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05: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國仲
研究生(外文):LAI, KUO-CHUNG
論文名稱:台南市消防史料館經營與推廣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and Promotion of Tainan City Fire Museum
指導教授:趙家民趙家民引用關係賴文儀賴文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O, CHIA-MINGLAI, WEN-YI
口試委員:謝昆霖施能木
口試日期:2022-05-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應用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2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3
中文關鍵詞:消防史料館經營管理推廣教育
外文關鍵詞:fire museummanagementpromotion and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消防」二字,代表消滅與防止災難的發生,消防與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的安定息息相關,奮勇搶救生命及災害的無私奉獻精神,已烙印在人民心中。身為歷史文化重鎮的台南市,最近幾年都極力在推動文化行銷,對於古蹟活化再利用及歷史文物的保存與維護相當重視。使得台南市消防史料館將重視經營管理與創造多元行銷,另外對於民眾的推廣教育與創新體驗活動,都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法,以台南市消防史料館作為研究對象,分別訪問五位與消防史料館相關的消防人員及志工,主要是希望能透過這些消防人員及志工多年來的瞭解與感受,歸納統整出消防史料館需改善措施及建議。本研究的調查結果指出,對於消防史料館內的體驗設施需結合最新科技發展與創造多元化之外,史料館內的志工也需要接受更多消防相關的專業知識性訓練與課程,才能提供參觀民眾更多元的知識學習,對於史料館相關經費與志工福利之爭取,不僅透過地方政府之外,更希望中央能補助更多經費,經由中央與地方的合作,才能夠將力量化為最大,共同來保存、維護僅存的消防歷史文物,防止不被時間流失給消滅,並共同推廣防救災知識來教育民眾。
  The word "firefighting" represents the elimination and prevention of disasters. Firefight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property and social stability. 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ainan City has been vigorously promoting cultural marketing in recent year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vitalization and reuse of historical relics as well as the pre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As a result, Tainan City Fire Museum will emphasize o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us creating diversified marketing. In addition, the promotion, education and innovative activities for the public are the focus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method of in-depth interviews, and takes Tainan City Fire Museu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terviews with five firefighters and volunteers related to the Fire Museum, and summarizes the necessary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ire historical relic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ointed out that the experience facilities in the fire museum need to combine the lates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create diversities, and the volunteers in the museum also need to receive mor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take courses related to fire safety before they can provide the public with more knowledge. For the funds related to the fire museum and the welfare of volunteers, not only through the local government, but also hope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an subsidize more funds. Therefore, through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 it can only maximize the power to preserve and maintain the remaining historical relics, preventing it from being wiped out by time and promoting fire safety knowledge to educate the public.
謝誌I
摘要II
AbstractIII
目錄V
圖目錄VII
表目錄VIII
第一章緒論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1
1.2研究目的3
1.3研究流程4
1.4研究對象6
第二章文獻探討7
2.1博物館與史料館定義7
2.1.1博物館7
2.1.2史料館9
2.1.3博物館與史料館之差異11
2.2歷史文物保存11
2.3經營管理12
2.4推廣教育13
2.5行銷與在地文化結合14
2.6志工14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執行16
3.1研究方法16
3.2質性研究17
3.3訪談法17
3.4文獻分析法18
3.5訪談資料整理19
3.6研究設計20
3.6.1訪談對象設定20
3.6.2訪談大綱設定21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結果22
4.1消防史料館展示內容22
4.2訪談成果分析27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35
5.1研究結論35
5.1.1消防史料館具有互動設施/結合跨域主題/多元行銷之經營模式,但仍須爭取人力與經費資源挹注35
5.1.2消防史料館以內容多元豐富/專業知識志工來進行知識推廣,未來可透過多元體驗/融入生活的方式來強化知識傳承效益36
5.2研究建議36
參考文獻 39
附錄42
附錄一訪談逐字稿42
附錄二圖文解說65
附錄三台南市消防史料館成立紀事73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5
圖 1-2 台南市消防史料館位置圖6
圖 4-1教導民眾救護案件如何報案22
圖 4-2救護專業展示區23
圖 4-3消防搶救器材展示23
圖 4-4 消防員著裝展示24
圖 4-5 VR體驗區24
圖 4-6 地震坍塌模擬25
圖 4-7 服裝配對小遊戲25
圖 4-8 防災知識小學堂26
圖 4-9 紀念殉職義消26
圖 4-10 殉職義消裝備27
表目錄
表 2-1 台南市現有博物館種類8
表 2-2 台南市現有史料館種類10
表 3-1 本研究訪談對象及其背景20
中文文獻
1.葉蕙華(2018),防災教育之魅力因子研究探討-以臺南市政府消防局災教育館為例,東方設計大學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張瑜倩(2017),臺灣企業博物館經營管理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3.陳蕙芬,楊燕枝(2016),文物典藏到文創產品的價值創造-以故宮與頑石合作案為例,華藝圖書資訊學刊。
4.謝明娜(2008),歷史建築再利用為地方文化館之經營策略研究-以桃園縣大溪藝文之家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5.洪愫璜(2002),當前台灣「歷史空間」的再利用:從資源運作的觀點來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6.顧郁珊(2006),淡水古蹟園區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以淡水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滬尾砲台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7.榮芳杰(2000),從英、美二國古蹟組織探討台南市公有古蹟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8.黃永源(2017),博物館形象、體驗行銷與遊客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獄政博物館為例,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管理系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9.吳崑玉(2001),行銷初體驗典範轉移下的行銷,突破雜誌。
10.蔡怡君(2009),博物館志工人力資源發展,博物館學季刊。
11.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2.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13.李舒歆(2005),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策略研究:以宜蘭縣白米、珍珠、尚德社區再造之地方文化產業為例,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吳定(2003),公共政策,國立空中大學。
15.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6.黃鈴芫(2013 ),文化特色活化地方產業發展-以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老街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黃雅雯(2008),台南市文化觀光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古蹟文化觀光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黃秀瓶(1995),地方文化館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南投縣竹藝博物館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19.蘇子程(1999),古蹟文化經營之探討¬-以台灣地區第一級公有古蹟為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1.Bennett, T. (1995).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2.Bryman, A. (2004).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Eisenhardt, K. M.(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Gadamer, H. (1986). Wahrheit und Methode: Gru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 S. Aufl, Tubingen: J. C. B. Mohr.
5.Holbrook,M.B.(2000).The Millennial consumer in the texts of our times:Experience and entertainment.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
6.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7.Miller,J., & Glassner,B.(2004). The "side" and the "outside": Finding realities in interviews.In Silverman(Ed.). Qualitative research : Theory,method and practive. London, Sage: 125-139.
8.Schmitt, B. H. (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5(1) , 53-67.
9.Xanthoudaki, M. (2013). Reflecting on the role of informal learning and visitor experiencein science museums. Journal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12(1) , 1-2.
網路資源
1.台南市政府消防局網站(2022),各單位職掌介紹。https://119.tainan.gov.tw/cp.aspx?n=25417
2.文化部官方網站(2022),博物館與地方文物館。https://www.moc.gov.tw/content_269.html
3.全國法規資料庫(2022),《文化資產保存法》
4.台南市政府災害防救電子報第77期,2019/5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