
杜正勝〈試論傳統經脈體系之形成--兼論馬王堆脈書的歷史地位〉,《馬王堆漢墓研究文
集—1992 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議文選》,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 年,
頁 99-106。
何志國,〈西漢人體經脈漆雕考:兼談經脈學起源的相關問題〉,《故宮文物月刊》,13
卷 6 期(1995 年),頁 62-71。
何志國、謝克慶、梁繁榮、和中浚,〈人體經脈漆雕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察〉,《四川文物》,
1997 年 1 期,頁 20-23。
何志國,〈西漢人體經脈漆雕再考〉,《四川文物》,2000 年 6 期,頁 6-11。
何茂活,〈武威醫簡同源詞例解—兼以《五十二病方》為證〉,《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2
年 1 期,頁 77-81。
李學勤、裘錫圭,〈新學問大都由於新發現--考古發現與先秦、秦漢典籍文化〉,《文學
遺產》,2000 年 3 期,頁 4~17。
136
李建民,〈方術史研究芻議--以馬王堆方術書為例〉,《中國科學史通訊》,15 期(1998
年),頁 154-157。
李建民,〈明堂與陰陽-以《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陰泰陽」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集刊》,70 本第 1 分(1999),頁 49-118。
李建民,〈周秦脈學王官源流〉,《科技醫療與社會》,1 期(2001 年 3 月),頁 137-189。
李建民,〈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新視野〉,《新史學》,3 期(2004 年 9 月),頁 203-225。
李建民,〈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
研究所集刊》,76 本第 2 分(2005 年 6 月),頁 249-313。
李志剛,〈穴位和經絡探密說〉,《北市中醫會刊》,1 期(2012 年 3 月),頁 34-43。
李家浩,〈關於老官山醫簡犮法的一點意見〉,《出土文獻》,14 期(2019 年),頁 297-299。
李憲專,〈馬王堆帛書醫書卷書手的判別〉,《書畫藝術學刊》,12 期(2012 年 6 月),頁
123-162。
李磊、尤傳香,〈試論經絡理論的文化內涵〉,《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年1期,
頁 12-15。
李明曉,〈簡帛醫藥文獻中的「七」〉,《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1 期(2014 年 10 月),
頁 115-120。
李海峰、張如青、張顯成,〈出土文獻與《內經》的經脈異名分析〉,《上海針灸雜誌》,
2015 年 11 期,1126-1128。
宋 興,〈古醫案學習方法探討(一)信息解讀論要〉,《台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 期
(2014),頁 1-7。
林文建、吳明珠,〈經絡研究的進展〉,《中國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0 卷 4 期(2004 年),
頁 338-344。
林玟怡等,〈淺談《傷寒論》中的針灸應用特色〉,《臺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4 卷 2
期(2008 年 06 月),頁 141-146。
林琬翎、戴承杰,〈經絡循行與頭痛之辨證〉,《臺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4 期(2012 年),
頁 42-50。
金仕起,〈扁鵲倉公列傳命題析義〉,《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9 期(2008 年 5 月),頁
1-49。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模型、人體經穴漆人像及大批醫
簡〉,《中國文物報》,4 期,2013 年 12 月。
邱彤,〈古醫書目錄學源流考略〉,《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20 卷 4 期(2011 年),頁
137
32-35。
卓廉士,〈「負陰抱陽」論經脈〉,《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2 卷第 1 期(2011 年),頁 9-12。
房相楠,〈《周家臺秦簡》病方及其它》短語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6 期(2012 年
5 月),頁 331-342。
姜守誠,〈《太平經》中的針灸與經脈學說〉,《遼寧醫學院學報》,2007 年 1 期,頁 54-57。
段禎、王亞麗,〈《武威漢代醫簡》組方用藥特點探析〉,《中醫雜誌》,2012 年 2 期,頁
170-172。
段禎,〈《武威漢代醫簡》方劑劑型及製用法述略〉,《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7 卷 6 期(2010
年 12 月),頁 63-70。
柳長華、顧漫、周琦、劉陽、羅瓊,〈四川成都天回漢墓醫簡的命名與學術源流考〉,《文
物》,2017 年 12 期,頁 58-70。
周逸平、汪克明、胡玲、周美啟、吳子建、蔡榮林、陳業農、劉自兵、何璐,〈經脈臟
腑相關研究展望〉,《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8 卷 5 期 (2009 年),頁 1-3。
周祖亮,〈簡帛醫書藥用酒文化考略〉,《農業考古》,2015 年 4 期,頁 189-194。
周祖亮,〈老官山醫簡《六十病方》藥物學成就探析〉,《中藥材》39 卷 12 期(2016 年),
頁 2897-2901。
周德生、周鴻圖、胡 華、李曉沙、王培雷,〈馬王堆醫書養生思想實用性之探討〉,《湖
南博物館館刊》,8 期(2012 年 3 月),頁 24-28。
周祖亮、張顯成,〈簡帛醫籍藥物學研究概述〉,《中藥材》,2012 年 4 期,頁 657-661。
周祖亮、方懿林,〈簡帛醫藥文獻詞匯學研究綜論〉,《時珍國醫國藥》,2012 年 4 期,
頁 1006-1008。
周祖亮、方懿林,〈從簡帛醫籍看藥學詞語的時代特徵〉,《長江學術》,2012 年 4 期,
頁 117-121。
馬繼興,〈雙包山西漢墓出土經脈漆木人型的研究〉,《新史學》,8 卷 2 期(1997),頁 1-
57。
馬曉彤、潘桂娟,〈經與脈關係是揭示經絡原理的關鍵〉,《陝西中醫學報》,2008 年 2
期,頁 195-197。
徐丹生,〈經驗老到見解獨特 ——《黃帝內經十二脈揭秘·應用》評述〉,《鄖陽師範高
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 年 2 期,頁 14-15。
孫嘉鴻,〈道教辟穀食氣術初探〉,《嘉南學報》33 期(2007 年 12 月),頁 310-325。
韋英才,〈淺釋經筋與經脈的異同及其臨床意義〉,《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 年 3
138
期,頁 247-248。
袁開惠、王小芸、趙懷舟,〈也談老官山漢墓醫簡所載「損至脈」〉,《中醫藥文化》,14
卷 4 期(2019 年),75-82 頁。
袁國華,〈出土文獻與《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互證一則〉,《中醫藥雜誌》,特
刊 1 期(2013 年),頁 87-94。
高愷謙,〈評皮國立,《「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ˇ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
常生活》〉,《新史學》24 卷 4 期(2013 年),頁 191-199。
陳勝崑,〈「灸法」今昔的價值〉,《當代醫學》,68 期(1979 年),頁 565-567。
陳惠玲,〈《馬王堆漢墓簡帛》古醫書「脈」字考-兼論原始脈觀〉,《先秦兩漢學術》,
10 期(2008 年 9 月),頁 61-79。
陳方佩,〈討論氣功的氣與經絡的氣之異同〉,《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4 期(2008 年 12
月),頁 41-55。
陳魏俊,〈張家山漢簡《脈書》考釋四則〉,《中山大學學報》,53 期(2013 年),頁 92-98。
黃維三,〈從「內經•經服篇」原文探討十二經脈在人體分佈的實況〉,《中醫藥雜誌》,
1993 年 3 期,頁 199-221。
黃龍祥,〈老官山出土漢簡脈書簡解讀〉,《中國針灸》,38 卷 1 期(2018 年 1 月),頁
97-108。
許家銘,〈用經絡循環治療膝膕痠痛〉,《傳統醫學雜誌》,16 期(2005),頁 199-201。
崔華峰,〈淺議《靈樞•經脈》對《帛書》十一脈經絡理論的發展〉,《山東中醫藥大學
學報》,2006 年 3 期,頁 229-232。
屠文展,〈十二經脈四肢遠端穴位的神經分布規律〉,《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 年 7 期,
頁 1419-1420。
梁永林,〈淺談十二經脈的命名由來〉,《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7 年 4 期,頁 18-19。
郭育誠,〈從《難經》「五臟藏七神」論情志與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47 期(2010
年),頁 237-248。
張永賢,〈經脈醫學-21 世紀的生命科學〉,《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2003 年 6 期,頁
1-4。
張永賢,〈聯合國將針灸列為世界文化財產〉,《北市中醫會刊》,2012 年 3 期,頁 68-69。
張立劍、楊峰、李素雲、崗衛娟、徐文斌、徐青燕、冉升起,〈針灸出土文物概說〉,《上
海針灸雜誌》,2011 年 5 期,頁 67-69。
張延昌,〈武威漢代醫簡出土文物對藥學貢獻考證〉,《中醫藥學刊》,2003 年 7 期,頁
139
1141-1142。
張延昌、田雪梅、楊扶德、張宏武,〈武威漢代醫簡中的針灸、推拿學成就〉,《甘肅中
醫》,第 18 卷 12 期(2005 年),頁 10-12。
張延昌,〈《武威漢代醫簡》痹證方藥臨床運用〉,《風濕病與關節炎》,2012 年 5 期,頁
32-35。
張雪丹、張如青,〈張家山漢簡《脈書》《引書》中「癉」字考〉,《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
刊》,1 期(2014 年 10 月),頁 130-135。
彭達池,〈武威漢代醫簡札記三則〉,《中醫文獻雜誌》,2012 年 1 期,頁 21-22。
程文文,〈簡帛醫書連詞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2015 年 7 期,頁 284-302。
廖育群,〈兩漢醫學史的重構〉,《科學文化評論》,2005 年 4 期,頁 46-64。
趙京生,〈簡帛脈學文獻對經脈認識的意義〉,《醫療社會史研究》,2016 年 2 期,頁 36-50。
趙容俊,〈先秦中國醫學基礎理論形成的考察〉,《歷史文獻研究》,2014 年 1 期,頁 88-
108。
趙容俊,〈早期中國醫學代表著作考察〉,《書目季刊》,2014 年 3 期,頁 73-87。
雒煥素、呂有強,〈武威漢代醫簡:時代最早、內容最多的原始醫學文獻〉,《絲綢之路》,
2012 年 5 期,頁 5-8。
劉澄中,張永賢〈西漢涪水經脈木人考察〉,《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2 期(1999 年 11
月),頁 37-44。
劉澄中,〈大陸經脈史學研究的新檢討——從經脈現象、出土脈書與經脈木人說起〉,《新
史學》,11 卷第 2 期(2000 年),頁 75-144。
劉澄中、張永賢,〈涪水經脈木人與天聖經穴銅人評論—兼論經脈循行圖與經絡穴位
圖〉,《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2001 年 11 期,頁 19-29。
劉澄中,〈不知經脈醫學必然充滿困惑--評趙洪鈞對「經絡研究」的思考〉,《中華醫史
雜誌》,2008 年 3 期,頁 176~182。
劉澄中,〈「脈」、「經脈」與「經絡」概念的演變—兼論「經脈醫學」與「經絡研究」的
正名之爭〉,《中國中醫藥報》,2009 年 3 期,頁 1-4。
劉耕豪、陳玉昇、葉柏巖、游均晶、游智勝,〈脈之根柢探源—由中醫典籍及現代生理
切入探討〉,《中醫藥雜誌》,2013 年 1 期,頁 49-63。
劉澄中〈論老官山脈穴木人的白脈循行系統--兼評「經穴髹漆人像初探」〉,《中國針灸》,
2018 年 2 期,頁 198-202。
鄧佩玲,〈武威醫簡所見「行解」試論〉,《東華漢學》15 期(2012 年),頁 1-30。
140
鄧佩玲,〈從北大醫簡「一沺一傅」談簡帛醫藥文獻所見「洒」與「傅」〉,《中醫藥雜誌》,
特刊 1 期(2013 年 12 月),頁 95-110。
鄭恩元,〈中醫是成熟的科學--訪德國中醫藥學家波克特博士〉,《科技中國》,2006 年 2
期,頁 84-86。
戴恩來、金 華、張延昌、朱向東、李金田,〈漢代醫簡辨證先聲——武威漢代醫簡及其
價值〉,《中國現代中藥》,2013 年 4 期,頁 347-348。
韓曉雯,〈漢代醫生的書房--成都老官山漢墓醫簡探秘〉,《中國醫學人文》,2017 年 12
期,頁 67-68。
嚴健民,〈關於利用「循經感傳」探討經絡實體的思考〉,《醫學與哲學》,2004 年 10 期,
頁 41-42。
蘭鳳利、梁國慶、張葦航,〈中醫學中「脈」與「經絡」概念的源流與翻譯〉,《中國科
技術語》,2011 年 1 期,頁 54-58。
顧漫、周琦、柳長華、武家璧,〈天回醫簡《經脈》殘篇與《靈樞•經脈》的淵源〉,《中
國針灸》,39 卷 10 期(2019),頁 1117-1123。
龔謹,〈人體經絡探源〉,《生命世界》,2010 年 4 期,頁 14-17。
四、學位論文
王榮民,〈秦漢導引研究〉,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2012)。西振岩,〈兩漢時期傷寒病的地理變遷〉,鄭州大學中國史碩論(2016)。
吳佩蓉,〈湯液的年代:《傷寒論》的湯劑與身體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2003)。
林柏欣,〈「解結」--以痛為核心探討先秦兩漢中醫學之內涵〉,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
學研究所博論(2008)。
陶朔秀,〈中華導引術的中醫養生學研究〉,上海體育學院教育學博論(2015)。
鄒孟君,〈《養性延命錄》之養生思想與實踐-以服氣導引為中心〉,華梵大學哲學系碩
論(2016)。
廖 云,〈秦漢簡帛中所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研究〉,西南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碩論
(2013)。
劉孝聖,〈醫療與身體--以先秦兩漢出土文獻為中心〉,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